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抗战家书

抗战家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4 15:23:21 | 移动端:抗战家书

篇一: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高会民整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春望》曾使多少人感动不已,而“家书抵万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沟通思想、表达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家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等元素于一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不可否认,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当翻开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合作编撰的《抗战家书》的书稿时,立即感到战争的硝烟扑面而来。从那些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体会到那时的人们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遭受的伤痛,体会到因伤痛而产生的愤怒,从而理解了因愤怒而进行的坚决的抗争,进而理解了由抗争而生出的必胜信念和在伟大的实践中的心路历程。有哪种文献比这些家书更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战争中人们的体验与情感呢?

下面从《抗战家书》中摘编几位殉国将军的抗战家书(已经出版社授权),让我们感受一下这些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而捐躯的先烈们的爱国情怀。

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下面两封诞生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炮火硝烟中的亲情家书,是著名抗日将领蔡炳炎将军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搁笔四天之后,蔡将军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英勇殉国。“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大敌当前,作为丈夫、军人,蔡将军选择了为国尽忠,用生命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志学内子妆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据报载,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众无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账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此为最要紧之事。保、亚、浙等儿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时祺

洁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十一日上午七时

志学内子妆鉴:连日致书谅已躬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困难。周难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

时祺

洁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

姑母近来有信否?如无信来,再者本< 月> 廿二日晚八时我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等到苏州去。

蔡炳炎(1902—1937),名善举,又名丙炎,字洁宜,安徽合肥人。父亲蔡继彬,粗识文字,以农为业,母亲亦为农村妇女。蔡炳炎7 岁启蒙读私塾,聪明过人。15 岁学有所成,1923年去上海,次年初去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10月参加了黄埔学生军镇压商团的叛乱。11月结业,编入黄埔教导二团任排长。1925年2 月至11 月,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了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1926年7 月至1928年底,蔡炳炎参加了第一和第二次北伐,在东征北伐诸战役中屡建战功,由排长擢升连长、副营长、营长、第九军军士教导大队上校主任、团长等职。1929年初调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1930年初,陆大尚未结业,与同乡卫立煌同时调到江淮地区招募新兵,先后任卫立煌第三纵队指挥部少将参议、第一团团长。8月任卫立煌部45 师135 旅268 团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1936年初,任第18 军67 师201 旅旅长,调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三个月,5 月晋升为陆军少将,7月调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8月回武汉率所部201 旅由水路向上海进发,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8 月13 日,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这是全民抗战开始后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在上海及沪郊进行的大规模会战。会战中,日军被迫逐次增兵至30 万人,伤亡5 万余人。国军逐次增兵70余万人,损失数十万人。淞沪会战悲壮而惨烈,战役共分三个阶段,8 月13日至22 日为第一阶段,8 月23 日至10月25 日,为第二阶段。蔡炳炎将军上面第二封家书的写作时间8 月22 日上午8 时半正是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即将开始的战斗间隙。

蔡炳炎率所部于8 月22 日晚进入沪郊,固守罗店以西前沿阵地,初战告捷。24日日军大批援军赶到。25日破晓,敌11师团多田骏部队约3 000 人由宝山小川沙口岸登陆,在大批空军和军舰炮火掩护下,奔袭我罗店地区并占领了陆家宅、沈宅一线阵地。蔡将军率5 000健儿与敌血战一昼夜,我军伤亡严重。26 日黎明,敌二次援军又至,战斗更为激烈。敌人用飞机、坦克、大炮把我军的后勤供应和增援部队阻隔,我军一次次展开肉搏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时,相继传来我主力402 团团长李维藩和一些营连长阵亡的消息,蔡将军调整部署后下令道: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时近中午,蔡将军亲率唯一的特务排和402 团的第三营冲向敌阵,杀敌多人。约中午12 时许,蔡将军不幸被敌弹横穿胸部,以身殉国。

蔡炳炎将军给妻子的家书

据安徽省政协提供的资料介绍,蔡炳炎将军的夫人赵志学(多年侨居美国)将这两封家书用绫布装裱后一直带在身边,辗转半个世纪后仍保存完好。1987年6 月,赵志学女士将这两

封遗书连同蔡炳炎写遗书用的美制钢笔一起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谢晋元:为国而死 重于泰山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作出自己的正确选择。70多年前,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与敌血战四昼夜,抒写了一曲民族抗战的壮歌。

萍舟吾兄:

九日示悉,昨日上函谅达。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希释念可也。

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事[世]故,影响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维诚在目前环境下,绝对不能来汉。如蕉岭有危险,汉口则不可以言语计矣。抗战绝非短期可了,汉口商业中心,更非可久居之地。倘维诚属个人行动,自较便当,以今日而论,幼民姊弟绝不能片刻无人照料也。望速将弟意转知维诚,不论如何,绝不能轻易离开家中,切盼。

黄渡情形如何,此间何无所知,当加注意。款项只要可以寄去,必尽各种方法,遵命汇去,勿念。

岳母抵汉后,想因店铺放弃,而内心不安。吾兄经济情形若何?倘有困难,希函知以便设法接济也。弟衣物此间购买方便,望勿麻烦可也。敬祝冬祺!岳母大人以次敬叩安好!

中民弟 十月十八日

信由上海探投,勿写八字桥或其他地名,即可交到。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对许多人来说,他的名字也许有些陌生。但只要提到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不能不提到谢晋元。他就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指挥者,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 师524 团中校副团长。

书中收录了谢晋元团长的一封家书,收信人张萍舟,是谢晋元的连襟。家书共四页,用的是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信笺,纸张呈淡黄色,仿佛在向我们轻声诉说70 多年前的那一段历史。

1937年8 月11 日深夜,第88 师师长孙元良命令谢晋元所在的524 团开赴上海。部队到上海真茹站后,即跑步进入北站附近阵地。8月13 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524团立即还击。激战月余,日军从外围包抄上海,10 月26 日大场防线失守,524团奉命掩护大部队撤

退。

家书写于1937 年10 月18 日,淞沪会战已进行了两个多月,大场防线面临失守,此时距10 月26 日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只有短短8 天。

谢晋元在家书中说,当时“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在第一页信纸左侧,有一行小字,是谢晋元写完此信的补笔,他叮嘱回信邮寄“勿写八字桥或其他地名”。八字桥在虹口,曾是1932 年一二八和1937 年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激战之地,双方伤亡极其惨重。后来日本人拍的战争纪录片《上海》,片头就是此地遭受战火劫后余生的一棵银杏树。谢晋元写这封家书的时候,敌援军已陆续进入淞沪战场,第88师奉命转攻为守,谢晋元率部撤离了八字桥。

谢晋元是极有操守的军人,从家书中可见一斑。“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10月26 日,谢晋元奉命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部队后撤。谢部孤军浴血奋战了四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创。四行仓库巍然屹立,国旗高高飘扬。孤军的事迹为人传颂,被称为“八百壮士”(实际人数为四百余人)。后接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方于31 日退入公共租界。

战事紧张,谢晋元在信中惦念着妻儿的安危,叮嘱他们不要轻易离开家乡。谢晋元与妻子凌维诚是在一次婚礼上结识的,当时两人分别是伴郎和伴娘。尽管凌母对在战争年代嫁给军人表示担忧,凌维诚还是不顾反对,1929年在武汉与谢晋元结婚。婚后两人聚少离多,大多靠通信交流。1936年春节过后,谢晋元预料日军侵华战争必然爆发,亲自将寓居上海的妻儿送回广东原籍,临别时对怀孕的妻子说:“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我亲自把你们接回上海。”谁知这一次分别竟成永诀。

部队退入租界后,谢晋元多次拒绝了日军的威胁利诱。1941年4月,他被日伪收买的叛兵刺杀,时年36 岁。死后国民政府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上海十万民众前往瞻仰遗容。

戴安澜: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不仅独自抗击了强大的日军,而且两次派出远征军,支援英美盟国军队。1942 年3 月,戴安澜率所部第200师在缅甸同古保卫战中歼灭日军4 000余人。后在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受伤殉国。戴安澜将军牺牲后,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了两封信,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催人泪下。

【致妻子】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连[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 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

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数年,即可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又我去岁所经过之事,实太对不起你,望你原谅。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专此即颂心安

安澜手启

三、廿二

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又及

注:端公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知名爱国人士,是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1942年2 月28 日,端公于广西全州病逝,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

【致友人】

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鉴: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手此即颂勋安

安澜手启

三、廿二

戴安澜(1904—1942),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 今属芜湖市) 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7 军第73 旅旅长、第89 师副师长,第五军200 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和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 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3月,戴安澜率领200 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做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

3月22 日,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连[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

篇二:抗战家书

抗战家书 时值清明,让我们一同缅怀先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中华热血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或血洒疆场,或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今天,我们翻开他们写给亲人的家书,除了能感受到为国赴死的英雄气概,还深深地感受他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浓浓的亲情,以及为了民族存亡舍小家为大家勇于献出生命的豪迈,以及对家人的愧疚。集温情与豪情于一身的抗日先烈,在血洒疆场之时,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敌人的囚车中,于字里行间挥洒出他们的真情。

1: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

家书原文

志兰: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

乔迁同志那批过路的人,在几天前已安全通过敌之封锁线了,很快可以到达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担心你及北北(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左太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

??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不多谈了,祝你好!

叔仁

五月二十日晚(注:此信写于1942年)

家书背后的故事

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参加中共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负责人之一。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1931年12月奉命参与联络指导国民党军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后,任红15军政治委员,后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努力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教育改造部队,率部参加赣州、漳州等战役。1933年初任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后任副局长。同年1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所部进行突破国民党军4道封锁线、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到达陕北后参与指挥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左权注重研究军事理论,撰写了一些军事论文,翻译了若干有关苏联红军建设和作战的文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武装,创建根据地。从1939年起,他先后3次组织整军,利用战斗间隙整顿部队,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在此期间领导创建黄崖洞兵工厂,有力支援了敌后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8月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经3个多月作战,歼灭日伪军近4万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抗击日军第36师团一部的疯狂进犯,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誉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左权仍然提倡学习军事理论和研究战术问题,撰写数十篇论文,论述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问题。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25日,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于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这封家书是左权将军殉国前五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2:彭雪枫:战地情书见证革命爱情

家书原文

林颖同志:

事情或者过于突然,但敌后两年我们是在相互了解着的,所以又不见得如何突然。由于子久(注:即刘子久同志,时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瑞龙(注:即刘瑞龙同志,时任淮北区行政公署主任)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

我想,你对我也许比我对你了解的更多一些,因为那是党的生活使然,然也许双方了解得一样,那也是党的生活使然。

既然是“终身大事”,必然要格外慎重,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慎重了十年了。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军人究竟还是军人,我的军衣已经穿了十八年了。

我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共产党员,有许多缺点,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的了解我,才能更多的帮助我。也才能更多的相互帮助。

有时间,我们需要长谈,但为了先使我了解得更多一些,盼望你能抽暇写信给我。

要写的话很多,会晤时详谈吧。

此致

篇三: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一)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曾几何时,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年轻的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重读抗战家书更为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这是何叔衡烈士在1928年6月去前苏联学习的路上,途经哈尔滨时所作《剑门道中遇微雨》中写道的。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抗战家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24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