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社科文读书笔记1500字

社科文读书笔记15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5 09:49:13 | 移动端:社科文读书笔记1500字

篇一:三毛作品集《我的宝贝》读书笔记1500字

三毛作品集《我的宝贝》读书

笔记1500字

《我的宝贝》,这是我读三毛作品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记录着她的生活片段和心灵轨迹,文字风趣幽默,甚是好看,于是乎被她深深地吸引,很有耐心的看了下去。

首先,从它的“缘起”开始,作者介绍说她有许多的收藏,全是一些古老的东西,她说她的这些宝贝珍藏,每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把她的宝贝用照相机拍了下来,保存起来,后面的所有故事就是根据她看到的任意一张照片,然后写下的一篇篇故事,最后,因为某些原因,她把这些东西送给了别人。她的宝贝很多,每个宝贝后面都有一段珍贵的记忆,和那些可爱的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林妹妹的裙子”:因为她的父亲说她的衣服不 够,所以她买了两条裙子,一条是从古董店里买来的,是那种桃红色的古裙,就像红楼梦里林妹妹穿的,她把衣服穿到欧洲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裙子的做工,她笑 着回答:“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看到这里时我就想笑。另外一条是宝钗妹妹的,相传当年宝钗把她的裙子陪给了袭人,袭人嫁人之后,有一 次翻东西时,就看到了这条裙子,并把它收到箱子里去了。后来流落到民间,流到了她的家里,大概就是这条裙的来历了。两位红楼梦里的人,现在活脱脱的以另一 种姿态显现了出来。

“红心是我的”:小时候,我买过一颗“绿色的心”,很好看,放在手上冰凉的,很舒服,后来,不知怎的,弄丢了。作者“三毛”也有买心,在一个小摊子上,有五颜六色的心,好似调色盘,她打算买十个,然后,跟那位卖家谈价钱,于是乎,有了下面很搞笑的对话:

他说:“心哪里可以减价的,要十个心放在哪里?”“三毛”说:“可以送人。”

他说:“你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拿去送人,自己活不活?”“三毛”说:“可以留一个给自己。”

他说:“自己居然还留下个?!那么送掉的心就算是假的,不叫真心了。”“三毛”笑着说:“你到底是卖还是不买呀!”

他说:“这个,你买去,刻得饱满,染得最红的一颗,不要还价,是你的了。

最后,他从他的衬衫里面掏出来了一颗红色的饱满的心,作者笑的买了下来。想来这个卖家在“心”上面较劲,倒是不甘示弱,大概他的那颗心是热情的、真诚的,所以,他要别人对自己的心也是忠诚的,问心无愧的。

“刻进去的生命”:有一年,“三毛”去台湾,一去就是几个月,留她丈夫一个人在远方的家里,当她回来时,丈夫给了她两个铜盘,在这上面,他倾诉了对妻子的爱,对海的爱。我觉得一切爱尽在无言中,真挚的爱,不需要甜言蜜语,它就像大自然一样本身并不需要任何雕琢。

“痴心石”:这是有关亲情的故事,这次的宝贝是父母在海边捡的石头。“三毛”在小时候开始,就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被亲戚叫成“怪人”,有一次还从外面把树根拿回了家,她的父母并不责备她,反而包涵她。许多年过去了,全家人打算一起去海边,第二天早上,因为她起得迟了,就没去,父母和小弟去了,回来的时候,还责问她怎么不吃中饭,她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在洗东西,后来,还神秘兮兮的不给她看,最后爸爸拿出两块石头,他们知道女儿喜欢画石头,这是他们辛辛苦苦在海边捡的,里面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痴心的爱。我读完之后很感动,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儿女,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爱,就像那两块痴心石一样,无怨无悔。

“广东来的老茶壶”:香港广播电台邀作者去录音,她以为只是访一场,觉得又有飞机坐、又有旅馆招待、又有好酒好菜好朋友,真是值得去的。她没想到电台给她安排了六个不同单元的 节目,还要她全上,匆匆的见过好朋友金庸夫妇和倪匡后,就又做了四场访问,做完之后已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她准备偷溜到古董街,没曾想,撞见了两个女记 者,不接受她们的采访,想走了,但她们一直跟着她,于是到了古董街,还甩不掉她们,她就坐在石阶上,还点上了一根烟,居然她们过来拍照,她立即转过脸去, 把烟往后一藏,突然,她看见一把大茶壶,接着跟老板讲价格,最后买了下来,再后来为了感谢那两位女记者,她接受了采访,她说,如果不是她们,就不会得来这件宝贝。可能有时候,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不管是人和人的,还是人和物品的,一切的一切,都有因缘的巧妙安排,要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缘。

一本书看完了,从一篇篇的故事中,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对作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到了她的一些生活习惯,觉得这样子的人生也是很好的,闲静、舒适,并且,可以一直活得这么的潇洒。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珍贵的宝贝,在心里某个角落。静静的躺着,静静地躺着。

我推荐大家看一下三毛的“我的宝贝”,真得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故事书看,也别有一番趣味呢。

篇二:读书笔记

《中国当代思想和文化运动分析》读书笔记

语云:穷则思变。这个变化主要是表面的外在的改变,但社会的深层次变革却来源于思想和文化变革。这种变革通常发生在社会财富极度丰富、人才大量积累和社会充分自由的时期。战国如此,当下的中国社会也是如此。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脱贫致富、由弱变强,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其次,近年来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推广使国内积累了大量人才;再者,当下社会言论自由度高,特别是现代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的交流方式,使之更加方便,自由;同时,改革开放历经三十载沧桑,中国又到了改革的关键期、瓶颈期,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急需新思想新方针。这时候社会各阶层,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真正的思想文化大运动。

依照国际惯例,特别是受早期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通常将国内派别划分为左派和右派两大阵营。但是这种划分法显得武断、滑稽而又混乱,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为什么?因为按照这种划分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找不到归属,处于可“左”可“右”的状态,这就显得有些“左右不是人”了。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下所谓的“左右”之分。国际上对其起源的说法较多,但是比较可靠的说法都有个关键特征。左派代表理想主义和平民、弱者的色彩,着重打破现有的既得利益秩序集团的平等、自由解放的价值;右派代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等级和保守,代表对现有既得利益集团秩序的看重。西方一般是右派政权,保守派被划入右派阵营,而自由派则属于左派。但是,国内情况刚好相反,中国属于“左派”政权,保守派则成了左派,而自由派则属于右派。

现代派别和传统意义上的已然不同,因此,不可能再用西方标准衡量一个派别是否进步。借用文中的曲线,可以认为想要将使之左转的就可以视为进步力量,欲让其继续右转的肯定是反动势力。这里我们是从进步与否来区分,另外还可以从激进与否、自由或者保守这两个层面来区分。这样我们可以划分出很多派别,但是,更多的还是中间派(实践派),他们并不参与一般的思想斗争,他们也并不清楚左派右派是什么,他们是绝大多数。

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些派别呢?对于自由派,作者的比喻极其恰当,“自由主义,漂浮着,宛如天上的美丽云霞,但是他们已经日薄西山。”不论是八十年代激进的自由主义,还是九十年代消极的自由主义,亦或当下的新自由主义都是如此。八十年代是所谓的改革和保守之间的斗争,但他们最终在一味反对政府的教条主义禁锢下衰落。九十年代初,自由派和新左派,以及后来越来越向右转的权力派代替激进的中右派和保守的极左派登上了政治舞台,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极右派一度影响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整个政策向右偏斜。国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九十年代后期左派、新左派的激烈攻击,导致自由主义分化,形成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派别,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打着经济自由主义招牌,反对国家干预,崇尚全球化和美国化。九十年代初期的自由主义派别还是非常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味的反传统反中国文化导致其“后继无人”,逐渐衰落。“整个温和自由主义派别就其本质而言并不认同今天的倾向极右的现状,他们也同样倡导改变现状,一如既往地推动着社会向左转,走向积极。这应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都仅仅停留在了思想层面,仅仅把自己定位在呼吁和批评之上,无力也无心实施其主张,没有影响力。

“瘫痪的左派”,自由主义原本就没有打算走入民间,所以在民间没有影响力也正常。但是左派天生就是在民间的,可惜国内的中左、老左都还停留在理论和口水层面,没有多少人走入基层,所以这个有腿的左派没有行动能力,其实是

瘫痪的。可喜的是,最近出现了西化的新左派,他们非常在意和看重本土经验,他们直接可以进入最底层的普通民众,所以这些富有行动能力的派别总能得到更多的掌声。新世纪又出现了民族主义,由于容易被人利用,其走向尚不明确。新自由主义属于极右翼,是一个实力巨大的自由主义的极端派别,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其实质和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回顾三十年的思想历程,影响比较大的派别是自由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但是所有的这些派别共同的缺陷是:1、一般而言,都是固执于一个维度,缺少包容精神,甚至因此刻意地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意识形态;2、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争论,没有把这些思想落实在社会变革上。非常缺少实践精神,也缺少走向现实的方法论支持。”未来这些派别可能的三个基本走向是:第一,联合与合作,推动共识性的主张,打击共同的敌人;第二,走向实践,走向现实;第三,如何看待现实的变化,尤其是政府的变化。未来,任何一个人、一个派别是否进步的标准也变得很简单,就是是否有利于平民大众阶层的利益。凡是为平民大众和弱势群体说话的就是进步派别和思想,凡是与平民与弱者阶层对抗甚至坑害他们利益的就是社会的敌人。也就是进步青年打击的对象。

《谁的文化读后感》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财富急剧上升。表面看,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大踏步跨入了小康社会,一时风光无限,多少国家欣羡不已。但隐藏在这背后的却是精神文明的直线下降。遥想当年,众志成城,一心报国,陨首结草;而今人心不古、物欲横流,一切都没有什么约束,一切都没有底线,为了一己之私杀人越货、倾危国家、无恶不作。当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被欲望之火点燃,人皆如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但是透过欲滴的油彩,我们是不是要深问一句:我们还有明天么?”

掌握权力和金钱之人作威作福,草菅人命;贫者则竭尽钻营,为了财富亦是寡廉鲜耻无恶不作,整个社会为得金钱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有钱者吃喝嫖赌抽,无钱者坑蒙拐骗偷,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到底怎么了?我们本是天下礼仪,贵为第一大礼仪之邦,何曾想我泱泱礼仪上国却“沦落风尘”。

文化其实是物质的利益关系衍生出来的一种显现的社会意识现象,有阶层乃至阶级的分别,这些文化的差异性更能体现不同的利益要求。从根本上讲,我们常说一个阶层或者阶级怎么样,其实也是指其文化层面展现的特点。文中对各种文化作了详细深入的介绍分析,这里不再赘述。比如说农村文化,其群体性文化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很少寻求合作,但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少不了相互合作,其基础还是自我观念,所以农村阶层文化更多的还是强调自己照顾自己。那我们新世纪的文化又将变成什么样的文化呢?

今天的文化其实是市场经济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一个复杂混合体。由于文革及后来的一连串剧烈冲击,传统文化正在退出城市大舞台,“但在根底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文化已然借助非市场经济力量而转型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革命文化则伴随文革而来,一度占据绝对地位因其对社会各方面深刻的影响,在老一辈中尚有一定的影响,在年轻一代里则微乎其微。上面所说的两种文化虽则存在,实际影响都不大,市场经济文化则是当下文化的主体。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政府的大力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始终未变;二是

改革后市场经济冲击力巨大,来势汹汹、摧枯拉朽而不可抵挡,这是由于人最根本的生存要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决定的;三是文革对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毁灭性打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市场经济文化表现出来的平等、自由和人性曾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国内知识分子为之欢呼雀跃,甚至认为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但是这种公平、自由和人性是表面的,其本质则被忽视了。其实这个市场经济就是由主导的实体的经济力量决定的,而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由国内外各大资本决定的。这些大资本利用手中不可一世的力量主导媒体广告,进而决定着我们时代的文化主体。同时买通“精英阶层”为其摇旗呐喊,影响大众甚至国家决策。这样中小阶级的话语权被压缩在网络上了,大资本阶级的打压加上中小阶级的挤压使得农民和工人阶级完全失去了话语权。最后,我们的农民和工人阶级反过来背叛自己的阶级。“知识界整体的背叛乃至反动,大学生群体和工人农民劳动群体的背离,结果导致了这个群体最后和自己的所属阶层的背离,背离的结果是这些群体自己也被抛弃,也成了孤魂野鬼,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在这个时代,国内外的大资本依靠垄断和权力结合搜刮社会财富,主导着一切。文中说他们利用财富购买一切,只差立法了,其实立法真的干净吗?国内多少代表不都是各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吗?况且,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国家又有多少勇气快刀斩乱麻呢?所以,对于大资本阶级,人民够不着,中小资本阶级惧怕,知识分子被收买,政府忌惮,对于他们来说普天之下何惧之有?而我们的其他阶层全都已匍匐在地!

这种文化是对毛泽东时代集体精神的持续紧张的反抗逐步形成的。“人们开始主动地寻找人性的复归,即精神和物质的有机平衡。”所以整个八十年代的民间文化主流其实就是解构。这里有个底线,那就是人性。但是这个底线在九十年代被打破了,被导入了另一个极端:进一步解构意义和精神。这样解构的结果是推动肉体和物质的放纵,并进一步把物质推向极端,最终导致社会一步步地滑向深渊。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得的了,强奸抢劫卖淫都已公开化。以往神圣的大学也开始没落,学习奋斗已经成为笑话。这种文化的实质是被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文化引导和支配着的。在这里,社会意识发生了根本转变,“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就是糜烂、无耻、无聊和绝望。”这个社会已经被彻底解构了。

既然这个社会已经被完全解构了,那么,“未来可能要有一个矫枉过正式的精神和理想运动,推动社会向反向逆转。”网络上有两篇文章非常火热,一篇叫《我用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另一篇叫《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文章发人深省,当我们的国家被大资本阶级占据着,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工人却没有了活路,那么我们骨子里那种反叛精神终究要被唤醒。

《消费帝国:一个诱杀傻瓜的陷阱》读书笔记

“消费主义或挥霍的权利——仅属于少数人的特权,却声称它是所有人的自由权利,它带给大多数人的是债务、焦虑、攀比。”时下,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从大资本家到小商贩,从西方到东方,从美国到中国,从纽约到中国东西南北的任意一个小镇,所有的资本持有者都吹嘘消费经济这块大蛋糕。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不论政府还是平民,促内需保增长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为了提振经济稳定大局,政府带头高呼,资本持有者为了使手中的资本增值更是乐在其中。消费主

义在美国带来经济腾飞,因为美国人是金融大国,消费的是全世界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对本国伤害不大;但是中国还属于内生型国家,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不同于美国,扩大消费、做大经济“蛋糕”,收获的不会是人人受惠,而极可能是全面的生态崩溃。

“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爆发,比起所有的战争、武器和狂欢节都要来得惊天动地。”今日的制度受“资本逻辑”的制约,大力倡导消费,翻开报纸报刊,打开电视网络,全都是大肆吹捧消费的广告,似乎我们不消费就要被社会淘汰。更有甚者,貌似我们不消费就是反国家反政府反人民反社会了,所谓“一日不消费,社会便倒退”。问题真有那么严重么?社会在体制带领下对全体民众进行洗脑。有钱的或没钱的,有资本的或没有资本的你都要去消费,没钱没资本怎么办呢?你可以去借去贷啊!你消费了,经济就增长了,社会就进步了,然后你的收入就会增加,你不消费经济如何快速增长?你又怎么能快速提高收入呢?但是我们消费了社会真的就进步了吗?我们真的会更有钱吗?“无奈的是,对几乎全体大众来说,这个冒险的狂热行为都起始于、并将终止于电视屏幕。那些宁可负债也要拥有的大多数人,最终除了用来偿还旧债的新债务,竟一无所有,最后也许只能消费那些靠犯罪才有希望实现的幻想了。”

正如文中所说,挥霍的权利是仅属于少数人的特权,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挥霍带来的终将是毁灭。“这样的文明简直不让花朵、母鸡和人类安生。在温室大棚里,花朵们被迫持续接受阳光照射以便加速开放。在鸡蛋生产工厂,母鸡也同样需要夜以继日地‘劳作’。人类也因购买带来的焦虑和消费造成的担忧饱受失眠的困扰。这样的生活模式对人类不算太好,对医疗产业却是个福音。”而这个世界的悲哀来自于对消费主义的错误认知,“一个物质上的穷人就是一个精神上的穷人。”攀比心理让多少人生活在迷茫与痛苦中而不自知,又苦了多少家庭和年迈的父母。

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消费制度,应当以民众自愿和民众需求为基础。如果民众不愿意,那么商家,特别是传播文化的社会媒体的宣传就属于诱骗。其次,如果民众不需要而欺骗民众购买,那这样的社会不是进步了而是在倒退。改革开放几十年了,我们一直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这个所谓的“一个中心”和其伴生的政治制度下,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国家软实力被毁坏殆尽,社会不是进步而是严重地倒退了。现在我们的政府也有所反思并且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但是又有人在“促内需保增长”的掩盖下大肆鼓吹消费主义,我们当保持警惕。

在这个世界,消费主义统治一切,吞没一切,消费主义其实是另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是其加强版。为什么这么说呢?“市场具有隐形的暴力形式:多样性是效益的敌人,单一性统治一切。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在世界各地规定着消费尺度。这种强制统一的独裁统治比任何一种独裁统治都更具横扫千军的力量。它迫使整个世界奉行同一种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像复制模范消费者一样再造人类。”在这里,所有的民族文化所有的民族特色都被消灭,在这里,效率至上金钱至上。消费文化是一种昙花一现式的文化,所有的东西都会瞬间变得陈旧,被另一些短命的东西取代,惟一长存的只有不安感。所有的劳动者都是潜在的失业者,而我们并不去关心它,我们唯一关心就是效率。资本持有者拼命地使用着这个世界,好像它是一种可以丢弃的、短命的商品,然而,我们在丢弃了世界这个商品后该迁往哪一个世界呢?前文说到,美国与我们不同,它不仅与我们不同,它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不同,它靠的是金融幌子支撑民众的挥霍无度,很少消耗自身资源,这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办不到的。所以美国大力提

倡消费主义,并且从中渔利,美国人其实是在消耗这个世界。但是,当这个世界被破坏殆尽之后,美国又往何处去呢?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个问题。因为美国深谙此道,几十年前就把这一切转移到了中国为首的国家。我们在其后亦步亦趋,表面上都一样,深层次的区别则是,不论美国还是我们自己消耗的其实都是我们自身。那么,在被消耗殆尽之后我们又去往何处呢?

正如标题写的那样,消费社会是一个诱杀傻瓜的陷阱。那些手握权柄与资本的人从来不需要考虑我们终将去往何处,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手中的资产如何升值,因为他们永远是赢家,真到了资源消耗殆尽的那一天,他们也可以凭借手中的强权和掠夺来的财富攫取剩下的那部分,而绝大多数人终将成为他们的垫脚石,惟有财富与强权永垂不朽。消费固然可以推动社会前进,但是作为普通一员,我们需要警惕为资本家做嫁衣,最终牺牲的却是万千大众!

《一名大学
社科文读书笔记15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34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