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改革开放对辽宁的变化1000字论文

改革开放对辽宁的变化1000字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1 09:46:02 | 移动端:改革开放对辽宁的变化1000字论文

篇一:论改革开放给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给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 公元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生死攸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奠定了随后三十年间中国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真正的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开始大步流星的走上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而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对于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知难免片面、肤浅,对于“改革开放”我们又缺乏宏观的理解和直观的接触。为了更好的写好这篇小论文,我向家中的长辈进行了咨询,倾听了许多他们眼中对“改革开放”印象,也更直观的了解到改革对于我们百姓身边所带来的切实变化。而这些关于“衣食住行”的变化,往往也正是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首先是改革开放后,在“衣”上给我们所带来的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如今,多数人对于衣着上的追求,早已从单纯的保暖,走向了美观得体。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是对衣着的个性以及品牌有着更高的追求。而这些变化,对于许多我们父母辈这代人来说,无疑是巨大而具有冲击性的。据妈妈回忆,30年前,蓝灰黑一直在中国人的服饰颜色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当时基本所有人都穿着相同的衣服。反而如果谁要是穿着颜色比较鲜艳的衣服,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而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渐渐有人穿起了“喇叭裤”“连衣裙”等,以前人们很少能见到的衣着。但在当时这些依然会被一些主流大众所排斥。到了90年代,电视已经普及,而追求电视剧中那些明星们前卫的造型,更是成了年轻人们的时髦话题。进入21世纪后,各种世界知名品牌早已经将销售重心放在了中国市场。从这些年来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对物质上的追求也有所提高,从国外各知名品牌对我国市场的重视上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渐渐成为了主流。

正所谓,“名以食为天”,饮食上的变化,往往能更直接的反应出“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买粮食要通过粮票来购买,而粮票是根据家里的人口来分的,也就是说想改善一下伙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那个食品缺乏的年代,吃肉也许只能每周或者说几周吃一次,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实施。慢慢人们对伙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伙食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也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外婆带我去吃肯德基时的那种兴奋,而餐厅里也是盛况空前。然而到了21世纪,更多人开始追求饮食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不再是向从前那样,仅仅追求它的味道与分量了。其实这也是人们在饮食上的一种进步。改革开放近35年,人们从刚开始的对饮食温饱的追求,到后来的口味,再到现在的健康。这无疑是一种生活品质的巨大提高。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住”的问题,作为从小在石库门里长大的我,我对住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记得小时候住在石库门的时候,里面什么都是公用的,没有厕所,没有电话,没

有厨房,感觉生活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但这种生活同样也有着它的乐趣,邻里之间非常热闹和睦,天天互相串门,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不会像现在那样根本不知道隔壁住着谁。随着旧城改造的动工,9岁那年,我家也从石库门搬入了高楼。一切都是新的,有了自己的房间,住房也比以前宽敞了很多。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却让我至今难忘。世界上任何是都有它的两面性,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改革开放”为我们所带来的成果与变化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行”,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而作为一名学生来说,90年代中后期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首先从近的说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蓬勃开展,上海的交通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从南浦大桥的拔地而且标志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之后上海又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轨道交通,短短20年时间,上海地铁从当年的空白,到现在的世界第一里程数,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爸爸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去一次浦东起码要花上半天时间,骑车,挤公交,坐轮渡。而现在只要进入随处可见的地铁站,几十分钟就到了。这也奠定了陆家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而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距离也进一步缩短,这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样这也是“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巨大福利。

通过从各个角度的,观察与分析,“改革开放”为我们百姓生活上带来的变化时显而易见的。而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升级版的改革开放即将开始。我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次机会,刻苦学习,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争取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能为祖国尽一份力。

篇二:社会调查论文之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社会调查论文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历史在不停的向前走,社会是发展的,世界时刻在改变着,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来看,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所以,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主要是以了解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以及结合我市的情况来看待改革开放,对此展开调查和收集资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正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正是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30年前,我们挣脱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却仍然迷茫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中;30年前,我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大寨、公社是中国的代名词,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食,物资匮乏是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心痛;30年前,我们身羸体弱,饱受西方诸国歧视,政治、经济、文化受制于人。30年后的今天,我们百花齐放、万家争鸣,从红级网络的大众打虎群体到称雄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莘莘学子,无不飞扬着解放思想的红旗;30年后的今天,多元化、明色彩、快节奏的都市文化已逐步取代了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旧主题,皮尔·卡丹、奔驰宝马在中国已变得毫不稀奇,货物琳琅满目的巨型超市星罗棋布;30年后的今天,中国担当了亚太地区金融的定海神针,深沪交易所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带来纽约华尔街的厄尔尼诺,中南海成了第三世界利益的代言人,2008北京奥运牵动了整个地球村。

是什么在3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3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细数改革开放的点滴,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太大了,下面是通关此次社会调查中收集的一些资料以及结合本市的发展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作出的一些总结。

一、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收入结构趋向多元化

(一)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初期,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国企改革向纵深的推进,以及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拓宽了居民的就业空间和机会,收入来源不断扩大,劳动收入明显增加。平均每一就业者的年收入水平也从1986年的2560元、1990年的5542元到1993年突破万元,达11104.92元,1998年突破2万元,达20039元,2003年突破3万元,达30800元。

(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

“民以食为天”,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生活水平的提

高,使“吃”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缩小。2007年,珠海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33.6%,比1986年下降了27.5个百分点。按恩格尔定律,珠海城市居民生活总体上正向富裕阶段迈进。

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收入增长,居民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可喜变化,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吃开始讲营养,穿开始讲档次,行开始讲方便快捷。居民的居住舒适意识、医疗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在这期间,人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城镇居民用于吃的开支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86年的61.1%下降为2007年的33.6%,而文化教育娱乐和居住支出的比重则分别由1986年的6.5%和6.4%上升为2007年的12.8%和8.1%。消费结构明显表现出生存资料比重减少,发展和享受资料比重提高的趋势。

(一)食品:注重营养健康

在食品消费中人们注重食物的营养,干鲜瓜果、各类鲜奶等已是居民家庭的必备。社会的进步使居民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方便快捷的食品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居民在外饮食消费逐年增加,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在外饮食达到1756.43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9%。

(二)衣着:追求时尚,展现风格

改革前,居民衣着消费极为单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社会提倡的风气。改革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各种款式花色的服装为居民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人们不再单纯关注服饰商品价格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实用、品牌、时尚和个性,更加讲究着装整体搭配效果,着装与各类场合的结合,服装的高档化、时装化、品牌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服装消费的一种潮流,也形成了一种文化。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31.98元,比1986年增长11.8倍,人均购买服装13.56件。

(三)居住:居者有其屋,住房更加宽敞舒适

据调查,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3.1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7.24平方米。居住条件的改善更为明显,从房屋产权看,2007年末,91.2%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住房产权。其中商品房占37.4%,房改房占38.3%,原有私房占15.4%。从住宅建筑式样看,有98%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100%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浴室,10.4%的家庭使用管道煤气,89.6%的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住房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405.05元,水电燃料费支出945.70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16.3倍和12.5倍。

(四)耐用消费品:高档时尚,升级换代快

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富有的标志,早已被彩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空调、音响、电脑所取代,并向着人工智能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家庭对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普及程度迅速提高。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941.31元,是1986年的5.5倍。到2007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65.84台、电冰箱99.

30年来,关于吃、穿、住、行有太多的变化。从没的吃到你想如何吃就如何吃,从没的穿到下衣当上衣穿,上衣当下衣穿,从出门步行到坐飞机,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蜗居

斗室,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等等。

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天崩地裂,四川地动山摇。顷刻间,一场8级大地震让数万生灵遭涂炭,美丽城乡变废墟。琅琅书声,嘎然而止,吟吟笑语,瞬间逝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灾大难,见证党的执政宗旨。关键时刻,党和国家快速反应,迅速成立坚强的指挥部。铿锵救灾令,举国齐动员。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地震毁坏家园,毁不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勇气;塌方阻隔交通,隔不断党和人民血肉相连。党和人民筑就的钢铁长城,遏制了灾情的蔓延;亿万颗心汇成的暖流,催生了汶川的春色。最难忘,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指示,关键时刻抵灾区,冒险跋涉查灾情,余震之中鼓勇气,深情亲吻小梦文,彰显“以人为本”亲民观;温总理深入一线指挥,数夜无眠,几度哽咽,使震颤的大地燃起希望——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救援,全力以赴,打破了某些国家认为中国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变成一盘散沙的错误认识;国家调拨物资,社会捐款捐物,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雄厚。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三: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及问题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 院

专 业学 号20122119 姓 名

完成时间2013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材料与冶金学院 冶金工程 纪雷刚 年08月21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

内容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一、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家乡从前和现在

这个季节,正是家乡即将种植的季节,也是农民大忙的季节。30多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叫人不可思议。

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 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现在,家家住的都是砖瓦结构,屋里装修得是富丽堂皇。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天天不断,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出门有摩托车、小轿车,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家里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煤气灶、彩电等,全是电器化。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现在,不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们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现在讲科技致富,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许多农民都看到知识的益处,纷纷外出学技术。

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

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是啊,改革开放后,家乡变了,人们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家乡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昌盛,家乡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四、家乡存在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取得了很多成就,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问题严重上。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再次,人口压力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最后,人口压力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人口压力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五、如何解决

(一)解决人口数量大问题

首先,解决人口数量大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具体研究分析,找出本地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表现。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从目前看,凡是影响了人们“吃住行用学”,影响了改善民生状况和社会发展前程的人口,都是人口问题。比如:出生缺陷的人口,不能完整享受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口,不能充分就业、不能创收、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口,养老难、看病难的人口,以及结构失衡、分布不均、流动无序的人口,等等。这些人口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就会阻碍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的发展,过穷日子肯定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要明确如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统筹,就是通盘考虑和安排,不是单纯地就人口谈人口,而是将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来运筹。简单说,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生态状况,推动社会进步来解决,让人们在发展中唤醒人口意识,唤醒少生优生、优育优教利国利民的意识,生一个孩子可能太少,但是,可以集中精力、时间和财力强化教育与培养,成本投入少,产出效益大,而生两个孩子可能正好,对于调整人口结构、平衡人口发展、促进家庭养老有好处,如果生三个、四个孩子那就多了,肯定要吃苦挨累,不划算,也不利于过富裕生活,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这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之策;

就是要通过政府依法推行计划生育,加强宣传教育,实施科
改革开放对辽宁的变化1000字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92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