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目送论文2000字鉴赏

目送论文2000字鉴赏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5 16:45:37 | 移动端:目送论文2000字鉴赏

篇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论文_目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论文

翻开书柜,浓郁的气息吸引了我,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知己。这个书柜的藏书从少到多,伴随了我的成长与成熟。大概扫过全部书籍后,有一本是我每次都想再看一遍,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的书,那就是龙应台著名散文集<<目送>>。全书一共分成3部分,我又重新回味了第一部分的第一篇,题为目送,感触颇深。

《目送》 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 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文章写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历着多重人生角色的女人对亲情的了悟,虽平凡,却饱含浓浓的深情和炼达、通透的人生态度。整本文集的基调与书名还是相当一致的。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手足情谊、失败与脆弱、战争的伤逝,以感情为主题这些文字没有矫情的无病呻吟,而是直指人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

翻开龙应台的资料,我发现,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岁的龙应台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在我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的人际变化,可是我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父亲的过世,就

是我上的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事件。”而之后的母亲的失忆,孩子的独立,友人的悲伤,同学的时过境迁,也是龙应台不断的经历人生事件。她发现,自己不会煮饭,不知道蔬菜的价格,直到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为慢慢的经历了这么多,她才开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学会了自己,独立,感叹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第一篇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的情景,和送儿子去美国在机场送行,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华安上小学第一天,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他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儿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儿的开启,他在用自己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的一切,在纷乱的人群中,不断地回头......华安长大后,与之鲜明对比的是“ 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这是没有感情交流的拥抱,而腿在下面,心在上面,说明抱住了儿子的人却抱不住儿子的心,因为儿子已经长大了,该拥有自己的自由了,迟早会飞走的。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点和第一天送华安去小学形成了鲜明对比,长大后的华安不在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长大后会和母亲的心有了隔阂。“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

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原来的我,即使同车,华安再也不会和母亲更多的交流而是选择戴上耳机,他的内心世界,母亲进不去了,长大了,心里和父母有了隔阂,内心世界中所想的不会在一起分享了,而需要的更多的是自由和成长的空间。“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作者这时借景抒情,写出了内心空荡荡的感觉,怅然若失的心情。我仿佛也能体会到我母亲的心情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她和她父亲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上高中时第一次读这篇文章只是初步了解大意,并不能完全理解里面的感情。现在我读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的湿了。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坐车带着耳机,不愿和母亲多交流;不

愿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父母为我送行,拥抱我的时候,我变得不再愿意以这种方式接触;不再是小时候总是和父母粘在一起的我了。当我想到每当父母提醒我,关心我时,我总是把这种温暖的问候当成啰嗦唠叨,我想当时我母亲的心情会不会和龙应台一样呢。记得每当我出门上学时,妈妈总会帮我接好一瓶水,塞上水果,把洗干净的换洗衣服准备好,问我钱够不够花,提醒我别落下东西,这一切的一切细微的动作,原来的我都当成了母亲应该为我做的,没有谢谢,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而母亲还是每次这样做,我想母亲就是不图回报,真心对孩子好吧,对母亲的冷漠,排斥,没有怨言,而原来的我就像华安一样,随着长大和母亲逐渐疏远,一次次让母亲失落与无奈。尽管以后我们会为了我们的事业家庭去奋斗去远走,尽管可能我们不再会经常回家,尽管我们以后会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但母亲的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会有多少人离开我,但我相信父母会永远陪在我的身边。就像龙应台所说“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有人给薪水而已。”如果母亲是一种职业,那我认为母亲就是最伟大的职业,没有之一。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最后用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

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让我们珍惜父母陪伴我们的每一天,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儿,然后扬帆起航,寻找我们的天空吧,但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父母!

参考文献<<目送>>---目送

篇二:《目送》赏析

起点,终点

——龙应台《目送》赏析 生命里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也许我们会低落、会惆怅,但这便是生命,无数的背影与目送串连成了我们生命的起止轮回。

文章从平铺直叙开始: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十六岁赴美学习的机场,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她到大学任教的早晨,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的周末,在火葬场路门前的对父亲最后一刻凝望。文章记叙了这几个零碎的片段,看似松散无序,实际却是一种生命历程的轮回。

开头写了“我”几次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样的失落,让“我”联想到了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以及“我”最后目送父亲进火葬场的那一刻。这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直到儿子进入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在父女母子这些人间至情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

这篇文章读来不禁让人怅然泪下,然而在感人之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一种理性思考与审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那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连接着生命中的起点与终点。如果说背影是生命里的点,目送则是连接点的长长的线,一点一线串成了无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轮回。而我们面对这种别离和背影,能做的,便是任它自然流淌,“不必追”。因为,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

平淡朴实的一篇文章,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是生命的领悟。

篇三:目送读书报告

《目送》读书报告

(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出生于台湾,为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

共知识份子。 着有评论集《野火集》等,散文《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孩子你慢慢来》等。近年来,龙应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争议。

龙应台善于针砭时事、观察社会、深度抒情。她的《野火集》、

《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都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 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都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同时她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逐渐明白了人世中亲情的无价。这两本书龙应台没有用批判的笔调,而是描写诸多生活中细节,反映出其细腻情感。

内容介绍:

作者是一位母亲,他在孩子的成长中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比如孩

子一天用背影严肃地告诉她“不必追!”使她想起了她当年当教授时

父亲为了她的面子而将小货车开到一个没人看见的地方才让她下车。

一件事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的开启。不知何时,父母老了;

不知何时,父亲离开了;不知何时,孩子长大了;不知何时,自己两鬓斑白了;不知何时,家的定义变了。以前,爸爸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接着,有情侣的地方是家;再后来,身边的好多人不知哪儿去了,

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小时候,是请求父母的同意做事,父母为了你不让你做危险的事,让你健康成长。现在你的孩子请求你的允许做事,你的父母竟也请求起你的允许做事来,你便也考虑着父母不让他们做不可以做的事,却没想到反倒约束了老年人的自由。

变化太大了!就这样,作者开始挽回,突然间一种甚至不知是否存在的东西刺痛了她的心。她曾想过父亲离开三年了,如果再给她一个机会陪父亲返乡,她会怎样做,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能做的,只是在坟旁与父亲说话。她的母亲也老得神志不清了,她耐心的倾听母亲的话,一遍又一遍重复说过的话,但是,母亲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一同回到那个充满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丈夫的气息的家。

时间如流水,在时间的考验中,她渐渐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然而,作者变成了一位老人。现在,年轻的是她的孩子。

内容分析:

目送这篇文章,刚开头读时,感觉就一个字:乱!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开头到后来根本接不上。然而,经过反复思考咀嚼加上父母的讲解,我渐渐理解了《目送》。就说第一章吧:作者龙应台巧妙地重复使用了“一”字,比如“一个人能听的音乐”、“一扇紧闭的门”、“一条空荡荡的街”和“一只邮筒”。这些都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作者心里的落寞。与后面写到的她的父亲送她去大学教书时“启动了引擎,却又要摇下车窗”和“因为车子配不上大学教授所以觉得对不起她”形成鲜明对比。父母了解子女,就像作者比喻“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这些一章又

一章的小事都是对作者心灵最大的触动。

身为“书房小姐”的作者,在成为一位母亲之后,突然变得很能干,然而,当自己老了,长大的孩子竟成了美食家,自己呢?却又成了一个不会烧火做饭的人。这,不就是爱吗?小时候,不懂事,从未为父母想过,不理解父母的心,以为父母们跟自己一样,不用管生活上的事。有些人很大了才反应过来:对啊,每次我扔下的脏衣服我自己没洗过呀?或是:咦?饭后油乎乎的桌子好像每次都是父母在擦。这些事背后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孝心。不过如果说没有这个过渡,一开始就什么都明白,就不可能有这些对心灵的触动和各种思想的变化,。就像作者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对她说:“你过马路不用牵着我的手!”作者也会随之一愣,流下眼泪,但不懂事的孩子并没有表示一点关心,反倒觉得没面子,早已躲得远远的,一副与她毫不相干的样子,作者也会大吃一惊。自己小时候不是有过相同的事情吗?写些事便一下子又浮现在脑海当中,如:作者曾严肃地对她爸爸说“她四十岁了,不必牵着手过街”,虽说她父亲答应了,但到了过街手又伸了过来。回忆,对比,反思,便有了各种变化。

“对年迈的父母,龙应台像对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她让两个孩子设法逗外公说话,寻找老人感兴趣的话题;她去医院探视父亲,推着他出来透气,为他清理失禁的排泄物;她为母亲染完手指甲又染脚趾甲;她陪着失眠的母亲深夜去街头吃东西??只是些庸常的碎屑,却闪耀着爱的光辉。”

作者在“代序”中写道:“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人生何

尝不是呢?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生命就是目送的过程,渐渐地,渐渐地,你目送的那个人的身影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目送论文2000字鉴赏》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39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