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2 07:13:45 | 移动端: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

(讨论稿)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一项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

课程建设要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人才类型和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和工作过程,设计安排整体的教学内容及先后顺序,并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具体的课程中,形成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必须坚持“保证质量、重点建设、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过硬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规范的教材和扎实的教学管理”的目标,通过有效的评估促进机制,建立以建设课程为起点、合格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为引领,以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体系,积极实施“百门精品课程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争取建成100门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校级精品课程。拟用5年的时间,力争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8门省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分类

凡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均属课程建设的范围。课程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建设课程、合格课程、优秀

课程。

建设课程:新办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其他适应需要新开设的课程,经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以上。

合格课程: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建设标准是各门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通过建设,合格课程应具备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完整规范、教学条件基本具备、选用教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培养目标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满意度合格等要求。

优秀课程: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优秀课程应具备师资队伍精良、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条件满足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特色、教学效果满意度优秀等要求。

三、课程建设的基本措施

1.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应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专业课程的评估计划,分批分期对专业课程进行评估。抓好各专业课程的分类和整体优化,建设课程和合格课程的评估原则上以各二级学院自评为主。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原则上以学校评估为主。各二级学院要有计划地进行主干课程的建设,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2.各二级学院要努力提高合格课程在总课程数中的比例,建设课程要尽可能加快建设速度,力争早日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学校将对这两类课程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奖励。

3.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优秀课程的评选。各二级学院从各专业合格课程中遴选一门课程参加学校优秀课程评选。学校每年将遴选出20门左右的优秀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4.优秀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符合校级精品课程条件者,学校将给予立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优先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凡获省级精品课程立项的,除省级经费资助外,学校也将给予配套支持,鼓励继续建设并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5.学校优秀课程实行滚动建设,进行必要的中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与建设指标不符,将责令限期整改;若有重大教学事故或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将取消其“优秀课程”称号。

6.学校将对在课程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奖励,在职称评聘、晋级等方面将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对在课程教学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也将严肃处理。

四、课程建设的条件保障

1.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校院两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开展课程建设的评估工作,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建设负总责。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将积极支持各二级学院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确保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各二级学院应

选用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全面主持课程建设工作。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需求和教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抓好教师队伍优化组合,逐步建成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等结构较为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

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更新设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保证实验设备的数量和完好率,为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4.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进行,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要充分发挥校、院、系三方面的积极性,明确职责,分级建设;各二级学院要建立健全各类课程评价体系,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使课程建设规范化发展;要保证重点,着重支持优秀课程、精品建设课程的建设工作,保证一般课程建设的基本需求,要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工作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教授上讲台和承担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

篇二:对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

对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很不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进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就变得非常重要。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政治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教师“一灌到底”,尤其是一些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法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对政治课的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厌学情绪愈来愈重。

(2由于历史与传统的原因,许多学校政治学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弱势学科”。这使得许多学生根本不愿也不想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对政治学科本来瞧不上眼但又不得不学,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学生厌学。

(3)一些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下,学习之后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没有表现自己的空间,久而久之,对政治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4)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产生了对政治科程的厌学情绪。在目前的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下,各个科目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因此许多学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政治课程上面。

(5)非主流文化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当非主流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对政治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

对于以上现象,我提出我的一些建议:

(1)创新教学环境。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课堂环境。政治课堂上任课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乐学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使学生由反感、厌恶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的课堂中的学习。

(2)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音乐、FLASHF动画等多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比如,用FLASHF动画播放寓言和典故。适当引用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

(3)让学生对上课老师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相反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为此政治教师可以收集和掌握一些幽默素材。比如利用笑话、漫画、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等蕴含哲理性的形式传输给大家,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政治教师如果能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必然也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70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