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胡适文集读后感1500字

胡适文集读后感15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6 09:05:36 | 移动端:胡适文集读后感1500字

篇一:读《胡适文集》有感

读《胡适文集》有感

阅读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这本书,主要是记述了胡适留学生活中的琐事。看了才发现,别人的大学生活和我们的有多么不同。也许这就是牛人之所以为牛人。

作为一个百年前的大学生,胡适勤奋好学,几乎日日读书。所读书籍甚广,戏曲、小说、古文,都有读。光是这点就让我汗颜不已。除此之外,胡适还是一名社交能手,到处都有认识的人,也总是可以和人相谈甚欢。学生工作做的很好,常常作为康奈尔大学的代表出席各种学生大会。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演说才能。可谓是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当然,他也不可能没有缺点,比如他自己一再提到的戒烟。要是十分完美,反而失却了真实。

胡适为人十分自信,读书之余,常常发出自己的感慨,对于大家也不吝于写出自己的评价见解。对于看书看报发现的谬误,总是十分热心的回信指出,当然还有其博学为垫,不至于什么人都可以做到如此。关心国事,虽然身处异邦,却不忘时时关注国内时势,并发表自己的救国策略。 从此书也可看出,胡适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许多思想虽然先进正确,却常常偏于理想化。

自从冉云飞说了“胡适是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之后,一直怀想胡适为何会养成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今读了他的《母亲》,才有所释怀。

胡适的母亲教子很特别。早晨,幼儿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他昨天是否做过了什么错事、说过什么错话,引导他认错后改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他继承父志,然后上学。并且,胡适的母亲在对待儿子犯错后的态度也容忍有度:严肃的目光,事小待到次日早上才提起,事大关起门来教训,“不在别人面前骂自己的儿子”,秉持“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就给了儿子相当的尊严。这些印象在胡适的一生中是不会忘记的,所产生的作用也会是巨大的。我信。 思过——上学,一旦成为自觉的过程,有助于孩子谦卑性格的形成。上学后的表现自然受此约束,礼貌待人、学习效率也在其中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育儿典范。绝妙!

胡适的母亲遇事注重人格上的不受侮辱,不拖泥带水,在她对待五叔的流言的处理上“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也对胡适留下深刻印象。这从逻辑上讲应该使胡适又会养成另一面“刚直不诃”的性格,与冉云飞的“胡适是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似有矛盾,但究深一层,冉论也可以成立。因为此时的“反对者”已经不是胡适可以轻易改变的了,如

对陈独秀及其一伙宣扬的共产主义,胡适敌不过他们,微笑之余,除了坚持己见之外,最后还是选择出走,去了台湾。 胡适在此文尾部说“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扑克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照此推算,胡适写此文的年龄已达三十几至四十岁之间了,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脾气、性格已定型,既然他也没说出受其他人、事影响,我看也是可以相信的。(2009、11、3)

附一: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 现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初名嗣糜,学名洪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随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科学,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是最早尝试白话新诗的创

作者之一。1920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最早话剧《终身大事》,推动了早期话剧创作。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演义》等小说的研究中自成一说。对《红楼梦》着重考证作者的身世、经历,创立“自传说”,被称为“新红学”。1919 年接编《每周评论》后,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传杜威的点滴改良的实用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并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白话文学史》(上)、《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等。

附二:胡适作品《我的母亲》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

篇二:读胡适文集有感

读胡适《我的信仰》有感

胡适是大师级人物,《我的信仰》说天之大,时之长,人为何物,地有何理,从宗教到家常无所不包,从远古到现代无所不述,从中国到希腊无所不及。令我信服的是语言极为平实,唠家常一般,绝没有大师的高深莫测。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能把玄妙的道理说得妇孺皆懂,胡适的这些文章都从他的演讲而来,演讲这东西真真考验演讲者的学养知识,语言更活泼利索,更具有语言的活力,读来饶有兴致。 要说胡适的作品如此有影响力,和他传奇的一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胡适四岁起进行私塾教育,九年私塾,由于多交学费,教师故而不只是灌输,还悉心逐一讲解,所学经典有《孝经》、《小学》、四书五经(除《春秋》)。此外启蒙读物还有《资治通鉴》和《水浒》,司马光所记南朝范缜的神灭论启迪了胡适的科学人生观。范缜所论极妙,如下: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胡适在上海求学期间,六年时间从梁启超著作中了解到欧洲文明,并通过赫胥黎《天演论》深受进化论影响。1909至1910,胡适也曾受革命影响,并饱受革命挫折后的意志消沉、精神委顿。胡适这里有句话“意志消沉和执劳任役驱使我们走进种种的流浪放荡”,形似我那时的青春。一次角斗,

一句诗,让胡适顿悟,决心逃离教书与这帮朋友,考取了美国庚子赔款留学生。

在美留学,美国人的天真乐观治疗了胡适的少年老成,美国人的朝气消除了胡适的暮气沉沉。勃朗宁的诗歌也教给了胡适要希望。“从不转背而挺身向前,从不怀疑云要破裂,虽合理的弄糟,违理的战胜,而从不做迷梦的,相信我们沉而再升,败而再战,睡而再醒”。入美两年后,胡适转攻哲学,先在康奈尔大学学唯心论,再在1915师从哥伦比亚大学杜威,受杜威鼓励,著成《先秦名学史》一文。此外,胡适还读了《圣经》,喜欢其中的《登山宝训》,从而信仰“无抵抗主义”。杜威所教给的科学方法,“大胆假设,诚恳证实”,让胡适在国内论战中有了成功之钥。

胡适在幼童时期就以《左传》中“三不朽”的古说为志胡适译为“三W的不朽主义”,Worth、Work、Words。以此,胡适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我,他所做的事情,他所给予的影响,都会形成一个大我,小我会死,不过他的痕迹会留在大我上,影响后世人。为大我而生活是新的宗教,替个人谋死后的“天堂”“净土”的宗教,乃是自私自利的宗教。这就是胡适的新人生观:自然主义的科学人生观。最后胡适结语:在自然主义的人生观里,未尝没有美,未尝没有诗意,未尝没有道德的责任,未尝没有充分运用创造的智慧的机会

篇三: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一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一

今日重阳节!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二

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言论的文学家,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等各种言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标新立异人物的许多特别之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事件人物选材上都与众不同,他用那朴实无华、简单真实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不多”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在学堂时认为山西同陕西;在钱铺认为千字差不多就是十字;就是在临死前依旧认为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不必太认真……这个故事着实令人吃惊,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作者胡适只是用特别的语言真实有力的抨击讽刺了这些,他的言论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回击,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只是微不足道,但其实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着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对胡适和他的文章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对写作文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写文章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真实,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接着还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让读者有阅读兴趣,能够去看自己的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去模仿别人,当文章真正做到这几点是,我们也一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敬佩的作家。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三

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看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胡适文集读后感15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35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