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海生物

海生物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6 11:51:42 | 移动端:海生物

篇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

摘要:近几年来,过度的海洋开发及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使海洋生物资源减少,有些种类甚至灭绝。所以,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或海洋渔业资源。我国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在如此巨大的海洋宝库中,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同时,随着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世界的关注。

关键词:海洋 资源 保护

引言:海洋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它们与海水化学资源、海洋动力资源和大多数海底矿产资源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在有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能迅速扩大;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急剧

下降,资源趋于衰落。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具体如下:

1、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发展持续渔业。环境恶化和污染的加剧都会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污染物在海洋生物身体中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会传递到人类身上,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海洋环境,综合防治海洋污染,要考虑海洋开发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2、加强法律保障力度。我国已经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

多部法律和法规。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步伐,制定海洋立法规划,并且严格打击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人和事,为海洋生物资源建立一个坚固的法律屏障。海洋立法是沿海国家管理海上活动包括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措施,我国加强海洋立法的建设也是与世界接轨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

3、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生物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和多样性,使得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不断地繁衍下去,但是海洋生物资源同样很脆弱,如果遭到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就会使得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会使一种生物灭绝并产生连锁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有力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4、加强科技水平,利用高新技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的保护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些技术上的不足使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难度很大,也会让海洋生物资源被浪费。因此,我们应当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技术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更科学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而加强科技能力的同时,也能更优化地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避免过多的浪费。

5、加强国际合作,全世界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因为海洋生物资源遍布全球的所有海域,而海洋生物资源又存在无主权性,这就使得全球各个沿海国家不得不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就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效率。

6、 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多学科协作,使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有科学基础支撑和应用技术的支撑。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打好基础。由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了解掌握海域中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等,认识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现状,研究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是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迫切需要。在海洋渔业产业链中加强基础研究,制定合理的捕捞量,同时研究渔业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目前我国沿海各地均存在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急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根据对各种渔业资源种群年增长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故引入经济手段进行资源有偿使用十分必

要。

7、加强宣传以提高全民的海洋生态、环保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已对空气污染、陆地上的江河污染有足够的重视,但对海洋污染的认识不够。如在大多数地区,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船舶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入海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对生产企业实行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两项标准共同控制,是解决污水直接入海的根本途径之一。除了采用 先进技术治理各种污染物,也可实行经济手段控制入海污染总量,如实行排污许可证可公平有偿转让,用经济方式体现环境价值,用市场手段迫使各企业将环境污染作为生产成本之一,重视解决污染问题。

8、 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加强依法治海的力度

我国涉海立法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只是单纯地规定了防止几大类海洋污染,污染物排海总污染性人为活动(如旅游业、房地产业)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破坏没有规定。目前,一方面要进一步修订现行的法规,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管理的其他法规,使海洋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并利用行政手段或经济杠杆加强执法力度,从法律、法规上防止一部分人(或地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污染损害大多数人(或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更不允许为了少数人的目前利益从而大肆破坏、污染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从 而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 对已衰退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生物修复技术

目前,由于近海捕捞强度过大,近海生物资源的生物链受到影响,应继续实施配额捕捞以及禁渔、休渔等制度;在生态工程原理指导下,积极进行人工生物资源增殖,扩大增殖品种,如有计划地对一些重要经济鱼虾越冬、产卵场投放人工鱼礁,同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向近海水域排放,为了保护鱼虾类的正常繁殖生长,必须定期地、严格地监测一些重要鱼虾 产卵场的水质。大型藻类能大量吸收海域中的营养盐,对减轻海域的污染、减少赤潮的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养殖大型藻类十分必要,尤其在重要鱼、贝类养殖区,如垦区池塘,网箱养鱼区的附近。因此,应加大大型藻类的养殖,对一些衰退海域进行生态修复,使海洋生物资源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10、 建立完善海域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海洋物种保护区

由于沿海地区逐渐工业化,以及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沙滩面积逐渐减少,沙质退化,且仅剩下的不多的沙滩也受到严重污染。在自然保护区内,也可依据生态工程原理,充分利用生物高新技术,开发良性人工养殖系统的都市渔业建设,做到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如在红树林、湿地等需要严格保护的地区和城市环境敏感地区,进行技术集成,探索无污染养殖模式,减少养殖用地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良性养殖模式转变,以开发和发展红树林一海水养殖人工系统、红树林海水农牧场、海水养殖—海水农业人工系统、海水养殖人工生态系统等,使海洋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二: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淮 海 工 学 院

实 习 报 告 书

题目: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

系(院):海洋学院

专业:海洋科学

班级:海科101

姓名:张冬冬

学号: 521004133

2012年6月22日

一 前言

综合教学实习是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中间环节,对培养我们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综合教学实习是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业魄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我们在学习了与水生生物学、组织胚胎学、鱼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在许星鸿、曹梅、徐文涛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教学实习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小组内部紧密配合与协作,认真的完成了老师安排的各项工作。附日程安排:

6月11日:召开实习动员会,会后到实验室借实习工具、参观校海洋馆;

6月12日:去高公岛和凰窝,了解岩滩和沙滩的环境特征及生物的分布情况; 6月13日:高公岛、凰窝海洋生物标本认识及处理;海水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6月14日:育苗场参观;

6月15日:去连岛,了解泥滩及沙滩的环境特征及生物的分布情况;

6月18日:水产品市场调研;

6月19日:连岛海洋生物标本认识及处理,海水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6月20日:实习考核;

6月21日:实习总结;

6月22日:撰写实习报告。

二 实习内容

2.1.海洋环境调查

2.1.1 时间:2012年6月12号至13号

2.1.2 地点:高公岛、凰窝、连岛

2.1.3 目的: 连云港位于黄海,凭其港口码头,海产品等文明异地。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更直观具体的掌握这些知识,认识生活在海里及海滨区的生物,熟悉海洋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熟悉和鉴定动物分类地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潮间带不同的典型环境中生物群种类和近海筏区污损生物的种类,初步掌握动物的采集、固定和保存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1.4内容:

2.1.4.1海边潮汐活动规律:连云港沿海各地潮汐活动基本是一致的,每天潮水有两次涨落,为半日潮。白天潮水涨落称为潮,晚上潮水涨落称为汐。潮汐活动是月球、太阳对地球吸引的结果。每天潮汐活动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高潮期 =(阴历日期 – 1或16)* 0.8 + 平均高潮间隙

(上半月减1,下

半月减16)

低潮期 = 高潮期 – 6h 12.5min

潮汐活动每天有变化,每月每年都有变化,冬至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近,潮汐活动最大,夏至前后地球离太阳较远,潮汐活动最小。

(2)标本的采集、处理、鉴定

工具:

药品类 常用的固定剂有70%酒精和5%的福尔马林

仪器类解剖镜刀(每小组1把),显微镜(每组一台),废液缸 (每小组1个)

标本瓶(每小组一个),载、盖玻片(每小组若干)

工具类 筛网(每班四套),铁铲、镊子(每小组2把),可乐瓶(每小组若干个),塑料桶(每组一个)。

采集方法: 1.养殖筏区污损生物:定量采集,定性采集。

2.滨海潮间带

3.岸边:贝壳,虾类

4.礁石:藤壶,牡蛎,贝类

5.大石块:蟹

6.水中石块:海蟑螂

7.水中:海藻,沙蚕,蛤仔,美人虾

标本收获:

标本的处理方法:直接处死固定

小型螺类或双壳类 清水洗净---80%乙醇或5%甲醛保存

虾或蟹 10%甲醛处死---70~80%乙醇或5%甲醛保存

海星或浒苔 淡水浸泡,去除盐分---调整体型

鉴定方法:

优势种和主要群类应力求鉴定到种,基本方法有:

1.根据检索表进行鉴定

2.对照图谱鉴定

3.依据主要特征进行鉴定

2.2浮游生物的调查

2.2.1 时间:2012年6月13号与6月16号

2.2.2 地点:高公岛、连岛海域

2.2.3 目的:通过此次实习进一步掌握浮游生物对水产养殖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此次实习复习、巩固、深化和提高了课堂所学的水生生物学基本理论,并提高了在实验过程中所要运用的处理水样的基本技能。浮游动物调查实习意义在于:通过对高公岛海域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了解了该海区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数量分布。为发展该海区的水产增养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2.2.4 内容:

(1)采样方法

用生物采集网或者用浮游生物Ⅱ型网在岸边海水里呈八字形的捞,舀十几次水倒在瓶子里。

不同水域的水样分不同瓶子装。多个点采集,每个点筛半瓶左右。

(2)测定方法

对浮游生物这类原生动物和藻类计数一般采用PFU(聚氨酯塑料泡沫块)方法。用显微镜对活体种类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从而得到指定种的种群密度。

(3)水样分析

轮虫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轮虫纲(Rotifera或

Rotaria)近2,000种微小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在前端有纤毛,

形似转轮而得名。轮虫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

洋、内陆咸水中也 有其踪迹

网纹虫网纹虫属 Favella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旋唇

目/网纹虫属 壳呈钟形,壳口大,常有细齿。 壳具网纹,

末端尖角突出。 壳壁两层,薄而透明,没有颗粒附着。 我

国沿海常见。

常见种类:厦门网纹虫、巴拿马网纹虫等。

巴拿马网纹虫:运动时,纤毛从口环中伸出。 小球藻(

Chlorella) 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

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

浒苔为绿藻门 石莼科 浒苔属 。 藻体草绿色,管状膜

质,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米。基部以固着

器附着在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石砾上。由于全球气

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

暴发。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破坏海洋

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

2.3生产厂家参观

2.3.1 时间:2012年6月14号

2.3.2 地点:赣榆水产养殖基地

2.3.3 目的:苗种大县赣榆的水产苗种全国知名,有200多家海水工厂化人工鱼苗企业,育苗水体达25万立方米,育苗品种涉及鱼、虾、蟹、贝、藻5大类10多个品种。2004年全县共产河蟹苗13.5万公斤,培育河蟹幼蟹20亿只,河蟹苗种产量占江苏省的60%,占全国的三分之一,95%的蟹苗销往太湖和洪泽湖地区,即安徽、浙江、福建、海南等省的养殖区。

2.3.4 内容 :

辐鳍鱼纲鲽形目菱鲆科瘤棘鲆属瘤棘鲆种,主要分布北大

西洋及其咸淡水交界地区。头部及尾鳍均较小,鳍条为软骨;

体内无小骨乱刺,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丰厚白嫩,胶

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养殖设施:包括养鱼车间、养殖池、充氧、调温、调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和分析化验室等。养鱼车间应选择在沿岸水质优良、无污染、能打出海水井的岸

(1)瘤棘鲆(学名:Psetta maxima),又名大菱鲆

篇三: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赵新鹏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121102201 A12英语2 677773)

摘要:有限的海洋生物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使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以促进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一步探索海洋生物资源的前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不了满足的地步,人类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连续不断地开垦和利用,已造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问题越来越严峻,随着陆地资源日趋减少,人类开始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指出:“海洋环境(包括大洋和各种海洋以及邻接的沿海区)是一个整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海洋拥有相当于陆地将近2.5倍的面积,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学、矿产等资源。鉴于此,世界各国家纷纷迈开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全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利用海洋

[2]的高潮已经掀起,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总

体情况和开发利用,以及当前存在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描述总结,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1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

1.1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1.2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况

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有待深入开发的生物资源,推测海洋植物约10万种,世界海洋动物约16万种,海洋微生物达到100万种以上,海洋鱼类种数约为16000种,现存贝类11万多种[3]。整个地球每年生产的生物总量相当于

1.5×1010t有机碳,而海洋生物就占有87%。已知海洋生物资源蕴藏量约3.4×1010t,有约20万种海洋生物。目前,海洋每年向世界人类提供9.0×107t以上的渔产品——高质量的蛋白质食品。据估计,每年仅海洋鱼类的生长量多达6.0×108t,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每年可捕量为2.0×108~3.0×108t,是目前世界海洋渔获量的2~3倍。可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3]。

1.3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宣布的全部管辖海域300万km2中,约1/2为周围邻国宣示的海权重叠海域。我国已知的海洋生物为2.6万多种,占全球海洋已知物种数的10%以上,

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海洋微生物达到100万种以上。海域渔场面积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分别约为4.7×109kg/年和3.0×109kg/年。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现已记录的物种20278种,隶属44门[5]。其中黄海、渤海1140种,东海4167种,南海5613种。浅海滩涂生物约2600种,海域渔场面积也很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分别约为4.7×109kg/年和3.0×109kg/年,海洋鱼类占世界总数的14%、蔓足类占20%,昆虫类占20%,红树植物占43%,海鸟类占23%,头足类占14%,造礁石珊瑚物种约占印度-西太平洋区系总数的1/3,全国有珊瑚246种,单海南至少有11种[1]。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工业原料短缺,耕地不足,使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弥补陆上资源的不足。因此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2 影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虽然我国海洋资源多样性丰富,种类繁多,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进行海洋开发和向海洋索取有用的资源。好像把海洋当做“无底洞”似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破坏海洋系统,导致海洋资源衰退、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海洋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的破坏日趋严重影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2.1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致使部分海域生物资源出现衰退甚至枯竭的现象;海岸及其近海海域环境污染加重,水域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因污染引发的灾害(如赤潮)大量增加;海底挖砂和海岸工程建设等活动导致大量海岸侵蚀现象出现;围填海造地等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尤其对红树林、珊瑚礁及河口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为严重;海洋资源多头管理和争抢资源的现象严重,导致海洋资源管理效率下降;全球温度变化外来物种增多影响我国海洋资源的多样性。

2.2 我国海洋生物技术水平低

海洋产物资源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质化合物、海洋多糖、苷类化合物、氨基酸类物质、多肽、萜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非肽含氮类化合物、海洋酶类和海洋色素等。但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由于起步晚,与国外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海洋生物技术力量分散,长期以来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海洋开发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一直处于粗放式状态,严重阻碍了中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在海水养殖业也存在着养殖产业结构单一、种质退化、对病害和环境胁迫的防御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业的核心、关键技术仍需引进和进口,海洋空间利用技术尚处于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阶段,严重影响了我国进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进程[4]。为此,应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形成我国海洋生物高技术创新体系,使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2.3 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政策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完整、清晰的可指导海洋事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国家海洋总体政策,缺乏从整体上对我国海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的能力。法律法规零散杂乱、缺乏针对性和集中性;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没有从渔业立法中独立出来。海洋生物资源的护养建设不能上升到立法水平,起作用与影响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护养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尚没有一个法律效力高于各单项法律、统一的水生生物资源的综合性立法。

2.4 海洋权益形势严峻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拓展

管辖海域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目前,我国部分沿海海域与周边国家存在复杂的海洋权益争议,如海域划界纷争、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掠夺、海上航道安全受到威胁等对我国海洋开发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海域划界的纷争;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上航道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3 关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

我国海洋资源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缺陷,认为表现在海洋立法“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轻海洋资源的保护或养护”,以及各

[3]单行海洋资源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差和法律空白等方面。所以,要制定切实可

行的海洋渔业捕捞、养殖、环保等地方性法规,改变目前一些法律缺乏可操作性的现象,使立法活动与时俱进。同时,要加快我国海洋法规与国际海洋法规的接轨。应根据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尽快制定海洋自然保护区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配套法规及实施条例。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对现有法律法规不适应新形势的条款进行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技术规章。积极参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从全球海洋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国际环境保护协作。

3.2 全面贯彻“科技兴海”战略,发展海洋生物技术

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是增加海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相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有利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先进技术。实现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是科技兴海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这些技术包括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多层利用技术等。这类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三废排放率,有利于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增殖。为此,要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投入机制、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动力机制与效益机制。[6]

3.3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同的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国多年来的海洋产业结构一直是以海洋第一产业为主。这种海洋产业结构,一方面引起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特点,对海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步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4 加强法律保障力度

海洋立法是沿海国家管理海上活动包括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措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管理和保护海洋资源方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健全海洋法规体系,我国已经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多部法律和法规,沿海各省市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步伐,制定海洋立法规划,积极参与国际立法活动,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多功能的海上执法管理队伍。[7]

4.前途光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海洋生物资源。要与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开创海洋经济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罗瑞新,林炜.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J]. 广东教育学院学

报,2005(5).

[2] 段鹏琳,唐志波,张立军.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J]. 价值工

程,2012(3).

[3] 白福臣, 贾宝林.近年国内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述评[J].渔业现代

化,2011(3).

[4] 傅秀梅,王长云,王亚楠,鹿守本,管华诗.海洋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

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7).

[5] 鲍劲.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概况[J].科技向导,2010(24).

[6] 孙悦民.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3)

[7] 杨浩.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立法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2(314).


海生物》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77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