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gdp月度数据

gdp月度数据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1 07:34:27 | 移动端:gdp月度数据

篇一: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932人民币元)测算,2013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91849.86亿美元。

这比上年净增95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分季度看,一季度18912.55亿美元,二季度20797.92亿美元,三季度22529.93亿美元,四季度29702.83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1908元,约合6767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年中人口约为13.5738亿)

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GDP增速为7.7%,超过7.5%的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GDP平减指数同比变化1.6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

四季度增长7.7%。

从环比看,一季度环比增长1.5%,二季度增长1.8%,三季度增长2.2%,四季度增长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分需求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4.4%。

篇二:关于GDP季度核算的说明(全文)

关于GDP季度核算的说明(全文)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3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情况,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2015年3季度我国GDP初步核算主要结果如下:

1.季度 GDP核算概述

1.1基本概念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活动成果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1.2核算范围

1.2.1 生产范围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1.2.2 生产活动主体范围

GDP生产活动主体范围包括了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本报告中的季度 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1.3核算单位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 GDP。

1.4核算频率

核算频率为季度。中国从 1992年 1季度开始到 2015年 2季度,采用累计核算方式核算季度 GDP,即分别计算各年 1季度, 1-2季度, 1-3季度和 1-4季度的 GDP数据, 1-4季度 GDP初步核算即为年度 GDP初步核算。从 2015年 3季度开始改为分季核算方式,即分别计算各年 1季度, 2季度, 3季度和 4季度的 GDP数据,累计数据通过当季数据相加得到。

从 2011年 1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各季 GDP环比增长速度。

1.5法律依据和制度规定

GDP核算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目前,中国 GDP是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02)》( CSNA)的要求进行测算的,该体系采纳了联合国 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

1.6保密性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数据也严格保密。

1.7用户需求

季度 GDP数据的国内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行业协会、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此外,国家统计局定期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中国季度 GDP数据。

2.季度 GDP核算方法

2.1分类体系

在季度 GDP核算中,行业划分依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并采用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 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第二种分类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国家标准管理部门 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 2011)》。在实际核算中采用两级分类。

第一级分类基本上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 9个行业。其中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个门类行业;其他服务业包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9个门类行业。

第二级分类在第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一部分门类细化为行业大类。

2.2资料来源

在季度 GDP核算时,将所有可以在核算时获得的、适用的经济统计调查数据都用于 GDP核算。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国家统计调查资料,指由国家统计系统实施的统计调查获得的各种统计资料,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统计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价格统计资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主要包括: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保监会、证监会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例如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情况、税务总局分行业的税收资料等。

2.3核算方法

2.3.1 现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根据资料来源情况,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增加值率法、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以及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等方法。

2.3.1 .1 增加值率法

增加值率法是先计算现价总产出,再根据上年年报资料和当期有关生产情况确定现价增加值率,然后将二者相乘得出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现价增加值=现价总产出×现价增加值率

2.3.1 .2 相关价值量指标速度推算法

相关价值量指标速度推算法是利用相关价值量指标的现价增长速度推算现价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然后用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乘以推算出的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得出当期现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 1+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其中,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本期相关价值量指标现价增长速度,以及以前年度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和相关价值量指标的现价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

2.3.1 .3 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方法

先利用物量指数外推法求得本期不变价增加值,再根据相关价格指数推算现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现价增加值=不变价增加值×价格指数

2.3.2 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不变价增加值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剔除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以使不同时期的价值可以比较。不变价增加值采用固定基期方法计算,目前每 5年更换一次基期,现在的基期是 2010年。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相关物量指数外推法。

2.3.2 .1 价格指数缩减法

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价格指数

2.3.2 .2 物量指数外推法

利用相关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推算不变价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然后用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和推算出的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得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 ×( 1+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其中,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本期相关物量指标增长速度,以及以前年度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和相关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

2.4季节调整

GDP环比增长速度是季度增加值与上一个季度增加值数据对比的结果。在测算时,须剔除季节性因素对时间序列的影响,利用国家统计局版季节调整软件( NBS-SA)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 NBS-SA是在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季节调整软件的基础上,考虑了中国特有的季节因素研制而成的。该软件添加了处理中国特有的季节因素的新模块,有效剔除了中国特有的季节因素,包括春节、端午、中秋等移动假日因素、周工作天数从原来的 6天制到 5天制转变的因素、假期变动及调休带来的变化因素等。

3.季度 GDP数据修订

3.1修订的必要性

季度 GDP初步核算对时效性要求很强,一般在季后 15天左右公布,这时, GDP核算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不能全部获得,因此季度 GDP初步核算利用专业统计进度资料和相关指标推算得到。之后,随着可以获得的基础资料不断增加和完善,会利用更加完整的基础资料,例如,专业统计年报、行业财务资料和财政决算资料对 GDP数据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3.2修订程序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数据发布程序规定》,以及《关于我国 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的规定,中国季度 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通常,年度 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后,要对季度数据进行修订,称为常规修订;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发现对 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而对年度 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后,也要对季度 GDP历史数据进行相应修订,称为全面修订。

3.3修订方法

3.3.1 当季数据的修订

中国目前对季度 GDP数据修订的方法是比例衔接法,即利用年度基准值与年内四个季度汇总数的差率调整季度数据的方法。比例衔接法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现价和不变价增加值分别进行衔接, 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是衔接后的行业增加值的加总。不变价 GDP和不变价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衔接方法与现价相同。

3.3.2 环比数据的修订

由于季节调整的对象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当时间序列中任何一个季度数据发生变化时,都会影响季节调整的结果;在时间序列中加入最新的一个季度的数据,也会使以前季度的环比数据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根据季节调整原理,一般情况下,离最新数据时间较近的时期,数据受影响较大;离最新数据时间较远

篇三:我国GDP的统计分析

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题 目:_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分析__ 班 级:____ _应数1102班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 ___徐沈和______________ ___ 学 号:____ __1104991115______________ _ 时 间:___ __2013/7/5 ___________________

时代背景

进入本世纪,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后,为防止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进入了持续降息周期,在2000—2004年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直降到1%,并保持了很长时间。期间,伴随良好的经济环境,美国房价也一路飚升,房地产市场十分景气,贷款买房条件也非常宽松,使得原来不符合银行要求的家庭也轻易获得了银行贷款即房屋次级贷款。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在2003—2006年之间。到2006年末,次贷已经涉及500万个美国家庭,贷款规模估计达到1.2万亿美元[1]。随着降息效果的逐步显现,为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在2005—2006年间,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政策效应的滞后性,2006年美国次级房贷仍有上升。随着加息效应的逐步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房价下降和抵押品贬值的同时,贷款利率却上升了,这使得一些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些贷款机构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2007年8月次贷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2]。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

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期间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波:冲击始于2007年8月份。当时危机开始集中显现,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第二波: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波:2008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第四波:近日,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危机已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因此进入了更加动荡的阶段。次贷危机导致美国信贷进一步萎缩、消费者信心下降、企业破产增多,美元持续贬值,美国失业率上升,美国经济已经陷入“滞胀”边缘。

一,收集我国1980-2011年GDP、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国家财政支出数据,做GDP与其他指标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通过中国统计网查询了我国1980-2011年GDP、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国家财政支出数据并且通过Excel制作了如下表的数据。

表一

1.1根据表一通过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A,在进行相关性分析前先做图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性分析的要求

1.1

图1.2

1.3

图1.4


gdp月度数据》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45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