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东北风俗

东北风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8 21:28:35 | 移动端:东北风俗

篇一:东北18怪——逐渐消失的东北习俗

东北18怪——逐渐消失的东北习俗

一、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东北地区的气温,特别是最北部的地区和东部的一些地方的气温,和现在相比更加寒冷,冷的程度,不是亲身体验难以想象。

为了取暖,保持室内的温度,又不能让风把窗户纸刮掉,或者因为屋内外的巨大温差将窗户纸弄湿而掉了,一般都把窗户纸糊在木制的小格子窗外面。不论平民百姓的破旧房屋还是富豪大臣的深宅大院,都是如此。

二、苫土房篱笆寨

苫土房篱笆寨是对昔日东北人家的住房和院落的普遍描述。

用从山上或者草甸子割来的草苫房;先是找那些耐腐烂的草,后来也有用稻草等代替的。用黄土与轧碎的草和泥做成坯,晒干之后垒墙盖房,然后在坯垒的房墙外面再抹上混杂着碎草的泥;从附近的山林中砍来细木头截成一人左右高,将房子和空地围起来,形成一个院落。草都是耐雨抗腐烂的,房屋和墙保暖性能好。

现在这样的房屋很少见,土房早换成砖瓦房,墙也是红砖砌成或是都住在楼房里啦!!

三、烟囱贴在山墙外

老东北汉族房屋一般都把烟囱贴在山墙外。

为了让保持热度的烟火给房间内带来更多的热量,一般都把烟囱紧贴着山墙修筑,也有的把烟囱的大部分直接裸露在室内,还把烟囱安上“插板”(通常用铁片)。

四、除病驱邪萨满舞 俗称跳大神

萨满信仰是满族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

萨满沟通人神两界,有着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也叫家萨满;一种是职业萨满,也称野萨满。为崇信者除病驱邪主要是野萨满,萨满行祭时要跳太平神或家神,俗称跳大神。野萨满除病驱邪时也跳神,而且法衣、法器俱全,身带腰铃,手持神鼓敲击。舞蹈模拟各种动物跑动飞翔的姿态,以示各种神灵附体。现在东北城乡连由此变异而来的“装神弄鬼”的都很少见,更别说萨满舞了。

五、火盆上炕烤爷太

火盆和火炕、火墙一样,是过去东北地区冬天取暖的必要设备之一。 除去日常用火之外,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热”的要求。冬天过于寒冷和漫长,所以早晚要烧木头或者玉米“瓤子”之类硬柴,然后将碳火放在“火盆”里取暖。火盆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用黏土做成口大底小呈圆形的器皿。黏土做的火盆不需要什么技艺,大人孩子都会。泥火盆保温效果好,搬动也不烫手,用料一般选黄土,到处都有。后来有铁的、铜的等火盆,但用的不多。家有老

人的,因为身体和寒冷的原因,冬天基本不参加户外活动,就坐在热炕头上,盘腿抽烟袋,烤火,给小孩子讲故事。

火盆的用途除了暖身之外,还用来烧烤一些食物,烧水,热饭等等。中年人和青年人火力旺,家有火盆的都要先让给长辈和年幼的孩子。

现在的东北农村一般采用地炕(相当于楼房的地热)或者电暖气等,铝合金门窗封闭的更严实,废弃虽然暖和,但是翻动时,会让灰尘跑满房间的火盆,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不过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火盆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不是语言能描述的。

六、百褶皮鞋脚上踹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乌拉,东北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种特有的鞋子。

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缝制而成,鞋帮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块皮子,鞋脸儿带褶并缝有穿鞋带的耳子,鞋面可以盖住脚背。鞋里面絮上靰鞡草,穿在脚上松软暖和还结实。靰鞡鞋因为絮靰鞡草得名。这种鞋曾经在东北非常流行,尤其是那些赶大车的车老板更喜欢穿。现在完全看不到了,只在一些民间收藏家或者民俗村里能到真正的百褶皮鞋,也就是靰鞡鞋。

七、双腿没有单腿快

双腿没有单腿快”类似的还有“马拉爬犁比车快”等等,说的都是和东北的冰雪有关的“怪”。

冰雪一直是东北的独特景观,过去交通不便,一到冬天,河流封冻,到处都是积雪,人们便用“马拉爬犁”这样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通行的问题。“双腿没有单腿快”是描述大人们为了帮助孩子们消遣漫长的冬季时光,想出来的冰雪娱乐活动的一种。当时冰上滑具有双腿的小爬犁和单腿的划子,有些地方管划子也叫“单腿驴”,划子和现在的滑冰鞋的构造和原理差不多,只是材料是木头和厚铁片,人的双脚站在上面。划子占地面积小,冰上阻力小,所以在铁钎的支撑辅助下,行进速度比爬犁更快更敏捷更需要技巧。

八、冰上钓鱼单线拽

冬季凿冰捕鱼,在关东有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

有的在冰下撒网捕鱼,有的在冰下放置诱鱼进去的器具,定期砸冰来取。“冰上钓鱼单线拽”是老关东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凿开冰面,和夏季在河边钓鱼一样,将鱼线、鱼钩和鱼饵放到冰面下,但鱼竿和鱼漂儿此时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只能根据每根线的蠕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钓上来的都是大鱼。

九、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生活在东北山林地区的百姓,每年到了收山货的季节,女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进山打山货,摘松籽,采猴头,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登高爬树的本领。 她们的胆量和技能,令男人自愧不如。孩子们都是从小和大人们一起上山的,不分男女。所以在东北,有些地方女孩子爬树玩耍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

其他山区,也应该有这样的现象。

十、大碗白酒轮着喝

过去关东人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者红白事儿,尤其在农村,饭桌上除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一大碗白酒大家轮着喝,喝光再满,尽醉而止。 东北人大碗喝酒的习惯,和过去关东的气候和人的性格有关。尤其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忙碌一天,男人盘腿上炕,烫一壶酒,媳妇给炒几个菜,大口吃肉,和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样,是典型的幸福生活。

十一、嘎啦哈姑娘爱

抓嘎啦哈曾经是东北地区汉、满、蒙等民族比较流行的,具有游猎生活遗风的民间游戏。

嘎啦哈满语发音,是一种用猪、牛、羊的蹄骨和一个布面内装粮食或者沙子的口袋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口袋上抛过程中,以手翻动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时接住下落的口袋为胜负标准,骨头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计标准,花样繁多,几人一起玩,乐趣无穷。过去嘎啦哈不仅仅是大姑娘喜欢,所有人都喜欢,也是进入冬季,北方室内活动中多人参与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十二、女人叼个大烟袋

这样的说法没“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或“小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更吸引人,但更贴近现在的生活实际,只是用烟袋抽烟的人,越来越稀少了。 如今的农村姑娘抽烟的很少,倒是城市里的吸烟女子越来越多了。 十三、养活孩子吊起来

满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女人也要骑马。

妇女生小孩难以携带,为防备野兽对初生婴儿的伤害,就用桦树皮编制成最初的摇车,把孩子放进去,挂在树上。后来生活条件改善,这样的习俗被保存了下来。北方汉族也用这样的方式抚育孩子,只不过悠车挂在房梁上,孩子安全。悠车子摇起来,防苍蝇、蚊虫,有细微的风,孩子睡得舒坦。 十四、年节喜庆吃粘豆包

在东北种植一种作物叫糜子(学名叫黍米),做熟后是很粘的米,也叫黄米。黄米按米粒大小还分大米和小黄米,因米色金黄,故称之为黄米。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蒸上一锅粘豆包祭拜灶王爷,只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为粘豆包是粘的,意为灶王爷汇报工作的时候把嘴粘上,少说坏话。就有了过年要吃粘豆包的习俗。

由于黍米产量比较低,占东北农作物的比重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被江米(即:粘大米)所代替,所以现在的粘豆包都是白色的。

十五、上贴饼子下炖菜

上贴饼子下炖菜这样的烹饪方式,有的地方也叫一锅出。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菜炖在锅底,饼子贴在锅边。

多数一锅出里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块,铁锅的四周贴上玉米面的饼子。

用料十分丰富,味道也一样,豆角绿绿的,绵而不过烂,土豆块已经到了被炖得没有任何棱棱角角的状态,入口即化,而吸收了青菜香味的排骨,味道也不错。当然主菜可以改成鱼、牛肉、排骨、鸡肉等等,也可在锅边贴上一圈白面小花卷,吃起来特别有味道。现在东北这样的烹饪方式在农村见到的不多,反而城里人喜欢。

十六、家家户户有酱缸

东北人的家,特别是农村,过去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酱缸都是附近瓦窑烧制的,酱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盖着,边角系上红布条和螺丝帽,最后用“酱缸帽子”(苇子编制,形状和过去土改地主头上戴的尖顶纸糊帽子一样)盖上,“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大酱在东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干豆腐卷大葱蘸大酱、大酱炖豆腐、大酱炖小鱼、酱炖茄子、酱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酱等等,吃的赞不绝口、津津乐道。

十七、不吃鲜菜吃酸菜

过去东北冬天没什么新鲜的蔬菜,靠地窖这样的储存根本不够吃,因此用淹渍大白菜方法贮存,经发酵变酸,够一家人吃整个冬天。

过去东北城乡几乎家家都有酸菜缸。

十八、南北大炕对脑袋

过去东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来睡觉,吃饭,招待客人,取暖等等。

这是为了节约柴草,保持冬季室内有足够温度的一个办法,有时祖孙好几代都睡在一个屋里的南北大炕上。一般长者都睡在朝阳的南炕,少者在背阴的北炕。晚上睡觉,还要挂上帷幔,一般南炕老人的炕沿外挂蓝色的帷幔,北炕小夫妻的炕沿外挂红色的帷幔。睡觉时,南北炕上的人都是头朝外,所以出现“南北大炕对脑袋”的说法。现在人口越来越少,基本都分家另过,没有一大家子人睡在一个房间里的情形了。火炕还有,但大致都是北炕,南面空出来,放点家具什么的,和城市里的卧室一样。过去取暖,主要靠烧火做饭产生的热量。现在的新房都在地面下也如炕一样搭建,为了干净,灶坑都设置在房子外面。

篇二:东北民间民俗

东北民间民俗

---有趣的东北四大怪

东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古称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干净,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这是特色因为天气冷。东北菜量大,味道重。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吃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 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

最有趣的事东北四大怪,是什么呢?人们都知道东北有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最后一怪:加一个“反穿皮袄毛朝外” 。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是东北气候环境使然。东北风大雪多,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如果将纸糊在窗棂里侧,呼啸的大风就会将纸“推”离窗棂,窗户纸被吹破。且窗棂在外,下雪时容易积雪,外面气温低了容易结霜,室内火盆一烤,融化的水就会流到窗户纸和窗棂的结合处,将窗户纸浸透脱离窗棂,造成窗户纸的破损。而将窗户纸糊在外侧,遇风时有窗棂做撑架,不至于将窗户纸吹离窗棂。遇雪时雪花打在窗户纸上也会滑落,融化的雪水也不至于浸透窗户纸,可以延长窗户纸的寿命。这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们还用麻油、苏籽油等涂在窗户纸上,以增加室内亮度,增强窗户纸的防水防潮性能,延长窗户纸的寿命。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糊窗户纸了。

第二怪“姑娘叼个大烟袋”:应该是来自满人的风俗。满族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新媳妇过门,得给婆家长辈及客人一个个敬烟。大姑娘为了过结婚这一关,早点学会也正常。只是学会了吸烟就很容易上瘾,叨个烟袋也就不奇怪了。又因为过去生活单调,农闲时,人们无所事事,就凑在一块唠嗑抽烟。到了冬季,东北农民开始“猫冬”,没事时就互相串门。到了谁家,打招呼的话就是“来,抽着”。 在过去的东北农家炕上,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针线笸箩”,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现在除少数乡村的个别姑娘会抽烟外,已经没有这种习俗了。但抽的都是烟卷,已经不用烟袋了。如今东北的婚宴上,新娘子照例向每个成年客人敬烟,不论客人平时抽不抽烟,这是喜烟,一定要抽,为的是沾点喜气。很多新娘子都曾被这样为难过。点烟时他们不吸,而是向外吹,有的都急出汗,当然,小舅子、小姨子们也会为难新郎。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到了严冬,温暖的关东人家的炕头上,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据民间传说,烟草别名叫“相思草”。传说很早以前,在关东松花江上游的漂河北岸,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董,一家姓黄。董老汉有个儿子叫董强,黄老汉有个女儿叫黄燕。两家处得和和睦睦,两个孩子也很要好。

转眼几年过去,两个孩子都长大了。黄燕长得十分俊俏,心里只有董强哥哥。一天,黄燕上山去采药,一去就不见回来,这可急坏了黄老爹和董强。董强告别两位老人,上山去找黄燕。

董强走啊走,找啊找,后来碰上个打猎的告诉他,黄燕被一伙强人抢去,逼她做小,她不从,跳了漂河。

董强急忙赶到漂河岸,可哪里有黄燕的影子呢?董强只在岸边捡到一只黄燕的鞋。董强含泪修了一座坟,把鞋埋在里边,坐在坟边想着过去的那些岁月??

渐渐地董强睡着了。膝胧中,董强见黄燕来了,说:“如果思念我,就到山里的四方台去。那里有一种小草,挖回来,栽上??我就能回来??”董强醒了,原来是一场梦。

董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挖回了黄燕说的那种草。董强栽上草后,每天给小草浇三瓢漂河水,七天施一回栖油饼。

到了白露时节,董强割下这种草的叶子,用草绳扎着晾好,搓成碎末装在粗苇子管里。用火点着,轻轻抽一口,可等烟散尽了,董强什么也没看见?? 董强又抽第二口。这回抽猛了点,烟呛到肚子里了,顿觉得浑身一阵舒服,十分解乏?? 董强又抽第三口。渐渐地黄燕出现了,董强忙用手一摸,黄燕不见了。从此,董强只要一想黄燕,就抽这种草末。

董强把这事告诉了乡亲们。大家觉得新奇,都种开了这种草,并起名叫“相思草”,也叫“黄叶”或“黄烟”。因这种小草长在漂河边,人们还叫它“漂河烟”。

一年冬天,乾隆皇帝来关东巡视。他到集市上私访,见老百姓们在买“相思草”,就向当地人打听:“那是什么?”“相思草”“怎么叫这个名呢?”老百姓一五一十地把故事讲了一遍,又加了一句“可好抽了!”“是吗?”“嗯哪。”乾隆非常好奇,就买了一点儿,一卷一抽,果然味儿奇香。抽完了,感到解乏又解困。

乾隆随后加封此物为“关东烟”,并列为朝廷贡品。从此,关东大地普遍种上了这种烟草,关东烟的名字传遍了各地。传说终归是传说,烟在关东人的生活中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关东人的亲密伙伴。

抽烟的作用:

首先,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于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于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更离不开烟。每当发现了人参,把头就喊“打火堆”、“点蚊烟”。这时,小打 (小伙计)要给把头点上一支烟,让把头叼着,边挖边抽。小打在一旁给把头扇扇子。风把烟一刮,烟味飘散在把头的周围,蚊子就不敢来叮咬,把头就会专心地去“抬参”(挖人参)了。大山里的花脚蚊子很多又很厉害,用手哄赶都哄不过来,只有用烟来驱赶。

关东的孩子从小就和烟“打交道”。有的人家没有老人,两口子要下地干活或上山干“山利落”(打山货),没人看孩子怎么办?于是关东的百姓就让“烟”来“看”孩子。

方法是这样:新下来的烟,很有劲儿。大人抽一口,照准孩子的小脸猛地吹一口,孩子渐渐地就熏醉了,很快人睡了。这时大人要赶紧上山下地干活。等烟劲儿一过,孩子醒来时,大人也从地里或山里回来了。

抽烟,还可保存火种。在老林子里挖参、狩猎,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呆在山上,火种就显得十分宝贵。当年,在没有火柴时,人们往往是把火绳点燃后放在窝棚里,避免风吹雨淋。有人抽烟便得经常注意留心火种的情况,抽烟使火种不灭不断。

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天气很冷。行帮之人常常呆在大车店、把头屋、工棚大房子、地窖子、花子房、跑腿子窝棚等地方“猫冬”。冬夜寒冷又漫长,人们于什么呢?抽烟。抽烟是一种“营生”。大伙边抽边唠,消磨那漫漫的长夜、寂寞的光阴??这样,烟和关东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行帮外出,狩猎钻山,赶大车的在外,抽烟又可以解除一点寒冷,顺便烤烤手、暖暖嘴。

烟在关东,已遍布家家户户。每年给朝廷的贡品中,包括上等的“黄烟”,这是促使关东黄烟大量种植的原因。关东早年的特产,主要是大豆、木材、烟叶和麻。

关东烟叶有独特的香味,很受内地老百姓的喜爱。明清时关东烟叶就运销内地,年运量有百万斤左右。

在关东,因为有了烟,因而也就产生了丰富有趣的“烟文化”。

奇妙的烟具:

抽烟要用烟具,关东的烟具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首先是烟袋杆与别处的不同,比较长。东北最长的烟袋杆有“一掏”(五尺)长。这种长烟杆,实际上起到了过滤烟毒的作用,可使烟油子沾附在长长的烟杆中,在短期内不至于给人造成危害。长烟杆还可使上了岁数的老婆婆可以坐在炕头去够炕梢的烟懂箩。 烟杆的作用,本来是防止烟锅燎了嘴、烫了手,后来发展成这样长的用具,可见人们是把这种用具按照生活需求来加以发展,并决定其长度的,真是又实用又有趣。东北民间的大秧歌里,总有一个老婆婆舞动着大烟袋在跳舞。那个大烟袋简直可以当武器,给人的印象是火爆有趣。一般说来,关东的烟杆分三寸长、五寸长、半尺长、一尺长、二尺长的不等,这主要是根据抽烟人的行业和习惯来决定。

炕头上的烟筐箩:

烟笸箩,就是装烟叶的用具。

在关东百姓家,家家炕上都放着一个烟值箩。值萝本来是农家用柳条编的,用来盛米面粮豆的一种用具,要比烟笸箩大得多。烟值箩的取材是各式各样的,有纸糊的、柳条编的、泥旋的、石抠的、木刻的,大小不一,千奇百怪,是关东民间的一种生活工艺。烟笸箩只有碗大小,放在炕上和火盆摆在一块,来了客人都用得着,就像现代家庭中的烟灰缸或烟盒一样,是必备的家庭用具。

巧手的主人还要在烟笸箩上涂上色,刷上漆,抹上油。还有的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有“王小捕鱼”、“四郎探母”、“吉祥有余”、“长命百岁”等各种图案。

抽烟人的姿态:

烟使抽烟人的姿态成为一种交际文化,并形成一种规范。对尊贵的客人,要让其拿着烟,坐炕头上抽去。炕头的位置,属于老人、师傅、长辈、把头、掌柜的等尊贵的人。晚辈抽烟只能在地上或炕梢的位置坐。如果到谁家去串门,进门后先间好,然后要主动把放在炕上的烟值箩拉过来,给主人的烟锅里紧紧地按上一锅烟 (也有随身带着烟的),然后用自己的帽子或小手中擦擦烟嘴,再把嘴这头递过去,说声“请——!”如果主人接了,你才能划火给主人点上。对方笑了,点点头,你才能坐下。如客人来到家里,给客人卷纸烟时要注意,即把烟卷弄好后,千万不能用嘴舔折口,而要捏着烟卷递给客人,说:“来,抽着!”如果对方说:“我有。”这时,你不能把烟强给客人,而要把这支客人不要的烟点

着,亲自抽掉。吐烟雾时,不能直对着客人的脸吹。这些规矩,体现在点烟的程序和抽烟的姿态上。与其说是烟文化,不如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烟文化中的体现。据说,老丈人相女婿时,如果毛脚女婿不懂这一套规矩,老丈人就会一气之下拒绝这门亲事。

定情信物——烟口袋:

烟口袋一般是用狗皮、鹿皮、兔子皮、猫皮、老耗子皮、驴皮、狼皮、松鼠皮等制作。巧手的姑娘常常把烟口袋做得十分精美,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烟口袋用什么皮料,这要看情人是干哪一行的。

烟口袋,又叫烟荷包。巧手姑娘像江南姑娘给情人绣荷包一样,装点和打扮着烟口袋。有的在上面绣上鸳鸯、凤凰、荷花、兰草;有的写上福寿、画上财宝等;更有手艺精巧的姑娘还要给烟口袋绣上花包、抽上穗、镶上边、拿上褶。烟口袋有做成圆形的,象征团圆;有的成心形的,象征心心相印;有做成灯笼形的,表示奔向光明的前程;有做成莲花形的,表示双方恩恩爱爱,永结并蒂莲?? 小伙于们把姑娘送的烟袋常年带在身边,进山干活时,用它来增添战胜艰险的力量。小伙于平常谈论的话题也多是烟口袋。在民间有许多关于烟口袋的故事和传说,歌颂的是男女爱情的坚贞和忠诚。

在关东,男人们抽烟,女人呢?关东的妇女很勤劳的,她们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男人们抽烟,女人们包括大姑娘,小媳妇也抽烟,这是关东的地方风情所在,人在其中,也就随其俗了。关东的姑娘,十七、八岁的叼个大烟袋,说明她们从小就参加生产和劳动,是勤劳的姑娘。

另外,姑娘或媳妇还要给老人点烟袋,点好后,要先抽一口,试试烟杆通不通气,这也是“姑娘叼个大烟袋”的由来。其实这是姑娘、媳妇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 在关外,一般人认为抽烟的女人太粗鲁,没有女人味;还有人认为,女人抽烟不符规矩、不好交;抽烟的女人老了后就会成为刁婆婆。其实,关东姑娘不但具有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女人的多情善良,而且具备火烈和粗犷的性格。关东姑娘对自己的意中人敢爱、敢恋,就像关东烟一样辛辣、火烈。热情火爆正是能抽烟的关东姑娘性格的最大特色。

第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关东的独特民间风俗,也是关东的四大怪风俗之一,其实,此俗说怪也不怪,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指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的睡觉,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还有的地区叫炕车子,晃车子的,其实就是“摇篮”。东北人住火炕,且多利用烧水做饭生火的余热烧炕。炕的表面温度一天之中就可能有较大的变化。过年、过节、来客等情况下改善伙食,都可能使炕温比较高,甚至发烫。这样,新生儿放在炕上,就容易受热而病,于是就将“悠车”拴到房梁上吊起来,再把小孩放到里面。推一

篇三:东北习俗

东北习俗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等原主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一、风物词语

1、房舍

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院套儿”。

“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其实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2、用具

“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用薄木板揻成,长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或檩子的挂勾上,离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离。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满族有关于悠车来历的传说,清代蒋良骐《东华录》载:“太罕始生时,仙女以桦皮为车形,摇渡鸭绿江。以故北地婴儿弥月,即行上车。车为椭圆形,悬革于梁下,结

铜环,人往来推之,婴儿自睡。” 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

“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狗最多十几条,至少也要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了。

3、服饰

“靰鞡”(也作乌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是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缝制,帮与底为一整块皮子,鞋脸带褶并有穿鞋带的耳子。《鸡林旧闻录》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靰鞡曾经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贝勒,下至农工商贾,甚至犯人都穿这种鞋。后来一种帆布面棉胶鞋也称为“棉靰鞡”或“胶皮靰鞡”。靰鞡也被称为“靰鞡头子”(略含贬义)。东北还有一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头子鞋面褶多故。

4、饮食

东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白肉血肠”,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铺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后卷好,再切成段,又称“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就是在柞树或椴树的叶子上摊上粘面和豆馅后对折蒸熟而成。秋冬时节,往往用黄米磨成水面,或者夹小豆泥蒸粘糕饽饽,或包上小豆馅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会做很多,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苏子叶饽饽”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馅,再用苏子叶裹上蒸熟。因为状似耗子,又叫“苏耗子”。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射猎活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它们的来历反而被人忽略了。

5、动植物

东北有一些动植物是与当地少数民族有关的,如高丽参、高丽果儿,高丽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王朝(AD918-1392),我国习惯上多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物产;再如鞑子香(兴安杜鹃),鞑子是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另外“金达莱”是朝鲜语的音译,“乌拉花儿”、“乌拉草”中的“乌拉”是满语的音译。东北还有一种叫“飞龙”的鸟,又名“榛鸡”,身体大小和斑鸠相似,生活在寒带红松、冷杉等树林里,肉味鲜美。《黑龙江外纪》记载:“江省岁贡鸟,名?飞龙?者,应系?斐耶楞咸?之转音也。”“哈什玛”是产于东北各省的一种蛙,身体灰褐色,

生长在阴湿的地方。雌性的体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玛油,中医用作强壮剂。“哈什玛”是满语音译。

二、习俗词语

1、游戏

“抓嘎拉哈”是东北地区汉、满、蒙、赫哲、达斡尔等民族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用羊、猪、狍子、鹿等到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满族有金兀术勇取狍子、野猪、黑瞎子的嘎拉哈的传说。嘎拉哈四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称,吉林的叶赫称为“珍儿”、“肚儿”、“轮儿”、“坑儿”,辽宁北部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种玩法 ,本来是男人从事的游艺活动,后来逐渐变成妇女和儿童的游戏。现在通行的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以合要求且口袋不失手者为胜。

“跑马城”是一种儿童游戏,分为人数相当的两列,两列相距约十几米,相对而站,手拉手形成人墙。游戏开始时,甲队喊:“急急令!”乙队喊:“跑马城。”甲队喊 :“马城开。”乙队喊:“打发小姐送信来!” 甲队喊:“要哪个?” 乙队喊:“要某某。甲队喊:“某某不在家。” 乙队喊:“要某某某。”这时甲队的某某某便向乙队的人墙奔跑并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队的人墙撞开,就赢回一个人带回甲队,如果没有撞开,自己就归为乙队。然后再由乙队先喊,反复进行,最后哪队人多哪队获胜。这个游戏是满族人闯关守城的一种反映。

“骑马战”也叫“骑马打仗”,本来是满族和锡伯族儿童的一种游戏,骑同伴身上的双方或几方互相推拉,设法把对方拉下“马”,拉对方下“马”者为胜。这个游戏体现了这两个民族喜欢骑马征战的尚武精神。

2、风俗

元宵节晚上,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3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1-12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

俗话说“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正月十五还有轱辘冰的习俗。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到郊外冰上翻滚,口里念诵:“轱辘轱辘冰,不腰痛不腿疼。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柳边纪略》卷四载:“十六日,满洲妇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或连袂打滚,曰脱晦气,入夜尤多”。

元宵节是汉族的节日,“蒸面灯”和“轱辘冰”本来却是满族的风俗。但由于东北各个少数民族长期杂居,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界限,成为当地共同的传统.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

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

“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 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 《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


东北风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243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