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中国政治体系1500字论文

中国政治体系1500字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9 09:37:37 | 移动端:中国政治体系1500字论文

篇一:中国政治体系内外环境

第二节 政治体系内外环境

含义:

指的是由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实际样态所提供的制约和影响政治主体行为的各种因素的集合体,是特定政治主体所面对的属于政治体系内部的各种政治现象与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基本要素:政治资源、政治模式和政治局势。

一、 政治资源

(一)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

政治资源是指是指存在于政治体系中的一切可以为政治主体直接或间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设施以及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具体内容:包括政治主体存在和发展可以凭借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新闻舆论传媒、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国防外交等能力和条件。

(二)政治主体与政治资源的互动关系

政治主体与政治资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政治资源是政治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保障。

(1)政治资源制约着政治主体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

(2) 政治资源制约着主体的功能和活力

(3)政治资源还影响着政治主体的前途和命运

2.政治主体可以能动地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

(1)政治主体可以调节和增加政治资源的总量

(2) 政治主体可以调节和促进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

(3)政治主体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提高政治资源的利用效益

1、个人简历

1953年,习近平出生

1969年,就任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就任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

2、 独特性:

16岁就进入政坛

21岁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只用了十年就走进中央

3、原因分析

(1)家庭背景优势——政治资源是政治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保障。

(2)个人才干发挥——政治主体可以能动地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 。

4、总结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政治资源与政治主体之间并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它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关系。

二、 政治模式

(一)政治模式的内涵

政治模式——是指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政治体系构成形式及其持续方式,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主体赖以存在的政治系统的制度(及体制和机制)类型,如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民主制等。

(二)政治主体和政治模式的关系

1、政治模式制约着政治主体的关系和行为。

(1)政治模式调节和制约着政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治模式制约和影响着政治主体从事政治行为的过程和方向。如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政治主体在制定方针、政策时不能偏离社会主义主航道,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方向。

2、政治主体可以维系或变革政治模式。

(1)政治主体可以适应和维护政治模式。

(2)政治主体也可以选择和变革政治模式。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以英国为例,随着其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发展、壮大,封建制不再适应其发展要求,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篇二: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一、政治体制改革背景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形式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以便使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及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生产力及各领域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然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并没有像经济体制改革那般顺利,最近几年,甚至陷入停滞状态。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总的来说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过去相比有所进步,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日趋完善和成熟,逐步走上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轨道。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第三,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1986年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作了两次修改,逐步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在党内,选举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第四,机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政府机构改革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7年进行了五次大的机构改革。

第五,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逐步实施了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二是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实现了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第六,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民王,一个是法治。十二大党章确立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1997年十五大首次确认“法治”概念,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 但是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力度也明显不够,权力过于集中并且缺乏制约,贪污腐败盛行,甚至已经对社会全面改革发展造成了障碍,是中国社会很多矛盾的深层根源。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大家都知道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怎么改革却成了各派争议的焦点,各种利益集团激烈碰撞,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其实我国国内长期存在两种思潮, “左”的思潮,想要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右”的思潮主张自由化,一切向西方看齐。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对这些社会思潮进行了纠正,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仍是当前最主要任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方针不能变,从而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稳住了大方向。但是在接下来的的十四大报告中,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及不多,偶有论及,也态度保守。在随后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提法”延续,创新性及突破性都不够。

三、我国政治改革陷入停滞的原因

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阻力可想而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陷入停滞大体有已下几个原因:

(一)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阻力小较容易的都已经改了,比如我国也做过一些像大部制这样的改革尝试,但是收效甚微。表面的东西改的很好,而留下的都是各部门各机构的核心利益。想要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框架改革,打破部门间的固有利益阻碍很大,铁道部的改革多年停滞不前,而当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下马后却突飞猛进,可见领导人要想触碰部门利益也需要借助外部的东风,而我国的中产阶级还不足以担此重任,所以说,贪腐多,但是东风却不常有,这也是领导人换了几代,改革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二)既得利益集团缺乏改革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经济迅猛发展。掌握着权力和资本的这部分人获得巨大收益,从主观上缺乏改革动力。而我国政改的推动力量中产阶级缺乏足够的力量和话语权,致使改革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停滞不前。

(三)在理论约束和制度约束下,政治体制改革空间有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政治制度”之上的政治体制要坚持,这规定了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改革空间有限。

(四)政治体制改革将会呈现被动式、渐进式前进。执政者需要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汹涌的社情民意。从社会发展现实的层面来看,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领域的改革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都要受制于政治体制改革。所以注定政改是一场进行被动式、渐进式的持久改革。

(五)邓小平以后,我国摆脱了强人政治时代,但是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新执政者往往都没有打破固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勇气和魄力,而且也没有提出打破传统思想的新理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这三个“自信”相比,报告中提出的“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三个“勇于”意义更大!也是执政者需要面对的艰巨考验。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

人们如此关注这一部分,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目前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处于改革的攻坚期。;二是本次十八大将会实

现新旧核心领导班子交接,新任中国核心领导层将要带领中国往哪个方向走,尤其是政治体制的发展走向如何,也至关重要。本次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将留下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国际国内政治事务了解越来越多,思想呈现多元化,参政议政的意愿及积极性有所增强。

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政界和学界都有不同声音,观点比较多元。而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各方观点中,比较引起关注的观点有两个,即“顶层设计论”和“摸着石头过河论”。主张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论”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和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陈家刚等人。吴敬琏曾在2011年提出,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而不是零碎、个别的政策调整。而主张“摸着石头过河论”的当属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2012年,他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提出:成功的政治改革,多是逐步探索。成功的政治改革大多没有什么“理论指导”,更谈不上什么“顶层设计”,多是逐步摸索,一路探寻,最终获得成功的。这在中国叫做“摸着石头过河”。

这两个理论观点的提出者都有自己的逻辑。主张“顶层设计论”的强调理论先行,认为应该先进行政治框架的合理搭建,政治实践应在政治框架的范围内施行;主张“摸着石头过河”的认为理论先行不可靠,更强调实践先行,认为政策应随着实践来进行调整。

对于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也许我们可以从党的十八大中找到答案。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回答了“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第二句话表述的重点是“自信”。而“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十八大报告中分别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段表述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句话的表述,被很多学者解读为“这表示中国的未来既不走资本主义民主道路,也不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始终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报告的第五部分标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专门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历史发展做了概括性梳理,并有这样的表述:“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者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有共识,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二是改革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息息相关,是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三是为如何对待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定了调性,即“可以借鉴,绝不照搬。”四是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调,即态度要“积极”,步伐要“稳妥”。通观全文,更主要强调的应该是“稳妥”,不能激进,更不能冒险。 这些表述表明,在具有政改共识的前提下,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初设计的时候有几点是明确的:“应该改”、“要谨慎改,不搞大民主”、“不照搬西方模式”。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从开始就规定了改革的“方向”和“禁区”。这个“方向”和“禁区”也是后来政治体制改革一直难有大的突破的初始原因。

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但“总病根”则是“权力过分集中”。现在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们。尽管改革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大体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着眼于打击腐败,人民对腐败深恶痛绝,所以对腐败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我国的腐败根植于我国的政治体系,所以打击腐败难度很大,任重道远,所以应该建立健全的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要让打击腐败止步于底层,要做到既要打狼也要打大老虎。

第二,着眼于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高法律的准入门槛和法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

篇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结课论文(15篇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状研究 姓名:xxx 学院: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中国政治体制面临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同时,国家治理体系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本文就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及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转型 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 现状 发展问题

Abstract: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ough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further solved.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will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Meanwhile, the country's governance system is also gradually stepped into the modern world. In this paper, there will have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our system will be solved. And this paper also will further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Keyword: the political transfor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modernlization of country's governance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引 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推动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治理。当代社会,中国正经历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政治变革也凸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邓小平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

然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一、 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现状

(一) 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现实进程之中。所谓社会转型,即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之后,这种变化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看,是指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在经典作家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中形态:人的依赖型社会、物的依赖型社会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被看作是社会转型[2]。如前所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社会转型,就是指我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传统型社会,在这里主要是指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现代型社会,主要是指“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现代型社会中也包含着“自由个性”的萌芽和因素,但作为第三种形态,它主要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是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它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形态看,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变;从政治形态看,是从各种以权威控制为特征的集权专制型社会向建立在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型社会转变;从社会关系看,是从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依赖性关系向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基础的契约性社会关系转变。以上三条,用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来概括,就是现代性具有三个标志性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和转型的过程。

(二)政治转型及其特点

政治转型是指从权威统治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过渡,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权威主义体制的危机与解体和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巩固。政治转型包括了从权威主义体制的危机产生到民主体制得到巩固的整个过渡过程。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渐进式政治改革,其政治体制已经从高度集权和全面控制的集权主义和全能主义政治体制,走向后全能主义政治体制。这种后全能主义政治体制是一种混合型政治体制或二元政治体制,它兼具集权体制和威权体制的特征并含有民主体制的某些因素,其中尤以官僚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转变的政治转型期。[3]中国政治转型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推行“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可以用三个基本数字来概括:13亿人口的一个国家,在30年的时间内,保持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这样的增长势头看起来还要保持下去。与此同时,旧的权威统治体制就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成功和多元社会的形成,必然导致“发展不平衡的危机”。亨廷顿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将为民主政权创造基础。从短期看,迅速的经济成长和经济危机会瓦解权威政权。如果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民主将能够缓慢发展。由威权向民主的转变主要集中在中上层经济发展的“转型带”中。结论似乎很明显。贫穷也可能是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民主的前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前景。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扩展民主的障碍[4]。“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事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经济增长以某种速度促进物质福利提高,但却以另一种更快的速度造成社会的怨愤。”[5]在民众的政治诉求和参与欲望越发强烈的情形下,传统威权体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说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政治治理处于逆境状态中。[6]

2、民众政治文化变迁和民主意识提高的要求政治转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媒介的普及,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民众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逐渐向民主的、参与的和平等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政治转型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如戴维.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
中国政治体系1500字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70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