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产业富民典型材料

产业富民典型材料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9 07:47:44 | 移动端:产业富民典型材料

篇一:双联富民典型材料

调整结构抓产业 强基固本促发展

***乡***村党支部书记 任立贤

自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他始终心系全村群众产业发展,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团结和带领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搞养殖、建暖棚,***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设施农业专业村”。他始终胸怀大局,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身先士卒,在田间地头、村组农户,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任立贤。

在任立贤的带领下,***村坚持“两委”班子带头,按照全面覆盖、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实施、长期坚持、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抓住宣传政策、助推农村发展、创新基层管理、发现培养干部、推广先进典型的主要任务,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为全村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目前,联村单位县委组织部和***乡政府25名干部联系的全村31户特困户,已全面完成了双联对接任务,各项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全村双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强基础,固根本,打造过硬领导班子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任立贤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成员”,健全村内共、青、妇各种基层组织,积极争取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按照“双联富民”

行动强基固本的工作要求,先后把30多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针对后备干部缺乏及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将5名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建立了村书记、主任后备人才库,培养了6名村后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由有年龄、文化优势的高素质青年组成。通过抓学习,抓制度,抓团结,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村“两委”班子在双联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营造出了为民富民“重帮扶、比力度、用真心、动真情”的良好氛围。

二、调结构,抓产业,大力帮扶贫困农户

结合“双联富民”行动,任立贤积极倡导“科技兴农”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全村优势,重点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设施农牧业及特色林果业。通过积极宣传动员,因势利导,采取政策宣传、算账对比、典型引导、小额贷款等措施,充分发挥贫困农户的主体作用,按照县委提出的利用2—3年时间,达到“户均2座棚,户均百只羊,收入翻一番,率先奔小康”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示范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与联村单位一道,全村建立了职能明确、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帮扶机制。合理利用闲散荒地,逐步落实帮扶责任,及时解决贫困农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截止目前,全村31户贫困农户共建成日光温室5座,养殖暖棚27座,养殖暖棚发挥了很好的效益,收入占到贫困农户生产总值的45%以上。在特色林果业建设中坚持“规模发展,集中连片”的原则,全村31户贫困农户共栽植经济林78亩。为了尽快帮助双联户脱贫致富,任立贤还从村上的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给贫困农户订阅了《甘肃农

民报》、《农业科技信息》等报刊杂志,供贫困农户借阅,学习种养殖管理经验。通过积极聘请县农广校、农技中心、园艺站、兽医站等部门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走访贫困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讲课等多种方式,现场指导贫困农户学习日光温室种植技术、暖棚养殖技术。贫困农户的种养殖技术越来越精湛,种植品种也越来越高档,养殖收入也越来越丰厚,有的贫困农户年收入以达到万元以上,贫困农户入均纯收入从去年的2280元提高到了今年的2850以上。

三、抓项目,办实事,全面改善基础设施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任立贤同志多次与联户干部一道,顶风冒雪深入特困户家中查看生产生活状况,了解特困户的真实想法和打算,与特困户座谈交流,帮助特困户理思路、谋出路。针对村内发展设施农牧业融资难的问题,任立贤积极与联村单位、农行、金桥担保公司等部门联系,协调发放双联贷款 34户248万元,破解了群众在发展设施农牧业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和风险高等问题;针对村委会破旧的现状,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49.3万元,完成了***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针对村内重点设施农牧业示范点道路坎坷不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问题,积极筹资3万元,带领“两委”班子齐上阵,仅用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林场井组3公里,沟里组0.4公里道路硬化工作,群众拍手称赞。

总之,在任立贤的带领下,***村的双联工作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及部门的肯定和认可。2012年度,***村被评为全市农业结构

调整模范村,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任立贤并没有骄傲,而是凭着一股子韧劲,用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的党员群众谋划着更美好的未来。

篇二: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依托富民强旗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杭锦后旗位于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 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万亩,境内无山无矿,土地是唯一资源。是以种植业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业旗县,农业科技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勤劳的杭锦后旗农民依靠应用科学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着河套种植史上的奇迹,成为自治区农业科技的排头兵,多项丰产技术向周边辐射,带动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中,吨粮田五元种植模式被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四十一度的奇迹,有位国家领导人在视察杭锦后旗农村时曾感慨地说:杭锦后旗农民是在田野里作画绣花。

2006年杭锦后旗被确定为国家富民强县试点旗,旗委政府抓住着一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旗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很抓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优质番茄产业化基地建设作为富民强旗专项计划重大项目实施,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集中技术力量重点突破,创造了旗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财政实力,提升了科技工作能力,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旗向农业强旗的转变。番茄也成为我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番茄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2%增加至2009年的26%,旗财政收

入由2006年的33736万元增加至2009年的46903万元,年递增率分别为12%。

同时,也探索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独特模式和经验。

加强领导营造科技进步环境

“科技兴旗”首先要旗兴科技,长期以来杭锦后旗旗委、政府一直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旗域经济,借助实施富民强旗专项计划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杭锦后旗科技富民强旗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布置专项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统筹和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出台了《杭锦后旗推进番茄产业化,加强番茄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和相关倾斜性政策。将优质番茄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列入全旗“十一五”经济建设规划。并与企业、技术部门、乡镇签订了番茄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做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番茄加工企业、技术部门和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实施。

科技富民强旗专项计划作为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指标,党政主要领导是项目责任人,直接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实施进度,并将项目年度完成情况向人大述职,接受人大代表评议。旗领导小组要对

乡镇、部门项目运行进行了监督考核,定期公布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对工作滞后者,限期整改,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顺利完成。

聘请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科技富民强旗专家咨询组织,对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重大课题进行技术论证,确保项目有可行的技术依据。

2006年建立了杭锦后旗科技奖励基金,每年都要对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有效的激发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为推进富民强旗进程奠定了基础。

旗委和政府做出了《杭锦后旗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决定》,通过经济待遇、职称、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等形式到基层创业,发挥其在项目实施中科技创新、科普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健全体系 构筑科技服务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杭锦后旗旗委、政府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不断强化和完善科技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研发体系;以产业化基地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主要平台的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体系。在深入挖掘本地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境外

智力资源,积极培养基层科技力量,围绕番茄产业开展技术攻关。长期以来,我旗非常重视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来提升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是我旗一直保持农业生产技术位居自治区前列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番茄产业化项目过程中,一直与内蒙农大、农科院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从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论证、基地建设、技术规程到技术服务都依赖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与生产实践中,使番茄产业化基地建设立足较高起点。

二是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增加产业效益。2006年项目实施以来,经园区试验、示范,已有5个品种、15项新技术应用生产中,大幅度提高番茄种植水平。2007年引进的便携式施肥器可分层深施化肥,减少化肥表施挥发和灌水渗漏的损失,经测定,苗期追肥化肥利用率提高7—11%。以前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技术人员大量示范,个别农民接受到逐步传播的渐进过程,而通过项目实施,承包基地的技术人员直接购回在田间示范,发放到农民手中,当年推广3万亩,仅此一项技术全旗减少化肥使用90吨。我旗农技部门推出的番茄开沟起垄育苗移栽技术可提前15—20天上市,实现优价销售,而且该技术能防涝防旱,降低病害,提高作物抵抗能力,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通过旗科技网络迅速将该技术

大面积推广,2006—2008累计推广5万亩,亩增效益430元,农民增收2150万元。

三是健全服务网络 强化科技服务。以农技推广中心、农技110、乡镇基层站、基地承包技术人员形成全旗科技服务网络,旗中心制定的技术内容和技术规程,通过基层站和技术承包人推广到生产基地,技术承包人员在生产中发现技术问题也能反馈到旗中心,尽快做出应急补救的技术措施。2008年河套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高,减产幅度高达50%,而我旗在疫情刚一发生就制定了防治措施,依靠服务网络迅速将防治技术传播到村社,由技术承包人及时组织农户统一防治,使疫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四是规范基地管理 突出示范效益。技术承包人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所承包基地进行统一育苗、统一划线开沟、统一田间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绿色无公害栽培,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二道桥镇东方红村2008年集中连片示范种植番茄300亩左右,亩均产值达2600元以上。头道桥民建村科技示范园区内,番茄示范200亩,亩均产值2500元以上。蛮会镇的中轻度盐碱地种植番茄开沟起垄育苗移栽技术示范推广,亩产值超过2000元,创造了中轻度盐碱地上历史收益最高水平。

篇三:倾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春风物语倾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关于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这个关键环节,有特色才有优势,有规模才有效益。近年来,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薄皮核桃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府培育、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发展薄皮核桃9万亩,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支柱和特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发展现状

1999年,该县在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帮助下,从山东引进了香玲和丰辉两个薄皮核桃品种,经过多年来的示范推广,形成了以绿岭、绿蕾、新惠通等公司为中心,辐射全县8个乡镇、220个行政村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薄皮核桃栽培面积达9万亩,产量56万公斤,产值达4200余万元,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该县先后被评为“中国优质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省级示范县、国家太行山星火产业带薄皮核桃示范基地。今年8月中国民族地区特产之乡推荐宣传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临城核桃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符合“中国特产之乡”条件,有望批准为“中国核桃之乡”。

随着薄皮核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核桃深加工项目也逐渐发展起来。绿岭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核桃深加工项目已投入生产,年可加工核桃1000吨,产核桃油200吨,烘烤核桃5吨;投资1.4亿元的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正在实施阶段,现已完成征地工作。绿蕾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的核桃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扶持,培育壮大。该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县优质薄皮核桃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每年都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实际工作中,注重做到“五抓”。一是抓规划。经过全面调查,仔细研究,结合临城实际,制定了《临城县2008年-2012年薄皮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为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二是抓规模。鼓励

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化种植,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优,鼓励群众在自愿基础上进行规模种植,确保到2012年全县薄皮核桃达到15万亩,到2015年达到20万亩,实现人均1亩核桃园的目标。三是抓加工。注重产品深加工,提高薄皮核桃的附加值,制定了《关于核桃深加工财政贴息工作的暂行办法》,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核桃深加工项目贷款进行财政贴息,有力地促进了薄皮核桃深加工的发展。四是抓市场。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去年成功举办了临城薄皮核桃推介会,提高了我县薄皮核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申报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措施,着力提高临城薄皮核桃的知名度。五是抓保障。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完成种植任务的乡镇、部门、大户以及先进个人进行公开奖励,在今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对在薄皮核桃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公开表彰,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同时整合农业资金重点支持,几年来农口部门共投入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支持薄皮核桃产业发展。2008年6月,该县被省财政厅确定为整合农业资金发展薄皮核桃试点县,连续两年省财政每年拨付5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

(二)龙头带动,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是培育壮大主导特色产业的关键,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该县为强化典型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多形式培树产业龙头。一是培育基地育龙头。绿岭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开发荒岗1.3万余亩,栽植薄皮核桃1.2万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在绿岭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全县薄皮核桃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二是发展股份制企业。成立了绿岭、绿蕾、新惠通等种植股份制企业37家,共栽植薄皮核桃3.7万余亩。三是培育种植大户。全县培养发展了28个种植承包大户,共栽植薄皮核桃约7000多亩。四是实行联户种植。涉及全县20个村1989户,共栽植薄皮核桃约0.4万余亩;五是鼓励家庭种植,目前有3000多户都种上了薄皮核桃,共栽植薄皮核桃约2.4万亩。六是扶持农民专

业合作社,全县共成立兴农等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23家,共栽植薄皮核桃0.9万余亩。目前,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三)科技支撑,标准生产。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该县经过考察市场、请教专家、深入研讨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果品品质上。一是成立了县薄皮核桃研究所,对薄皮核桃育苗、种植、加工进行研发。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岭”牌苗木已批量生产,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二是与河北农大联合成立了薄皮核桃产业协会,编印了《优质薄皮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书籍1万本,全部无偿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加强了农民培训力度。2008年全县共举办有关薄皮核桃的培训班40余期,培训人员2万余人。三是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普遍推广了增施有机肥、生物农药新技术,成方连片的园区还使用了黑光灯杀虫技术。四是运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水资源。对形成规模的成片林,铺设地下送水管道,全部实施单株根部滴灌。五是大力实施科技开发项目。经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许多科技开发项目落户临城。目前已承担了“绿岭核桃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绿色核桃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级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快了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进程。

(四)市场运作,做强品牌。要做强一个产业,就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一是通过在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大中城市创建专卖店,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2008年10月至今仅绿岭公司专卖店就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二是成立薄皮核桃农业专业合作社23个,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积极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绿岭”薄皮核桃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河北省首届名优果品展评会”金奖、“奥运推荐果品”、“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绿岭”牌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五)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在发展薄皮核桃产业过程中,该县

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了“树下种草,林间养鸡(散养)、养牛(圈养),鸡粪、牛粪用作沼气原料,沼液沼渣育果树”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如绿岭公司在核桃树下种植苜蓿7000余亩,在林间养鸡5万余只,圈养牛100多头,不但为薄皮核桃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三、三重效益

临城县通过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产业,发展了农村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县2008年薄皮核桃有经济产量的达到2.5万亩,占总数的34.3%,产量达到56万公斤,繁育优质核桃苗100余万株,生产核桃油200吨,烧烤核桃3000公斤,纯收入达1500余万元。

(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一是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县约有1万余人从事薄皮核桃的生产和经营。二是核桃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促进了农业观光旅游的蓬勃兴起,目前已有与薄皮核桃相关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省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闫家庄、南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十余年来,我县薄皮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仅此一项就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较1998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年增加蓄水182万立方米,保土29.1万吨,每日多释放氧气3567.2吨,多吸收二氧化碳4877.6吨。通过大力发展薄皮核桃种植规模,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几点启示

临城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财力紧张,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立足县情,培育特色,把薄皮核桃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思考。

启示一:选好农业主导产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只有有效的引导、组织、


产业富民典型材料》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73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