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

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5 07:37:06 | 移动端: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

篇一: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完整版

一、什么是原著

(一)原著与原理、史的区别

1、原著:Text(文本),由正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书信、手稿构成,是作者思想、理论的载体。

2、原理:对原著的思想、理论的逻辑表述(横向、静态的)。

3、史:依原著对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考察(纵向的、动态的)。

(二)原著与原理、史的联系

原理源于原著,它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所论述的理论逻辑化、体系化;

史同样源于并忠实于原著,是对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范畴理论的动态发展加以研究,从而揭示思想产生、演变及发展规律。

(三)、两种“Text”(文本)

1、显在的文本(显然性):字里行间能明确地读出的思想。

2、潜在的文本(可能性):随时空的转换,可能做出的新的合理性解读

3、从理论发展角度看,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坚持“可能性”的解读高于“实然性”的解读。

(四)“忠实”的含义

随时空的跨越、语义的演化,绝对地按字面来理解原著是无法把握作者真实的思想。相反,它可能恰是一种误解。

应在忠实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解读它的现代性含义。

二、如何读原著?

(一)“入手的”问题

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从什么地方切入原著,即从什么样的视角去理解原著的词句,这对于是否能忠实把握原著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时代背景、写作动机

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把握他所生活时代的时代主题及社会状况,是忠实于原著所必须具有的视野;了解作者创作的动机,即他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站

在什么样的立场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是忠实于原著的直接前提。 将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审视作者是如何提问、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这不仅有利于忠实于作者的思想,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作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2、作者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任何人的思想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且,任何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必定受其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 一篇(或部)原著是作者思想不成熟时期还是成熟时期的作品,或者是从不成熟或成熟过渡时期的作品,这直接决定它的理论价值。若不能准确定位,则势必是拔高或贬低这篇原著的观点。

3、整体的逻辑结构、中心思想

对文本的整体逻辑结构、中心思想

(二)基本功的问题

读原著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尤其是两个方面的基础非常重要。

1、史学的功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距离我们时代久远,他们生活的时代及他们的著作中涉及的史事、人物对于今天的青年人都很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史学知识的学习,了解他们生活时代及他们的著作中所涉及史事、人物的基本概貌。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原著所提问题、提问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关于问题的基本观点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局限性是非常必须的。

2、文化(文字)功底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它是直接从西方文化发端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妨碍我们忠实把握原著的一道坎。要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望文生义。例如“存在”、“同情”在中西文化中,它们的具体的含义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三、“学什么”的问题

1、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学习原著,当然首先要为了掌握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基本前提。

2、基本方法

马克思经典作品指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们得出基本结论的前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并进而学会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特别是今天,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导读

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投身于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不断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1847年和恩格斯一起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学说,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思想,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指南。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马克思一面组织和领导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于1864在伦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一面进行大量写作和研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于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深刻地总结了公社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伦敦。其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二.写作背景

1835年8月12日,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这年,马克思只有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他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和许多哲理性的语句都深入实际,给人启迪,时隔一个多世纪,本文仍对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导入课文

十六七岁应是尝试规划人生、设计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

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四.研讨课文

1. 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明确: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

2. 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明确: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3.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明确:在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短暂的热情的情况下。

4.“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所选职业超越体质的极限。

5.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明确:有尊严、深信正确、能提供广阔场所的接近完美的境地。

6.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明确: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7.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明确: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这其实是他在十七岁向社会发出的职业理想激情宣告。

五.质疑探究

1.写作思路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文章开头,马克思谈到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接下来,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若干因素,即容易让我们在职业选择时产生鼓舞的若干因素,它们是虚荣心、名利欲、幻想、亲人朋友、社会上的关系、体质、自身能力。把这些因素都考虑清楚后,再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如果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这份职业。

最后一部分,马克思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及自己的职业选择。马克思在谈了对青年选择职业有影响的若干因素后,又对尊严的职业和职业选择一旦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作了阐释并对正确选择职业后对自身的影响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谈了自己职业选择的基本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文章的最后,马

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献身。

2.重难点阐释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文章最后的激情宣告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我们应如何尝试去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选择我们的职业? 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六.小结

本文富有激情和理性,文章逻辑性强。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七.作业

根据你的个人实际,请为你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作一个设计,并请说出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篇二: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

1、谈谈异化概念与理论。

答案要点:“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异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创造物与人相脱离、相独立,反过来奴役人、支配人。哲学上的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制度下,劳动不是普通的劳动,而变成异化劳动,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简称为异化理论,他的异化劳动的出发点是“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异化劳动理论包括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工人同他们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产品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确证,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却同劳动者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也就是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马克思这一论述可以看作是对异化劳动的基本概括。

第二,工人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和劳动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聪明才智和肉体力量都体现在劳动产品上;通过这种活动,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内在需要的实现。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这就是说,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一种满足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目的手段;是一种被迫强制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别人,甚至在劳动过程中连他本人也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别人。这种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就是“工人的劳动活动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也就是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自我异化)。

第三,工人同他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说的“自由”,是指人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指人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能力;而“自觉”则是指摆脱了本能冲动和肉体需要的状态以后,能在理性支配下自愿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状态。然而异化劳动则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丧失,变成了像动物一样的生存。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的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在这里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并指出,人的劳动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异化,人的自由活动、自觉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生活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从而使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

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这就是说,产品、劳动及人的本性的异化,必然导致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实质上把阶级对抗的存在看作是人同人相异化,他把这种阶级分化叫做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异化,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就是资本家阶级。在这里,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形式上表现为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归根到底是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以上四个的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异化是直接的经济事实,第二个异化是前一个异化的深入,第三、四个异化是前两个异化的结果。

马克思还分析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他认为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从起源上看,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从既成状态上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国民经济学那里,私有财产是(占有他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而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首先是他人异化劳动的结果。“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劳动异化的性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2、论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依据。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总结建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作了完整的论述。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1986年9月 ,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两大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完整的表述和科学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的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这两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价值的统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将失去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体现。

3.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在实践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道路。

3、论马克思主义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就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统一。

(1)立场(价值目标):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从其阶级属性上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根本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文明的内在分裂来理解)等观点是其根本观点。

(3)根本方法:实事求是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思维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等诸多方法都是其具体方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源于它的方法论。

坚定维护和发展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对资本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批判态度、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三者统一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三者统一的基础和中介,而三者也正是在实践中、在同一切旧的理论的斗争中,达到了高度统一:立场是观点和方法的可靠基础,观点和方法是立场的生动体现,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

答案要点:“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起点,异化劳动是以人的本质的抽象的预设为基础,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被规定为人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人的根本特点,它不是在历史中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被历史

活动所异化。克服这种异化并使人的本质得到直接的呈现,就是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说明“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本质,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即“有意识的性质”和“自由的性质”。“有意识的性质”就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的特殊方式,动物的生命活动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是盲目的,因而也是片面的和简单重复的;而人则是在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积极改造自然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的生命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地,并且不断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动物是在消极地、本能地和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生命活动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积极地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由性、自觉性和自主性。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是主体的自由,是在自由自觉地、能动地积极改造自然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不仅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然前提之一,是“真正的人的劳动”。“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而“自由的活动”为人的持续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类的自由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不能脱离人的劳动实践而存在,它内在于劳动实践之中,而又通过劳动实践的对象化所体现和确证,从根本上说它是劳动实践的一种本质属性,离开了劳动实践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他的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但是,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人的本质、类本质的规定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既有成果,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在此借用费尔巴哈旧范畴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新范畴。

5、《 新民主主义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

答案要点:《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批驳国民党顽固派的反攻喧嚣而写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纲领的重要著作。他科学地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

主要内容有:

第一,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

篇三: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解

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解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审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296页。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

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国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和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自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的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一一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因此,我在英语中如果也像在其他许多语言中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我希望英国的体面人物不致于过分感到吃惊。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相反,历史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所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例如黑格尔,他不从古希腊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去说明古希腊的历史,而只是简单地断言,古希腊的历史无非是"美好的个性形式"的制定,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实现。在这里,黑格尔关于古希腊人作了许多精彩而深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那些纯属空谈的说明表示不满。

因此,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

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

因此,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51页。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4版,第118—119页。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10页。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220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