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8 10:57:07 | 移动端: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篇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

暑假里拜读《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 名著。《三国演义》刻画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 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 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等等,无不个个极尽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 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

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

这句话不无道理。周 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 无数的军事谋略, 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 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 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 长厚的鲁肃, 勇者张飞、 许楮、 典韦, 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 无不个极其态。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 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位人物, 他们分别为两国的重臣, 且皆深谙韬略, 通权知变, 可谓当世之奇才, 而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在与司马懿交手之前,他运筹帷幄中,决 胜千里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论才干,论智慧,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正是因为他的坚忍不拔、锲 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死于五丈原,死在跟司 马懿的对抗当中。

对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但诸葛亮却很 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正式出场,大显身手的 时候, 诸葛亮就称赞:

司马懿 乃世之英雄 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 。

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读书笔记大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诸葛亮以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 不怕孙权, 当然更不怕周瑜、 夏侯惇之流, 这些人他全不放在的眼里, 唯独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在性格上没有巨大缺陷,他不像曹操、周瑜,这些人 都有突出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性格隐患,像曹操性格多疑, 周瑜气量狭小。这些性格缺陷,易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战争中,容 易受到致命的攻击。虽然司马懿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 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诸葛亮六出祁山 ,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 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甚至让司马懿在上方谷险些丧命。

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 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 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的坚忍不拔才一次一次地阻 挠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 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软磨硬抗的劲 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坚信自 己最后会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对付诸 葛亮的战术就是: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 追,反正我粘着你。所以, 六出祁山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 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 战。司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 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 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 就是他的多疑, 特别地多疑, 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 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 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 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但是从司马懿的具体表现来 看,他的多疑有时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时小心谨 慎到了过分的地步,这样就不免贻误战机。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计一战。古人说:

料事者先料人。

要预 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预料一个人,要充分吃透一个人。诸葛亮是个聪 明人,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诸葛亮才能神机妙算,算 定司马懿不敢贸然破城。所以,

空城计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 亮的智高和胆大,也不仅表现出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同时也表现出 司马懿的过人智慧。更重要的是, 空城计故事还表现出司马懿的 战略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 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

诸葛亮两大军事战役南征取得成功、北伐受阻于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出兵六次,多次无功而返。虽然诸葛亮在北伐中算无 遗策,多次打败了司马懿,但却没有彻底打败他。诸葛亮北伐最大的 难题是粮食。

蜀军的粮食要通过千里栈道运输到战争前线实在非常困 难。所以,时间利于魏不利于蜀。虽然诸葛亮认识到这一形势,但却 没有从战略方针的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司马懿认识这一形势, 采取了软磨硬抗的战略决策,最终活活拖累死诸葛亮。所以说:诸葛 亮是战术高手,司马懿是战略高手。诸葛亮赢得一场战役,却输掉整 个战争。

所以军事上司马懿略胜一筹。

篇二:《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俗小说的流传比正史还要长远,影响重大的也就只有三国史了。鲁迅说,“三国史不简不繁,正好作小说。”而罗贯中这位在那个时代被视为同妓女地位等同的通俗小说作家,穷极一生,写下了恢弘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留下了最为大气的一笔。

再读三国,就似平静的海面猛地掀起一股巨浪,激荡着内心沉寂已久的角落。

杨镇的一首《临江仙》,述尽了三国的恩怨情仇,分分合合,也述尽了英雄一生的豪迈,忠义,韬略和胸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被罗贯中选为三国演义开篇题词,也随着三国的流传而家喻户晓。读三国,不只是读书,更是读历史,读英雄,读战争,读忠义,读天下大势。古来小说千万,却只有三国一部那样波澜壮阔,读来恢弘大气,意犹未尽。

读三国,最吸引我的便是群雄之中如繁星一般的人物。诸如关张马赵,吕布典韦等武将,诸葛司马,庞统郭嘉等谋臣,貂蝉甄姬,大乔小乔等红颜,无不入木三分,令人意犹未尽。我敬佩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孤胆,黄忠的不屈,马超的直爽,也敬佩丁奉穿越雪山的勇气,敬佩程昱以死鉴上的衷情,敬佩杨修遗世独立的桀骜。三国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笔墨或繁或简,立场或好或坏,作者将每一个人都艺术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当诸葛大军败退,70岁的赵云一个人断后,斩杀韩式父子五人,吓得曹军无人敢向前挑战;当祢衡赤裸裸的站在曹操帐中,击鼓大骂;当杜宇率晋军撞过吴军连锁,统一天下;这一幕三国英雄豪杰英勇豪迈驰骋天下逐鹿中原的史诗在我心中激荡。而当曹丕见到甄姬的那一丝冒父之大不韪的心动,当子建写下洛神赋,当大乔小乔嫁与孙策周瑜,那一幕三国儿女柔情巾巾情长缱绻连绵润物无声的感动在我眼眸凝住。这一部三国,是英雄的三国。三国一共描写了超过一千七百个人物,可见罗贯中文笔之巨,叙事写人能力之强。

可读三国,更是要读出其中的忠义。忠义二字贯穿了三国全文。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刘关张三人的桃园之情。如若你用心的去读,你会被他们对于忠义的坚守所震撼。刘备被曹操打败时,赵云带着甘夫人和阿斗身陷重围,甘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杀,赵云一个人带着还不足岁的阿斗,面对曹操的精兵强将,受伤无数次,舍命救出了刘备的血脉,是为了忠义二字。曹操被张绣偷袭时,典韦一个人挡住张绣大军,身中数十枪,鲜血流尽还是撑着挡住敌人,最终帮助曹操安然逃出,是为了忠义二字。当关羽被刘封背叛,不幸被孙权杀害,他座下的赤兔绝食哀嚎而死,更是将忠义二字诠释的鞭辟入里。乱世之中,群雄逐鹿,他们却始终坚守着忠义,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虽然说三国宣扬了刘备,关羽,诸葛亮,贬低了曹操等人,但我却认为其中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所期望的和平所努力着,并没有好坏只说,只是各为其主罢了。或许有人觉得刘备以天下人为重,而曹操却以自己为重。可曹操也是心系天下,只是受制于封建礼节而被人认为是奸雄罢了。他虽有杀害吕伯奢那样的为了自己存活伤人性命的毒辣,却也有因为马失控踩踏了庄稼割发代首的衷情,即使那是为了笼络人心,可他为的也是中国的统一。乱世之下,国之不国,唯有统一能救民于水火,从一开始的董卓,袁绍,到后来兴起的刘备,孙权,再到各方张鲁,张绣,刘表,公孙瓒等领袖,他们随心思各异,却都为之后的统一努力着。最终,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大晋帝国,呼应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前文。

当我们的生活被现实侵蚀,当我们的热血被生活泯灭,一部三国,便是那重燃你心中熄灭已久的灯光的火把。一部三国,读尽世间豪情,读尽人间冷暖,读尽乱世英雄,读尽心中热血。

篇三: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共5篇)

篇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作者

主题概括

好词

《三国演义》以三国争雄为题材,

其所展示的帝王将相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

而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和功业夸张再现,把他们刻画成非现实的超人。

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

《三国演义》蕴涵着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

但历史发展进程恰恰与理想背道而驰——

政能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全知全能的诸葛亮也无力回天。

在三国风云变幻中,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描写来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 揭示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性质。

《三国演义》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震撼力,

主要是因为它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冲突,

将中国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怆和抗争等表现了出来。

1东汉末年 2民生凋敝 3兵荒马乱 4群雄竞起。

5枭雄曹操 6首屈一指 7龙骧虎步 8踌躇满志。

9唯才是举10远见卓识11济济多士12如虎添翼。

13发号施令14假传圣旨15身经百战16出生入死。

17青梅煮酒18旁敲侧击19梦中杀人20狐性多疑。

21望梅止渴22略施小计23割发代首24工于心计。

25对酒当歌26横槊赋诗27才兼文武28独步一时。

29老骥伏枥30志在千里31烈士暮年32壮心不已。

33诸葛孔明34惊才风逸35上知天文36下知地理。

37宁静致远38淡泊明志39用行舍藏40韬晦待时。

41三顾茅庐42精诚所至43知遇之恩44投桃报李。

45隆中对策46审时度势47指点江山48面授机宜。

49初出茅庐50锦囊妙计

好句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

2乱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

3汝视本人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4宁教本人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本人(曹操)

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

7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

9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

10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11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

十拿九稳耳(关羽评张飞)

12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使远(诸葛亮)

13本人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本人决一死战(张飞)

14丈夫处世兮犯罪名,犯罪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

1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

18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

1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对刘禅)

21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22鞠躬尽瘁,死然后已 (诸葛亮)

2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4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5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篇二:三国演义名著读书笔记300字

起小儿,总听哥哥姐姐们说起中出行名著作《三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三国演义》。怎奈当初年龄尚小,歪着个脑袋瓜子傻呆呆地听家人费劲地跟我诠释每—句话的意思。当到达小学2膢昙秥时,终于把这本我怀念已久的书勉牵强凑合强读完。可是—个刚进入学习的殿堂的小学生,怎能深刻地了解到书中的涵义呢?到达如今,我才逐渐读懂魏国、蜀国、吴国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魏蜀吴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晓得没有—个足智多谋的上下团结自个儿—起拼搏江山,自个儿是没可能做出—番事件业的。于是他三顾茅草屋,找诸葛亮来共谋事件,前两次走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三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觉。刘备当初虽不算很出名气,却也是—个将军呀。而这位将军,却花好几个钟头的时间等诸葛亮起床。这件小事,完全可以看出刘备的谦卑和懂事理。并且曹操曾对刘备说过:“今日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人达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这样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然而,我却有自个儿的—些不一样的看法。且不说刘备没有坚强雄厚的武装部队;且不说刘备没有稳固的地盘;且不说刘备没有太大的名声,刘备的人品也有些问题,吕布之死完全可以证实。

想当时,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防止了—场注定就没可能成功的大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

吕布时,刘备却背信弃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吕布就这么被自个儿恩德过的人的—句话给丧命了。

这时,大家有可能就想到达另—位很有军事计谋策略的人——诸葛亮。那末,诸葛亮是英雄吗?不赖,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时期,曾推成刘备与孙权军事集团的联手,以及在刘备物故前,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大家有可能还会想起很闻名的空城计。不过,《二十四史》里对此事却予以训斥,说当初在阳平此地根本没可能发生这种事。由于当初的司徒懿官居荆州都督,进驻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地,没可能发生空城计。并且,像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物都是编出来的。假如《三国演义》里没有显露出来这些个事物,恐害怕人们也不会对他那末钦佩了吧。 那末曹操呢,他总算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居住朋友吕伯奢家里,听到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可气的话:“宁教我负天仆人,休教天仆人负我!”误灭口还这样底气十足,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烦。不

过,这那里面有的人物愚不可以及;有的人物诡计多端虚伪诡诈;有的人物杯弓蛇影;有的人物胸怀狭小。假如用我的标准来名声《三国演义》中各具独特的地方的人物,恐怕没有—个算做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应当伶俐透顶、直率诚恳、气量大气量宽宏、网开一面、好善乐施。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如孔繁森、刘玉儒、

任长霞,它们都是我们的时期榜样,捍卫民族的勇士。由于有了这些个英雄,我们的生存加多了很多色彩。我们应当在生存中学习它们默默呈献的神魂,为家长、老师、同学做力挽狂澜的事物。只要每人都有作为别人着想的神魂,祖国的下一天会变的更美妙!

篇三:《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我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们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要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大加赞赏,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然而,将东吴的主要角色周瑜、鲁肃和孙权等只是作为配角作了轻描淡写。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小说,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让人拍案叫好。本人较喜欢的故事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

2013.9.14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描写的过五关斩六将,乃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 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暂时屈服于曹操军营之下。用今天的话说,当时关羽虽然接受了汉寿亭侯一职,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他的大哥 刘备,时时打听刘备的下落,当他得知刘备在河北时,便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护送两位嫂嫂及少数随行星夜赶路,投奔刘备。途中先后经过五个关口;因未向曹操讨取领牌,沿途受到阻挠,不得已连创东岭关、洛阳等五道关口,相继斩杀孔秀、韩福等六员战将,史称过五关,斩六将。史书用大量的篇幅,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历史上实际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段故事,这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尽管过五关、斩六将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却符合听三国故事而无暇辨别地理方位的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天长日久,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已被人们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典故,化作成语,成为今天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2013.10.18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经谋士徐庶指点(推荐),说隆中卧龙岗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胜过自己百倍有余(当时传说:卧龙凤雏得一人皆可安天下,诸葛亮号称卧龙)。当时刘备正处在穷困潦倒、急需用人之际,就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因为前两次恰逢诸葛亮出游(或有意躲避刘备,试探其是否诚心厢请)。然而,刘备为了表达一片赤诚之心,连续三天斋戒,并且在关羽和张飞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愿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助刘备连续打了多少次胜仗,迅速扩充了领地,为刘备后来建立蜀国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三国演义》把这段故事称为三顾茅庐。 历史上虽然对三顾茅庐众说纷纭,但作者用本故事启发后人,人才是做好一切事物动力和根本。

2013.12.19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讲的是刘备与东吴联合抵御曹操的故事。因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怕以后成为东吴的后患,多少番设计陷害诸葛亮,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支凋零箭,以备攻打曹操使用。然而,诸葛亮明知是周瑜想借此机会杀害自己,但诸葛亮为了不破坏孙、刘两家的联合破曹的大事,凭借着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利用大雾天气,巧妙的从曹操那里借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65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