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曹操评述1000字

曹操评述1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0 11:56:57 | 移动端:曹操评述1000字

篇一:曹操评述

不一样曹操

曹操,自古以来都是饱受质疑的一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奸诈狡猾的枭雄,给人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反面形象,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忠心的汉臣,只不过汉室倾颓是大势所向,才最终导致曹操产生自立门户的打算。众说纷纭。

“历史上的曹操,小说中的曹操,百姓口中的曹操”,使得我们都无法分清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首先让我们看看小说中的曹操,那想当然要属《三国演义》的描写最为精彩了。在书中,曹操的奸诈、狡猾等描写极为精彩,也许会有人说,罗贯中是站在维护当权者的地位描写的曹操,台湾的学者陈再明曾就此认为,小说彻底毁掉了历史上的曹操形象。但是严格来说,这也是曹操的一面,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是非常成功的,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形象。

历史上来说,曹操这个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家,第一流的政治家,第一流的诗人。此外他还是艺术家,写一笔好草字,懂音乐,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刘备、孙权远不如他。”吴晗如是说。这可算是历史上曹操的真实写照了。曹操在汉室衰落、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能够异军突起,统一北方,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他任人唯贤、心怀雄才大略,招募流民屯田,扫黄巾、灭董卓、杀吕布、除袁术、诛袁绍,官渡之战更是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统一北方,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起码是北方军阀割据、战乱的局面得到了解决,百姓生活趋于安定。在这方面来说,历史上的曹操是可以得到肯定的。至于说道艺术,曹操作为“三曹”之一,“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人的地位毋庸置疑,《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至今都脍炙人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诗句更是广为流传。作为军事家,曹操的才能也是可圈可点的,曹操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军事生涯,写就了兵书《孟德新书》,可惜此书现已失传(《三国演义》中也曾提到)。

作为政治家,曹操更是知人善用,使当时的很多社会名士聚集在其周围,出谋献策。最值得一提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曹操,按照谋士们的建议,当机立断,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知道汉献帝已不能真正统领天下,但有其在手,曹操的很多政策,便能名正言顺了。毕竟你,孙权还是汉朝的臣,你刘备只是汉献帝的叔叔,我曹操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汉献帝批准的,至于是否出于汉献帝的本意,那就不是你们所能管的事情了。曹操的这一招可谓高明,在与孙刘的争斗中,首先占得了先机。而且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这也是其比较聪明的一招。当孙权劝其称帝时,曹操即对群臣说,是尔欲将我放在火炉上烤呀。这说明当时曹操头脑是比较清醒的,他深知自己的权利已经同皇帝没什么两样了,何必为了一个虚名,使得孙刘来一个“出师有名”呢,同时也引起一些官员或百姓的不满呢。曹操也曾说过一句“如果本王一旦隐退,不知多少人要称王、称帝了”。今天看来,当时的情景的确是这样,正因为北方有曹魏,才保住了暂时的安定局面,否则军阀混战将不可避免。

据说曹操死后,为了防止有人盗墓,修建了七十二座疑冢,目前曹操的墓一直没有发现,我估计如果发现,说不定能使我们看到曹操更多的军事书籍及诗词。

不过也有一些疑似曹操墓的坟墓出土。2010年伊始,一件考古界的大事震惊了全国与世界,那就是宣布在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的墓地,即高陵。

高陵,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高陵的具体位置,历史上争议颇多,素来有七

十二疑冢之说。2009年12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确认。此外,高陵作为地名,亦指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 高陵,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文献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关于高陵,历史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拟对安阳县境内一东汉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发掘工作。 这座东汉大墓,曾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据统计,出土器物250余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圭、石壁、石枕、刻名石牌、陶俑等。其中刻铭石牌共出土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极为珍贵的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拟对安阳县境内一东汉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发掘工作。同时,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这批画像石画工精细娴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神兽”、“七女复仇”等图案,并刻有“主薄车”、“咸阳令”、“纪梁”、“侍郎”、“宋王车”、“文王十子”、“饮酒人”等文字,为汉画像石中罕有的精品。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推测是曹操的遗骨。高陵出玉、玛瑙装饰品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6月,颁布《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嗜好,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高陵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标准的年代标尺。 在河南省文物局确认高陵的消息公布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一些学者表示目前证据还难以支持“新说”,亦有专家为此次发现表示该东汉大墓确是高陵无疑。 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在还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布相关消息,有悖学术研究的严肃精神。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北辰、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等知名三国文化学者和考古专家持冷静态度,称在没有更有说服力的出土文物前提下,这一“新说”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香港文汇报2009年12月29日刊出的一篇署名“张敬伟”的文章则指出,从墓志形式、出土文物高陵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始建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公元4年(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名千春,东汉初复名高陵,公元220年(曹魏皇初元年)又改名高陆,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复沿用高陵原名,属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1949年,划属三原分区。

1950年5月,划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由省直辖,1961年改属咸阳专区。1983年10月5日划归西安市管辖区域。 、墓中骨骼看,已经形成了相对严密的逻辑链,此次发现的曹操高陵无疑.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逝世后葬于高陵。魏文帝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后经专家论证,确认此东汉大墓即为史籍记载中的高陵。

对于曹操墓的争论,再一次使曹操走到了大家的面前,报纸、电视和网络,百姓、专家和学者,关于曹操墓的争论由于西高穴村的这块儿墓地,一段时间以来更是纷争不休,好像大家从来都没有象今天这样对中国的考古工作显示出如此大的兴趣。就这点儿来说,曹操功不可没。

脱离开小说,其实不难发现曹操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曹操确实是一个明君,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种种意外,犹如扑朔迷离的迷雾一般,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篇二:曹操评述

曹操评述

说到中国的古代人物,曹操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京剧中的大白脸扮相,《三国演义》中的奸诈形象,俗语中的“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使得曹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虽说名声不怎么好,但知名度还是蛮高的。恐怕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的,特别是近几年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更使得曹操声名远播。

“历史上的曹操,小说中的曹操,百姓口中的曹操”,使得我们都无法分清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首先让我们看看小说中的曹操,那想当然要属《三国演义》的描写最为精彩了。在书中,曹操的奸诈、狡猾等描写极为精彩,也许会有人说,罗贯中是站在维护当权者的地位描写的曹操,台湾的学者陈再明曾就此认为,小说彻底毁掉了历史上的曹操形象,给人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反面典型。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如果写历史纪实性的东西就必须遵照历史史料,真实的记录历史;而小说(包括历史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事件、人物都是经过作者进一步演化过的、加工过的,目的无非是使得它更加吸引读者,并非是历史真实的写照。但它也有别于当今诸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的戏说,戏说纯粹就是把历史上真实的人物,随心所欲的进行编排,有点天马行空的意味,也就是观众想看什么,编剧就编什么的境地,历史只是其的一张表皮而已。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是非常成功的,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形象。

曹操这个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家,第一流的政治家,第一流的诗人。此外他还是艺术家,写一笔好草字,懂音乐,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刘备、孙权远不如他。”吴晗如是说。这可算是历史上曹操的真实写照了。曹操在汉室衰落、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能够异军突起,统一北方,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他任人唯贤、心怀雄才大略,招募流民屯田,扫黄巾、灭董卓、杀吕布、除袁术、诛袁绍,官渡之战更是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统一北方,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起码是北方军阀割据、战乱的局面得到了解决,百姓生活趋于安定。在这方面来说,历史上的曹操是可以得到肯定的。至于说道艺术,曹操作为“三曹”之一,“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人的地位毋庸置疑,《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至今都脍炙人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诗句更是广为流传。作为军事家,曹操的才能也是可圈可点的,曹操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军事生涯,写就了兵书《孟德新书》,可惜此书现已失传(《三国演义》中也曾提到)。据说曹操死后,为了防止有人盗墓,修建了七十二座疑冢,目前曹操的墓一直没有发现,我估计如果发现,说不定能使我们看到曹操更多的军事书籍及诗词。作为政治家,曹操更是知人善用,使当时的很多社会名士聚集在其周围,出谋献策。最值得一提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曹操,按照谋士们的建议,当机立断,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知道汉献帝已不能真正统领天下,但有其在手,曹操的很多政策,便能名正言顺了。毕竟你,孙权还是汉朝的臣,你刘备只是汉献帝的叔叔,我曹操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汉献帝批准的,至于是否出于汉献帝的本意,那就不是你们所能管的事情了。曹操的这一招可谓高明,在与孙刘的争斗中,首先占得了先机。而且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这也是其比较聪明的一招。当孙权劝其称帝时,曹操即对群臣说,是尔欲将我放在火炉上烤呀。这说明当时曹操头脑是比较清醒的,他深知自己的权利已经同皇帝没什么两样了,何必为了一个虚名,使得孙刘来一个“出师有名”呢,同时也引起一些官员或百姓的不满呢。曹操也曾说过一句“如果本王一旦隐退,不知多少人要称王、称帝了”。今天看来,当时的情景的确是这样,正因为北方有曹魏,才保住了暂时的安定局面,否则军阀混战将不可避免。至于后来曹丕称帝,那时的情景已是曹氏已经完全掌控了朝政,而且已没有必要再要汉献帝这个傀儡了,于是自然由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操也成为了魏武帝,完成了曹操生前想做却不便做的事情。

在我国民间,曹操在百姓的口中始终是个反面人物,尤其是戏剧中,一张大白脸,更是深入人心。“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俗语更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此典故也来自于《三国演义》,即为正在谈论某人,某人就到了。写到此不仅想起一句笑谈:说的是曹操的“轻功”应该是最好的,说曹操,曹操就到,那是何等的“轻功”,恐怕连盗帅楚留香也望尘莫及了。在中国,由于京剧等各种剧种都有三国戏如《捉放曹》、《失空斩》等,也使得老百姓对曹操的认知度很高,但却不是什么好的印象。老百姓的口中,曹操也是大大的奸臣,这点曹操没有办法,谁叫三国的戏剧深入人心,《三国演义》雅俗共赏。其实曹操的好坏对于老百姓并不重要,百姓只是从戏剧中获得快乐,而传统戏剧经过千年的发展,必须要人物好坏一目了然,白脸奸、红脸忠,让老百姓能够一看就明白,这也符合了老百姓听戏,就是娱乐的本质想法。若太深奥了,恐怕受教育不多、思想认知水平“不高”的平头百姓就难以认可了。其实在百姓看来,不论是曹操,还是什么李操、张操的,与己关系不是太大,那毕竟是历史上的事情,听戏也只是为了乐呵乐呵,要不戏剧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呢。说到此,还有一件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玩具不得不提,那就是与“九宫”、“连环锁”等齐名的智力玩具“华容道”。“华容道”作为智力玩具是当之无愧的,要把曹操用最短的路径释放出来,不知难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聪明人士,据说当今最快的路径为三十三步,但还是有人不服,为研究更少的路径,将“曹操”尽快释放出来而绞尽脑汁。

如今的曹操依然佷火,连流行音乐中,也出现了他的身影,林俊杰更是将其直接作为了歌名。“东汉末年,分三国,…”一曲《曹操》又使我们回到了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影视作品中,央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风靡了东南亚等华人聚居地,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也一举成名。日本人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脑游戏,更是迷倒了青少年。最近吴宇森的《赤壁》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拍之中。厦门大学教授

易中天的《品三国》更是牢牢占据图书销售榜的前列。《三国》火了,曹操等历史人物也火了,至于说到对他的评价,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喜欢或不喜欢“三国”的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曹操、自己的诸葛亮、自己的关羽等等、等等。 这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附笑谈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10年伊始,一件考古界的大事震惊了全国与世界,那就是宣布在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的墓地,即高陵。出土了曹操生前所使用过的兵器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发现了一男两女三具尸骨,而男性尸骨年纪与曹操相仿,虽然目前还有人质疑曹操墓的真假,但就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出土文物及相关证据来看,笔者认为此墓应该是曹操墓无疑,当然也不排除以后新的证据推翻此论断的可能性,考古、历史研究就是在这种不断探索中前进的。

此墓在被正式发掘前由于多次被盗,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如表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等无法查寻到,造成了很多争论,笔者苦苦等待的曹操诗文、兵书等物品,也不知道是被损毁了,还是落入了不法之徒的手里,但我恐怕它们是被毁了的,因为对于盗墓者来说,书籍远不如真金白银、铜器、玉器等来得实惠,能卖出大价钱,书籍等往往被一扔了事,犹如尸骨般被抛弃一旁,无人理睬,果真如此,甚是可惜了。曹操若是地下有知,当骂后辈这些不肖子孙了。曾经叱诧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曹丞相,也无力阻挡贪婪的宵小盗墓贼们。对于曹操墓的争论,再一次使曹操走到了大家的面前,报纸、电视和网络,百姓、专家和学者,关于曹操墓的争论由于西高穴村的这块儿墓地,一段时间以来更是纷争不休,好像大家从来都没有象今天这样对中国的考古工作显示出如此大的兴趣。就这点儿来说,曹操功不可没。

篇三:《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000字]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雄的写照: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被陈宫责问,曹操非但面无愧色,反而颇为自得,大言不惭,多疑、自私,而又奸诈的性格暴露无遗。)

2、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彧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是一句“若不早图”泄露了天机,既然为勤王兴兵,何惧“人将先我”。)

3、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有眼力,看出了刘备的抱负和能力;但竟然纵敌,堪比鸿门宴上项羽放跑刘邦。问题是,项羽是妇人之仁,曹操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一定不是曹操一时疏忽,而是刘备太能装了。由此看来刘备的忍术,远超过他的高祖刘邦。)

4、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英雄末路,感慨岁月蹉跎,壮志未酬。)

5、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长板坡前,赵云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刘备却把阿斗扔在地上,假装关心赵云。赵云和在场的将士感动得一塌糊涂,无不感到得遇明主,发誓誓死效忠。“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是刘备的观点,刘备能与曹操、孙权抗衡,凭的就是这一手。)

6、大丈夫只患名誉不立,何患无妻。(赵云拒婚,豪气冲天。虽然稍显不近人情,不过与吕布贪恋女色相比,那境界可是高多了。)

7、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不服,所以气死;司马懿服了,结果诸葛亮累死。人与人,是有差距的;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愧为曹操的子孙。不昏,能看透司马昭的野心;不畏,敢率领几十人去讨伐司马昭。虽然卤莽无谋,以卵击石,不过比汉献帝是强多了。魏国没有亡在曹髦手里,应当是上天对他的勇敢的奖励。)

9、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主刘禅投降后的保命之计。虽然留下了“没有心肝”、“扶不起的阿斗”的恶名,但是的确让刘禅得以安享晚年,混了个善终。仔细想一下,亡国都亡了,投降也投了,千古骂名是一定的了,还真不如窝囊到底,保住性命重要。刘邦、刘备面对项羽、曹操的时候,也是这么装孙子的,刘禅不愧为他们的子孙。)

10、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投降后,被带到晋国,晋国皇帝司马炎让他坐下。并客气说:“朕设此座以待卿久已。”没想到,作为亡国之君,孙皓倒驴不倒架、肉烂嘴不烂,竟敢这么猖狂。孙皓以暴君闻名,性格刚烈,估计是投降以后后悔了,想找死。司马炎没有计较这厮的无礼,真是够宽宏大量的了。)


曹操评述1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74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