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鲁迅故乡赏析

鲁迅故乡赏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1 07:04:53 | 移动端:鲁迅故乡赏析

篇一:鲁迅作品《故乡》中的闰土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故乡》中的闰土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二十年代初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反映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和辛亥革命前后农民深沉的困难的一篇小说。小说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揭露中国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我对人性的呼唤,表现出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体现了鲁迅的爱国思想。

1 闰土的前后变化

1.1 外貌来看,判若两人

小时候的闰土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骨子里透着淳朴的灵性。现实中的闰土和小时候相比那就判若两人了,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破棉衣,冷得瑟瑟缩缩的,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又粗又笨又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脸上也不再是圆圆的粉嘟嘟的小脸,而是刻着许多皱纹,目光呆滞,仿佛石像一般。我心目中那个美丽的形象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短短几十年,他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我悲凉的感觉从头传递到了脚底,所有读者的心也被紧紧的揪了起来,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真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淡淡的愁丝。

1.2 语言交流,心痛如割

小时候的闰土和作者之间是好朋友,给我讲了很多乡下好玩的故事夏天到沙地可以捡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还可以去瓜地看瓜,看瓜的目的不是防小偷(路人渴了摘一个瓜吃,不是偷),而是可以捉猹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一个活泼开朗,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现在的闰土管我叫老爷! 一声老爷,把原本两颗美好的心灵活生生的撕裂开了,这个称呼里不仅带着敬畏,还透着一股冷气。我似乎听到了那种带血的声音,嗅到了血的腥味。他们之间永远也无法再平等的鸿沟。闰土的心里,早已不可能和我成为朋友了,而是把我放在了老爷的至高位置上。这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两人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个厚障壁指的是两人之间永远也无法逾越的鸿沟,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不管称呼还是地位都变得彼此遥不可及。

1.3 动作缓慢,未老先衰

少年闰土动作矫健,从以下两个场景足以看出来。瓜地刺猹听到猹的声音,蹑手蹑脚走到瓜地里,看见猹,便朝它刺去;看到鸟儿来了,便将短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就罩在里面了......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有勇有谋...... 然而现实中的闰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作缓慢,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早已没有了灵性。现实中的闰土其实年龄不到四十岁,却如此的境地,的确是太悲哀了。

1.4 神态对比,心酸无奈

少年的闰土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是个有着太多新鲜生活的少年,骨子里跳动着一个活泼的生命,他思想自由,他心地善良,他开朗大方,所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的确如此,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的朋友们他们看见的都是高墙外的天空,我对闰土崇拜和佩服之至。我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之间的回忆是温馨的、美好的。然而现实中的闰土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现在,闰土的毕恭毕敬的神态让两人再也回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平等自由的交流,他们的心再也无法融合到一起了。他的嘴唇抖动着,说明他的内心在压抑着多么真挚的深情而不能表现出来的无奈啊!

2 闰土前后变化的因素

2.1 封建等级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一直维系着社会关系的就是封建礼法制度,尽管这些制度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上的,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充满了上尊下卑的等级关系。小时候的长工的儿子闰土因为不懂事和作为少爷的我之间成为了好朋友,彼此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其实这已经是违反了封建礼法了,然而那时候彼此年龄小,是可以原谅的。现在,两人都成年了,闰土意识到了自己的卑微,如果再像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的和我相处,那么将会被人认为是不守规矩、不懂道理的人,这也是他为什么硬拉着水生来给我磕头的理由,他要让水生从小懂礼仪。这就是我和闰土之间的精神悲剧,两人彼此深深怀念,但是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都必须把自己内心的那份感情深深的埋藏起来

2.2 多子、饥荒

从母亲的口中,得知闰土现在的情况很糟糕,孩子多,闹饥荒,苛捐杂税等已经让闰土没有了一丝活气,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从闰土身上看出来,人们越是穷苦,越是多子,越是多子,越是穷困,恶性循环。加上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闰土这个年龄,就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孩子们的吃穿用度也是个不小的开销。加上社会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收成又坏。就算是能够种出东西,也卖不了多少钱,除了到处捐的钱,真正拿到自己手里就少之又少了,如果不去卖,又只能烂掉的社会现实,足见老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这就是封建社会制度下,老百姓的心酸遭遇,普通老百姓没有钱,像杨二嫂那样的小市民的生意也就更难做了。

从闰土的变化中,我们体会到鲁迅笔下那缠绵悱恻而悠长的美,感受到了鲁迅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然而,我们最应该吸取的,是我在现实的故乡面前仍然对故乡充满了希望的那种深情,只要有信仰,有目标,有希望,水生和宏儿就可能迎来美好的新世界,这才是作品中最难能可贵的思想光芒。

篇二:《鲁迅的故乡》

吴冠中代表作:《鲁迅的故乡》

吴冠中是著名画家,《鲁迅故乡》是一幅油画,昊冠中画于1976年。

以前早知道吴冠中是大画家,名字如雷灌耳,其作品没有读过。12月中旬《新民晚报》刊登了《鲁迅故乡》,当时正好有空,“鲁迅”两字抓住了我的目光,就品读起来。

画作最近的地方画的是黑色的是树,这没有疑问,好象类似于紫藤般的植株。那从树根部蔓延开去一路婉延而前去的是一条

路吗?还是河道中央的古纤道?我一直没有读懂树后面那大块的灰色画家表现的是什么。报纸在我的写字台上放了月余,我好几次拿到眼前细细地看,是整个绍兴古城吗?是绍兴的湖泊河道吗?是一条路和路边的民居吗?是古纤道和道两旁旭光底下的水波涟滟吗?黑色的树几棵藤蔓交织在一起,中间略右下部空档处似画着房子,有红色的和黑白色的,如此看来必是古城区无疑了?!如此看来那左边的必非古纤道,而必是一条路了,但这条路在我看来也画得太象河中的古纤道了,光溜溜地婉延着向河道中央“游”去。

我相信我是很少几个这般认真读吴大家的画的读者之一,或许就是最认真的一个,但我定位不了这幅画,它画的绍兴是算形似而神不似还是神似而形不似?一般权威是没有人反驳的,权威哪怕说月亮是方的那一定也就是方的了,可是我又不认识吴冠中,在博中小小地不恭敬一下也无妨,我是真的在为这幅画劳神费心,很不高兴这幅画,我将它重重地拿给大陆,我说你看看,仔细看看,这画的是什么?大陆看了,茫然地说:绍兴呀,你看,写着《鲁迅故乡》。我说你再看,你给我说出来,上面画了些什么。大陆说不是树吗,什么树我倒是讲不出。我说那树后面呢?大陆说:看不清,是河浜啊?是马路啊?好象就是那条古纤道啊,我不是在那里照过相的吗。我问:那河中怎会有房子呢?大陆说我不知道,要不就是倒影?我又不是绍兴人,你为难我作啥?! 上周五一帮狗肉朋友统一在单位请了假在我家玩,其中一个朋友

是在单位做党支部书记的,也是我们老家那边人呐,趁她在我的写字台上角角落落视察良久的功夫,我又将报纸丢给她,我说你看看这上面画的是什么东西。朋友看一眼又丢还给我,边丢边说:报纸印得质量这么差劲,你让我怎么看?!我打牌去喽!

篇三:《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

【摘要】《故乡》最早发表于一九二一年,是鲁迅收录于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作品,文章取材于广大的农村农民生活,以“我”为第一视角,通过主要描写闰土从少年到成年的巨大变化,表现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愈加贫困的历史现实。闰土作为作品思想的主要体现人物,对其形象的理解把握是解读《故乡》必不可缺的一步,因此本文将对闰土人物形象进行一个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对比描写 悲惨命运 社会迫害 精神麻木 农民典型

小说明显地使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但小说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描写故事的主人公,而是通过环境的对比描写来映衬人物的心境。“我”回故乡是在寒冬时候,凛冽的冷风,苍黄的天地,萧索的荒村,这些死气沉沉的场景反映出了人心理的心灰意冷,以及当时农村经济日趋破产的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接下来为闰土前后不同的遭遇做了铺垫。

到了对闰土年少与成年的描写,小说主要从肖像、动作以及“我”和闰土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描写。肖像上,少年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手捏一柄钢叉”,这是一个淳朴、天真无邪又带着几分英勇气的农村少年;成年的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岁月的打磨已经使二十年前的闰土完全变了样。动作上,年少的润土聪明机灵、会捕鸟、沙地看瓜、月夜刺猹;成年的闰土迟钝、少话、“仿佛是个木偶人”,已然从活泼童气变成了木讷农民。年少时,“我”和闰土“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无拘无束;成年后“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两个人之间已产生了无形的屏碍。对比描写表现出了二十年间闰土命运的巨变。

鲁迅弃医从文,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民族之病状,揭露社会之敝疾,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故而其笔下的人物多是具有典型性的,能够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劣根性”。鲁迅深切关注农民的悲惨命运,塑造了逃避现实的阿Q,抗争失败的祥林嫂,迷信愚昧的柳妈,还有屈从命运的闰土等典型的农民形象,他希望通过悲剧的艺术力量促使国民觉醒,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

闰土无疑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有着悲惨的命运。少年闰土是以一个小英雄的形象登场,他见多识广,有着美好的童年,对事物无所畏惧,一举一动都体现出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对未来应该也是满怀希望的。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当时的社会不可能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提供走向美好生活的条件,这时候悲剧的降临就不可避免了。成年的闰土,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多年未见的童年玩伴“我”之后,内心定是激动不已的,最后却只是“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这是因为沉重的现实已经把他“驯服”。 “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一堆的子女,家人的活计,繁重的苛捐杂税。在这样的重压下,闰土不得不向命运屈服,埋葬少年时的希望,成为和他父亲一样的穷苦农民。

造成闰土悲惨命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迫害,二是人物自身精神上的麻木。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主要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弃医从文的缘由,同时说明了以“呐喊”命名的缘由及写作小说的动机。可以知道,鲁迅的家族在以前应该是比较繁荣的,但到鲁迅鲁迅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父亲又多病,成年的道路也充满了艰辛,不幸的遭遇使得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对于人的迫害。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取代中央集权的是政权割据,军阀之间相互征战,西方殖民者肆意掠夺,使社会经济趋于崩溃,民不聊生。

对于残酷的社会现实,鲁迅通过《故乡》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把它展现了出来。小说一开头就通过景象的描写来反映农村的不堪现状。“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虽然闰土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善良、朴实的特征,但曾经西瓜地上那个少年已经被活生生折磨成了一个木偶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得他异常艰苦、贫穷。造成闰土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无疑是这个吃人的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社会剥夺了普通民众生存的权利,他们像狗一样忍受着折磨和屈辱。作为人的尊严在这样的社会已不复存在,社会底层的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最终不可避免地像闰土一样沦为一个个木偶人。

现实上的遭遇决定人精神上的感知。多子女、苛捐杂税是造成闰土经济上贫穷的原因,而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则是造成其思想上贫穷的原因。封建思想意识给闰土扣上了精神枷锁,受尊卑观念所愚弄,闰土和“我”之间的情谊是不曾变过的,他常向母亲问候“我”的消息,“我”回家后赶来看“我”时脸上是喜悦的,但对主仆身份的认识使得他分明叫了“我”一声“老爷”,“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严重的等级观念毒害遮蔽了二人打小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那个手持钢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多么勇敢,但封建的礼法观念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地忍耐。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闰土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只能选择忍受,尽量不去思考这些痛苦,麻木地活着。久而久之,闰土便变成了和那些在刑场上一样的麻木地看客,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人生的追求,更没有冲破铁屋子的意识和勇气,屈从于被侮辱、被损害、被扭曲、被残杀的悲惨命运。这种麻木的精神意识和社会现实酿成了闰土的悲剧。

闰土不仅仅是《故乡》里的一个人物,他也是当时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形象,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千千万万个和闰土一样不幸遭遇的人,这才是鲁迅要告诉我们的。“闰土们”深受封建思想意识、封建礼教的祸害,是“换汤不换药”的辛亥革命的无辜的牺牲品,他们面对无尽的灾难,受尽社会各种邪恶势力的压榨和剥削,他们在无尽的苦难中对造成苦难的根源有直觉,但又没有改变的觉悟和勇气。

鲁迅笔下的中国是个病状的中国,这个病状的中国是通过其塑造的众多典型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些人物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等级观念是怎样窒息人的心灵,摧残人的肉体,揭露社会的病根,希望以此换得民族冲破“铁屋子”的机会。闰土就是众多典型人物形象中的一个。

【参考资料】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陈漱渝等,《民国那些人——鲁迅同时代人》,漓江出版社。


鲁迅故乡赏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55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