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释迦涅盘

释迦涅盘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4 15:48:59 | 移动端:释迦涅盘

篇一:佛入涅盘为何不受供养?

佛入涅盘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日开示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的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

造命为本事,

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

明理即事,

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佛将入涅盘之际,为什么不受供养?因为佛已成为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接受饮食,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像我们一顿不吃饭,好像吃了多大的亏;甚至没有吃饱,就觉得是赔本。在禅宗有句名言:「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仔细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虽然吃饭穿衣,但是心不在此处。那么心在何处?心念兹在兹、一心一意在参话头,不到水落石出不放松,如此克期取证,为达其目标。释迦牟尼佛说:「我接受牧牛女的牛乳粥之后,便到菩提树下修行,而成正觉。」他吃了牛乳粥,恢复身体的健康,若是不吃也可以的。佛在雪山修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麦子,也没有饿死,虽然骨瘦如柴,但是精神仍很健康。所以才说佛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没有多大问题。

因为佛吃也可以的缘故,所以才在入灭之前,接受纯陀最后的供养,目的是为大众着想。怎样为大众呢?怎能代表大众吃呢?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也就是佛为法会大众,而受纯陀最后的供养,也是为现在你我他一切众生受供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慈悲,给我们众生种点福根。佛若是不吃东西的话,我们众生就没有地方种福了。佛为众生种福田,所以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假如佛不吃东西,众生则无处种福田,而佛弟子就没有饭吃了。

佛的应供,完全是为弟子着想,所谓「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龙;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凡僧。」这是互相休戚,并非迷信。佛为应众生的机缘,而勉强接受这个供养,并不是说佛矛盾,吃了还说没有吃,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也就是破人的执着。

纯陀居士虽是工人,但是他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没存半点企图,所以佛接受他的供养。他说有穷根,希望佛拔除穷根。这表明他唯一目的是为众生种善根,而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我们人不须怕穷根,穷根不会障道,就怕有魔根。魔根就是邪知邪见,若有了邪知邪见,无论修什么法门,绝对不会相应。无论有什么本领,都是在说食数宝,为人家忙,自己没有得到好处。

纯陀居士就是行人所不能行,让人所不能让,所以不和人争。人家供养完了之后,他才来供养,绝不抢先。我相信他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但他是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所以才是人中之龙。因为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为什么纯陀能有这样的因缘?因为他在往昔时,修福修慧,修来的功德,所以在今生能做一位圆满的布施者。

篇二: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

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他们到底有什么联系?佛祖指的是谁?

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之错位认识

由于当下有很多人对“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着错位的认识,有感于此,仅以个人对此之了解,做一简要述说,以其让不明者得以明白其中之差别。

大部分的人认识“如来佛”之称是缘自《西游记》一书,或电视剧《西游记》,而在佛教里真的有“如来佛”吗?

在寺院听到很多导游或客人在进入大雄宝殿时,言其内供奉的主供像为“如来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据我所知,在佛教里面还没有一尊佛称为“如来佛”,如来为佛之异名,在经典里记载,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间解、世尊,加上“佛”之名号,共有十一种称号。这时,人们或许又有疑虑了,你在前面讲到佛有十种名号,为什么在这里会出现十一种呢?实则,在佛教很多经论里列举佛之十号时,有的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有的将佛、世尊合为一号、也有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的,这主要是由于佛典在传入中国时,翻译经典者的翻译角度而产生的,几种称号的融合,相互间并没有抵触。就如我们在英文语句翻译时,同一句英文,我们可以根据本土文化,将它翻成多种形式,关键在于其意义没变。而“如来佛”之称,也许就是《西游记》之作者施耐庵,将如来与佛二种名号合之为一了吧,但此种合法,在经论里是没有出现过的,而作者本人也并非经典翻译者,这就是“如来佛”称号在佛教里出现的不合理处。在这里,且不论作者是否真的将二号合之为一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诸佛之中,是没有“如来佛”这一佛名号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称念时,将释迦牟尼佛称为释迦牟尼如来,将阿弥陀佛称为阿弥陀如来,且不可妄加一佛名“如来佛”。

写此文的初衷,主要是希望对佛教有信仰者,能够智信佛法,避免“信其教、而不明其义”的现象出现。

附:如来十号释意:

(一)如来,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

(二)应供,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三)正遍知,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四)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五)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

(六)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

(七)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

(八)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

(九)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

(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

(十一)世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

篇三:大小乘佛教对于涅盘的解说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槃的解说,差别颇大。也就是说,佛教的人生理想理论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大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是消极的。它视人生为大苦难,由此出发,认为人体消灭了,人生的苦痛也就终结了。因此他把经过维修,消除烦恼,并在死后焚骨扬灰,不留痕迹的消灭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就如同灯火之光被吹熄了一样。至于人们修道成阿罗汉,死后进入涅槃,在这之后是什么情况,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小乘佛教认为这是人类的心灵和语言难以讨论和描述的问题,这个问题犹如只供旅行者漫游的森林,一台仅供世俗娱乐而无益的木偶戏,只能产生争论、纠缠和痛苦,而无助于获得觉悟和证得涅槃。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传世人之一龙树,反对小乘佛教一无语涅槃当做追求和最高境界,他突破小乘佛教的思想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同意的。他批评小乘佛教不懂得这个道理。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这样就永远不能真正到到涅槃。龙树认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争取的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并加以运用,也急速hi说要去掉一切戏论,“展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

实相涅槃的内容有两个要点;一是从实相看,世间事物流转生灭的,而涅槃是超出流转生灭的,但世间一切现象是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两者都是空,由此可以说,世间事物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还可以说世间与涅槃是一回事,即由实相把两者统一起来了。这就是龙树所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实践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龙树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会对食物产生颠倒分别。从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没有一般人认识所勾画的那样的实体,即体会到空(无自性),还事物以本来的清净面目,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二是强调为了达到实相涅槃必须永远不能停顿。因为一切事物十五项联系的,人也是如此。人是整体,不只是个体,不能丹徒行动,而要全体行动起来,自利利他,甚至要以他为己,把自己融合在众生的汪洋大海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样在趋向涅槃的道路上,也就会觉悟到有好多事情要做,普度众生的事情永远做不完,决不能中间停下来。由于发愿要普度众生,即使自身的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图无余涅槃了,也绝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这也成为“无住涅槃”。

龙树一系根据世间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和理论,认为按照时间的实际而行动就是和涅槃相应,而这种践行趋向涅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渐由污染转为清净、驳杂转为纯粹的过程。这方面的道理后来为无著、世亲提出了“转依”的范畴以代替解脱。也就是通过转别认识,以影响行为,进而改变客观环境。人们在修持过程中,若果使清净的概念,人是逐渐代替污染的概念、认识,进而使整个认识改变,并带来了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又带来了环境的改变。这样人生也就从染转净,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这是继中观学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涅槃学说。

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还反对小乘佛教否定常、乐、我、净为人生的基本要求的看法,强调涅槃境界具有常、乐、我、净四中美好属性,甚至有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行相,主张追求和找到人生的常、乐、我、净,这又为人生理想开辟了另一条新的宗教途径。

小乘佛教以“虚无绝灭”为涅槃的内容,这是无视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否定人生应有的积极奋斗的精神,表现了对人生的悲观和消极无味的态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以一切事物的实相为涅槃的内容,而实相被归结为非有非无的毕竟空,这是拐弯抹角地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他们以悟解客观世界的不真实为最高的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唯心论。但是中观学派把世间与涅槃打成一片,取消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鸿沟,缩短人

与佛的距离,这实际上又增加了涅槃学说的现实内容。大乘佛教学者主张研究为世间服务的认识,如天文、地理、医学、工艺等,这不仅影响了佛教的方向,也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四、人生结解脱的途径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尤其是大小乘的讲法也不尽一致,下面着重就比较典型的八正道、三学和六度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八正道

前面已提到,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风。释迦牟尼不相信苦行主义的自我虐待,认为单纯的禁欲是无价值的,也是徒劳无益的;他反对纵欲主义,认为这更不能摆脱痛苦的纠缠。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主张,共八项,称为“八正道”。八正道即八种合乎正理的成佛途径,也称为“八圣道”。其具体内容是:

1。正见;离开邪非的正确简介,也就是具有佛说的四谛知识、原理唯神、唯我、唯物等主张。简单地说,正见就是佛教知识。

2。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作佛教的纯真智慧的思索。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政党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作一切恶行。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入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象占卜等,都要反对。

6。正精进:也作“正方便”。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向解脱精进。也就是要努力防止恶心升起,已经生起的要使它斩断;要努力使善心生起,贝宁是他发展臻于完善。要按照公交的标准辨别善恶,去恶从善,并强调自觉努力,反对懈怠与昏沉。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志,身心寂静,专注一境,远离散乱之心,思想集中,深入沉思,以佛教的智慧观察整个世界,犹如一痴清水,其中鱼群和石砾都清晰可见,洞察人生的真实,领悟四谛的意义,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八正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正念、正定为辅;二是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正精进是双关的。正见和正命分别为佛教新图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主要点,在八正道中具有重要意思。八正道为佛教信徒的修持方法确立了原则,奠定了基础。

(二)三学

八正道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正精进是就学佛教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三学相互联系,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大小乘佛教对于三学的态度并不一致。小乘佛教严格区分戒、定、慧,大乘佛教则将戒和定都归属于慧,三学和成一体。小乘佛教将戒和定是做机械的规范,大乘佛教则是灵活地运用戒和定,提供方便。

1.戒学

戒,作为三穴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指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按其内容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所谓止持戒,“止”,防止,止息,意指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所谓作持戒,“作”,修习善行,意指风驰

一切善行的戒。戒和律经常连用,称为戒律。但律一般滴说也是指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但律和戒也有区别,单眼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指定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佛教新图不得闻知。

五戒,即前文已讲过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后来因考虑到,一般在家信徒可能被俗务所缠,难以天天坚持五戒,为此而规定每个月有六天斋日,再此六天内要远离一切声色尘嚣,遵守五戒,此外再加上三戒,合为八戒。增加的三戒是:(1)不做人和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和不任意装扮自己。也就是不观听歌舞音乐,不看戏剧,也不看花草,不敷擦油膏,不装饰自己。(2)不坐不睡高广华丽的大床。(3)不食非时食。也就是正午过后不在吃饭。三戒中的一、二是戒,三是斋。连同前五戒,合称为“八斋戒”或“八关斋戒”。八戒比五戒要求更加严格,但它是临时奉行的,如同一个月中六天,甚至一天,可以灵活实行。在家信徒受戒期间,过一种近似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十戒,是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出家男子和出家女子奉行的十条戒规。其中一、二、四、五各戒的规定和五戒中相应戒条的内容完全相同,第三戒为不淫,既不能搞男女关系乃至娶嫁结婚。后五戒是将八戒中第六戒分为不涂饰和不观听歌舞二戒,其他不坐高广大床和不非时食二戒完全一样,再增加不蓄金银财宝一戒,共为十戒。具足戒,也称为“欠戒”是出家僧尼奉行的戒条。戒条数目说法不一,通常依《四分律》所说,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具足戒对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都作出了繁细而严格的规定。

大乘戒在小乘戒的基础上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重在解脱生死,推究出生死的根源是贪欲,因此以判断各人的贪欲为戒规的基本内同。后来大乘佛教强调图谋一己之私而妨碍、侵害、毁坏他人即自私的贪心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戒律必须以根断私心、贪心为根本,并相应地提出“摄众生戒”,也称“饶益有情戒”,以教化济度众生。大乘戒重要的是“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是:(1)杀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

(5)酗酒戒:(6)说四众戒;(7)自赞毁他戒;(8)悭惜加毁戒,即对于吝啬施财施法,并加以诽谤诋毁的戒;(9)嗔心不受悔戒,即对于仇与恨损害他人和不受对方忏悔的戒;(10)谤三宝戒。十重戒中,自赞毁他戒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新增加的后六种戒的中心,其他几条戒都是这一戒条的展开。大乘佛教还强调这条戒要一直贯穿到智慧上去,注意心灵结构的完整。违反十重戒的构成破门罪,要被开除并驱逐出僧团,所以是重戒。与此相对的四十八轻戒,是对轻罪的禁戒,其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犯此种戒的均按戒律规定进行忏悔,不受开除处分。大乘戒将饮酒作为轻戒,表明对佛教徒的物质生活的约束放宽了,处理也比较灵活了。

2.定学

定学即禅定。“定”是梵文的音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去的确定之认识、做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定有两种,一是“生定”,指人们生来就有一种精神功能;二是“修定”,只为获得佛教智慧、功德、神通而休息所生的功夫。禅与定有区别,“禅”是梵文的音译,“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禅和定合称,含义比较广泛。中国禅宗以“禅”命名,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兴”,而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镜的形式。

佛教历来都十分重视禅定。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教徒的宗教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法是禅定。后来大乘佛教又进一步把禅定作为证悟般若理论的方法。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心佛禅”和“实相禅”。

“四禅”,也称“四静虑”,是佛教用以对治妄惑、生诸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其内容

是:

初禅:由寻求伺察作用,在内心对佛教形成坚定的信仰,并产生喜乐的心情。

二禅:进一步断灭以名言为思虑对象的寻求伺察作用,在内心对佛教形成坚定的信仰,并产生新的喜乐。

三禅:舍去二禅所得的喜乐,住于非苦非乐的境地,并运用正念、正知,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奇妙乐”。

四禅:舍弃三禅的妙乐,为念修养功德,由此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

四禅就是经过四个层次的禅定,引导众生脱离欲界感受,专心与佛教的修养功德,而形成一种“不苦不乐”的特殊心理感受。

“念佛禅”,是借助于佛教智慧,专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一十方诸佛现立于前,从而总价一种特异力量,更快地达到成佛的境界。

“实相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就是“空”,它主张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若理论的放大。

3.慧学

慧是梵文的音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辞职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为培养、增加佛教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佛学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五明,即从他所闻得的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咀嚼融汇,条理贯通,是得与自己思索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实理,是得于证悟的智慧。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进入涅槃境界,成就为佛。慧学主要阐发的是佛教人生观和宇宙观,内容极其庞杂丰富,此处从略。


释迦涅盘》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25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