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能力提高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能力提高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9 07:16:51 | 移动端: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能力提高

篇一:信息技术助力教学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名师经经验伴我成长

2015年12月31日上午,在济渎路学校参加了“济源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专家送教活动”。聆听了张伟春教授的“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教与学?”的讲座。对于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能力,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张教授首先指出:所谓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就是信息技术加教学能力。所谓的教学能力,传统的包括五个方面,即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现代教育理念又增加了:自主、合作和探究三个方面。每一种教学能力,都可对应相应的信息技术。见图示。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助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更好地促进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呢?张教授给我们提出了6D学习宝的教学能力模型,即1、教学目标:从大课标,到教材,再到单元和课时目标;2、评价:检查目标的达到;3、资源:作为教师,要用一辈子的资源来服务我们每天的教学;4、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得技能,习得知识;

5、问题:问题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捷径,是教学开展的原动力;6、数据:通过数据对教学工作进行记录、检测和评价。

对于这6D,每一个维度都应该从理念、方法与技术及资源与案例三个方面来阐释和实施。并且这种阐释与实施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数字化BLOOM(2009)的应用。都应遵循着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

那么,如何来改变我们的教与学呢?或者说,我们的教与学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进行改进呢?张教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变。一、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助学导师。二、更多互动。包括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生与资源等。三、个性化学习。四、形成性评价为主。五、教学策略的改进,即基于项目,全球化合作。

为了改变教学,张教授提出了教学三段论,即习得,巩固与转化,迁移与应用。习得强调的是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巩固与转化则既强调陈述性知识,更强调程序性知识(即知识的形成、获得与演绎 ),而迁移与应用则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逐步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形式,比如,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的提出。微课的评价标准是:短小精悍。惹人怜爱!而要制作出令学生喜欢的微课,则要秉持三个制作要求:一、不停地改;二、让学生来评价;三、适合孩子,吸引孩子!而翻转课堂则强调打翻课堂内外的界限:学生可以在课下学习(预习与复习),而在上课进行总结与释疑!

篇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自我分析:通过诊断测评,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我有极 高的认识如下: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 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3.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并能熟练 应用。 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 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能做到以下几点:1. 了解信息 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 学习方式的意识。 自我 分析和环境分析

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 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3. 探索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 技术资源。 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 帮助学生建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最后应用信息技术我能处理简单的电脑文字信息。 环境分析:我们学校现在给每个教师配备了触摸式电子白板,信息化在资源库正在建设。

发展目标: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 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 识。 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 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 依托学习共同 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 主学习能力。 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我的发展目标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方面我要做到以下几点:1. 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能主动的运用信息技术促进 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 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 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 依托学习共同 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 主学习能力。 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应用信息技术能更好的促进的我的成长。

篇三:信息技术提升作业

作业1

看完专家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因此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我还看到了别的教师已经很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真是无比羡慕,羡慕之余,我也很想赶上他们,做一名合格的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素质,要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也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浅

作业2:谈学习几何画板之感受

以前只听说过几何画板,但从没学习和使用过,这次通过学习和练习,我认识到了这是一款具有极大控制性,灵活性的软件。把几何画板运用到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中,比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二次函数图像的变换、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还有一些常见题目的动画演示等,这些知识若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学生就能直接观察到它们的运动路径,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了。同时,如果学好了几何画板,直接在课堂上操作,通过多媒体演示,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由此我体会到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用途是如此之大,与日常教学息息相关,我深深滴喜欢上了这款软件,也下决心学好如何使用它,所以我反复看,并将有关的教师讲解笔记下载,对上面的练习题也模仿进行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已经简单的会使用了。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首先学习从基本功能开始,首先必需熟练运用好直线 ,线段,三角形,圆形,椭圆,垂线,二次函数等图形的绘画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和困惑。我感觉单单用这个软件去制作课件并不难,难的是制作之前的构思巧妙与否,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次自己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有许多地方都不明白,如果有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会更加好一些。

其次是对几何画板的认识要提高。问题与解决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中,难以体现出“问题与解决”的韵味,也没有机会让中学生接触丰富的数学遗产。问题提出的唐突化,过度的公式化、形式化及解题的模式化,使数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至使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符号与公式的组合,难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而《几何画板》它的精髓是:动态地保持了几何图形中内在的、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及几何规律。它的最大特点是:按给定的数学规律和关系来制作图形(或图象、表格),从中观察事物的现象,通过类比和分析提出问题,还可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真与假,从而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以及十分丰富的数学图象的内在美、对称美。再者《几何画板》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画板动态反映了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画板强大的交互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画板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画板操作过程的可重复性,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的遗忘.

将《几何画板》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快速训练,有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几何画板》为数学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自己动手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生源素质开发出不同的教学辅助软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很自由地掌握教学节奏以及教学深度与广度。还有《几何画板》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不仅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学生难以绘制的图形,而且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而且学生从这些变换中还会特别想动手去探究,这会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其丰富的测算功能使得对问题的观察,试验和归纳成为现实。《几何画扳》操作的实用性,既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改变教学环境又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便利。

我认为利用《几何画板》的优势,就是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容量。《几何画板》显示画面的快捷、容量大、可储存的优势,这些都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为知识信息量的增大提供了空间,数学学习必须因材施教。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把师生所设计的《几何画板》上的内容进行有效地交互、评价,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多媒体技术具有独特交互功能,它可以向师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交互为师生的共同活动、交流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跟踪评价、及时反馈提供保证。交互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活动的场所,对学生主体性发挥,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益,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方法。

目前我校的电教化设施不断改进,多媒体设备已普及到班级,虽然不能象上海那样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设备来上课,但是我相信几何画板会被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掌握,它会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几何画板这个先进而又方便的软件,并把它运用到的教学中去。

作业三: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

教学目标:

2221、能作出y=ax和y=ax+c的图象,并能够比较它们与y=x的异同,经历探究二次函数图像

平移的过程,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22、说出y=ax和y=ax+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23、会从图像的平移变换的角度认识型二次函数y=ax+c的图像特征。

2教学重点:从图像的平移变换的角度认识y=ax+c型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教学难点:对于平移变换的理解和确定,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特征:

1、图像名称;2、顶点坐标3、对称轴;

4、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点,图像在x轴的除顶点外);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 ,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点图像在x轴的 (除顶点外)。

二、合作学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y=2x2,y=2x2 + 1的图像。

(1) 请比较这2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 顶点和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3) 图像之间的位置能否通过适当的变换得到?

(4)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22三、探究二次函数y=ax和y=ax+c图像之间的关系

1、 结合学生所画图像,引导学生观察y=2x2与y=2x2 +1的图像位置关系,直观得出y=2x2

向上平移1各单位的图像 2 +1的图像。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几个对应点的位置关系 ,如:

向上平移各单位(0,0) 0、1)

(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形象的观察到这2个函数图象的关系,很方便学生理解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

2、请你总结二次函数y=ax2 +c的图象和性质.

22y=ax((a≠0)的图像 y=ax+c 的图像。

2函数y=ax+c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0、c),对称轴是直线x=0

3、多媒体出示下面表格,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四、课堂巩固练习:

21.函数y=x-1的图象,可由y=x2的图象向平 ___移 个单位.

22.把函数y=3x+2的图象沿x轴对折,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

223.已知(m,n)在y=ax+a的图象上,(- m,n )_____(在,不在)y=ax+a的图象上.

24. 若y=x+(2k-1)的顶点位于x轴上方,则K_______

五、课堂检测:学练优:21页当堂检测1-10

六、谈收获:(从知识上和方法上进行总结)

1、知识上:

2、方法上: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6页作业题

作业4

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

当今这个时代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

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1、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有利于激发情愫,产生探究欲望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学生兴趣后,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嘎然而止,我们要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一些便捷的途径或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我们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 给“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还能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同时,利用它解决学生难以绘制的图形,而且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而且学生从这些变换中还会特别想动手去探究,这都会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容量。多媒体软件所显示画面的快捷、大容量和可储存的优势,为知识信息量的增大提供了空间,数学学习必须因材施教。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师生可以在多媒体上面进行有效地交互、评价,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多媒体技术具有独特交互功能,它可以向师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交互为师生的共同活动、交流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跟踪评价、及时反馈提供保证。交互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活动的场所,对学生主体性发挥,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益,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方法。

4、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还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比如数学中的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就能动态反映了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画板强大的交互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多媒体操作过程的可重复性,还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的遗忘。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图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必要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熟练掌握信息教育技术并能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能力提高》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248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