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女学生校园暴力

女学生校园暴力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1 11:10:15 | 移动端:女学生校园暴力

篇一:校园暴力案例及成因分析

近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江西永新,一女生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遭七八名初中生围殴下跪掌掴;浙江庆元,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殴打,用绳拴脖烟头烫身;广东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视频上传网络??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竟多达20余起。

前不久,三名中国留学[微博]生在美国因虐待同学而被控“绑架”、“折磨”等重罪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们或面临终身监禁这样的惩罚。该案因中美两国对校园暴力惩戒的差异引发热议。校园暴力频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使得国内校园暴力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而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校园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数据]

不到三成涉事者负刑责

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由于媒体集中报道、网络传播发达,人们渐生一种错觉,似乎暴力正在肆虐中国校园。若单从互联网上看,校园暴力发生的数量和影响,正越来越大。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专门对2015年1月至5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件校园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0%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比(42.5%)比高中生占比(32.5%)高出10个百分点。而大学生(15.0%)、职校生(7.5%)及小学生(2.5%)占比较低。据报告,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此外,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报告指出,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

另外,从对校园暴力处置结果来看,因恶性犯罪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27.5%,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广州市中院去年年底发布《广州法院未成年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该报告没有明确数据指向广州校园暴力犯罪呈增长趋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微博]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宋雁慧透露,国内目前欠缺对校园暴力各方面的数据统计,根据她了解校园暴力一直存在,但几年来并没有明显增多。

[新特点]

女生暴力成关注焦点

记者梳理2015年上半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现,“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呈现出群体性,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折磨措施一般与性、身体侮辱有关。例如最近

江西永新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女生约出被侵害者,对其实施罚跪、侮辱性殴打、扇耳光。一人施暴,接着其他女生继续上前施暴。法制网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性别上看,“女女暴力”占比达32.5%。2008年,来自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显示,在该校护理专业的563名女生中,认为校园存在暴力行为的有184人,发生率33.6%。其中,63.6%为言语暴力,23.9%为躯体暴力,12.5%为抢夺(盗窃)财物;最常见的原因是言语不和,比重达53.8%,嫉妒对方的占到21.2%,讨厌对方和毫无理由的分别占17.4%和7.6%。

其次,“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此外,暴力通过网络还会达到“二次传播”。

记者留意到,校园女生暴力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施暴者暴力、旁观者冷漠。当看见校园暴力发生时,围观者不是去制止、劝阻或报告老师,而是饶有兴趣地拿起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以一种娱乐的心态看待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并且在网络中传播散发。此种冷漠举动、或纵容,给被侵害人造成的身体、心理损伤极大。

[如何改进]

专家: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提前

校园暴力事件,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日本,校园欺凌一度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但为预防校园暴力,各国的应对举措和法律手段各有差异。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校方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校园欺凌现象严重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视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近期,校园暴力频发的现象引起了陕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现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的关注。其在个人微博上转发了若干“暴力”视频,并呼吁政府、教育部门、警方介入调查惩戒暴力。同时他还专门设立一个微博话题“校园暴力举报台”。

陈里建议,“政法机关、学校、共青团等部门,在全国中小学[微博]开展一次阻止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从长远讲,应从立法、司法、社会治安治理的角度来综合治理。”

陈里称,《未成年保护法》对校园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因此他建议,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该提前。

媒体报道案例

校园暴力分布图

1.初中生 42.5%2.高中生 32.5%

3.大学生 15.0%4.职校生 7.5%

5.小学生 2.5%

校园暴力的成因

1.日常摩擦 55.0%2.钱财纠纷 17.5%

3.情感纠葛 15.0%4.偏激心理 7.5%

5.其他15%

校园暴力处置结果

1.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72.5%;

2.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27.5%,且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数据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

整理/罗坪制图/温亮

个 案

遭受暴力的情况

1.言语暴力 63.6%2.躯体暴力 23.9%

3.抢夺(盗窃)财物 12.5%

遭受暴力的原因

1.言语不和 53.8%2.嫉妒 21.2%

3.讨厌对方 17.4%4.毫无理由 7.6%

还校园一片安宁,需要依法惩处违法行为,更需要以科学的教育培育健全人格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浙江省庆元初中,几名学生在黑屋子里围殴一名小学生,相关视频令人触目惊心。当地有关部门随即介入调查,并就事件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目前受害人小学生已经找到,殴打小学生时在场的四人也已经到案,均为未成年人。

一段时间以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引起人们关注。这类事件存在两个共性,一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二是施暴手段残忍。施暴者不仅使对方承受皮肉之苦,还习惯于炫耀“战果”,仿佛对方越痛苦就越有快感。这种病态的行为,尤其值得反思。

小小年纪,为何一身戾气?本该亲密无间,何以拳脚相加?没有谁天生是恶人,那些未成年施暴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贪恋暴力,他们的过错,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监护人的责任缺失有关。依法处理违法行为,遏制学校“小霸王”的气焰,还校园一片安宁,是迫切的治理课题。

校园暴力,是法治问题,更是教育问题。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问题少年,只有少年问题。根据庆元县对小学生被打事件的情况通报,这场暴力由一次冷饮店的偷窃所引发。一项调查显示,施暴少年中,不少曾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亲情抚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他们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人及时扶一把,他们的人生轨道偏离了,没有人及时矫正。于是他们便如荒草野蛮生长,甚至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匮乏的同时,学校教育也没有跟得上。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存在沟通盲区,或者交流不畅,导致孩子学坏了也未被发现。有的学校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精神塑造,甚至出现一种怪状:放弃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任其荒芜。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不涂抹上美景,白纸就可能被乌七八糟的东西玷污。

有人说,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这种说法虽有调侃成分,但不无道理。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是否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关注他们的人格成长?

有学者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少年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情绪不稳定,心理上不够成熟,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别人认同。越是如此,越应该花大力气涵养他们的人格与心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需要青少年自己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助力。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用真善美涵养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用科学的教育培育健全人格,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园暴力的土壤。

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近日,又有一段校园暴力的视频流传,初中女生被同学脱衣殴打。这种暴虐行为带有一种动物性,弱肉强食、冷酷无情。

为何校园里屡现这种“返祖”现象?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据儿童安全专家张永将介绍,调查表明,在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对象和被施暴对象总是相对固定。爱欺负人的“小霸王”往往来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受欺负的“小可怜”,家庭的行事风格往往也喜欢隐忍、沉默,容易形成受害人人格。

校园暴力源于爱的缺失。缺爱的孩子难爱人,甚至形成了漠视他人、冷酷对待他人的行事方式。同时,也有资源匮乏的原因。生活处境较差,缺乏足够的社会尊重,往往也不尊重他人。

校园暴力有学校的管理责任。片面强调分数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冷暴力滋生的温床。当一些孩子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快感,对前途没有美好期待,往往会拉帮结伙,在欺负弱小和从同伙的崇拜中获得成就感。此外,学校对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失范,很难细致察觉,也难有清晰有效的处罚法则,只要大错不犯,纵使小错不断,校方往往是默许,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往往是从失去制约的微暴力发展而来。

校园暴力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校园暴力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地方尤为严重。被打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更不敢吱声,助长了暴力的蔓延。

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是捷径。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成为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可靠的支点,也应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建立稳定的伙伴群体。借鉴国外经验,学校应加强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只有明白别人的痛有多痛,才能真正意识到暴力的危害。另外,要明确责任主体,发生严重校园暴力,要追究校方责任。要靠严格的管理抬高校园暴力发生的成本,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必须依法惩处,并依法追究监护人的责任。

最近几天,几段视频在网上流传,有女生被删耳光逼下跪,还有女生遭脱衣暴打。这样的新闻不新鲜,每一次引起围观无数,唏嘘散去后,悲剧还会重演。或许,暴力是人类社会无法根治的伤痛。但是,为何花样的少年会如此冷酷、残暴?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又缘何会遭此厄运?齿冷心寒、内心戚戚之余,不免想到一句话:没有一个悲剧是一个人的。

可能,人对暴力的崇尚来自天性,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武力是最有效的抉择,以强凌弱成为动物属性的自然选择,而人经由教育日趋文明,以后天的社会属性抑制先天的兽性。但在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打人的孩子兽性大发。行为失控的背后,往往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多重失责。无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家长都是逃不过的“第一责任人”。既有调查发现,欺负人的和被欺负的总是相对固定,也就是每个学校或者班级有一些人总是被欺负,有一些人总是欺负别人。往往,欺负别人的人,许多都有来自家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家庭成员用暴力来沟通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家庭成长,欺负别人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反观被欺负的对象,他们的家庭大多是喜欢隐忍、沉默,发生问题也总是从自身去归因。被欺负,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从被害人学上来讲,这就是受害人人格。

篇二:校园暴力

4月9日晚8点左右,网络上一段女生群殴同学的视频传播开来,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好几个穿着校服的女生在厕所内,最主要矛盾是其中的两个女生,视频一开头就看到一名女生被几个女生殴打,险些被踹到厕所坑内,之后两名女生自己交涉。视频中还有一个女生手里拿着木棒。之前被打女生给了另外一个女生一记耳光,其他女生上来就将开始被打女生踹到,一直踹到厕所旁边。

最近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呈现出群体性,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折磨措施一般与性、身体侮辱有关。并且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

校园暴力事件,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校方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日本,校园欺凌一度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视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

事实上,校园暴力一直是隐藏在升学率、光荣榜背后的校园“暗角”。由于现在网络的盛行才逐渐暴露在大家视线中。校园暴力发生时,学校试图掩盖,家长息事宁人,无疑给人一个错误的判断。对校园暴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法律议题,无疑也给校园暴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1、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如今,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2、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个个都是掌上明珠。父母生怕孩子吃亏,造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态。有些孩子可能学了文化知识,但在层层庇佑下,社会认知差,缺乏责任心。其次,现在的孩子比富心理严重,这使得孩子容易产生集团式的歧视、阶层性的划分。“独生子女从小孤单,上学后喜欢拉帮结派”。

3、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有些老师想管不敢管,对学习之外的事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 虽然有关部门给予了关注和重视,但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处理原则,可能会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且对身边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专家指出,对这类事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1、预防校园暴力必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司法力度,将法制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生教学计划,将学校与课堂建设成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2、政法机关、学校、共青团等部门,在全国中小学[微博]开展一次阻止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3、《未成年保护法》对校园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该提前。4、“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他们的发泄有时很极端。”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心,培养互相尊重的理念,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的良好引导,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篇三:一起守护女孩美好无邪的青春——拒绝女生校园暴力

一起守护女孩校青们美好无邪的青春——拒绝女生校园暴力

如果你不希望正处于青春年华生的美丽生命凋零,请你转载;如果你不忍心看到一位母亲迷离的泪眼,请你转载。也许你的一次转发能避免一个惨剧的发生!

写及此处,我的心情不由得无比沉痛。揪头发、扇耳光、浇冷水、逼着她做令人百般羞辱的行为······这些令人魂身起鸡皮疙瘩的残忍手段,很难以和正处于花季的靓丽的青春美少女联系到一起。一朵又一朵本应灿烂开放的花朵在血色的冰雹中枯萎,在自己和亲人痛彻心扉的眼泪中凋谢,留给社会一个又一个深入到骨髓的震惊与心痛。

我们普通大众,对于女生校园暴力的关注,往往只是被残酷的表面现象所吸引,很多人对女生校园暴力的关注仅仅是因为对事件奇特性的好奇。很少有人能站在专家学者的角度将女生校园暴力的前因后果细细思量。

一、你是否能从内心感受到她们受到的伤害

大众了解女生校园暴力,多是通过报纸和电视新闻。而新闻媒体对此类信息的报道多是简单扼要的。所以,大众对受害女孩的痛苦的理解与体会往往是表面上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感受,包括她们和她们的家人。身体上的伤痕再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康复,而心灵上的伤害不仅对人的伤害更大,而且还会像幽灵一样缠着她们,对

她们的人生造成深远持久的危害。而且,女生校园暴力伤害的绝对不会是一个人——每个人都会有人爱,爱她的人承受的痛苦可能比她本人更难以隐忍。

相信所有的女孩都有体会,最关爱、最呵护她的人是她的妈妈,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不对女儿呵护备至——妈妈用她细腻的手指轻轻抚摸女孩的乌黑的长发,为她梳起柔顺的辫子;女孩和妈妈挤在一个被窝里,手拉着手说这只有母女间才能交流的悄悄话,连爸爸都不告诉;妈妈将她洗的干干净净的衣裙亲手为女孩穿上,照着镜子,夸女儿漂亮,让女儿脸上绽开愉悦的笑容······相信每个女孩都有这些关于妈妈的温馨的记忆。那些被女生校园暴力百般折磨羞辱的女孩,难道这些记忆她们会没有吗?难道她们的妈妈就不爱她们吗?谁能体会到,被告知今天早上还高高兴兴的吃了妈妈做的香喷喷的早点去上学的女儿被别的女生拳打脚踢扇耳光就头发甚至录了像传到网上的时候,当妈妈的是什么感受?那些母女间相互体贴、相互依偎的温馨回忆,与看到女儿遍体鳞伤的躺在病床上,还要去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面对各种议论的情景混杂在一起,谁能想象出这是一种什么滋味?思路走到这里,相信所有心中有爱的人都会动容。都是同样处于青春年华的美丽纯真的女孩,有什么血海深仇,可以忍心让彼此和家人承受如此不堪隐忍的折磨呢?

其实,作为施暴者的女孩,我相信她们想到上述场景的时候也不会无动于衷。只是限于思维上的局限,她们在怒气上涌或者报复心萌生的时候想不到这些罢了。如果她们在施暴之前能对人的感受和人间情爱有更深的了解,相信很多惨剧就不会发生。

伤害,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女生校园暴力对女孩心里上的伤害,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够抹平的,一方面,校园暴力事件带来的强烈的屈辱感会让女孩相对弱小的心灵长期饱受煎熬,另一方面,由于校园暴力事件带来的剧烈刺激导致的后遗症——比如精神分裂症,会给女孩带来长期的增加性伤害,对女孩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造成严重扭曲,对女孩的一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中一些女孩选择在屈辱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留给亲爱的爸爸妈妈摘了心般的悲痛;一些女孩选择加入施暴者的行列,把自己曾受到的伤害加给另一个同样处于青春年华的女孩······

而受害女孩的爸爸妈妈,除了承受比女孩更重的心理煎熬外,还会想到什么?看着视为珍珠宝贝的女儿,本应白嫩光洁的肌肤布满了累累伤痕时,我说我还是心平气和,还是一心热爱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有人信吗?受害女孩父母产生报复心理(尤其是女孩已经去世),虽不能说正确,却不得不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成为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导火索,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谐的极大威胁。

看到这里,请问您是否切肤的感受到了她们所收到的伤害?对女生校园暴力望而却步了?

二、我们对施暴者只应该气愤和谴责吗?

关注时事新闻的民众,普遍有较强的正义感。对于施暴者,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无比的气愤。针对施暴者及其家人的批评、谴责、谩骂便会犹如暴风骤雨,甚至有人运用信息技术对施暴者进行人肉搜索并公之于众。不知读者朋友注意到没有,上述这些行为几乎无一例外是针对施暴者及家人的而不是针对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对于那些残忍的手段,气愤和谴责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很多做法正确吗?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暴力行为如果达到了超乎正常价值观念的程度,就说明她的心理由于长期的非正常经历已经严重扭曲,或者在不公正的对待后情绪大爆发。谈女生校园暴力,不能不谈施暴者扭曲心理长期形成的过程,也不能不谈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其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误区。

女生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常常拥有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及遭受过家庭暴力等背景。在这种环境中,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极易产生暴力倾向,容易下意识的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更容易把自己曾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转嫁给其她人。这些女孩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着实很偏颇,却

恰恰说明了不良成长环境对女孩的戕害——一个从小就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长大,动不动就挨骂挨打,委屈的时候只能躲在被子里掉眼泪的孩子,怎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长期扭曲的心理状况导致超乎正常的暴力行为,只能说是水到渠成。

家庭的温暖,家庭教育的温和程度,父母(尤其是妈妈)对女儿的心理疏导,是避免女孩走上校园暴力之路的良药。 同时,这些女孩的堕落,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当前家庭、学校教育模式的弊端。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导向下,很多家长、老师不注重疏导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学校开设的心理课、心理咨询师很多都流于形式化,孩子心理的问题和困惑很多都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越积越多,可能暂时没有明显的表现,但不爆发是不可能的,如果心里的压抑在某天由于某个原因爆发,可能会对本人和他人造成南里估量的不良影响。换句话说,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爆发,正是施暴女孩心里问题的大爆发。

在对待女生校园暴力的态度中,大众常常有这样的误区,即女生校园暴力的责任全在于施暴女生,受害女生只应该被同情而没有责任。然而,施暴女生有可能是受到受害女生不公平的对待而报复,其中一个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争夺男朋友,这些事件中,受害女孩追求爱情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很值得商榷的。在这些事件中,受害女孩也可能有一些问


女学生校园暴力》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62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