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法治的意义1500字

法治的意义15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3 14:19:39 | 移动端:法治的意义1500字

篇一:法治的含义

1

法治的含义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指导和引领意义。它所要解决的法律意识问题,是带有方向性、根本性、价值性、宗旨性、目标性、原则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决定着公民意识、法制观念、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的属性,也规定着它们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核心与精髓。 2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篇二: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摘要】跟以往的文明形态相比,现代文明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还能成为一条不需要证明的文化公理。法治社会意味着在处理社会争议时需要按照法律的逻辑和思维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将关系到中国能否步入法治社会,否则即使国家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人们知道法律知识,但也只是按照他们固有的思维进行法律的理解,无法形成法制社会,这也将成为我国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

【关键词】法律思维;法治

在建设法治国家时,需要有更多的民众进行广泛的参与,才能对法律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思维的角度看待这种推动,是需要运用法律思维的,尽管也涉及到政治、科学以及道德思维等。但是法律思维具有其特有的法律特性和属性,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对法律思维的研究,还是对法律方法的研究,都需要运用法律的逻辑进行判断,并讨论法律思维和法律建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对法律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讲述,并主要论述法律思维对法制的意义。

一、法律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问题都是由不同的问题构成的,是一个复合性问题,往往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例如政治、经济、道德以及法律相关的多种因素都会有所涉及。一旦发生社会争议时,人们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它,十分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论。所谓的法律思维,就是能够运用法律的逻辑,例如规范、相关的法律原则等对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1]。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社会问题会有利与弊的权衡,但是重心主要维持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上,需要进行法律思维的评价。

法律思维的重心主要维持在对于合法性的判断和分析上,也就是围绕合法或是非法对某种有争议的行为作出思考和判断。只有形成独立的规范体系,才能保证用正常的思维对法律规范进行看待和理解。法律规范往往不会独立存在,它是一种想要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工具。按照法律思维进行思考,能够从法律的角度解决和观察问题,保证运用合适的推理技术或是方法进行观察和理解问题。一旦离开了原则,那么法律思维也就变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法律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法律术语是其最为基本的要素。无论是来自民间还是官方的社会问题都需要运用法律的语言将其化为法律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判断。最为简单的问题可以利用纯粹的法律思维予以解决,政治经济问题也是如此。

二、法律思维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一)“法治”不仅仅只是“治国方略”这一层意义

篇三:毕业论文——浅论依法治国

大学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浅论依法治国

目 录

摘要-------------------------------------------------------------------2

一、依法治国的涵义-----------------------------------------------------3

(一)法治的发展---------------------------------------------------3

(二)依法治国的概念-----------------------------------------------4

(三)依法治国的内容-----------------------------------------------4

二、依法治国的特点-----------------------------------------------------5

(一)全局性-------------------------------------------------------5

(二)整体性-------------------------------------------------------5

(三)目的性-------------------------------------------------------6

(四)长期性-------------------------------------------------------6

三、依法治国的核心-----------------------------------------------------6

(一)宪法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保障-------------------------------------7

(二)宪法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7

(三)宪法是公民权利不保障书---------------------------------------8

(四)“宪法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8

四、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性-------------------------------------------8

(一)历史证明,我国应依法治国-------------------------------------8

(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保障--------------------------------10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1

五、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环节--------------------------------------------11

(一)依宪治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12

(二)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的前提--------------------------------12

(三)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12

(四)完善监督机制,是依法治国的关键------------------------------12

(五)深化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13

(六)发展法学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13

六、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13

(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13

(二)推进司法改革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14

(三)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15

(四)加强监督制约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6

摘要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通过修宪,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写入宪法。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本文仅就依法治国的涵义、特点、核心等问题阐述笔者的观点,以期对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字:法治,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司法公正

浅论依法治国

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通过修宪。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写入宪法。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此我仅就依法治国的历史沿革、概念、特点等一些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依法治国的涵义

(一)法治的发展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张,最早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管仲、慎到、商鞅、韩非等人提出的,尤以韩非为代表。“韩非著有《韩非子》一本,他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强调必须行法、执术、持势,使法、术、势三者密切结合,提出抱 ‘法处势则治’。形成了一整套的治国理论,规定一切都 ‘断于法’”。这些论述虽包含有法制的思想,但与现代法治精神有质的区别。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指统治阶级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与民主特别是与宪法密不可分的,几乎是与宪法同时产生的。现代法治包括资本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治。

资本主义法治是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提出的,人民享有权力,政府受命于法,即“保障民权,限制政府”。但资本主义的“民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权利而已。权利永远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维护财产关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的和间接支配权,永远是资产阶级的立法原则,这来自资产阶级自身的遗传基因,它造成了资本主义法治的先天性缺陷。然而,我们应当从其法治国家的意义中认识①① 侯欣一.《中国法治思想史》.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22

到“法治在于制约国家权力,民主在于存进社会运用国家权力,使国家权力按照法律制度范围操作和运行。”

社会主义法治是更完善、更高层次的现代法治。这是基于普遍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后的最终和最佳选择。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和方略,拉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序幕,谱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的新篇章。 ②

(二)依法治国的概念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做了高度概括:“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依法治国的内容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5.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② 刘金国、舒国滢.《法理学教科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17


法治的意义15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22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