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其他范文 > 导游词 > 介绍黎族文化导游词

介绍黎族文化导游词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7 14:53:26 | 移动端:介绍黎族文化导游词

篇一:海南黎族之旅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到我们美丽富饶的海南来旅游。首先我代表我们海南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道一声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这次特色黎族之旅的导游,我叫董淇,大家可以叫我董导或小董,在我身边的是司机严师傅,严格的严,严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所以大家在行车的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在海南的这两天游玩里,将有小董和严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衷心的希望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如果在本次旅当中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全力为大家去解决。

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陵水县,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感受海南少数民族黎族的文化、饮食习惯以及他们的风俗节日。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的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船形房是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半圆柱状,建房屋的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木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船底形屋又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之分,房门开在房屋的两端。铺地形的地板以石头垫高,离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桩支撑,离地面6尺,上面住人。

金字形房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再糊一层泥。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黎族人主食是大米,传统的竹筒饭异香扑鼻。男女都爱喝糯米酒,常常是几个人围酒坛而坐,用一根细竹管插入坛内,轮流吸酒,也有用碗盛酒喝的。

黎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寡妇有改嫁的自由。

黎人去世,他们实行丧葬是土葬,丧葬仪式各地不同,对墓地的选择比较重视。

礼节:客人来了,主人在门口迎接,拿出烟叶、烟筒和火种,请客人在门外抽烟、休息,然后请入屋内饮酒。酒席上宾主对坐,若是男客,则先喝酒后吃饭;女客则先吃饭后喝酒;若是要好的朋友,则边喝酒边对歌。

禁忌:平日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提及先辈的名字,如外人不慎当面提其先辈名字,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愉快;部分黎族人民对猫禁杀忌食。

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非常有特色:妇女穿着对襟的长袖上衣,下着筒裙,有的穿套头式上衣,头发束在脑后,插着骨簪等装饰品,戴着绿花头巾;男子以红布或黑布缠头,穿无领的对襟上衣,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 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日常食俗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

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典型食品竹筒饭是黎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此外还有:“祥”,黎族风味菜,有两种,即汉语称为“鱼茶”和“肉茶”;糯米饼。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粥即稀饭,是黎族同胞常用的主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往往是一天煮一次供全天食用。“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摋”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制法是用螃蟹、田蛙、鱼虾或飞禽走兽等洗净、剖膛、剁成碎块,加盐拌匀,放入葫芦状的坛子里,加盖并用芭蕉叶封好捆紧,放置阴湿处或埋于地下,经一月或数月便可取出食用。但“南摋”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造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且嚼且香,并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节庆、礼仪食俗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也吃糯米饼,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弹性,然后捏出一块,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尝新)。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

有些地区的黎族同胞还包一种没有肉馅的过年粽子。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黎族特有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每逢这天,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男的手执黑伞,携带山兰酒,女的手提小腰篓,巾藏糯米饼、晒干的腊肉等,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一起吃带来的食物,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相中后,男女双方对歌互诉心曲,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他们最特色的舞蹈是什么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吧?对,那就是竹竿舞,竹竿舞也叫“打柴舞”。竹竿与竹竿碰击打出轻快活跃的节奏,身穿节日盛装的黎族姑娘伴着节奏声,敏捷地跳跃,不熟练或胆怯的跳舞者,就会被竹竿夹住脚,而善跳的姑娘或小伙子在这时,往往会因机灵敏捷而博得异性的青睐。竹竿舞的欢快节奏使整个水满上村都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

各位游客朋友: 我们的行程到这就基本结束了,非常开心与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日子。我希望我给各位带来过的开心和欢乐,以后会让你们想起这还有一位你的朋友----小董导游。我想用4 个“源”字来表达我的心情:第一个是缘分的缘,我们能够相识就是缘,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 ,我们也修得同车行。现在我们就要分开了,缘却未尽,还只是一个开始。再一个就是源头的源,我相信这次旅程是我和各位朋友友谊的开始。第三个是原谅的原,在这次七天的旅程中,

我可能还有许多做得不好不够的地方,都是多亏了大家对我的理解和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这次旅程。我在这,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原谅导游小董。最后是圆满的圆,朋友们,我们的旅程到这就圆满地结束了。预祝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篇二: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黎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

黎族隋唐五代以前

从西汉开始,海南岛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海南岛正式设立珠崖、儋耳两郡,汉族等中原各民族第一次大规模迁入海南岛。在封建统治日益加强的情况下,许多黎族人被迫离开原来的居

住地,往岛的南部和山区迁徙。未能迁移的黎族人,归入版籍,逐渐同化到汉族中。

黎族宋代

“黎”作为族称,虽偶见于唐代史料,但广泛使用却始于宋代,并因其经济发展情况和居住地域不同而被分别称为“生黎”和“熟黎”。宋时黎族居地,以黎母山为基地,并遍及海南4个郡。

黎族明清

明代的海南黎族,除会同县因与乐会分县而无黎族外,可谓遍布全岛各州、县。黎族所占人口比例与人口分布密度大致成反比,人口集中的东部恰是黎族人口占比例最低的地区,中部和西部则相反,反映了岛东部汉族人由少数变为多数,黎族部分汉化,部分由“生黎”变为“熟黎”这一民族成分的地域性结构改变过程。

明代时,黎族分布还比较广,但至清代,居地有所缩小,人数也有所减少。清代海南有3个州10个县,除去文昌黎族已与汉人融为一体、会同县因明代分县时黎峒归乐会县而无黎族外,其余州、县均有黎族居住,而定安黎占地最广。 黎族民国时期黎族人口与分布

民国时期,海南岛东北和北部大部分县的黎族人口比例已经很低,唯定安县、澄迈县等县,因其辖境有部分深入黎族所居的山区,还保持一定的人口比例;而海南岛西南部和

南部的昌江县、感恩县和崖县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 黎族来源有几种说法。

黎族百越移民说

黎族源于岭南的骆越人和驻守岭南的中原人。秦始皇征服岭南各部族后,岭南的骆越人与驻守岭南的中原人开启了融合之路。秦末汉初,秦将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对临近大陆的海南岛进行开发,居住在岭南的骆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国的主导下登上海南岛,并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逐渐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

南越国归汉后,汉武帝在海南岛设臵珠崖、儋耳两郡,又有大量中原汉人进入海南岛,客观上促进了黎族先民的发展。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俚”、“僚”等。“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下来。

黎族南来说

有人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南洋群岛(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古代民族。20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教授西雅博士根据海南岛黎族、苗族人的体测,得出马来人骨盆为直卵圆形,华北人为横卵圆形,提出“黎、苗与马来人,种族上本极接近,意昔时实出一源。太古自南中国以至交趾支那半岛,马来人与黎族有同名之关系,亦非大谬”。上海同济大学德国教授史图博于1931年、1932年

两次到海南岛黎族地区调查,他在《海南岛民族志》一书中认为,黎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印度尼西亚的古代马来人、印度支那大陆各民族有显著的类似,是经过几次的民族迁徙浪潮,从南方进入海南岛的。这些迁移到海南岛的民族,很明显具有阿乌斯兹罗尼西亚(马来亚)和泰族两种要素。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刘咸教授1934年春深入黎峒,观测调查了303个黎族人的体质,从303个黎族人体测量材料的分析比较中发现,有一部分的黎族人在血统上与马来人有密切关系,同时还掺杂有少数南洋群岛各民族的成分,从而推论黎族中的一部分是在原始社会时期自南洋群岛从海道进入海南岛的。

黎族本地进化说

这种说法认为,在远古时代,科技落后,交通工具缺乏,原始人不可能从大陆渡海进入海南岛,因而得出海南岛是人类发源地之一,黎族先民是在岛上按人类发展规律进化而来的,以后才陆续有古越人渡海入岛,与原先在岛上的黎族先民相互融合,发展成今天的黎族。这种观点认为:“早在黎族的远古祖先迁到海南岛之前,岛上可能已有小黑人居住着,后来一部分由于与黎族接触、通婚,逐渐融合于黎族人之中;一部分被灭绝;一部分则向外迁徙,至今在海南岛上已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黎族远古移民说

有人根据古地理变迁及人类发展史逻辑做出假想,认为“海南岛文化之发端(黎族初民的移殖)至少可上溯到最后一次冰期的海退期间(迄今3万—1万年)”,并提出“海南岛初民移居的年代至少为1万年前,是由陆路桥迁徙而来”的设想。这种观点把黎族的古代史上推至万年以前,它与1992—1993年两次在三亚市荔枝沟镇落笔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的年代(迄今1万年左右)相吻合。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风格独特,无季节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筒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做为纺织的原料。公元五世纪的时候,黎族的纺织工艺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黎锦配色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种。除筒裙外,用黎锦做的花幅、壁挂、花带、挂包等工艺品颇受人民的喜爱。

篇三:海南导游词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上了东线高速公路,和大陆不一样,海南没有明显的城乡结合带,一

出城就是广阔的原野。无论你把目光转向何方,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

小草和树木绿油油的,向你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来旅游的朋友不仅眼睛绿了,心也绿的。

朋友们,海南岛森林覆盖率高达51.6%,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值13%,被称为“绿色明珠”,

来海南旅游的朋友感觉最舒服的便是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绿色和蓝色,鼻

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气。这里的山水之美,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们大家自己用

心去体会:椰树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软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观世音是慈爱富态的美、

黎村是原始古朴的美、蛋民是劳动顽强的美,泰国红艺人是身材艺术的美,朋友们,海南不

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说到美我就想起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和尚辩论,却总也辩不

赢。有一次他们下棋的时候,苏东坡突然说了一句:“大师,你在我的眼里象一堆狗屎!”谁

知佛印和尚并不生气,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声“阿弥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里却是

一尊金佛。”苏东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诉了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她想了想说:

“哥哥,你又输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

说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们,由此可见“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世

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恶劣的心态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丑陋的,

无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开心的是西岛、最

刺激的是潜水、最神秘的是兴隆、最好吃的是海鲜,最有趣的是南湾猴岛,最有乡野气息的

就是万泉河瓢流。

8.5公里,地形地貌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非常相似,从空中看仿佛是仙女飘落在大海

里的一根白色的纱巾。玉带滩的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美:一边是万泉河水在静静的流淌,

一边是大海在不停地咆哮,这一动一静、一蓝一绿的组合让人感觉大自然的安排是那样的和

谐完美。入海口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原始的河流入海口,也正因为如此,亚洲论坛组织才在

这里成立。对于游客来说如果能在万泉河上坐船慢慢地游玩、再上玉带滩上疯上一把将是一

件多么开心的事,所“吹吹海风,浑身轻松;听听海韵,心中高兴”。还记得那首歌吗:万泉

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朋友们,唱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我呢虽然五音不全,但

还是比较喜欢唱歌,从小到大向不同的老师请教过,有一位老师现在住在兴隆,有点与众不

同,她过去是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由于思想有点故障,结果一个人跑到北京医院,在手术

台上“咔嚓”一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大姑娘。现在的她非常的温柔,但你也可以

看出一丝粗犷的影子。她的歌唱得非常好,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男女声对唱,这是我学不来的,

有的游客喜欢她的男声,有的喜欢她的女声,到底是男声好听还是女声好听,到现在我也说

不准。到了兴隆之后您自己去辨别吧。 (进入琼海市)好的,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到达的是琼海市,琼海市是红色娘子军的故

乡,也是万泉河的主要流行地。古时候海南岛分为两个郡,东边的叫珠崖郡(大海边上产珍

珠),西边的叫儋耳郡(指黎族人耳朵大),琼海市便处于东边的珠崖郡郡内。琼海市并不大,

1700平方公里,说它是市呢也就是一个县级市,93年才撤县建市,今年刚好是建市10周年。

海南岛只有两个地级市(海口市和三亚市),其它的市都是县级市。琼海市靠着海南岛的东海

岸,被称作为“台风走廊”,73年一场特大台风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所以你在琼海市看不

到旧的楼房,几乎都是新的楼房。风浪冲走了一切,许多人出生证明、学历证明都找不到了,

琼海市也是海南的一个华侨之乡,因此您看到的建筑许多都具有明显的南洋风格。和大陆不

一样的是,在海南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许多都是一身农民打扮,这些农民也许一辈子没出过

省,但却出了好几国,出去探亲访友,这就是侨乡的特点,因此当地政府也很注重打侨牌。

琼海市的钛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钛是一种比黄金还要稀有昂贵的金属,是制造飞机等设备的

主要原材料。曾经有日本商人搞旅游开发,一年下来不见动静,只见他们一车一车地拉沙子,

原来开发是假,采矿是真,当地政府及时地解除了合约并要求赔偿。 (在船上)给游客指点“一口饮三江”好的,朋友们,感受到海南的天气了吧,骄阳似火,有人说海南真热,海南是我国唯一

的一个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热岛”,它要不热就不叫海南岛了。这个地方秋去春来,长夏

长冬,连古人都说“四季皆为夏,一雨便成秋”。太阳一年两次从头顶走过,紫外线非常强烈,

对皮肤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不主张大家进行阳光浴、沙滩浴、海水浴。要是你不小心

被晒黑了也不要紧,和当地人一样成为黑珍珠了,黑亮黑亮的,成为珍珠中的极品。不过海

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很大,加上森林的调节,所以本地并不是酷热难耐,

很多时候也非常的凉爽。

好的,朋友们,相关的情况先介绍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问题,那

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南被叫做长寿岛,为什么?对此,许多外地的朋友都不能理解,

热带物种应该成熟快、寿命短,例如海南的水稻就是一年三熟,同纬度的非洲、印度居民寿ad680_2();
介绍黎族文化导游词》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52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