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墙角的那棵树

墙角的那棵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9 07:44:34 | 移动端:墙角的那棵树

篇一:题目a3386a323968011ca300910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二年级上册阅读练习

二年级上册阅读练习

(一)湖 水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

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变成一个浴盆,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

啦,哗啦!”看,他们洗得多么干净,笑得多么痛快??

1、找一找,填一填。

( )的鲜花( )的垂柳( )的蓝蜻蜓

( )的花蝴蝶

2、短文告诉我们白天湖水是() ,夜晚又变成() 。

3、你见过湖水吗?在你的眼中,湖水还像什么?

(二)小花猫

小花猫真可爱!它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两只尖尖的小耳朵。大头下面一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

条线,大概它正在睡觉吧!再看那又黑又长的眼睫毛直直地搭在粉红色的小脸蛋上,更显出

它的妩(wǔ)媚。微微上翘的小红鼻子此时好像发出“呼噜呼噜”的打鼾(hān)声。俊俏

的三瓣嘴稍稍向上张开,好像告诉人们,它正在做着甜美的梦哩!

1、这篇短文有()句话。短文写出了小花猫( )时候 的样子。

2、短文细致地描写了小花猫的( )、( )、( )、 ()和

() 。

3、照样子写词。

又黑又长( ) ( ) ()(三)

有头肥胖的大熊,依仗自己力量大,专门欺负别人。

一天,大熊看见农夫在树林旁的空地上种萝卜,就大摇大摆走过去说:“听着,长出地面的

全归我!”

秋天到了,农夫扛着铁锹来挖萝卜。他把萝卜叶子给了大熊,然后挖出地下的萝卜,装上手

推车回家了。大熊嚼了几口萝卜叶子,“呸!”一点儿不好吃。它连忙追上农夫,粗声粗气地

说:“下次不管你种什么,我要地面下的,你拿长在地面上的。”

第二年,农夫种了麦子。收割时大熊又来了,农夫把麦子根给了大熊,把麦子装上车,拉回

家去了。

大熊看着那一大堆麦子根,叹口气说:“唉,我又上当了!”

1、你发现了吗?这个故事没名字呢?你能给故事起个名字吗?相信你行的!我起的名字

是 。

2、这个故事一共有( )个自然段。

3、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 结构 部首 读音 组词

4、我会选词填一填。

大摇大摆 高兴 五颜六色

1小朋友( )地拍着手。

2狗熊( )地走过去。

3 妈妈买来了( )的绒线。

(四)秋 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

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 )自然段写秋

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菊花 ( )的苹果( )的梨 ( )的果子

( )的葡萄( )的香味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五)小 闹 钟

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头边的小闹钟。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

三只小胳膊似的“滴答滴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我真喜欢我的小闹钟!

1、我会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我知道短文中的“好朋友”指的是:。

3、我会用“ ________ ”画出写小闹钟样子的句子。

4、我喜欢小闹钟是因为 ________

(六)、聪(cōng)明(míng)的小羊

小羊在路上走,灰狼上来说:“小羊弟弟,咱俩一块儿走吧!”小羊知道灰狼没安好心,

就对灰狼说:“不是咱俩,还有一个呢!”灰狼忙问:“还有谁?”小羊说:“猎(lia)狗大哥

在后头呢!“灰狼一听,连忙走开了。

1、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事。(2分)

2、灰狼跟小羊一起走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羊对灰狼说猎狗大哥在后头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小羊很聪明。(3

(七)、小白鸽

小白鸽头上的羽毛又密又短,摸一摸,滑溜溜的。背上的羽毛厚厚实实,层层叠叠。肚子

上的羽毛蓬松柔软,很像弹过的棉絮,摸起来热乎乎的。它的翅膀和尾巴上长着有长又硬的

羽毛,能像折扇一样张开。

1、这段话有( )句。2分

2、小作者从() 、() 、( ) 、() 、() 五个方面写

出了小白鸽全身羽毛的不同特点。

3、仿写词语。2分又密又短 ( )( )( )

厚厚实实 ( )( )()

4、写反义词。2分

柔软——( ) 张开——( )

(八)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

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

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 )句话,写了早晨 ( ) 的景色。(2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3分)

松鼠( )露水( ) 黄莺( )

(九)

我最喜欢那只白鸡。它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xiá),头上的鸡冠(guān)血一样红,像戴(dài)着一顶小红帽。它那黄色的小嘴尖尖的,略(lua)微(wēi)带点钩(gōu)。它还有一双金黄色的脚。白袍(páo)、红帽、小黄鞋搭(dā)配(pai)在一起,你说它漂亮不漂亮?

1、短文中的“白袍”指的是___________;“红帽”指的是__________;“小黄鞋”指的是_________。(6分)

2、因为那只白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suǒ)以“我”最喜欢它。(2分)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羽毛 ( )的小嘴 ( )的脚

(十) 快乐在哪里

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wāi)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yán)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xián)泥,小公鸡昂(áng)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家,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 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文中的小动物有:( )、( )、( )、( )。(3分)

2.读了短文,我知道“昂头”的意思是: (2分)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2分)忙来忙去 ()( )( )

4.用“ —— ”划出文中小公鸡说的话。(2分)

5.读了短文,我知道快乐在 ( )。(十一)、补米袋

一天,有个老奶奶在米店买米。在装米的时候,米袋忽然破了。雪白的大米落在地上,老奶奶很着急。

少先队员小光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不要急,我家就在对面,我去拿针线。"

小光回家拿来针和线,帮老奶奶补好了米袋,又把地上的米一粒粒地拾起来,放在米袋里。

1、短文共有( )自然段。

2、第( )自然段,是写小光帮助老奶奶的。

3、老奶奶开始为什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最后老奶奶会对小光说些什么?把老奶奶说的或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山谷里,一条小溪静静地流着。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花花绿绿的野花。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1、这节共有( )句话。第( ) 句总结了这节的主要内容。

2、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和 ()。

3、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 和 ()。

4、仿照“花花绿绿”写两个相同结构的词() 、() 。

(十三) 橘子

今天,爸爸从水果店买来一筐橘子,我随手拿了一个,便仔细观察起来。橘子是扁圆形的,像我的拳头一样大小,橘子皮是橘黄色的。皮有疙瘩,远看就像一盏小灯笼。剥开橘子皮,一股橘子特有的清香味扑鼻而来。橘子皮里是白色的筋络,像给橘子瓣披上了白色的纱衣。橘子瓣是月牙形的,像弯弯的月亮,许多橘子瓣像几个好兄弟围坐在一起。掰一瓣放进嘴里,果汁四溢,滋润了喉咙,流进肚子里,甜透了心窝,叫人越吃越爱吃。

1、橘子是扁圆形就像( )。橘子皮里的白皮筋络就像( )。橘子瓣就像() 。

2、“我”是按照从( ) 到( ) 顺序来观察的。

3、用“——”画出描写橘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4、用“ ??”画出写橘子味道好的句子。

(十四)秋姑娘

蝈蝈儿还叫得起劲,知了的嗓子已哑了,大家盼呀盼呀,秋姑娘终于来啦!她从高高的蓝天上,和大雁一起飞下来。在高粱地里,舞动着燃烧的火把。在豆子地里,摇响了一串串豆铃铛。在果园里,亲着一个个苹果脸。在枫树上上,飘起一面面小红旗------秋姑娘走遍了我们的家乡,她的脚印是黄的、红的,每一个脚印里,都盛满了我们的欢笑。

1、本文共有( )句话。

2、从()、( )这两个词语中,我看出了蝈蝈和知了都在盼望秋天的到来。

3、秋姑娘走遍了我们的家乡,她倒过( ),她到过(),她到过(),她还到过( )。

4、用“——”划出秋姑娘动作的词。

(十五)

我家阳台上,有一片绿色的小天地。这里四季都是绿色,春天是嫩绿,夏天是翠绿,秋天是碧绿,冬天是深绿。每天早晨,我都在这里做早操,看看花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感到十分舒服。

1、短文中写绿色的词语有( )、( )、()、 ( )。像这样的词语我也能写()红、( )红、 ( )红( )。

2、“我”喜欢这片绿色的小天地吗?( ) 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用“——”划出来。(十六)三只蚊子的下场

蚊老大、蚊老和蚊老三一同飞进院子里,想吸人的血。可是院子里没人,它们便在草地上商量。忽然,从草丛里伸出一条长长的舌头,把蚊老大卷了去。原来是一只青蛙,用舌头捉住了蚊老大。

蚊老二和蚊老三吓得连忙向墙角飞去。蚊老二刚站在墙上,就被躲在墙角的一只壁虎一口吞进肚子里去。壁虎的掌心有吸盘,能够在墙上跑动,而且它的皮肤是灰色的,同墙壁的颜色差不多,所以蚊老二没注意。

蚊老三看见蚊老二被壁虎吃了,慌忙逃跑,没想到一头撞上了蜘蛛网,结果被蜘蛛吃掉了。

1、蚊老大被( )的()捉住;蚊子老二被( )的( )迷惑捉住;蚊子老三被()的( )捉住。

2、写出反义词:慌忙( ) 忽然( )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慌忙逃跑的蚊老三被蜘蛛吃掉了。

( )

4、想一想,我们人类有哪些方法消灭蚊子?

()。

(十七)

古时候,有个人叫车胤(yìn)。他小时候家里穷,不能上学读书。他白天干活的时候,挤(jǐ)出点点滴滴的时间读书。晚上点不起灯,他就捉来萤火虫取光读书。车胤发愤(fan)读书,后来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1、这段话共有( )句。

2、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在短文中找出来。

3、车胤是怎样努力读书的?用波浪线在短文中划出。

4、照样子写词语:点点滴滴( ) ()

(十八)大禹治水

相传古时候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凶猛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于是,大禹决定治理洪水。大禹在外治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但他都没有进去看一看。最后,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感激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1、“无家可归”的意思是:( )。

2、在正确的读音下画线:

相传( )淹没()

3、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我知道的有: ( )、()、( )

(十九)

静静的河边,是鸭子的家。昏黄的灯光下,鸭子也会做梦?

方方的池塘,是鱼虾的家。清澈的水底下,他们也会睡觉?

像冰淇淋的小壳,是蜗牛的家。到远方拜访朋友,他不用离开家。

像帐篷的天空,是白云的家,飞到西,飞到东,他都在自己的家。

1、鸭子的家在( ),鱼虾的家在( ), 蜗牛的家在( ),白云的家在( )。

2、我会照样子写

(1)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

(2)像绿地毯似的的草地,是蝈蝈的家。

( )。

(3)( )是( )的家。

()是()。(二十)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之一。

长城很长,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300公里。长城很牢固,城墙高8到10米,宽5到8米,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长城全部用8和城砖筑成。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起来的,当时主要用来军事防守。 1.这片短文有()段。其中( )段主要写了长城的特点有()、( )、( )。

2、长城是( )建造的,它的作用是()。

3、这篇短文共()个自然段。

篇三:2016年1月青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青浦区2016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刘士林教授在上海报业大厦的演讲)

①先有城市,后有城市声音。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工厂的声音、交通的噪声、广播和录音机的声音与人声共同构成了立体的听觉环境,这种声景广泛存在,墙壁也不能阻隔,一切事物都处于声音的包围之中”。伯林特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城市声音”研究的始作俑者。在那些熙熙攘攘、瞬息万变、此起彼伏、有序或无序的城市声音中,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和交流的问题。

②与宁静的大自然和乡村相比,城市本身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各种法规、程序、条例、规则等;另一方面,城市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和不透明的心理活动,这两方面既相互叠合、交织、缠绕,又相互排斥、矛盾、斗争,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和危机,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依托于听知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就此而言,“城市”和“声音”的关系自然非比寻常。但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却是:“声音”怎样才能成为城市研究的对象?

③首先,需要讨论“声音”和“语言”谁更重要。和常识相反,在中国古代有“言外之意”一说,所谓“言”是“符号”,而“意”则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内容和意义。这表明“声音”不仅不能等同于“符号”,还往往蕴含着比后者更真实的意图和更重要的意义。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把“实体”等同于“感觉”,尽管有些“过犹不及”,但至少可以使人重新认识感觉、语言和实体的关系,即包括听觉在内的人的感觉,在现实实践中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④其次,还要讨论一下“视觉”和“听觉”谁更重要。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有99%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和历史上的文化活动主要依赖“听觉”不同,当今世界又称“景观社会”,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这是当代人生存“视觉化”及其多种后遗症的根源。就此而言,重建主体的“听知觉”和“声音文化能力”,对于矫正正在彻底“数字化”和“图像化”的当代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⑤由此可得出两条基本原理:一是“声音”比“语言”重要,二是“听觉”比“视觉”深刻。这同样也适用于城市。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但作为城市有机体成长变化、城市人喜怒哀乐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此外,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官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日渐占据主导的当下,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明显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⑥“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主要属于城市诗学、城市美学和城市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它们在城市研究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城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城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

⑦从表面上,城市越大,其声音结构也就越复杂。但城市再大也是城市,其声音同样有章可循和有规律可研究。 ⑧宋代的青龙镇是上海第一个城市形态。从宋至清,青龙镇一直相当繁华,甚至有一定的国际化色彩,“镇上有三十六坊、二十二桥、三亭、七塔、十三寺院,设有官署、学校、仓库、税场、酒务、监牢、茶楼、酒肆,栉比鳞次,热闹非凡。”但由于城市地位不高,或者说周边的“江南”城市过于繁华,上海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发声权”,即使偶尔发声和“呐喊”,也淹没在江南大城市的人声鼎沸中。这是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几乎听不到“上海声音”的根源。

⑨170多年前的开埠,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海()真正有了自己的城市形态和性格,( )开始有了“城市声音”和“城市形象”,此后经过近百年的摸索,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稳定为以海派文化为基调的上海城市声音。与其他城市相区别,上海城市声音中最重要的新元素是西方声音,从开埠后以上海土话模仿英语发音形成的“洋泾浜英语”,到作为近代工商业城市的“制造局的机器轰鸣声”和作为现代工作生活作息节奏的“海关钟声”,再到作为近代远东第一大都市生活方式象征的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百乐门爵士乐”,这些典范性的“异域声音”,开启了上海与传统中原城市、与周边江南城市完全不同的“上海新声”。

⑩正如城市越大形态就会越复杂一样,如果仅仅将“海派声音”看作上海的唯一,则未免过于简单化和孤陋寡闻。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大上海”,就在于它不是只有一种“腔调”。《乐记》曾指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今天也可以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城市本身。如在近现代时期,工业化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导机制,所以从19世纪洋务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日夜轰鸣的机器声、繁忙的交通汽笛声,一直是上海的主流城市声音,也是现代化进程中最美最动听最令人向往的“音调”。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后工业社会和消费文明时代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超级市场中的嘈杂声、股票交易所的喧闹声,甚至是科研院所和总部经济中那种静悄悄的“声音”。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声音形态中听出城市变迁的节奏、城市生活的脉动、城市未来的序曲。把这些珍贵的城市“声音”记录、整理、研究和传承下去,可以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城市及其更真实的历史,从而为解读现实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和框架。

——选自2015年10月2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第(1)节中“始作俑者”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2.第(4)节画线处“统治”一词所加引号的作用是 。(3分)

3.根据上下文,为第(9)段两个()处选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 )。(2分)

A.因为 所以B.尽管还是 C.不仅 也D.只有 才

4.下列有关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2)节中说“城市本身的理性与感性,导致城市永远处于困境与危机中”。

B. 第(5)节中的“东西”指的是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

C. 第(8)节中的“听不到上海声音的根源是上海声音被鼎沸的人声淹没了。”

D. 第(10)节中的“上海之所以被称为大上海,在于它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5.请列举你熟悉的某一个“城市声音”具体阐述它与“城市”的联系。(4分)

6.根据全文内容给这篇演讲稿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9分)

古藤 王剑冰

(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估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6)藤,木热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7.第(3)节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8.第(4)节中首句说“我敬慕地站立着”,请联系全文概括“这棵古藤”值得作者敬慕的精神品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9.第(8)节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10.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既写了古藤弯曲、枯老等外形特点,也写了古藤坚毅、不屈等内在特征。

B.文章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描写起笔,由议论收束,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C.作者对古藤由衷赞美,其情感经历了一个“惊奇——敬慕——敬仰”的变化过程。

D.文章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赞美古藤的不凡表达对天下老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11.文章第(1)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请对此加以赏析,并说说第(1)节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6)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7)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宣公二年》)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李煜(937-978),即李后主,为南唐末代君主。北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这首词即作于被俘软禁之时。

13.这是一首词,它的词牌应是( )。(1分)

A、水调歌头 B、踏莎行C、声声慢 D、浪淘沙令

14.下列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阙用倒叙先写梦醒时的凄凉景象和悲凉感受,后写梦中的片刻欢愉。

B.“梦里不知身是客”借梦境表达了词人旅居异乡四处漂泊的孤寂之感。

C.“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句,叹失国之易复国之难。

D.“天上人间”暗指今夕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15.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中的“莫”字,《全唐诗》中写作“暮”。请体会各自独特的意境,比较两字使用效果的异同。(4分)

同:(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6.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

终鲜兄弟( ) 茕茕孑立( )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1)刘日薄西山() (2)谨拜表以闻(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凌万顷之茫然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无以终余年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19.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2)

20.本文陈述的“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古文观止》说:“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意思是说晋武帝看了李密呈上的“表”后不仅不责怪反而予以嘉奖。请说说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三游洞序 白居易

(1)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①,微之②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③之郡,与知退④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2)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3)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⑥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⑦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①“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四川忠县)刺史。“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则是州刺史的属吏。②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③祗命:奉命。之:往。④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⑤梯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⑥矧:况且。⑦:通“嵌”。两崖相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21.在第(3)节中找出与第(2)节画浪线句相呼应的句子。(2分)

22.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节写三人相会的情形,交代了相会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

B.第二节写发现并游览了三游洞的经过。洞内景致特点可用险、惊、幻概括。

C.本文因事起意,因景伤情,精致与人的感情达到了契合无间的地步。

D.这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诗序——作者为三人游洞后所赋诗作的序。

23.第二节画双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用“/”为第三节划线句断句。 (3分)

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25.第三节中“通夕不寐”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表述)(4分)

二 写作 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作文。

下面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获得2015年诺贝尔临床医学研究奖后的一段获奖感言。

“在儿童时代,我曾经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例子。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这辈子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来没有梦想过今天这样隆重的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所称颂。” 其中“完全没有想到”和“从来没有梦想过”令人印象深刻,它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墙角的那棵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33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