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高校人才培养总结

高校人才培养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1 07:32:15 | 移动端:高校人才培养总结

篇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的几点思考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的几点思考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提供足够的改革动力3.必须完成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实践观念的思想裂变4.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把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作为突破口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牢牢把握好创新导向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1).办学规模世界第一 2).为经济社会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3).科学研究占大半壁江山4).咨政服务提供智力支持2.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和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学科的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国际竞争力;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能力离建设现代大学还有相当距离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实质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协调。

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和不足训练方法单一知识体系老化学习动力不足;学非所用突出基本能力较差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提供足够的改革动力目前存在的问题:1.学校动力不足 2.教师动力不足3.学生动力不足 4.社会动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是我们所有教育管理者的共识。这个问题提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仍然处于“口号工程”的状况?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动真格的动力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涉及教师的良心,学校的责任,导向的力量,评价的科学,有益的舆论,这是一个综合改革的工程。要形成科学的动力机制,还有很长路要走,不能把责任全部算在学校头上,需要全社会有统一认识,全社会都来支持这项改革。

只有高校首先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主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这种综合性改革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三、必须完成抽象理念转化为实践观念的思想裂变观念是行动的导向,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观念相对于理念而言,较为侧重主观认知,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是由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经验构成的。正确的理念,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但是,当理念在实践的运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满足或实现实践者的利益和价值时,实践观念也会与抽象理念渐行渐远,甚至出现相互矛盾,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完成从抽象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观念的重大思想裂变,所有的改革和发展都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应故事的形式主义。第一,要切实确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观念,把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第二,要强化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标准的观念。第三,要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观念。第四,要坚持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学校特色的观念。第五,要强化人才培养重在提高学生三大基本能力的观念。

现在观念的更新远远不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今天要强调更新观念则是要在冲破利益藩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矫正惯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增加教育者的压力感和责任感,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上下功夫。其难度和复杂性相当大。必须要有壮士断腕,抓铁有痕,义无反顾的魄力和勇气。

四、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1.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2.高校要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对自己祖国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法律规章认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的自觉调适和控制的心理活动。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自律意识、友爱意识、法制观念、民主观念、平等观念、公正观念、效率观念、权力与义务观念、自由与纪律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3.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实现五个统筹

学科统筹:思想品德 语文、历史、体育、艺术

学段统筹:学前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阵地统筹:家庭 课堂 校园 社会 社团

环节统筹:课标 教材 教师 教学 考试人员统筹:专任教师 学校教师 管理人员 教育部门 社会力量

五、要把方式方法的改革作为创新的突破口

人才成长需要根据人才需求、人的素质、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的环境等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最具有挑战性、最具有实效性、最具有灵活性,最具有多样性,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要注重人才规格选择方式的创新。第二,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第三,要突出考试方法的创新。第四,要重视实践方式的创新。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牢牢把握好创新导向

从改革的情况来看,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有的高校的改革试验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倾向性问题。如果我们不予以正视,并加以解决,可能会使改革的方向出现偏差,甚至带来新的问题。第一,不要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集中聚焦到培养少数拔尖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能脱离学生基本素质的实际。第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定要事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第四, 在尊重个性,强化个性化培养的同时,不要放松立德树人的教育。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改革能否成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高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只有学校思想统一,力量集中,组织有效,导向科学,互动有序,就一定能够攻克这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的最大难题。

篇二: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思考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张 强

中国现代高校是在借鉴欧洲大学模式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解放前,以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为代表的教育家借鉴西方大学模式,大力倡导通才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解放后,在专业人才极其缺乏的情况下,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而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普遍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又一次摆在了高校面前。

一、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源于西方大学。民国初期,在高等教育体制上效仿西方,既设置培养“硕学宏才”的大学,又建立养成专门人才的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时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主张按德国模式,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大学课程之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文、理科学术人才。他高举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旗帜,打通文理沟壑,舒展个性。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提出“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要求学生兼具自然、社会、人文三方面知识,同时又关注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出路。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以造就“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为己任,倡导全面发展,主张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而偏于前者。总之,旧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通才教育,倾向于通、专结合,这与社会需求和当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开幕词中提出要“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会上,苏联专家阿尔辛捷也夫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即是要把‘抽象’、‘广博’的学府逐步改变成具体的、专业的学府”。1951年底开始的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认定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所谓‘通才’。这种‘通才’教育的结果,在旧中国就表现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民国时期引入的通才教育思想为专才教育思想所替代,人才培养以各行业所需的专门化人才为目标,对口培养。当时人们在思想观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专业能力代表全部能力,专业能力等于创造能力。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得过死,照此培养的人才难以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缺乏发展后劲。此外,由于实行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科研体制,大学在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时受到种种限制,也对提升人才发展潜力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推进。1979年5月,全国高校科研工作会议讨论如何把高校既办成教育中心,又办成科研中心。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措施。1993年2月,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12月又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4年2月出台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质量评估和保障机制。这些政策文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毋庸讳言,建国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重知识传授、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正如2012年5月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所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正是意识到了建国以来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近年来有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策开始重新强调重视本科生的文理基础和文化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二、人才培养计划

原国家教委决定从1995年起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分批、分期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通过评价,发现部分高校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缺乏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即大学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在国家规定的总培养目标下进行的,高校根据国家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总的指导性文件,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它包括教学目标、学制、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学时分配、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各个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计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高校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且这些专业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因而各个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没有更多的自主权。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专业过细、专业面过窄的弊端不断显露出来,它大大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计划重视课内教学、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继承,而且主要由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或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管理和监控,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课程实验、校外实践、实验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关心不够,

特别是对创新能力关注不够。

高校缺乏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或片面,定位不清晰。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含糊趋同,似有千校一面之嫌,定位上缺乏清晰度,规格上缺乏区分度,且多为专业知识方面的目标,而缺乏综合能力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在其毕业时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国内很少有高校作出明确的表述。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是wellness,意即良好状态,这个目标是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庞德分校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目前包括社会发展、体力发展、智力发展、环境发展、职业发展、情感发展和精神发展七个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信任并尊重他人,与人良好地合作,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Ann Mieke和Dave Weber1989年提出了培养学生七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办事卓有成效、有效地学习、清晰地交流、与人合作、负责任、保持身心良好状态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其次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受专业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思路的影响,专业培养计划过于强调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素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实际上,当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相关的业务知识,更要有责任感、沟通能力、合作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续学习能力等。遗憾的是翻开各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很少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美国大学和学院联合会(AACU)在其LEAP计划中,通过对美国教育专家和用户的问卷

篇三: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情况总结

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情况总结青年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每个青年人都渴望成才。近年来,机电公司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和服务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机制,搭台借力助青年建功立业,为机电公司实现二次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人才储备。不拘一格吸收青年人才机电公司作为一冶施工总承包板块的主体单位,现有的人力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青年又是就业的主力军。为此,机电公司通过招收高校生、技校生及把年轻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工纳入班组管理等方式,不拘一格吸收青年人才。招收高校生、技校生是机电公司吸纳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招聘工作中,机电公司本着专业对口、品学兼优、宁缺勿滥的原则,坚持人职匹配,人事相宜。每年10月初,机电公司就开始计划落实来年招生计划,年初将各分公司来年对高校生、技校生人员需求进行摸底汇总,报集团公司审批,同时将招收技校生计划发传各合作技校,摸清各技校专业设置、毕业人数。从吸纳高校生、技校生来看,2011年面试本科生近百人,最终完成签约38人;从7所技校完成招生146人,吸纳的数量均在集团排名第一。


高校人才培养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44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