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山行听课记录

山行听课记录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8 06:03:42 | 移动端:山行听课记录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山行教学设计2[人教版]

蒋志

教学要求: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

篇二:二上语文示例

二七区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长江东路小学 王晓庆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评价方法记录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进入主题

同学们,猜猜这是哪?(出示一张在北京旅行的照片)这是假期老师到北京旅行的照片。同学们,你们去旅行了吗?能说说都去哪了吗?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信在旅行的过程中大家肯定长了很多见识。

暑假结束了,我们又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了。这段旅程就是我们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地完成这段旅程,老师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板书课题)它就像一幅导游图一样,告诉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要学习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期末我们会取得怎样的成绩。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吧。

二、了解课本

师:通常我们拿到一本新书,从书的哪个地方能最快的了解到书中都有哪些内容呢?

生:目录。

师:请同学们打开我们语文书的目录,仔细观察一下,看看目录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

学生:识字课,课文(共有34篇课文,可以分为 8个单元),语文园地,插图(每一幅插图都与单元的主题相关),页码(页数,路标,指引我们快速找到我们要找的课文),(讲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的区别)(生字表(一)与生字表(二))

师:如果说这节课是我们本学期旅行的导游图,那么目录就是我们这本书的地图。仔细浏览了目录后,你有感兴趣的课文没有,要不要先睹为快?

学生自由看。

三、明确目标,方法,评价方案。

师:请同学们合上书,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凡事都要有目标,八个单元的课文我们需要从九月学到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老师也有一些要求给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一)识字与写字:

1、能认识450个汉字。

师:这450个字要求大家能认识,能读准字音,会加拼音,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它的意思。大家有信心和它们成为朋友吗?我相信大家,经过上一年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方法。你还记得吗?知道哪个就说哪个,也可以说的具体点,你用什么方法认识了什么字?(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的识字方法可真多。现在老师也来介绍几种识字的方法。:1、看图识字法2、加偏旁去偏旁法3、猜字谜法4、归类识字法5、会意识字法6联系生活等。(分别举个例子)当然,识字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这学期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更多的生字。

2、会写350个字,并且写得正确、端正、整齐。

师:这学期要求会写的字由上学期的250个增加到了350个,这些字不但要求会认会写,能理解它的意思,还要求会组词,个别字词还要求会造句写话。学期末的时候,我们还要像上学期一样举行一次书写比赛,分别就书写的正确、端正、整齐的同学颁发一二三等奖。那么,想要把字写漂亮赢得奖励?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交流方法)

师:一看:看清字的结构以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二写:认真地在书写本上写一写。三对照:把自己写得字与书上的字相对照,发现不足后,再练习。渐渐地你的字就会越写越漂亮。写字的方法就是一看二写三对照。

师:最后,还要注意一下书写的姿势啊,没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就写不出好字。读儿歌,老师先领读一遍,学生读一遍,一起做一做。 写字歌:

头要正,肩要平,

身体坐直本放正,

一尺一寸和一拳,

预防近视要记清。

握笔歌:

老大老二对对齐,

手指之间留缝隙,

老三下面来帮忙,

老四老五往里藏。

3、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部首查字法。

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新老师—字典,学习了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这学期我们要求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熟练应用。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课内阅读的意思指的是读我们课本中有的内容。能背诵课后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鼓励大家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2)读懂课文的意思。

师: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多积累好的词语。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指的是我们读的课本之外的书,比如,这学期我向大家推荐的这些书。

必读:

《蚯蚓的日记》少年儿童出版社

《安徒生童话》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千零一夜》21世纪出版社

《日有所诵》长春出版社

(登鹳雀楼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寻隐者不遇 山行 塞下曲 忆江南 滁州西涧)

选读:

《绿野仙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明天出版社

背诵:每日一诵。

每完成一次背诵,我们就在背诵考察表上画上一个“★”。到了期末,我们将评出背诵古诗最多的同学,作为“背诵小能手”,颁发奖状给予奖励。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三)写话:

1、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下来。

(一提到写话,有些同学总觉得很难,其实它很简单。比如:补充句子,秋天来了,。像这样每天记一句话,时间长了,你慢慢的就能写出很多句话了。)

2、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暑假中,我们已经开始写一句话日记了,这学期我们要规范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更多句子的日记。)

四、纪律作业评价

在这一学期中,老师不仅对学习的内容有要求,对上课的纪律和平时的作业也有要求。复习纪律作业要求。

上课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用具桌上放,静等老师把课上。

专心听讲纪律好,积极发言勤思考。

不懂难题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场了。

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叫我再开口。

不插嘴,不乱叫,说话流畅声响亮。

作业歌:

课堂作业认真做,抓紧时间不能拖。

字迹端正且规范,反复检查少差错。

奖励措施:

课堂上,遵守纪律,主动发言,认真听课,每一项一颗星,集够30颗兑换一支铅笔。

作业上,内容正确,字迹端正,家长签字,每一项一颗星,集够30颗兑换一个尺子。

篇三:诵读评课 Microsoft Word 文档

说起古诗文教学,我一直很茫然,视之为畏途,因为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古文底蕴太浅,想想短短的一首诗或几十字的词,怎能演绎出丰厚的内容呢?对文本的解读尚很肤浅,又怎能引领学生感悟古诗文无穷的魅力呢?幸好特级教师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下面我就以自己粗浅的所得来汇报一下吧。

先谈谈文本解读

对于文本,目标定位不同,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同,对文本就有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解读。在古诗文教学中,讲究文本的组合,以一篇带多篇。在把握文本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一首诗歌,一首词上,而要把一首诗,一首词当成一片树叶,放入整个诗人,放入有同一感情色彩的诗群大树当中。所以,备课时老师不仅要读透诗词,还要了解诗人,他的代表作,他的诗风,写作的背景等等。(1)诗中有诗,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王自文老师融合得非常地自然。

课例1:王老师教完《独坐敬亭山》后,问:这是个怎样的李白?

生:孤独的李白

师:李白呀李白,你并不孤独,你还记得故乡的亲人吗?

学生背《静夜诗》

师:李白呀,你并不孤独,你还记得你的朋友吗?

学生又背《赠汪伦》

师:李白呀,你不孤独,寄情山水,还记得庐山的瀑布吗?

学生又背《望庐山瀑布》

师:你不孤独,几千年后,我们还在诵读你的诗篇———

学生再次诵读《独坐敬亭山》

这样,借不同的诗句理解了乡愁满怀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有情有义的李白,对诗人的认识就丰满了,全面了。每讲到一幅画面老师就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欣赏,品读:锄豆让你想到了什么?送他一首《锄禾》。织鸡笼,谁在织?为什么织呢?剥莲蓬又让你想起了什么画面?想起了什么诗句?带着你的想象读,读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谈家话”老夫妇说的是什么?画面中还有什么?是什么把这些画面连接起来的?(溪水) 再让学生听流水本课教学分为“李白是仙”和“李白是人”两课时进行,以《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为切入点,以较强的故事性和情境性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感悟古诗文语言的味道,感受诗仙李白的人格魅力。故孙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李白是仙,他浪漫、豪放;李白是人,他孤独、思乡??”将一个“情”字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孙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师们边看边赞叹不已。他风度翩翩,光彩照人,出众的才华,动情的朗读以及诙谐的语言,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让人感觉阵阵的“仙”气扑面而来。潇洒而不失严谨,整堂课引人入胜,拨人情弦,所有听课的教师都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艺术洗礼。我听完孙老师的课后我佩服、自愧不如,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孙老师那样行云流水般地上课??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让我更加相信古诗教学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

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课内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用同桌互读、抽生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是怎样来读古诗的。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

(二)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很赞同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不求甚解”的提法。因为你的解释会让学生认为是标准答案,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当然教师要教会学生这首古诗的节奏。如教学《咏鹅》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节奏来理解诗意,如:曲项/向/天/歌。“曲项”指鹅的脖子,“向”指向着,“天”指天空,“歌”指鹅的叫声。只有反复诵读。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如在《山行》中,有的提出 “石径”是指什么,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从而达到自悟自得。

(三)适度讲解、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解《悯农》的“悯”时,教师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四)展开想象、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者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从来没有读过、听过三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人们常说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教学《枫桥夜泊》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山行》也是写景的诗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又表达了诗人此时特殊的思想感情。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还有许多像这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自然就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当然指导学生诵读古诗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并改进自己的做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山行听课记录》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11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