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论文1000字

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论文1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9 12:13:02 | 移动端: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论文1000字

篇一:近代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统治晚期,政府腐败,国家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清王朝的实力大大衰退,从先进到落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将矛头指向市场和资源都相当丰富的中国,开始了对中国的入侵,并导致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幕。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英国强占香港岛,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且要求中国支付巨额赔款。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遭到破坏,巨额赔款造成的财政负担也转嫁到了农民的身上。而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相继签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国侵略者为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攫取的权益,打着全面"修约"的幌子,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的继续和扩大,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的神圣领土大片被割占,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资本主义侵略者攫取了增开通商口岸和内河航行权以及压低关税等特权,侵略势力扩展到北方沿海和内地。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过渡时期,中国因为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成为了西方列强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殖民地的主要目标。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并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就进一步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沙俄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极严重的大掠夺,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群起效尤,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从此,列强以条约为"依据",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沉重的打击,直接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钜额的赔款,加剧了清政府财政经济的危机,更加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二亿两赔款和三千万两"赎辽费"相当于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靠借外债应付,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马关条约》还为列强勒索大宗赔款开了恶劣的先例;中国割地赔款,加速了日本向军国主义转化,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这笔钜额赔款,投资于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增强了它向外扩张侵略的军事实力,日本逐渐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之一。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化。

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变成为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根据资产阶级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所提出的变法建议,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变法共103天,9月21

日,新法被慈禧太后废除,变法运动宣告彻底失败。

当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社会上掀起维新运动的时候,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和部分士绅,在社会的最底层广泛地掀起了反侵略、反瓜分和反洋教斗争。戊戌变法失败后,这些广泛而分散的爱国救亡运动,迅速地形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反帝爱国运动如急风暴雨般地迅速席卷京、津,波及全国。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严重地威胁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4月间,英、美、德、法四国照会总理衙门,限令清政府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

1900年6月10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奥匈帝国)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共二千一百多人,在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的率领下,由天津进犯北京,正式挑起八国联军大举入侵中国的战争。6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天津近郊的义和团纷纷进城协同清军作战,打响了悲壮的天津保卫战。6月21日,清政府对八国联军发出宣战诏书,决心同洋人"一决雌雄"。慈禧在宣战诏书中表面上慷慨激昂,实际上只想"苟且图存"。宣战后几天,清政府电令驻外使臣,请求体谅,并保证"设法相机自行惩办"义和团。为了达到乞降的目的,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用出卖义和团来换取帝国主义的谅解,来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当义和团在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和天津保卫战中同侵略军殊死战斗时,新任帮办北洋大臣宋庆,竟下令清军在背后攻杀义和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使战局日趋恶化。8月4日,八国联军在攻下天津后,集结2万兵力自天津沿运河两岸分兵进犯北京。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分兵四出攻掠,烧杀抢劫,使京津之间不少地方变成了瓦砾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部分爱国清军和义和团同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北京保卫战中,共毙伤侵略军四百余人,清军也有**十多人战死。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美、俄、法、日、英 、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朝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九亿八千多万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二千多万两,并规定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可以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民不许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十二个战略要地驻扎,帝国主义还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入中国,以两年为限,如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延长禁运年限;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需保护外国人的安全,违者处死。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首先,在经济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帝国主义穷凶极恶地敲诈勒索,钜额赔款,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摊一两银子,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大规模的勒索。这次赔款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抵押,使中国的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全部被帝国主义控制,清政府除了田赋以外,几乎别无财政来源,于是加重搜刮人民,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社会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外债永无还清之日。中国在经济上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

其次,帝国主义从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了中国,加深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统治。《辛丑条约》虽然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却规定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它表明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军事,使馆界的设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外国军队驻守

北京使馆区,使得以武力为后盾的各国公使团可以直接地随时随地形成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北京和大沽等地炮台被拆除,各国驻兵从北京到山海关,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外国军队可以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此外,清政府的许多重要政治措施,都必须听从帝国主义的指使,帝国主义可以挟持清政府惩办官员,可以指使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斗争团体,可以责成清政府禁止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清政府各级官吏便不遗余力的镇压人民的反帝运动,他们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的帮凶和走狗,帝国主义俨然成为凌驾于清王朝头上的太上皇。

再次,这时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投降帝国主义,在此之前,清王朝统治者与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有矛盾,经常处于又和又打的状态。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震惊于中国人民不可估量的"民族精神",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决定仍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继续把清政府当作它侵略中国的工具。正是由于这一点,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提出《辛丑条约》的条文时,尽管勒索极为苛刻,但对清王朝统治者还是极为宽容,继续让慈禧维持这个"懦弱的政府",以致于慈禧向侵略者感恩戴德,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的初步结合,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外反动派水乳交融的彻底结合,从此,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篇二: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网络

(一)、列强侵华过程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有英、法、美、俄等国,其中,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国家。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目的是开拓中国市场,主要侵略形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自、德在华势力发展迅速。列强侵华形式发生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而"以华治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第三阶段(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列强破坏中国革命,扶持北洋军阀,加紧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日,在一战中暂时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第四阶段(1931-1945):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中国内战之机侵略东北,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第五阶段(1945-1949):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中国人民经过革命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第六阶段(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中国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侵朝、侵越威胁中国,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二)、打开中国大门,攫取侵略权益乃至瓜分灭亡中国的主要手段--六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法战争:1883.12-1885.7 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190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①1931-1937年,日本发动的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三)、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强租"新界"割去香港。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改订条约》割去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赔款1800万两白银

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④《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天津条约》营口(最北端)、南京、汉口、台湾等10个通商口岸。

③《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

④《中法新约》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⑤《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及附件:规定了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特遇和租界权。 ②《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③《中法新约》:法国首先取得修铁路的特权。

④《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设厂的特权。

⑤《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⑥《二十一条》:日本对中国的保护权。

⑦《淞沪停战协定》:日本取得在沪驻军权。

⑧《何梅协定》:日本迫使中国中央军队撤出河北,进一步控制华北。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内河航运权首先被破坏。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十一条》:灭亡中国的条约。

(四)、列强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

1.近代前期

(1)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增开商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

(2)甲午战争后: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①开设银行 ②政治贷款 ③投资铁路 ④开矿设厂

2.近代后期

(1)日本在全面侵华期间,"以战养战",利用中国的人力和物力野蛮地进行经济掠夺。

(2)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独占中国商品市场。

(五)、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政治侵略

1.通过强迫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攫取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特权,损坏中国的主权完整。

2.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成为"国中之国"。不仅损坏了中国的主权,而且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3.干涉中国内政。

(1)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实行"以华治华",加强侵略。

①扶植晚清政府

②扶植北洋军阀

③扶植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④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⑤扶植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以维护列强在华的利益。

①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②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破坏辛亥革命

④镇压二七大罢工

⑤阻挠"北伐"

⑥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六)、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隐蔽性强,影响深远。主要目的是淡化民族意识,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

(七)、中国历届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与其实质

1.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2.北洋军阀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北洋军阀利用列强支持,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利用日本支持复辟帝制;帝国主义利用军阀达到侵华的目的,采用"分而治之"政策,中国出现军阀混战。

3.南京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疯狂掠夺人民。30年代,日本发动九--八事变,侵略中国,蒋介石集团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抗战全国爆发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迫抗战。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篇三: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

鸦片战争

教法与学法指导

中国近代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概念阐释

1、自然经济(特征)、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特征、发展条件)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问题设计

1、英国为什么侵略中国?(必要性、可能性)

为什么英国率先侵略中国?

2、如果中国不禁烟,战争会不会爆发?

3、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什么其会处于入超地位?

4、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道光帝任用林则徐禁烟的根本目的?

5、为什么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利告终?我们从中得出何种启示?

6、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教学过程

【单元体系概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最初20多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接连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在中国进行的这两次民族战争中,清政府是民族自卫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和战争中推行的妥协投降政策,致使中国的两次民族自卫战争都遭到失败。英国等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主权,如领土、司法、关税、通商等一些特权;沙俄乘机割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时代特征,肩负起民主革命的任务。在思想界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则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在对待西方侵略者的态度上,清朝统治者由对抗到“和好”,中外反动势力在镇压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借师助剿”标志着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第一讲鸦片战争

(一) 背景(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背景1、2、3;原因2、3)

3、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①鸦片输入

原因:鸦片战争前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居于首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论文1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79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