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选购蛤蚧

选购蛤蚧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7 14:50:33 | 移动端:选购蛤蚧

篇一:蛤蚧的妙用

一、《雷公炮炙论》

蛤蚧,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二、《日华子本草》

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3]

三、《本草经疏》

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3]

四、《本草汇言》

入手太阴、厥阴经。

五、《本草再新》

入心、肾二经。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六、《海药本草》

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七、《日华子本草》

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八、《开宝本草》

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九、《本草衍义》

补肺虚劳嗽有功。

十、《本草纲目》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十一、《得配本草》

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3]

编辑本段

常用药方一、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二、治肺劳咳嗽: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亦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圣惠方》蛤蚧散)

三、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四、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五、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六、人参蛤蚧酒: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3]

编辑本段

食疗附方

一、人参蛤蚧粥

蛤蚧1对,用酒和蜜涂,炙熟;人参1支(或15g),与蛤蚧共研为细末,分作6份(原方系熔蜡和药末作饼6个)。每次用糯米约30g,煮成稀粥,投药1分,搅匀,趁热空腹缓缓服用。

源于《圣济总录》(原称独圣饼)。本方以人参与蛤蚧配伍,大补肺气而平喘嗽。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喘息咳嗽或浮肿。现代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或心性喘息等。

二、蛤蚧补骨脂粉

蛤蚧1对,酒炒后烘干;补骨脂25g。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5g,温酒送服。

补骨脂辛、苦,大温,善于温肾壮阳;蛤蚧善于补肾壮阳。二药配用,尤为恰当。用于肾虚阳痿,亦可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等。[3]

篇二:雌雄蛤蚧的鉴别

雌雄蛤蚧的鉴别 从外形上区别蛤蚧并不难。一般来说,雄性体大而粗壮,头较大,颈和尾较细;雌性则相反。雄性股部腹面有 “ ∧”形排列的股孔;雌性没有。生殖时期,雌性体后部膨大,更易鉴别。

另外,雄性尾基部腹面紧靠泄殖腔处有两个椭圆形隆起,叫半阴茎囊,内有两个半茎(交接器),各有一个开口。用拇指和食指向泄殖腔方向压挤,可见半阴茎翻出体外。雌性不具上述特征。

摘 要: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 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为名贵中药,始载于唐《海药本草》,宋代《开宝本草》日:“蛤蚧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形如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长”。以其雄性鸣声“蛤”,而雌者鸣“蚧”,雌雄同居鸣声各异,故蛤蚧之称由此鸣声而号之。蛤蚧是广西特产药材之一,分布全省各地;广东和云南次之。以体大, 蛤蚧又名仙蟾。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后的全体。雄者“蛤声”,雌者“蚧声”,且常为对偶成双出没,故名“蛤蚧”。早在2千多年前的《杨雄分言》中,就有明确记载。是一种补肺益肾,定喘止咳,助阳填精的最好药物。

该品从2月中旬至11月底为活动季节,5至9月为旺盛活动期。常以几条或单独栖息于坟墓洞穴或石缝间,昼伏夜出。以嘴作自卫武器,见人即弃尾而逃。据宋·《开宝本草》云“蛤蚧……,药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印度及东南亚各国亦有资源分布。我国以广西分布面最广,数量大,质量亦佳。最高年份的1963年,广西全区收购蛤蚧37.7万对,1966年最高年出口量达16.8万对。商品以个大、全体完整,尤尾部无损、无虫蛀者为优。故广西为蛤蚧的主产区,其产品为地道商品。

【历史资料】《雷公炮炙论》:“蛤蚧,凡使,须认雄雌,若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小。男服雌,女服雄。凡修事,服之,去甲上、尾上并腹上肉毛,毒在眼,如斯修事了,用酒浸才干,用纸两重,于火上缓隔纸焙炙,待两重纸干焦透后,去纸,取蛤蚧,于瓷器中盛,于东舍角畔悬一宿,取用,主可十倍,勿伤尾,效在尾也。”

《开宝本草》:“治久咳嗽,肺劳传尸。”

《海药本草》:“治肺痿咯血,咳嗽上气。”

《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又云:“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本草备要》:“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

蛤蚧别名仙蟾、大壁虎。蛤蚧性平、味咸。归肺、肾经。功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雄者为蛤;雌者为蚧。雄雌常成对拥抱,故名蛤蚧。

蛤蚧

异名仙蟾、大壁虎。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功用主治>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宜忌>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得配本草》:“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纲目》:“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雷公炮炙论》:“凡使须认雄雌,若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细。”

蛤蚧属脊椎动物、爬行纲、壁虎科,又名大壁虎。蛤蚧是驰名中外的药用动物。中医认为它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功效,能治愈虚劳咳嗽、气喘、神经衰弱、脸黄浮肿等症。蛤蚧喜温湿阴暗,怕寒冷、畏光。常栖息在石缝、树洞及老房的瓦隙墙缝内,多夜间出来捕食昆虫,常鸣叫,叫声“蛤”者为雄,“蚧”者为雌,蛤蚧是因其叫声而得名。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

篇三:蛤蚧

蛤蚧(《雷公炮炙论》)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有分布,主产于广西。原动物喜栖息于山岩罅隙或树洞内,怕冷、怕热、怕风雨,昼伏夜出,喜食活饵。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功效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临床用名蛤蚧。

【本草汇言】

《海药本草》:无毒。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并宜丸散中使。

《日华子本草》:无毒。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开宝本草》:味咸,平,有小毒,主久肺劳传尸,杀鬼物邪气,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有功,治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蛤蚧、阿胶、生犀角、鹿角胶、羚羊角各一两,除胶外皆为屑,次入胶,分四服。

《本草纲目》: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本草经疏》:蛤蚧得金水之气,故其味咸气平,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其主久肺劳传尸、鬼物邪气、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则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邪物鬼气自去矣。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简误: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雷公曰: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恣器盛,悬屋东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

《本草蒙筌》:味咸,气平。有小毒。一云无毒。主肺虚声咳无休,治肺痿血咯不已。传尸劳疰悉逐,着体邪魅咸祛。仍通月经,更利水道。

《本草备要》:补肺润肾,定喘止嗽。

咸平。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能补肺,益水源。李时珍曰:补肺止渴,功同人参;益气扶羸,功同羊肉。《经疏》曰: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出广南。首如蟾蜍,背绿色,斑点如锦纹。雄为蛤,鸣声亦然,因声而名。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皮细口尖,身大尾小,雌雄相呼,屡日乃交,两两相抱,捕者擘之,虽死不开,房术用之甚效。

《本经逢原》:蛤蚧味咸归肾经,性温助命门,色白补肺气,功兼人参、羊肉之用。而治虚损痿弱,消渴喘嗽,肺痿吐沫等证,专取交合肾肺之气,无以逾之。愚按:蛤蚧、龙子,性皆温补助阳,而举世药肆中,皆混称不分,医者亦不辨混用。龙子则剖开如皮,身多赤斑,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蛤蚧则缠束成对,通身白鳞,专温肺气,气虚喘乏者宜之,虚则补其母也。

《本草求真》:[批]补命门相火,温肺气喘乏。

蛤蚧专入命门,兼入肺。绝与蛤蜊不类,生于广南,身长七八寸,首如蟾蜍,背绿色斑,头圆肉满,鳞小而厚,鸣则上下相呼,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坠于地,往捕劈之,至死不开。大助命门相火,故书载为房术要药。且色白入肺,功兼人参、羊肉之用,故用能治虚损痿弱,消渴喘嗽,肺痿吐沫等症,专取交合肺肾诸气。入药去头留尾,酥炙,口

含少许,虽疾走而气不喘,则知益气之功为莫大焉。

《得配本草》:咸,平、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血分。助阳益精,定喘止嗽。逐传尸,辟鬼邪。配参、蜡、糯米,治虚寒喘嗽;配人参、熟地,补阳虚痿弱。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本草新编》:蛤蚧,味咸,气平,有小毒。主肺虚声咳无休,治肺痿,定喘止嗽,益精血,助阳道,血咯不已,逐传尸痨疰,祛著体邪魅,仍通月经,更利不道。至神功用,全在于尾,尾损则无用也。然亦必得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为奇。

蛤蚧生于西粤者佳,夜间自鸣声至八九声者为最胜。捕得之须护其尾,尾伤即有毒,所断之尾反可用也。

蛤蚧,善能固气,含其尾急趋,多不动喘,故止喘实神。

《本草分经》:咸,平。补肺润肾,益精助阳,通淋,定喘止嗽。气虚血竭者宜之。其力在尾,毒在眼。

【现代药理研究】

1. 蛤蚧提取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 蛤蚧能提高自由基代谢酶活性,对自由基代谢有积极意义,有抗衰老作用。

3. 蛤蚧既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又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使小鼠前列腺、精囊和子宫、卵巢重量增加。

4. 蛤蚧具有解痉平喘作用。

5. 蛤蚧有抗炎作用。

6. 蛤蚧对四氧嘧啶造成的高血糖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

7. 蛤蚧对小鼠遭受低温、高温、缺氧等应激有明显保护作用。


选购蛤蚧》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51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