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政协会议讨论发言

政协会议讨论发言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5 12:17:32 | 移动端:政协会议讨论发言

篇一: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山西省政协职业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原平农校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山西省政协出题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转型发展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困难,由来已久,众所周知;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和深层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培养以农业作为终生职业、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与思考。

下面,我代表原平农校,汇报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实践,有益探索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2002—2007年挂靠山西农业大学(挂原平农学院牌子)招收大专生,涉农专业也曾经被农村学生看好;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也因此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开始,我校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2、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5个。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2010年,我校牵头组建了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68家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目前运行情况是: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送教下乡”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

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 “送教下乡”,一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参加新农村规划;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为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2009年,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并纳入正轨编制;改建了住宿部,可容纳200名学员住宿,餐厅可供1000人就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学校被确立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

2、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农村调研、专家意见,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精心安排食宿,让学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长期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跟踪服务小组,到地头指导学员实践。

3、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为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培训工作紧扣“新、实、精、合、全、升”六个字。一是“新”:为学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读新政策、新法规、农业新信息;二是“实”:传授实用技术,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精”:精挑培训师资,精心组织教学,精细安排实习;四是“合”:校农深度合作,产学紧密结合,师生形成合力;五是“全”:培训学员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乡村文化建设等知识的渗透;六是“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农民富裕,村庄变样,为培训工作开创了局面

三年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基层农技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

等各类培训75期,近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首届创业盛典“阳光创业英雄”、“全国20佳”——杨还才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便是培训硕果的最好见证。

二、困难重重,机遇难得

在加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面对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三年来的“送教下乡”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而传统的轻农观念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使务农劳动力不断减少,学生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使农业类学校数量锐减,农业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农村人才严重短缺,农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的观念、体制、机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公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示范学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状况日益显现。

(3)资金投入不足,职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政策。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对于公益性很强的农业职业院校,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十分有限。学校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购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无法应用,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直接影响了农业职业院校的吸引力、竞争力。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职教事业规模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和政策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

篇二:政协委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政协委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夏格庄联络组根据会议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务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引导委员们密切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大力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参与提案,较好地履行了政协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了我镇联络组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让政协委员们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我镇政协联络组积极组织各位委员开展学习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加强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学习。今年以来重点学习了七届三次会议的精神以及省市各级党代会精神,通过学习使全体委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新提高,每位委员能够做到在思想上和工作方向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注重联系本地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委员们结合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针对本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把中央的政策和地方的特色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有效指导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参政议政,全面履行政协职能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工作中,我们经常组织委员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好调研和视察活动,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心声,并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反映。今年以来,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视察和调研:

一是视察我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先后对我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3次视察,特别对夏一、夏二的新社区建设以及30多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情况进行了重点视察。通过视察,委员们对党委政府及有关村庄强化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做法表示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步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二是对全镇民生状况进行调研。组织委员们围绕我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老干部生活状况、全镇教育状况、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等关系民生的5个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目前,根据我们的建议,镇党委、政府正在安排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落实,我们也将继续参与,并将及时为政府献计献策,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发挥模范作用,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今年来,政协夏格庄镇联络组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委员们发挥亲朋链、业务链的优势,积极抓好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贸等重点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汇鑫林食品、科峰服装、纯兴食品、紫丽格制衣和新步鞋业二期等项目先后完工投产。总投资2.6亿元的日之容塑料制品二期工程进展较快,目前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厂房内部装修,预计10月下旬完工;7月份新开工的海格尔工贸、盛谷源仓储围墙基础完工,厂房基础在建,项目建设保持了较快的推进速度。 从8月份海关反馈数据看,8月份出口创汇859万美元,同

比增长26.3%。主要增长点是日之容塑料(同比增长373.3%)和新步鞋业(同比增长342.3%)。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等途径,订单较往年有大幅增长,确保了全镇出口创汇稳步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以上是夏格庄镇联络组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开展政协工作、履行政协职能、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我们的工作,在群众和政府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作用,为构建和谐夏格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我镇党委、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知道离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今后,我们一定会加大措施,再接再厉,争取各项工作能有更大的突破。

对于七届三次全委会以来政协工作、提案办理落实情况,我镇全体委员一致表示满意。大家认为,政协工作的正确部署,提案办理的及时到位,充分说明了各级党委政府及责任部门对政协工作关心、支持和重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身上责任的重大。

关于明年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经全体委员讨论如下: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会议和省、市各级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研究确定新的工作重点。

二是充分保障委员知情权,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的重要事务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

问题,要及时组织委员们学习、通报,为委员们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奠定基础。

三是深入调研,提高建言献策质量。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搞好民主评议、参加座谈会的着力点,经常组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开展评议、参加座谈打好基础。

篇三:政治协商会议发言材料

坚持疏堵结合,扎实推进“去极端化”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在莎车县第十二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的发言

县委统战部

(2015年1月)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根据莎车县第十二届政治协商会议要求,我就县委统战部“去极端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个文件,有力促进去极端化工作扎实推进

(一)扎实开展整治“三非”、去极端化专项行动,县委统战部牵头,各乡镇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调查摸排特殊群体,强化教育培训转化,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分类教育等方式,对持有宗教极端思想人员、穿戴“吉力巴甫”服饰、蒙面妇女、留大胡须男青年重点教育转化,采取结对帮扶、承包整改等措施促其转化。整治“三非”、去极端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调查摸底的蒙面妇女5209人,留胡须青年人1132,穿戴吉里巴甫类服饰妇女290人,截止目前,经教育整改剩余蒙面妇女296人,留胡须青年179人,穿戴吉里巴甫类服饰妇女14人。全年共查处地下教经点18起,抓获教经人员20名,非法学经人员120名,收缴非法光碟9个,非法录音带12个,非法录像带42个,非法媒介36个,

反动传单55份,非法书刊522本,非法挂图77幅,非法网站6个,台式电脑5个,手机174个,点读机146个。严格按照要求,将顽固群体纳入打击对象依法进行治理,力争通过严肃打击处理一批,起到大范围警示作用。

(二)坚持先行先试,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基本宗教知识和礼仪的合法渠道

自今年8月20日起,在莎车镇巴格恰阿勒迪社区加米清真寺举办试点培训班,给已成年的信教群众举办宗教礼仪、宗教基本知识培训,每周五晌礼结束后授课,信教群众以自愿的方式参与,每周授课一次,每次培训约350人,累计达到4000人次。同时,以莎车镇和恰热克镇为试点,举办了固定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法律法规常识、宗教礼仪和基本宗教知识为主,每期培训时长一个月,每个试点每期培训约150人,已培训三期900人。

(三)有计划、有选择地向信教群众提供合法宗教类出版物

1、按照“有序、适度、可控”的原则,对我县原有宗教书刊销售点进行清理整顿,联系自治区民宗、伊协有关部门,有选择地选进一批由国家、自治区出版发现的伊斯兰教经书、典籍和常识性,礼仪性通俗读物等合法宗教知识读本,满足信教群众正常宗教生活需求。2、开展合法宗教书刊进清真寺活动,联系县新华书店,给每座主麻寺发放《伊斯兰教简史》、《古兰经问答》、《圣训问答》等由国家、自治区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两套14本本合法宗教类书刊,在主麻寺设

置阅览室,提供给信教群众阅览。

二、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

(一)为进一步做好宗教领域和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刻录《“7〃28”严重暴力恐怖案件的历史背景及伊斯兰教教义》宣传光碟600套,撰写《认真总结“7.28”严重暴恐案件惨痛教训,争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远离极端的公民》宣传手册900套,分别发放给全县各乡镇、村、社区。要求各住村工作组组长、村支书共同负责,认真组织村组、社区居民做好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全覆盖,

(二)邀请自治区依法治区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阿布都瓦依提〃赛迪瓦卡斯同志一行来我县进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大型巡回宣讲。在前指和地委、县委的领导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协调组织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宣讲组一行,分别组织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艾力西湖镇、佰什坎特镇干部群众,莎车镇居民代表、“80、90”后青年代表、工商个体户,全县各村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妇女主任、宗教人士、非宗教教职人员、洗尸女(布维)、教育转化对象等约26000余人,举办了13场“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

(三) 组织全县统战委员、宣传委员、妇联主任举办了为期3天的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暨去极端化骨干培训班,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伊斯兰教教义、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等为主题开展培训。

培训结束后组织这批骨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揭批声讨“7.28”暴恐案件的本质与危害”、“伊斯兰教是倡导和平的宗教”等为主题的宗教界大宣讲活动,大宣讲活动以维护社会稳定、遏制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提高自身修养为重点,使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教育,引导群众主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四)组织全县朝觐人员开展去极端化宣讲活动。邀请地区民宗委宣讲组来我县开展宗教领域“去极端化”宣讲活动,组织全县各乡镇(区)近年来组团朝觐归国人员及莎车镇、古勒巴格乡、米夏乡、托姆吾斯塘乡的宗教人士共约1000人参加了 “去极端化”宣讲活动。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11号文件,28号文件,按照“宗教的问题要按照宗教的规律做工作”,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培训,各级党员干部对宗教管理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情况明显得到改变,宗教人士政治觉悟、经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暴恐活动敢讲敢批,敢于同暴恐分子作斗争。二是宗教氛围有所淡化,信教群众对宗教极端思想和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的认识清楚,具有辨别能力和自觉意识,妇女蒙面、穿罩袍、青年人留大胡子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婚礼上音乐响起来了,歌唱起来了,舞跳起来了,婚丧嫁娶活动更规范了。三是群众抵制“三非”、宗教极端思想意识增强。通过向信教群众提供合

法宗教类出版物及两个试点培训班,拓宽了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基本宗教知识和礼仪的合法渠道,非法教学经、非法台比力克活动逐渐减少,群众抵制极端意识不断增强。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自治区11号、28号、地区50号文件精神,引领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有效遏制宗教渗透,避免宗教升温,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在此次政协全委会上,以一名政协委员的名义,倡议和号召全体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去极端化”,坚定信心、自加压力,多做一份努力、多做一份宣传、多做一份工作,为实现莎车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5 年1月


政协会议讨论发言》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02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