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要素禀赋理论的读书笔记

要素禀赋理论的读书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2 07:17:37 | 移动端:要素禀赋理论的读书笔记

篇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一、 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一)、H-O定理的几个重要假设及意义。

(二)、H-O定理的内容、推导过程。

(三)、H-O定理均衡的模型。

二、从贸易中看H-O定理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一)、中美之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

1.中美之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现状分析。

2.局限性分析。

(二)、亚太工业带之间相似工业产品的贸易。

1.亚太工业带之间相似工业产品的贸易现状。

2.局限性分析。

(三)、一些具有特殊需求偏好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1.一些具有特殊需求偏好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状。

2.局限性分析。

三、H-O模型对于当代国际贸易实践的意义。

(一)、对H-O理论的验证分析。

(二)、H-O模型对于现代国际贸易实践的意义。

1.对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意义。

2.对一国收入分配的意义。

3.对国际要素价格的意义。

篇二: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11级市场营销(一)班 冯肖肖

在姚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姚老师上课生动,内容丰富我们学习到不少关于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也阅读了有关国际贸易的书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解释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类容包括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等。

国际贸易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历史范畴。要产生国际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的形成。国际贸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一直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处于生产过程的内在需要,国际贸易才成为现代化大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真正得以迅速发展。在当代,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加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经历了三个辉煌时期:汉朝、唐宋和元朝。中国近代由于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束缚,对外贸易有所衰落。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惟一的财富,对外贸易是活的金银财富的源泉,其政策主张是“奖出限入”。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实行自由贸易。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将劳动价值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为开端,后经李嘉图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分析了两国贸易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认为国际贸易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雷布金斯基分析了一国生产要素供给变化对产出的影响,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产量减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他运用美国数据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理论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包括劳动效率说、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自然资源说、要素密集度逆转说等。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和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5~17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的是重商主义。重商主

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获得财富的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奖出限入”,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

保护贸易理论旨在解释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政府采取关税保护和数量限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护贸易理论始于重商主义,后经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及普雷维什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和自由贸易理论不同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保护贸易理论虽然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两者不能相容。事实上,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往往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它们的对立常常会在共同的贸易利益基础上统一在一起。即是指汉密尔顿提出的美国应在对外贸易上实行关税保护,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张,使美国工业得以受到有效保护而顺利发展的相关论点。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提出采用关税措施对本国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予以保护,使之生存、发展和壮大。

李斯特提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张在利用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时,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保护本国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利益予以承认,并且主张保护贸易是过渡手段,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是发达国家在战后为了保住自身原有优势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它建立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出口就如同国内投资一样对国民经济具有“注入”的效果,会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提高就业水平,并且还会对国民收入有倍增效应,即所谓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普雷维什把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分为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和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两部分,指出中心和外围的不平等关系是造成中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外围国家应该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

就中国而言,对外,在现今的体制和规则下,该说的话要说,该打的官司要打,该采取的反措施要采取。商场如战场,与狼共舞,就要有狼一样的生存意识。对内,要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和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国家经济内需拉动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档次,包括环保要求,掌握更多的自我核心技术。对一个企业和产品而言,经济竞争力的最高境界是:让客户别无他选,让对手无话可说、无可抱怨。中国的产业和产品要努力攀登这样的高峰。积极的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促进我国的战略性工业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受到现代化生产技术条件的挑战,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放松传统贸易理论过于严格的假设条件,重新审视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于是衍生了当代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基于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基础上。

新要素理论试图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认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资本、劳动,而且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在不同国家的传递角度来说明国际

贸易产生的原因,很好的解释了随着技术差距的变化,贸易国在贸易模式方面的改变。技术差距论证明了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上都相似,只有技术领先的国家才能拥有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一种类型国家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国家,因而不存在一国能永远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则解释了战后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情况。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及需求相似三个方面说明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产业内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假定更符合实际),又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学习国际贸易有利于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是认识、理解现实国际贸易现象和政策的需要,作为职业准备之一,学习国家贸易可以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就业)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应好好的学习国际贸易并运用它。

我阅读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一书,这本书是由苏科五主编,介绍了有关国际贸易的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介绍了比较优势决定国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决定与规模贸易理论,需求决定规模贸易理论,要素变动条件下的贸易理论,国际分析与福利,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关税实施的经济效应及政策设计,非关税壁垒及实施规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这本书从全方位把握,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只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异,而不存在取与舍的区别。知识的介绍比较详细,一些内容对书上的知识进行补充,让我对国际贸易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篇三:要素禀赋论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要素禀赋与贸易结构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石油大国,石油资源丰富,在其领土范围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615亿桶,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5.2%。沙特阿拉伯现共有8座大型炼油厂,日提炼能力约158万桶,实际日产量约:40万桶至150万桶,其中60%左右供国内消费,其余供出口。 沙特阿拉伯经济结构单一,石油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石油收入占其国家财政收入的60%-80%,石油和石化产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90%左右。进口中,机电设备、食品和交通工具所占比重最大。自20世纪70年代起,沙利用其丰厚的石油资金大力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进行了多期五年发展规划,经过20年的努力,使沙特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石油大国,而且成为中东最大的商品和承包劳务市场,并拥有大量的海外资产。依靠石油收入,沙特阿拉伯对外经济援助数量可观,共计向全世界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700亿美元的援助。

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是沙特阿拉伯深受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高攀时,给沙特阿拉伯带来了可观的贸易收益,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人均高收入成员,而80年代以后的石油价格萎靡不振,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都与其要素禀赋密切关联。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肯尼亚、埃及、委内瑞拉等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供给国,赞比亚、扎伊尔、智利是著名的铜出口国,哥伦比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巴西、科特迪瓦、危地马拉是文明的咖啡供应地。。。。。。

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时,基本上是单一经济结构,橡胶出口占其出口收入一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4。锡是其第二大出口品,占全部出口收入的10-20%。独立后,马来西亚继续投资于初级产品出口,并在制成品出口上进行投资。结果,其出口逐步多样化,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在非洲的象牙海岸,为维持其咖啡出口,加强了投资,同时,象牙海岸还增加了对可可、木材和其他初级产品的投资,出口不断增长,国内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也有相反的例子。象牙海岸的邻居加纳在1957年独立时,大概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当时的加纳,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结构单一,可可出口占其出口收入的60%。独立后,加纳江投资从出口基地急转到进口替代产业。结果,到1980年代,可可的出口量仅为1960年代的一半,而其他出口产品并没有弥补这一缺口。


要素禀赋理论的读书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84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