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诫勉谈话心得体会

诫勉谈话心得体会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4 12:54:13 | 移动端:诫勉谈话心得体会

篇一:领导干部纪律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纪律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纪律心得体会

xxxx镇党委高度重视“把纪律挺在前面”先行先试工作,采取四步走方法,逐步将纪律深入人心。

多个平台强化“学”。一是充分利用好“四个宣传平台”,即镇廉政文化园、村廉政文化示范点、新农村廉政文化大舞台、廉政书屋,通过多渠道、多类别、多角度,建立起浓厚的廉政文化宣传氛围。二是编制学习读本和学习笔记,购买廉政图书,发放到每位党员干部手中,接受系统全面的学习。三是开展书记宣讲廉政党课。各支部书记担当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王岐山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开展针对性讲课。四是定期发送廉洁短信,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将党的纪律规定牢记于心。

多措并举落实“行”。一是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纪律贯彻始终。二是做到纪律考试全覆盖。镇村干部实行闭卷考试,对第一次开始不合格的,统一安排第二次考试,仍不过关的将进行约谈。三是严肃工作纪律,抓早抓小,对检查发现或群众反映的一般性违纪问题,及时采取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早打招呼早处理。日前,根据群众举报,有村干部中午饮酒,据查属实,镇纪委已对该同志进行约谈,并在全镇大会上通报。

多种方式进行“思”。一是开展“把纪律挺在前面”自查自纠活动,将该项活动与“四访三问”结合起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多向群众请教,多思考措施的合理性,注意纪律的高压线。二是镇纪委做到既注重日常监督管理,又狠抓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明察暗访,铁心硬手严肃执纪,以“作风建设”新常态把纪律挺起来。并就我镇几例违反纪律的案件,开展集体大讨论,用身边的案例提醒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警醒。

多加总结深化“悟”。一是镇纪委根据“学、行、思”的结果,提炼总结出该镇纪检工作的特色做法及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二是镇村干部就针对自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强化自身整改;三是就集体学习讨论的案件,撰写>心得体会。

篇二:对诫勉谈话的几点思考

对诫勉谈话的几点思考 新华网 发展论坛 出尘不染从本质上来看,诫勉谈话制度是一种内部监督,检验一种制度的成效关键要看执行后的社会效应。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忌仓促上阵,要准备充分。诫勉谈话前,对已掌握的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事实要反复进行甄别,必要时可组织调查核实,确保掌握的问题事实准确、全面、真实,防止事实不清、情况不明等造成谈话被动。要拟好谈话提纲,对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进行安排设计。要认真分析预测谈话对象可能提出的问题或有关说明,查找政策依据,做好应对,同时对谈话中涉及的时间、人员、地点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要对谈话对象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确定合适的谈话方式方法。

二忌主题分散,要有的放矢。诫勉谈话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谈话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展开,不能把诫勉谈话当成“拉家常”,对谈话对象有意或无意分散和转移主题的,要明确指出,及时纠正,做到讲问题要准:指出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时,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提要求要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针对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诫勉要求。要求谈话对象表明态度时不能讲假话、大话、

空话,必须是真话、实话、心里话。

三忌生硬呆板,要讲究艺术。诫勉谈话场所选择要恰当,做到严肃而不压抑、庄重而不失自然,为有效谈话提供适宜的环境。谈话开始时,应将有关情况向谈话对象说明。必 要时可作一些语言铺垫,消除谈话对象紧张、猜疑和逆反等心理,谈话时要注意观察谈话对象的言谈举止,恰如其分地将谈话逐步引向深入。要注重字词、语气运用恰当,避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重视谈话对象对有关问题的说明甚至反驳意见,避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做到利害分明,情理相融,使谈话对象真心接受。

(靖宇县纪检委宣教室 陈汉国)

篇三:守纪律讲规矩心得体会

守纪律讲规矩心得体会

严守党的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做任何工作和办任何事情中,党员自己先要成为讲规矩、守纪律的表率。“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自己“风纪扣”先松了,怎么用纪律去要求别人?有的人记住了自己是“单位领导”,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有些人习惯喊口号、说空话,让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却置身事外,打铁还需自身硬,将严明纪律当做每日的功课,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挺起腰板做事。从这个角度说,守纪律、讲规矩,本身就是党员干部自己所必须的。

守纪律更重要的是要敢作为、勇担当。党章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准则,是党员干部就必须按党章规定来说事、来办事,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对的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这是党员的根本职责,只有抓起来、抓好了,才谈得上负起自己的责任。

是党员干部就必须敢担当。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与“怕”的心理有关。或是怕“影响团结”,不敢指出别人工作中的缺点财务,在“打圆滑”中让小错发酵升级;或是怕“搞坏印象”,让人觉得自己爱管闲事好当官,在“和稀泥”中让作风一泻千里;或是怕“丢

了选票”,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在“装糊涂”中让工作延误搁浅。凡此种种,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得失心太重,在患得患失中看不清大局,在顾虑中辨不准方向。实际上,“严管就是厚爱”。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才能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由此看来,守纪律和敢担当本身就是统一的。纪律虽然是禁止性的,但禁止之中有导向。正如党章中所言,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这本身就意味着,遵守纪律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如果拿“守纪律讲规矩”当借口,该作为不作为、该亮剑不亮剑,就会变成消极的守规矩,这种不作为就是不负责,只要是党员,在遵守党纪方面就是平等的、一致的。在遵守党纪上没有“特区”,也没有”敏感区”,更没有“禁区”。并且,随着党员干部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其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更要主动自觉、真心诚意。领导干部理应成为一般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榜样,位置越高越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干部要从白身做起,树立平等的纪律观念,以上率下,带动全体党员严格遵守党纪。

是党员干部就必须守纪律敢担当,更是营造清正党风的积极主体。维护党的纪律必须严格查处违纪行为。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是每一名党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形成遵守和维护党纪的强大合

力。严明纪律不是消极的守,而是争取主动的为。同时,敢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在这一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多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多运用科技创新的成果,在重要时间节点不断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一年抓下去,让全社会都能看到我们在作风建设上的决心。

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每位党员干部只有严守纪律、勇于担当,才能从外现于行变成内化于心,以新的工作成绩,迎来群众的尊敬和党的信任。


诫勉谈话心得体会》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17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