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道不同不相为谋读后感

道不同不相为谋读后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9 07:45:54 | 移动端:道不同不相为谋读后感

篇一:很好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论语之道了。今天,我有幸粗读了论语全集,从这本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各国名人的尊崇。他的道德修养、学问才能、理想信念和实际表现,无不让人叹服。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

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

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

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

篇二:论语读后感4000字

论语读后感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不经意间已走过了许许多多的春夏秋冬。遥望那些逝去的岁月,一部《论语》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它囊括了如何学习,如何处事,如何待人接物等等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道理。因为有它,我的人生路才避免了许多弯路;因为有它,我的交友路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因为有它,我的亲情路才走的如此和谐;因为有它,我的学习路才得到了初步的成功。 事隔多年,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一直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尤记得小学时的朗朗书声:“学而实习之,不易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些句子已经深深的印刻在我心中。回想《论语》中那些教诲人的句子,令人感动。它对各个方面的见

解,令我敬佩,这些先进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去学习的,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孔子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将我们的人生路分为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人生短暂,稍纵即逝,这几个阶段不仅概括了孔老夫子一生的历程,也具有总结性的概括了很多人的一生。孔老夫子所描绘的这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想开心的到达最后,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论语》在交友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些话告诉我们:身边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我们要乐于交友。对待朋友,应诚实守信。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友。这些话可能非常的理想化,与人交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这样才能优势互补,才能避免偏执。 《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关于孝道的对话也十分的经典。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老夫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句子,无不告诫我们,对父母应该保持应有的尊重。孝敬父母时,应该和颜悦色,不能事事违背父母的心意。 在现代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褪色,人们对待父母失去了以往的耐心,对父母不会言听计从,父母说多了反而会觉得烦,甚至顶嘴。当然也不是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但当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向他们敞开心扉,耐心和气的与他们交谈,说出自己的心声。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出发点上都是好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人做事,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孝。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论语》中对学习的探讨也十分的丰富多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博学而笃志,切问静而思??”治学方面,不正是要讲究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不耻下问的态度么?孔老夫子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古人都尚且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何况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的人们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认知最令我感触的两则。前一则的意思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是说我们聪敏而努力的学习,不会因为向别人提问而感到羞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学习的见的都如此之深刻,令我无比的敬佩。他所讲都是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广阔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不同的发光点,这些发光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就

拿一个班集体来说,就有着绘画巧匠、书法能手、象棋大师、篮球上的猛将、热心开朗、团结同学的人。有人能歌善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人学习课程门门优秀??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抓住身边的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向这些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优点的人学习,向别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天空,是那样的纯洁无暇。山之所以那样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那样阔,是因为它积级的聚集好一点一滴毫不起眼的水;天空之所以那样纯洁,是因为它有着广纳一切的胸怀。我们若想拥有高山的情怀与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的点滴之长。 《论语》中也不无缺乏教人如何做人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作为出发点。他人的"所欲"与"情感"存在于各自心中,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呢?孔子认为,通过反省自己就可以得知。我与他都是"人",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希望得到什么,而这种获得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自己想一想:这样的后果要是落在自己身上,是我所希望,所愿意、所想得到的吗?若不是,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不想做,不想得,故不能因为满足"我"而把这种"不欲"强加于他人;若自己想得到,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想做、想得。我所做、所得,就应当做到不夺人之好,而成人之美。这样反省自己而理解他人,就是明智的想法,明智的举动;就是以平等心、恭敬心待人、爱人;就是认真实行仁道。 不夺人之好,不强加于人,就是行义,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就是勇敢、坚强的表现。能平等待人,卑己尊人,别人自会敬重他。不怨天,不怨环境,也不怨他人,凡事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找力量,能如此待人接物,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反求诸己。"由自己以推及他人,因他人而节制自己,使自己的好恶喜忧之心与他人相通,与天下人相通。天下民众忧乐皆与我心相通,这就是孔子对颜渊讲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感悟人生,我们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需要去借鉴。《论语》对我们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论语》让我感悟出了一个精彩的人生!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不经意间已走过了许许多多的春夏秋冬。遥望那些逝去的岁月,一部《论语》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它囊括了如何学习,如何处事,如何待人接物等等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道理。因为有它,我的人生路才避免了许多弯路;因为有它,我的交友路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因为有它,我的亲情路才走的如此和谐;因为有它,我的学习路才得到了初步的成功。 事隔多年,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一直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尤记得小学时的朗朗书声:“学而实习之,不易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些句子已经深深的印刻在我心中。回想《论语》中那些教诲人的句子,令人感动。它对各个方面的见解,令我敬佩,这些先进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去学习的,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孔子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将我们的人生路分为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人生短暂,稍纵即逝,这几个阶段不仅概括了孔老夫子一生的历程,也具有总结性的概括了很多人的一生。孔老夫子所描绘的这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想开心的到达最后,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论语》在交友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些话告诉我们:身边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我们要乐于交友。对待朋友,应诚实守信。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友。这些话可能非常的理想化,与人交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这样才能优势互补,才能避免偏执。 《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关于孝道的对话也十分的经典。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

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老夫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句子,无不告诫我们,对父母应该保持应有的尊重。孝敬父母时,应该和颜悦色,不能事事违背父母的心意。 在现代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褪色,人们对待父母失去了以往的耐心,对父母不会言听计从,父母说多了反而会觉得烦,甚至顶嘴。当然也不是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但当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向他们敞开心扉,耐心和气的与他们交谈,说出自己的心声。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出发点上都是好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人做事,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孝。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论语》中对学习的探讨也十分的丰富多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博学而笃志,切问静而思??”治学方面,不正是要讲究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不耻下问的态度么?孔老夫子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古人都尚且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何况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的人们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认知最令我感触的两则。前一则的意思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是说我们聪敏而努力的学习,不会因为向别人提问而感到羞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学习的见的都如此之深刻,令我无比的敬佩。他所讲都是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广阔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不同的发光点,这些发光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就拿一个班集体来说,就有着绘画巧匠、书法能手、象棋大师、篮球上的猛将、热心开朗、团结同学的人。有人能歌善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人学习课程门门优秀??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抓住身边的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向这些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优点的人学习,向别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天空,是那样的纯洁无暇。()山之所以那样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那样阔,是因为它积级的聚集好一点一滴毫不起眼的水;天空之所以那样纯洁,是因为它有着广纳一切的胸怀。

我们若想拥有高山的情怀与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的点滴之长。 《论语》中也不无缺乏教人如何做人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作为出发点。他人的"所欲"与"情感"存在于各自心中,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呢?孔子认为,通过反省自己就可以得知。我与他都是"人",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希望得到什么,而这种获得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自己想一想:这样的后果要是落在自己身上,是我所希望,所愿意、所想得到的吗?若不是,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不想做,不想得,故不能因为满足"我"而把这种"不欲"强加于他人;若自己想得到,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想做、想得。我所做、所得,就应当做到不夺人之好,而成人之美。这样反省自己而理解他人,就是明智的想法,明智的举动;就是以平等心、恭敬心待人、爱人;就是认真实行仁道。 不夺人之好,不强加于人,就是行义,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就是勇敢、坚强的表现。能平等待人,卑己尊人,别人自会敬重他。不怨天,不怨环境,也不怨他人,凡事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找力量,能如此待人接物,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反求诸己。"由自己以推及他人,因他人而节制自己,使自己的好恶喜忧之心与他人相通,与天下人相通。天下民众忧乐皆与我心相通,这就是孔子对颜渊讲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感悟人生,我们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需要去借鉴。

篇三: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两千五百年前,圣人孔子在教学课堂上和生活中所说的话语被他的学生记录并整理成书,传承千年。千百年来它就是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上的指路明灯。《论语》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读、在学、在背的书。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没有深沉难懂的道理,它仅仅只是简单的话语,却话出深刻道理。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都出自《论语》,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与善人相处时,要注意观察别人的闪光点并向他们学习;第二,与不善的人相处时,则要将他们的缺点对照自省,反省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则改之。因此,无论与你相处的人善或不善,都要以此为师,学习借鉴,自比内省。这句话道出了与人相处之道,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注意以他人的缺点为戒。这样一来,自然会越来越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与人为善,严于律己。

所以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更是要正确看待周围同学的长短处,善于去发现那些细微的闪光点。不要仅凭一面之词或第一印象就随意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有句话说得好:会在背后捅你刀子的人,往往是平时对你嬉皮笑脸的人。貌似亲近,却瞬间变卦。可能与你嬉笑打闹的朋友,却背着你说你坏话;可能平日基本无交流的同学,某日帮你一个忙??所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注意它的两面性。

《论语》还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冬天,万物凋零,只有松柏还屹立于天地之间。穷冬烈风吹不弯它挺拔的身姿,皑皑大雪压不垮它坚韧的枝桠。正如同人一般,只有到了最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君子;也只有到了污浊的社会中,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君子。现在社会上充斥着物欲和拜金思想,所有的人都越来越现实,都在向“钱”看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不为所动,仍然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人的一些高贵品质,也正是在这种时候才能显现出来。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诱惑,要做到心中有信念,在困境中更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一个人的价值也在遭遇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读了《论语》我心中思绪万千,愿各位在大学生活中努力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读后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34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