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读实践论

读实践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8 20:58:44 | 移动端:读实践论

篇一:读《实践论》有感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实践教学·马列经典原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题目:读《实践论》有感

小组 代 表人:陈 秋 玲

院系专业班级:医学院护理系10级3班

联 系 电 话:13239938496

指 导 教 师:龙群

填 表 日 期:2012年4月15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

2012年2月22日

读《实践论》有感

摘要: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论点论述的过程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弄清楚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从认识入手,用理论和事例解释认识,又从认识的产生联系到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再谈及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加以历史事例来说明。最后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以及从《实践论》中学到的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毛泽东 实践论理论认识

在没上马哲原理课前,关于哲学的著作我从来没看过,总觉得那些太深奥了,我的悟性远没上升到那种高度。但是,老师的讲解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瞬间对哲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毛泽东的《实践论》是我主动读的第一篇哲学著作,这篇文章特色是把马克思著作的深奥的地方用中国人都知道的俗语,典故,去加以分析,加深人们的理解。同时,也能引经据典,多处分析并综合马克思与列宁著作的材料,用以阐明自己的观点。所以越读越有感觉,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虽然这篇文章是为了批判当时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而写的,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辩证法和认识的看法却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它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看过《实践论》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毛泽东对认识的深刻解读。何为认识?

并不是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个事物,看到他的表象而已。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个积累的阶段。我们接触身边的许多事物,认识了他们的属性和外在的联系。这些是我们片面的对事物的认识,属于低层次的。但当我们认识事物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引发质变,从片面的认识事物的表象跃升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时,我们的认识就达到了认识的第二阶,抓住事物本质,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了。这一过程就好比是数学的产生一样。最原始的世界没有数学,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计数,和这些数字的外在联系。这时处于认识的第一阶段,是积累阶段。随着文明的进步,计数被用的越来越多,第一阶段的认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人们逐渐从中找到了1+1=2规律,知道了这些数字的内在联系,此时,认识也就到达了第二阶。

那么,这些认识从何而来呢?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很清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论》中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实践-认识-检验-再实践-再认识-再检验”的过程。实践充当了认识的领路人和检验者的双重角色,让认识得到改进和趋于完善。举个例子来说,首次接触臭豆腐的人的第一感觉大都不会认为它美味可口,因为臭味太难以抗拒,更无法引出食欲了。可是,吃上一口臭豆腐,感受那份柔软与独特风味,真是美味极了!正所谓只有扛的住臭的来袭,才能真正领略香的真谛!这种体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认识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识源于实践。

这又让我想到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

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对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教条主义者与经验主义者相反,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作为学生的我们往往也容易如此。学校之所以为我们安排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目的就是让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毫无疑问,实践也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比如我们学习了医药学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去做动物实验呢?这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例如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点-线-面的进程。首先选择一个地区进行试验,出现成果了,再向其他地区推广,最终全面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政策解决了当时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也足以说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篇二: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于1937年7月在延安写作的,总结了中国革命的教训。《实践论》主要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并以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为原理,阐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实践论》这篇著作,在当时大大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为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篇重要文献。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知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说人们从实践中证实自己的认识就,如果在实践中失败,就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说过: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我们还了解到,认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识的感性阶段,既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的认识阶段,也就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感性和理性两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

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的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她们的实践中取得了“知”。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战争的领导者,他们也都是一些历经无数实践的人。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经历了许多作战经验,败仗也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穿整个战争内部的东西,即那个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认识、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辨证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篇三: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被许多学者称为毛泽东同志“最重要,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实践论》结合了中国实际向人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但它包含的也绝不仅仅如此,它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合理的“整合”在一起,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中国化。此外,它还深入探究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指出它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且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 首先,《实践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等社会实际生活以及从中知道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一切这些知识,都是离开社会实践而不能得到的,因此,可以说实践是人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的认识也随之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达到了思想所预期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反之,人们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在实践中失败了,就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正思想使之适合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化失败为成功。只有思想和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才会获得成功,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而理论又转而为实践服务,任何理论最终都将运用到实践中去。

那认识发展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实践论》又是怎样将“经验论”和“唯理论”合理的“整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辨证论的认识论呢?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人们看到了各个事物的现象、各个事物的片面、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获得了感觉和印象,就到达了认识的第一阶段——感性阶段,此时还没有深刻的概念,也不能得出什么结论。而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获得感觉和印象的事物不断反复,在人脑中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跃,得到了一个概念,这就到达了认识的第二个阶段——论理阶段,此时人们看到的就不光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了,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面、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及事物的规律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只能解决现象问题;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里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实际,以中国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为例,刚开始中国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斗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理性的认识阶段,认识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的实质,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保卫国家抵御侵略的策略。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又是不可分离的,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如果认为理论不是由经验而来,只肯定理论的实在性而否定经验的实在性,认为只有理性是靠得住的,经验是靠不住的,那是“唯理论”;若是认为认识只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只有感性认识靠得住,理性认识靠不住,则是犯了历史上“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错误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使得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毛泽东主席批判了错误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将“唯理论”和“经验论”合理的“整合”在一起,将它化作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导中国人民在革命的路途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我们的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其中遇到的新的情况也会给人们带来新的认识。因此,就过程的推移而言,虽然从感性阶段上升到了论理阶段,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根据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也

要时刻纠正自己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检验认识获得真理,再将之投入实践之中,在新的实践中进行调整······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

这篇《实践论》为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在认识事物时,我们要先了解事物的外在特征、外在联系,进而反复研究,获得事物的本质,知晓事物的内在特征、内在联系,并且不能仅止步于此,我们还要探究这一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反复试验以获得这一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这种科学探究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正确的知识,才能得到真理。当我们将我们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实践中去时就能获得成功,当然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实践与认识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许多“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现象。有些人脱离实际情况,不依据理论指导,一味凭借自己的经验蒙头前进,“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有的人唯理论是从,这在我国的教育方面特别严重,应试教育用书本上的教条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记得曾有孩子用与标准答案相同意义的词回答问题,本质上也是对的,但就因为与标准答案不同就被否决了。在教学中,许多学生被书上一板一眼定下的条条框框约束了思维,扼杀了想象力,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成长的。只有在实践中相结合的感性认识和论理认识 才能给我们正确的引导。

毛泽东主席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而得出的《实践论》就如同一面明镜,时刻警示着我们着我们不能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等错误思想误导,要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明确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获得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我们的未来做下最美好的铺垫。


读实践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241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