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古诗文对联

古诗文对联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5 07:06:08 | 移动端:古诗文对联

篇一:对联和古诗词

第十章对联和古诗词

一、单选

1、“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幅对联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作者是( )。

A·孟昶 B.梅尧臣 C.苏轼D.黄庭坚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姑苏”指的是( )。

A·苏州 B.扬州 C.南京D.杭州

3、东林书院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撰写者是

( )

A.高攀龙 B.苏轼 C.范仲淹 D.顾宪成

4、对联中起统领协调上下联作用的是( )。

A.领词 B.横额 C.出句 D.对句

5、我国对联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宋代际游的诗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是( )的风景。

A.江苏省内 B.浙江省内 C.湖北省内 D.安徽省内

7、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写的是( )的风景。

A.济南 B.苏州 C.扬州 D.杭州

8、一般贴在大门上,内容多表达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继往开来奋发精神的对联属 于( )。

A.春联 B.喜联 C.寿联 D.挽联

9、兴于唐代,经历五代,在宋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文学形式是 ( )。

A.律诗 B.词 C.散文 D.绝句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对联从内容可以分为( )。

A.晓理联B.叙事联 C.贺喜联 D.祝寿联 E.抒情联

2、写作对联的忌讳包括( )。

A.上下联不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各说各的

B.上下联意思完全相同

C.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有补充

D.指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

E.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应一致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作者是( )。

A.顾宪成 B.黄遵宪 C.魏源 D.岳飞

三、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你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对联中需要上下联语法结构一致,互相对称,对应词的词类也要相同,这是一般要求,但在长联中有时可以灵活一些,结构大体相同即可。

五、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单独使用的___________。对联的出句与对句不是孤立的,在内容上是相联、相关的,可分为正对、反对和___________。

2、对联是指。对联主要悬挂在

或贴在。对联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从应用范围上来划分,对联可分为春联、、堂联、、寿联、、交际联、 。

篇二:对联与古诗词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内容要点

对联与古诗词

1、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使用的场合:

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主阶段: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4、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

我 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

明代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6、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

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7、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

可以分为春秋(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十类。

8、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特点:

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9、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特点:

门联又叫门帖、门对。是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对联。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0、喜联的含义与特点:

喜联是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内容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愿的吉利话。

11、寿联的含义与特点:

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对联。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绩,祝其健康长寿。在寿联中,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志趣。

12、挽联的含义与特点: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由古代的挽词演变而来。内容大多

为评价逝者功业、褒扬其精神情操,寄托生者之哀思。盛情深挚,文辞恳切。

13、交际联的含义与特点:

交际联是人们专门用作酬赠交谊的一类饰联。多应用于社会名流以及文人学者之间,作品往往有较高的艺术性。

14、堂联的含义与特点:

堂联是人们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一种装饰联,往往寄寓主人与作者的情趣、志向与抱负,立意优雅、格调不凡。

15、名胜古迹的含义与特点:

悬挂、嵌缀或雕刻在山水名胜和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

16、文艺作品(含题画)联的含义:

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对联。

17、可以归入杂类的对联:

可以归入对联杂类的有灯联、谜联、宣传联等。

18、对联的平仄: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换;上下联之间平与仄相对。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余味。

19、正对的含义:

正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主题上是同义并列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20、反对的含义:

反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正好相反或相对,对比鲜明,变化强烈,往往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1、串对的含义:

串对,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某种关系,上下联在内容上是连贯的,在语气上是衔接的。

22、横额的含义与特点:

横额又叫横批、横幅、横联等,贴(悬)于对联上方的中间位置,以四字者为多。

23、横额与对联的关系:

横额是对联重要的组成部分,横额与对联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A、对联写意,横额题名。许多名胜古迹联都是这种形式,对联写名胜,横额点出景物名称。

B、对联画龙,横额点睛。通常是对联写形式、外在的东西,横额点出实质和意义。

C、联额互补,相辅相成。对联与横额在内容与意义上互相补充。

24、龙门写法:

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25、对联除正文外的组成部分:

对联有时在正文之外还有题跋、落款等,说明作者、撰写时间,缘起与背景等。

26、横额的写法:

横额的写法,旧时都是自右向左横书,现在也有自左向右写的。

27、领词的含义与作用:

领词是在对联中引出一串排比句与骈文句,使联语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成节奏的起伏变化,使音律和谐婉转的词语。

28、对联断句的参照因素:

A、掌握长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难于断句的多是长联,而长联中一般多用短句,其中往往大量使用三言、四言、七言的排比句、骈文句,铺陈描述,抒发感慨 。对偶句式也是长联中常用的。

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对联中一些领词后面往往带有一组排比句或对偶句,抓信领词,就能看清楚后面的句式。

C、利用反复词。有些对联有反复词,可以根据反复词的位置来判别、断句。

D、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对联上下联语法结构与节奏相似,因此遇到一联某句不好断时,可参照另一联相应的一句,有利找出句读。

29、我国可资凭信的最早的诗歌:

可资凭信的最早的诗歌,就是收集在《诗经》里的三百多首诗。

30、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

古代诗歌经历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演变过程。

31、我国最早出现的诗歌形式:

四言诗是我国诗歌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

32、《诗经》的诗歌形式:

《诗经》除了四言诗以外,另有一部分作品,句子长短不一,这种形式的诗,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33、属于杂言诗的著名诗歌:

楚辞也属于杂言诗,是在《诗经》出现大约三百年后流行于楚国的诗歌。

34、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体裁的年代:

自汉末建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的体裁,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35、七言古诗的特点:

七言古诗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36、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

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两首《燕歌行》。

37、七言诗的发展脉络:

到南朝宋时,七言诗的写作才逐渐受到注意。鲍照是我国第一大量写七言诗的人,代表作《行路难》十八首中就有著名的纯七言诗。瑟鲍照同时的谢惠连和谢庄,也都写过一些七言诗。自此时起,七言诗这种形式就已奠定基础。从梁代起,已开始出现七言近体诗的雏形,发展至唐代,终于正式形成了近体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直到后代,七言古诗和七言近体诗都是诗人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8、古体诗的含义: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指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代诗歌。

古体诗产生较早,其名帽始于唐代近体诗成熟时。唐代以后的一些仿效古体形式而写的诗歌,也称为“古诗”或“古体诗”。

39、古体诗的所指范围:

古体诗与近体诗是从格律的角度来划分的,一般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但古代谣谚、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等,因各有特点,中立门类,并不包括在“古体诗”的范围内。

40、古体诗在体制上有四个特点:

第一,句数、字数不限。古体诗每句的字数没有限制,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都可以。一般按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为四言古诗,简称“四言”;五字一句的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为“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句子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杂言古诗。纯三言,六言的古体诗并不多见。

第二,用韵比较自由。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两者交替使用。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句押韵,甚至三句、四句押韵。有的古体诗从头至尾一韵到底,也有的中间换韵,有的换韵有规律,有的帽无规律可循。韵脚字有选用同一韵部字的,也有使用相邻韵部字的。

第三、不讲究平仄。古体诗在平仄上没有特殊规定。

第四,不用对仗。古体诗一般不用对仗,即使偶尔出现对仗,也不是格律的要求,而只是修辞的需要。如用对仗,也不规定位置。对仗也不避重字。

41、近体诗的含义: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近体诗在篇章、句式、字数、平仄、对仗、音律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又被称为格律诗。

42、近体诗在形式与句式上的类型: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长律三大类。多句式上看,近全诗包括五言、七言两大类。

43、律诗的含义:

所谓律诗,就是每首八句,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近全诗。律诗的八行可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44、近全诗的分类与句式特点:

律诗:每首八句;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长律:每首十句以上;

绝句:每首四句;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45、律诗的平仄:

简单地讲,就是说在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在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使平声和仄声在诗句中变换使用,从而造成音律的抑扬顿挫,和谐优美。

46、“粘”的含义:

“粘”是指两联之间,后一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与前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要相

一致,即平粘平,仄粘仄。如果违反了规定,则是“失粘”,为诗家大忌。

47、“对”的含义:

“对”是指一联之内,出句与对句的平仄要对立,如果出句在一位置上用的是平声字,那么对句在同一位置上必须要用仄声字,即,平对仄,仄对平。如果违反了规定,则是“失对”,为诗家大忌。

48、对仗的含义:

所谓对仗是指在诗文之中,上句与下句的字面与音节两两相对。对伏是近体诗的体制要求。律诗的对仗一般是在颔、颈两联,也有一些律诗,首联就对仗。

49、对仗 的形式:

对仗主要有下列四种形式:

A、工对; B、宽对; C、流水对; D、借对;

50、工对的含义:

工对是指对仗工稳妥帖,完全符合标准的对句。不仅句法结构、词类要相同,遇到名词还要顾及小类。工对的句意不能重复,否则就称为“合掌”,乃诗家大忌。

51、宽对的含义:

宽对是指要求不甚严格的对仗,只要词类相同、句法结构大致一样即可,并不要求小类一定相同。

52、流水对的含义:

流水对是指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句意相连,构成一个完整意思的对伏形式。

53、借对的含义:

借对是指用于对仗 的词语,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或者字的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不能对的对仗形式。又叫“假对”。

54、押韵的含义:

押韵,又叫协韵、叶韵,是指诗歌中每句或者隔名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属于同一个韵部(古人将同韵的字归入一部,称为韵部),这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55、近体诗押韵的要求:

近体诗押韵有下面几点要求:

A、只押平声韵,并且要一韵到底,中途不得换韵。

B、押韵字的位置固定在对句的末尾,即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绝句的二、四句。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在通常情况下,五律首句不入韵,七律首句多数用韵。如果首句不入韵,这一句的尾字一般都用仄声,不用韵的第三、五、七句的尾字,都必须用仄声字。

C、必须押同一韵部的字,不能出韵。但如果是首句入韵,可以借用邻韵的字做首句的韵脚字,称为“借韵”。

56、词的定义:

词,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词的诗歌体裁。它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

57、词的主要发展阶段:

词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有:(1)词的萌芽与兴起——隋至中唐;

(2)词的发展期——晚唐、五代;(3)词的鼎盛期:(4)词的衰落——元代以后。

篇三:古诗文(含对联)

江津区德感小学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经典诗文资源的利用研究》校本教材

唐宋诗词经典名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挽弓当拘强,用箭当用长。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21.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2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2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8.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6.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3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3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4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4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6.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4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4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9.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5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51.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52.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53.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5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56.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5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58.风鸣两岸吓,月照一孤舟。5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6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3.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6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6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8.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69.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70.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7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7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7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7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7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8.几处吹笳吸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79.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8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81.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8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8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84.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8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86.上究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87.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8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89.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影空见花。9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1.千呼万唤始出来,铖抱琵琶半遮面。 9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9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5.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9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97.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9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99.不知何处吹芒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02.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10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0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5.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106.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10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0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1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2.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13.长恨春寻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1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11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7. 节手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118.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119.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120.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21.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122.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123.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124.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2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2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27.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2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2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130.去时里正与裹头,寻来头白还戍边。131.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132.东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3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还有晴。13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3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3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3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3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13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14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141.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142.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143.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14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1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46.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147.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14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4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150.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15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5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古诗文对联》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02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