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1 07:23:07 | 移动端: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篇一: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200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84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

A、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总量方面 B、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质量方面

C、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D、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各个方面

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劳动效益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报酬 D、劳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的月平均人数是( )

A、月中人数 B、报告期中人数总和 C、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D、月初人数

4、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体力水平B、体力与智力水平C、智力水平 D、文化水平

5、停工被利用时间在工作时间核算中应计入( )

A、损失时间 B、非生产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缺勤工时

6、下列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

A、工间操时间 B、上下班时间 C、加班时间 D、教育子女时间

7、下列不包括在劳动保护措施项目名称表中的是( )

A、安全技术措施 B、个人防护用品 C、宣传教育 D、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8、按照工伤事故工作日损失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 )

A、1-7日 B、1-30日 C、1-104日 D、1-365日

9、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效益的直接指标是( )

A、人均创利率B、工资利润率C、每面元产值中的工资含量 D、净产值工资含量

10、下列属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的是( )

A 、 B、 C、 D、

11、计算作业者实作工时时,属于“倒算法”计算的公式为( )

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12、劳动定额中的生产工人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 )

A、B、

C、 D、

13、2008年上半年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货币工资)为32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1.68%,则上半年国有单位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约为()

A、3574元B、3200元C、2865元D、2826元

14、企业从业人员获取报酬的形式是( )

A、货币B、货币和实物 C、证券D、工资

15、下列不属于在职培训的是( )

A、现场培训 B、脱产培训C、劳动后备培训 D、继续教育

16、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减少,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 )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能确定

17、人工成本是围绕什么进行核算的?( )

A、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 B、企业的劳动投入 C、企业的生产经营 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值

18、反映劳动争议严惩程度的指标是( )

A、每千职式劳动争议件数B、某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

C、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D、平均每件劳动争议涉及人数

19、劳动争议件数与劳动争议处理件数的关系为( )

A、期末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期初未完结件数

B、期末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期末未完结件数

C、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期末未完结件数

D、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期初未完结件数

20、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A、社会救助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D、社会福利

21、一般的调查问卷应由四个要素组成,即题目、问卷具体内容、编号与( )

A、主题 B、回答种类C、回答方式 D、说明信或指导语

22、统计台账登记统计资料的顺序是( )

A、工作流程B、管理层次C、原始记录 D、时间

23、从现象之间的联系来分析现象总变动的因素影响的分析方法,称为()

A、对比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平衡分析法D、动态分析法

24、动态分析一般需要对事物作连续较长时期的观察和分析,并采用的一系列分析指标和方法是依据( )

A、时间数列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量D、动态曲线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市场竞争从表象上划分为( )

A、产品售后服务的竞争 B、产品价格的竞争

C、人才素质的竞争 D、产品包装的竞争

E、产品质量的竞争

26、下列经济损失属于直接损失的有()

A、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B、丧葬及抚恤费用

C、事故罚款和赔偿费 D、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

E、现场抢救费用

27、根据我国职业培训法规的规定,职业培训分为( )

A、就业前培训 B、转业培训 C、学徒培训D、在岗培训 E、转岗培训

28、人工成本一般包括()

A、保险福利费用B、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C、退休的退职人员的费用 D、生产资料费用

E、住房费用

29、企业劳动争议统计原则有( )

A、劳动争议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纠纷

B、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的争议

C、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有关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的纠纷

D、劳动争议必须提出申诉E、劳动争议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

30、企业社会保险统计指标包括( )

A、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B、集体福利统计

C、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D、个人福利统计

E、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31、原始记录的特点是( )

A、记录时间的经常性 B、记录工作的群众性

C、记录内容的综合性 D、记录内容的广泛性

E、记录项目的具体性

32、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应注意()

A、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B、注意全面总结,不要侧重于分析问题

C、论点要准确,判断推理要符合逻辑 D、材料和观点要统一

E、注意提出办法和建议,不要侧重于全面总结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3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有何含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 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35、某企业基期与报告期的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

问题:

(1) 分别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及其指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及

其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

(2) 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变动对凳劳动生产率

变动的影响。

36、某企业工资等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问题:

(1) 计算各项指标的增加额及完成计划率并氢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的空白处;

篇二:2010年1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201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84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D )

A、劳动报酬统计 B、劳动定额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D、产品成本统计

2、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B )

A、事业单位B、企业 C、全民所有制企业D、政府机构

3、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总量统计范围的是( B)

A、编制外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B、经单位批准自费脱产学习的人员

C、编制内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D、未出勤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4、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关系可表示为( D )

A、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B、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C、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D、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5、考核企业劳动者应该工作的时间总量指标是( C )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B、日历工作时间C、制度工作时间 D、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6、工作时间计算一般采用(D )

A、以工日与月为单位 B、以工时与月为单位 C、以工日一分钟为单位D、以工日与工时为单位

7、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 A)

A、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

8、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经验数据估算的是( D )

A、1-2倍B、2-7倍 C、3-7倍 D、4-7倍

9、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代表( A)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C、生产总值 D、劳动生产率实物量指标

10、劳动生产率的固定组成指数是( A )

qT

TA、qT

T111101qTT B、qTT101100qTT C、qTT111100qTT D、qTT1001 00

11、实作工时数据主要通过( D)

A、测时获得 B、写实获得C、原始记录获得 D、统计台账获得

12、计算个人劳动定额完成率采用的产品,不包括(B )

A、合格品 B、工人自身原因造成的废品

C、非工人自身D、系统设计错误造成的废品

13、如果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会使企业的工资费用相对(C)

A、不平衡 B、节约 C、多支付D、平衡

14、下列不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是( C )

A、物价补贴 B、运动员体育津贴C、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D、生产奖

15、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 A )

A、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 B、道德水平 C、健康水平 D、劳动积极性

16、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为( A)

17、下列指标对分析产品出厂价格、观察产品盈利程度起重要作用的是( A )

A、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B、平均人工成本 C、人工成本增减率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

18、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A)

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

C、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件数D、某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

19、劳动争议件数与劳动争议处理件数的关系为(D )

A、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

B、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期未未完结件数

C、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

D、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期末未完结件数

20、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的最高目标是( D )

A、社会救助B、社会优抚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21、下列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的来源是(D )

A、车间报表B、统计报表C、统计台账D、原始记录

22、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登记和积累原始资料的表册为( C )

A、统计报表B、原始记录C、统计台账D、企业报表

23、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 B)

A、在0到1之间 B、在-1到1之间C、在-1到0之间D、在-0.99到0.99之间

24、如果总量变动是各个因素变动量相加之和,则分析各个因素对总量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可用( B )

A、因素分析法B、总和因素分析法C、差额因素分析法D、连乘因素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市场竞争在实质上表现为( BCD )

A、产品价格的竞争 B、人才素质的竞争 C、人才水平的竞争 D、人才的竞争E、产品质量的竞争

26、下列 属于劳动过程因素的包括(ABCE )

A、工艺流程 B、劳动组织制度 C、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

D、化学因素 E、作业安排和劳动强度

27、下列属于现场培训的是(ACD)

A、技术表演示范 B、业余短训班C、师傅带学徒 D、岗位练兵E、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28、企业人工成本统计的范围包括( ABCDE )

A、企业人工成本是由企业(或顾主)支付的 B、人工成本的支付是以企业全体员工为对象的

C、人工成本包括直接费用的经费来源 D、不问计入人工成本的费用的经费来源

E、不考虑主入人工成本的费用的发放形式

29、反映职工代表大会建立情况的指标有( ABDE )

A、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的数量 B、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率

C、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次数 D、职工代表人数

E、职工代表构成

30、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ABCDE )

A、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B、集体福利设施费 C、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用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用 E、职工计划生育补贴

31、下列属于劳动管理方面的原始记录的有( ABD)

A、职工卡片 B、到职通知单 C、职工工资变动单 D、职工奖励表 E、职工加班加点通知单

32、相关分析的方法有(ABDE )

A、相关图 B、求解回归方程 C、分析现象相互依存度 D、相关表 E、计算相关系数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企业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指标有哪些?各指标如何计算?请写出相关计算公式。

答:1)生产作业区绿化情况分析。美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A树木花草覆盖程度指标,覆盖率=厂区林木花草种植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B按企业从业人员计算平均每人拥有的绿化面积指标,平均每人绿化面积占有量=厂区林木花草种植面积/全厂从业人员数。(2分)

2)生产作业场地空气有害物质浓度的评价。生产作业场地的卫生标准一定要符合法定要求。A空气含尘浓度的表示方法: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数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粒数;B超标倍数,超标倍数=(空气实测浓度-法定最高标准浓度)/法定最高标准浓度C超标率,超标率=超过允许浓度标准的样品数/实际测量的样本总数*100%(2分)

3)生产设备完好状况的分析。A生产设备完好程度指标,设备完好率=技术完好的设备数量/已安装的设备数量*100%B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停开程度指标,设备故障发生率=生产设备故障停开台时/生产设备制度开动台时*100%,制度开动台时=已安装设备台数*制度工作天数*工作日制度小时数-计划检修实用台数(2分)

4)劳动保护防护设施达标分析。达标率=符合标准的检查点数/实际检查点数综合*100%(2分)

5)个人方法用品的发放与使用分析。A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状况指标,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防护用品实际发放品种数/防护用品应该发放品种数*100%,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防护用品实际发放人数/防护用品规定发放人数*100%;B个人劳动方法用品实际使用情况指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实际使用防护用品人数/领取防护用品人数*100%(2分)

34、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

答: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研究企业工作时间的利用,须建立基本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1分)

1.出勤率,出勤率是在制度工作时间内,企业人员实际出勤到岗时间所占的比重,是表明 劳动者在应出勤时间内,实际出勤上班的程度的基本指标。出勤率=计算期出勤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1分)

2.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时间利用率是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与出勤时间的比例,它表明企 业劳动者出勤后,真正用在生产作业上的程度。出勤时间利用率=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出勤工日*100%(1分)

3.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时间是最大的应该利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是分析企业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同期制度工作工日*100%(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问题:(1)计算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解:总产值的增长率=(6980-5180)/5180=34.75%(1分,包括表中数据)

全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4800-4000)/4000=20.00%(1分)

基期劳动生产率=基期产值/基期全部职工人数=5180/4000=1.30万元/人(1分)

报告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值/报告期全部职工人数=6980/4800=1.45万元/人(1分)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1.45-1.3)/1.3=11.54%(1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0.15万元/人(1.45-1.30)。使总产值提高 720万元(0.15*4800)。(2分) 报告期的总产值比基期提高了34.75%,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劳动力数量必须增加34.75%,从而使劳动力数量达到5390人(134.75%*4000),但实际劳动力只有4800人,节约了590人的劳动力(3分)

(2)计算并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及对劳动量的影响。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比基期提高0.15万元/人(1.45-1.30)。

使总产值提高 720万元(0.15*4800)。(2分)

报告期的总产值比基期提高了34.75%,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劳动力数量必须增加34.75%,从而使劳 动力数量达到5390人(134.75%*4000),但实际劳动力只有4800人,节约了590人的劳动力(3分)。

36、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

问题:(1)计算各项指标的批数及增减额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后两列;

解:工资总额指数=1880/1000=188.00%(1分,包括表中数值)

工资总额增减额=1880-1000=880万元(1分)

职工平均人数指数=6200/5000=124.00%(1分)

职工平均人数增加额=6200-5000=1200人(1分)

平均工资指数=3032/2000=151.60%(1分) 平均工资增加额=3032-2000=1032元(1分)

(2)计算分析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及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88.00%,绝对额增加880万元。

由于工人数增长24%,增加1200人,使工资总额绝对额增加240万元(1200*2000) (2分)。因此平均工资增长51.6%,使工资总额绝对额增加639.84万元[(3032-2000)*6200] (2分)。

五、综合计算分析题(本题20分)

(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

37、某企业2008年3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人,其它情况如下:

生产工时如下表所示:

生产量与工时定额如下表所示: 问题:

(1) 计算该企业的制度工作时、出勤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全部实际工作时;

解:制度工作工时=(日历工日-公假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每天实有人数=(31-8)*8*900=165600工时(2分)

(2) 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

解: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缺勤工时-非生产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

=165600-800*8-2000-300*8-680-400*8-700+320*8=165600-6400-2000-2400-680-3200-700+2560=152780工时(2分)

全部之际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日*每天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

=152780+500*8+800=157580工时(2分)

(3) 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解:(1)由于劳动条件失常,损失了20940个定额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13.29%(2分)。

(2)由于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12820(3900+3080+8400-2560)小时,按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计算,总计约12820*95.19%≈12203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7.16%(12203/170400*100%),使企业最后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88.03%(108.48%-13.29%-7.16%)(2分)。

篇三: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 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范围是( )。

A企业生产过程的诸现象 B企业人力资源的诸现象 C 企业管理的诸现象D企业经营过程的诸现象

2、 月平均人数是( )。

A指月中人数 B指报告期人数总和 C指月初人数 D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3、 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智力水平 B体力与智力水平 C体力水平 D文化水平

4、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

A主导因素原则 B定量化原则 C个体性原则 D模糊灰色原则

5、 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A制度工日数 B出勤工日数 C 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6、 法定的劳动时间总量是( )。

A制度工作时间 B日历工作时间 C加班加点工作时间 D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7、 设每天制度工时数为8小时,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B 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C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D8×出勤工日数一定不等于出勤工时数

8、 下列不属于反映工伤事故规模的指标是( )。

A工伤事故的次数B每千名职工的工伤人数 C工伤歇工工日 D工伤人次数

9、基本工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时,若辅助工人占生产工人的比重增大,则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D可大可小

10、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

A工时定额 B工作定额 C产量定额D服务定额

11、企业人力资源考评,按考核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考核和( )。

A 管理人员考评B 晋升考核C生产一线工人考评D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考评

12、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总量指标常用( )表示。

A 年初人数B年末人数 C年平均人数D年中人数

13、劳动报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货币 B实物 C货币和实物D工资

14、当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水平与名义工资水平的关系是( )。

A实际工资大于名义工资B有时实际工资大,有时名义工资大C实际工资低于名义工资 D二者相等

15、如果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会使企业的工资费用相对( )。

A多支付B节约 C不稳定D稳定

16、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 )。

A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 B道德水平 C健康水平D劳动积极性

17、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就是( )。

A 工资总额B人工成本 C劳动保护费用总额D保险福利费用总额

18、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D有时减少有时增加

19、报告期人工成本工资所占比重提高,而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不变,则报告期工资总额肯定( )。

A提高 B不变 C降低D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20、劳动争议人数是指报告期内与企业行政发生劳动争议的总人数,它( )。

A 包括重复发生争议的人数 B不包括重复发生争议的人数C以“人件”为单位D以“件”为单位

21、反映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情况和企业领导体制是否健全完善的指标是( )。

A 职工代表人数及构成 B职代会组建率 C召开职代会的次数 D工会小组数

22、主要反映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开展劳动竞赛的情况及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情况的统计就是( )。

A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统计 B工会参与企业技术进步统计

C工会参与企业劳动竞赛统计 D工会参与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统计

23、统计台账的特点是将统计资料按( )顺序登记,以便掌握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的进度资料。

A工作 B时间 C工艺D 管理

24、生产工人在纯工作时间内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合格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第二部分是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 )。

A增耗时间 B合格品追加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C增耗时间占实耗工时的比重D计入产品产量的废品的实际消耗工时

二、 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25、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有( )。

A专业构成 B比例构成 C年龄构成D性别构成 E技术构成

26、在工作时间核算中停工被利用时间计入( )。

A损失的工作时间 B停工时间 C非生产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E 制度工作时间

27、构成劳动环境的因素有( )。

A生产过程因素 B 社会环境因素C劳动过程因素D生产关系因素 E生产环境因素

28、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

A 男职工总人数B 企业人员结构C企业规模D企业人均技术装备程度 E工人工时利用情况

29、下列不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项目是( )。

A职工福利费 B 超产奖C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D兼职的报酬 E技术改进的奖金

30、职业技能开发是( )。

A劳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B在职培训 C属于教育范畴

D就业前职业技术培训 E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

31、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劳动经济的活动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

A原始记录的名称和编号 B计量单位 C活动内容的记载D填表人及责任人签章 E填写时间

32、人工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 )。

A职工工资总额 B保险福利费用总额 C 职工住房费用 D职工技术培训费和劳动保护费 E工会经费

三、 综合论述题( 20分)。

33、统计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试论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2)在研究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配置变动及研究分析职工人数的变动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时,各自主要应用哪些统计方法?如何运用?

四、因素分析题(要求列出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如果不能整除,请保留两位小数。20分)

分析要求:

(1) 计算各车间及全厂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劳动生产率增减量,并说明车间劳动生产率变动是否

与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存在差异。

(2) 若车间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与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存在差异,应如何正确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3) 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

五、 综合计算分析题(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0

分)

35要求:

(1) 计算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相关系数,判断它们相关的方向及密切程度。

(2) 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变化多少?

(3) 如果产量水平为6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二00二年七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B2D3A4C5D6A7A 8B 9B 10C 11B 12 B 13C 14C 15A 16A 17B 18A 19A 20A 21B 22C 23B 24C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25ACDE26BD 27AC 28BDE 29ACDE 30ABCE 31ABCDE 32ABCDE

三、综合论述题(20分)

33、要点: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1)分组分析法;(2)对比分析法;(30动态分析法;(4)平衡分析法;(5)因素分析法;

(6)相关分析法;(7)预测分析法。(4分)

(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时,主要采用了分组分析法。(2分)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目的将企业人力资源分别按用工期限、性别、工作岗位、年龄或工龄、文化程度等进行分组,然后计算出各组人数及各组人数比重,编制分布数列,从而来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3分)

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配置变动时,主要采用了分组法、动态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3分) 具体做法;根据研究目的将企业人力资源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例如按年龄、工龄、工作岗位等分组,再进一步编制时间数列,然后对比不同时间下各组人员的变动状况来认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动及变动的趋势,从而达到发现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3分)

研究分析企业职工人数的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时,主要采用了因素分析法。(2分)

具体做法:根据工资总额与职工人数的关系,建立指数体系:工资总额指数=平均工资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编制职工人数指数并计算分子、分母差额,然后从相对数及绝对数二方面来分析职工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3分)

四、五无答案。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40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