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农村五保工作总结

农村五保工作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1 07:15:57 | 移动端:农村五保工作总结

篇一: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兴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海超

近年来,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基本解决了农村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残、孤幼的基本生活问题,使这些弱势群体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社会的帮助,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以转移支付为主体的供养途径,使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五保供养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政策基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五保供养资金的融资渠道和责任主体有了明显改变,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通过对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现状

2007年全县五保供养对象为390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18%,其中孤老2408人,孤残397人,孤儿172人。分散供养3816 人,占已保人数的 97.6 %;集中供养93人,占已保人数的2.4%。全县五保供养对象五保供养金为分散供养年标准为1200元/年.人,集中供养为1550元/年.人。已保对象中有责任地的2574人,占应保五保对象的65.85%,无责任地的1335人,占已保五保对象的34.15%。全县现建有敬老院共18所,有床位310张,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30平方米。其中有6所敬老院无人居住,房屋已破损。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全县全年支出469万元,其中省转移支付18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85万元。

二、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农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老年贫困化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兴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五保供养任务重。兴文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为3909人,占全市农村五保供人数的50%以上,使我县五保供养工作任务重。尤其是敬老院入住率要按照三年内完成五保供养对象的50%入住率的任务,在敬老院建设上更是困难多,压力大。

(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清理难。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五保供养问题由村组负责,乡镇认定,在对五保供养对象的认定中存在对象不正确,将有子女的特困人员列入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并将责任地收回了集体。这部份人由于入保时间久,如果按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规定,取消其农村五保供养享受,但已无土地,而且享受五保多年,年龄很大。如果不将其取消,但这部份人的存在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同类情况申请要求入保的对比现象,使五保供养工作的难度增大,矛盾增多。

(三)供养标准偏低,五保供养金的发放管理混乱。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偏低,五保老人有病很难及时医治。尽管五保供养的标准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按照物价上涨指数和基本生活所需,供养标准仍然偏低,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更加艰难。由于农村五保对象居住分散,且多数住在偏僻的地方,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五保金的领取部份由本人签领,部份由村干部代领代发,由于代领代发各乡镇手续不完善,导致有的村组出现克扣五保供养金挪着他用现象;五保供养

对象信息闭塞,五保金若有调整不能及时了解,代领代发会出现漏洞;全县五保对象的供养金发放形式不统一,五保对象的供养金发放时间不统一,有季度发一次和半年发一次,不能发挥供养金的保障作用。

(四)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难。一方面,部分乡(镇)因认识问题、管理资金等多种问题未积极组织动员五保对象入院,使全县敬老院的入住率不能提高,使敬老院的作用不能得以发挥,造成了一种浪费。另一方面,部分散居五保对象的住房破损严重,更有的是危房,这部分人觉得进了敬老院后生活不自在,又不愿入住敬老院。

三、解决农村五保供养问题的对策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保障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农村五保老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应当得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和帮助。为了更好解决农村五保供养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大对五保供养投入,规范五保金发放。农村所有已保对象、“应保未保”对象应该全部纳入支付范围,同时,应由财政从转移支付中将五保供养金按人头标准直接转拨到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按名册直接落实到人。

(二)加强对散居五保对象的管理。各乡镇要加强五保供养的管理、监督工作,各村组应将对五保供养的管理工作列入村规民约,对散居的五保供养对象住在原住地生、养、死、葬等问题都与乡镇、村组密切相联,要切实解决散居五保对象的问题。各乡镇领导、干部和村组干部要对所辖地区的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对口联系帮助,村组干部要确保代领代发的五保供养金按时足额到位,负责组织村民对生活不方便的五保对象的帮助,乡镇联系干部要随时检查五保供养金的发放情况和五保对象的生活情况,并定期向乡镇政府分管领导汇报。

(三)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补助。在农村建立敬老院为中心的社会保障网络是发展方向,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农村敬老院,以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保障民政对象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自费代养,拓宽社会福利服务领域,提高现有福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也促进敬老院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给予资金上扶持建农村敬老院的同时,从土地、山林划拨上下工夫,对入院的五保对象的房屋、经济林木、个人财产交敬老院管理处理,处理收入归敬老院。使敬老院有充足的土地和经营场所,扩大福利生产增加收入,弥补经费不足,逐步达到以院养院的目的。

(四)加大对农村五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由于农村五保对象年岁较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又无收入来源。因此,应由民政部门出资补助自筹的一部分,在将五保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畴的同时,还可实施定点门诊救助,建立医疗保障救助制度,解决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

(五)建立县直部门对口帮助扶农村敬老院制度。发扬扶危济困,扶贫济弱的美德,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积极捐款捐物,帮助五保对象解决生活、生产困难,逐步扩大五保对象的供养范围。建立单位部门对口帮扶联系农村敬老院制度,将帮扶制度列入目标管理,促进敬老院的发展,扩大集中供养率,把农村敬老院建成企业型、福利型的供养单位,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成为农村三大“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阵地”。

篇二:冷水镇五保供养工作先进材料

强化管理 规范服务

持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标准化进程

——冷水镇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事迹

冷水镇下辖7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总人口17500余人,现有五保供养对象82人。近年来,冷水镇将五保老人供养工作作为推进“富强文明、平安和谐”美丽冷水的重要抓手,以完善服务设施为基础,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重点,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持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标准化进程,于2014年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强化投入、完善设施

近年来,冷水镇成立五保供养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组长,镇、村、院围绕总体目标,逐级签订了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管理责任书,并将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进行考核验收,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政府重点抓、民政部门具体抓、其它部门协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从组织上保证了集中供养工作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冷水镇以健全阵地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07年,在县级财政拨付经费的基础上,投资384万元新建敬老院一处,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97平方米,拥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62间,实现了全镇五保供养老人的集中供养,并筹措资金286万元在敬老院周边建成休闲广场和门球场,增设健身器材7

套,让五保老人足不出院,便能得到休闲健身,实现了生活区域与休闲区域有机结合,使敬老院成为四季绿树成荫,春、夏、秋三季鲜花盛开的老人乐园。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提升服务水平,冷水镇实行“四亮”管理模式。一是亮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公示公开,定期组织职工、院民进行学习、讨论,结合反馈意见对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切实提升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落实度;二是亮院务财务。建立由院民和职工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伙委会会议,听取院民、职工意见建议,设置了院务栏和财务公开栏,定期对院内财务、院务进行公示,接受院民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亮身份。要求敬老院全体职工一律穿工作服,佩戴胸卡,让院民明明白白知道那件事该找谁,是谁管;四是亮承诺。实行责任承诺制,完善了《院民请销假制度》、《院民行为规范考评办法》等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对全院职工承诺情况进行考评,切实强化敬老院职工履职尽责意识,为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创优争先,亲情服务

为提升职工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化服务进程,冷水镇讲创先争优理念与五保供养工作有机结合,在院内职工间开展了“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比活动,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实现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比技能。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比赛厨师手艺、卫生保洁以及内务

水平,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差的当面指出存在问题,限期整改;二是比作风。开展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比赛,看谁服务更耐心、更贴切、更细致入微;三是比业绩。每月根据院务记录进行一次考评,每季度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励,并推选2名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与此同时,在食宿方面,针对老年人体质特点,以松软可口、容易消化为标准,定期对伙食进行改善,合理安排一周饮食,使老人吃的舒心。在衣住方面,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投资3万余元,给每个房间配备呼叫应急系统,使院民能够时刻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文化生活方面,不定期组织开展乒乓球、老年保龄球、老年人钓鱼、套圈、门球等活动,定期评选劳动、卫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先进院民,增强老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医疗方面,定期为院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医护组,确保发现病情发现及时、治疗得当。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为了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和关爱老年人工作,冷水镇先后投入50余万元,在全镇7个行政村配套建设了集活动、娱乐、餐饮、休息为一体的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各村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娱乐活动场所,各村为五保老人提供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活动餐饮用房,并派专人负责管理。与此同时,冷水镇扎实推进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工作,使制度更富人性化,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道德规范。目前,全镇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沟通聊天的最佳去处,基本达到了“老

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下步,冷水镇将继续贯彻落实《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好五保对象的生活,把敬老院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作为加快构建和谐冷水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巩固与提高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2015年4月2日

篇三:2014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关心支持下,按照“多层次、广覆盖”的总体要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助残、灾害等专项救助为支撑,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运作机制,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民政部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网”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为更好的做好我县的社会救助工作,县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最好统筹规划。

(一)召开全县社会救助会议,明确部门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49号令,《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办法》,我县召开了社会救助会议。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参与了会议,县领导邓秀广做了重要讲话,指出给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明确责任的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发挥“1+1﹥2”的工作效应。

(二)召开民政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6月16日我局召开年中民政工作会议。9乡镇的分管领导、民政助理员,6社区居委会主任参与了会议。会议中局领导强调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程序上做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同时提出下半年社会救助工作重点。各乡镇分别汇报了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提出工

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也对局民政工作提出诚恳的建议。民政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对疑点难点给予解,要求民政助理员多入户了解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情况,保证救助到位。

(三)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升救助水平。县政府4月份出台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泰政办(2014)29号,强调多部门联动,促进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我局已提请县政府成立社会救助经济核对中心并增加事业编制2人的请示,相信,在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社会救助工作将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二、分类救助有序,成绩明显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严格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健全完善了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自然增长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 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农村低保由2004年的每年1000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年2100元,城市低保也从2004年的每月156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月360元。

2 动态管理不断规范。严格执行低保对象公开评议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公平公正,确保了低保对象规范准确。健全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因死亡或因生活水平提高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给予及时注销、停发,对因家庭收入变更的对象及时进行调整,将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3 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备案制度。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关系保、人情保”情况的发生,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文(2013)181号文件精神,

我局发布《****民政局关于建立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备案制度的通知》泰民(2014)50号文件,要求对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的情况进行备案,详细记录贫困情况,保证事实准确。

4完善低保审查制度。为更好的完善低保审查制度,防止骗保现象的发生。我局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9乡镇的农村拟增、已有低保户进行核查,对认定程序进行核查。同时,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核查低保户的经济状况。经核查取消农村低保110户315人新增197户444人。

(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把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

1 敬老院建设稳步进行。目前,全县九个乡镇全部完成敬老院建设,乡镇中心敬老院7所,其中杉城镇敬老院和下渠乡敬老院合并在县社会福利中心,实现了全县乡镇敬老院新建全覆盖。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21人,其中集中供养43人,分散供养17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0%,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2 幸福园幸福院建设有序进行。按照上级要求,我县积极进行幸福园幸福院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规范。并组织对幸福院幸福园的“清剿火患”工作,防范危险。

3 五保供养水平逐年提升。县财政足额列支配套资金,建立健全了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县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由2013年的4252元/年人提高到2014年的4558元/年人,集中供养的由2013年的5102元/年人提高到2014年的5470元/年人,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

年提升,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等方面均得到了有效保障,到五月底累计发放救助金43.34万元。

(三)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把落实医疗救助政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初步形成了面向全县困难群体,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管理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给予了参合参保资助。有效缓解了患病群众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到六月底全县累计救助城乡大病患者177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9.19万元。

(四)临时救助制度高效运行

按照要求,我县的临时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公平公正有序运行,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截止6月初,我县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23万元。

(五)重度残疾人补助金及时发放

农村重度残疾金由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实现了城乡统一,并首次将视力、听力重度残疾人纳入范围。截至6月,我县为2826发放85.45万元重度残疾人补助金。

(六)儿童救助工作取得新进展

1 孤儿救助工作规范化。目前,我县共有孤儿33人,分散寄养供养31人,集中供养的2人在三明市疗养院接受康复与治疗,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截止六月,孤儿补助金累计发放13.59万元。

2 协助做好华恩儿童村招生工作。我县对华恩儿童村的教育生活进行积极宣传,并有2位家庭困难的儿童前往华恩儿童村学习。

(七)防灾减灾工作有序进行

1完善避灾点建设。根据要求,我县避灾点建有142个避灾点,其中县级3个、乡级22个、村级117个。避灾点不断完善发展,并在今年的洪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救灾物资有储备。2014年6.19洪灾到来之前,我局提前发放各乡镇棉被1500床,毛毯1021床、衣裤500套吨、发放给各乡(镇),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

3 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我局在人民政府广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社会救助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走字、赶圩人员聚集地结合防灾减灾上街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单1600余份,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4 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八)廉租房的核查工作

****民政局


农村五保工作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60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