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回忆历史论文2000字

回忆历史论文2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3 12:19:10 | 移动端:回忆历史论文2000字

篇一: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

读《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简介: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作者:刘革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月。该书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时期历史上的比较有影响的军阀人物,如阎锡山冯玉祥等,并对他们的生平进行记录评价。

晋系军阀——阎锡山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同时造就了众多的军阀,在一定时期里分别割据中国。通过阅读《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这本书让我对这些军阀有了一定了解。

阎锡山是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比较有名的晋系军阀,山西五台县河边村永和堡(今属定襄县)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及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等要职。辛亥革命后,总揽山西军政大权,实行封建割据,把山西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统治达三十八年之久,成为山西的“土皇帝”。

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稳定后,多次与其他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前就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簌曾愤而作书,直接寄给他,说:“秦桧好当秦桧的子孙难当”,指责他出卖民族国家。抗日战争胜利后疯狂反共,从1946年11月底开始,陈赓将军和王震将军集中兵力,在广大人民的支援下,相继解放晋西各县,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统治。阎锡山逃往台湾,于1960年5月23日在台北病死。

西北军缔造者——冯玉祥

冯玉祥于1896年正式入练军当兵,他体格魁伟健壮,勤学苦练,不过几年便升为管带。1911年前后,他受进步思想影响,投入辛亥革命,参加了滦州起义。1914年陆部奉命围剿白朗,冯玉祥升任第七师十四旅旅长,同年十月,十四旅改为第十六混成旅。从这时起,冯玉祥逐渐在中国军界和政界发达起来。

冯玉祥治军严格,待兵极好,他认为:“治军最要紧的是要的军心”,“与士卒共甘苦,是治军最重要的一个信条。”在军中立了“八不打”戒条。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申请出国,被蒋介石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赴美国考察水利。在美国多次反蒋,反对蒋介石进行内战。1948年初,冯玉祥被推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七月,冯玉祥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帮助下,乘苏联客轮“胜利”号,取道苏联投向祖国怀抱,不幸的是,9月1日“胜利”号客轮在黑海失火,冯玉祥遇难身亡。

桂系首尊——李宗仁

李宗仁于1909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26年1月,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提议下,两广军政统一。广西两个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广西成为国民政府直辖省。此后他在北伐中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把徐州作为他们攻取的首要目标。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指挥津浦路沿线作战。3月下旬,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死守台儿庄,4

月6日晚,他亲自指挥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一举击溃了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李宗仁因此一时名声大振,社会把他看作是国民党内抗战的象征。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下野,李宗仁“继任”总统。与共产党谈判破裂,他深感国民党统治已经到了无以挽救的地步,心情坏到了极点;加以连日奔波,过度疲劳,只是胃病大发,便血不止。为保住性命,决定赴美就医。在美国他完成了《李宗仁回忆录》一书,受到了中外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通过程思远,代表祖国和人民,殷切地慰问了李宗仁,向他表示欢迎他回到祖国的怀抱。总理的真挚关心,诚意的感情,使李宗仁激动不已,他决定回归祖国。在祖国的安排下,他于1965年7月18日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1969年1月,他因患严重肺炎,于23日去世,终年78岁。

武功过人的——龙云

龙云,原名登云,彝族人,彝名纳吉鸟梯。他是滇军的主要将领,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统治云南十八年之久,后来支持民主运动,为和平解放云南做出了贡献。龙云幼年时,父亲病逝,家境沦落,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了一手好拳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云南响应起义,在魏焕章带领下投入滇军谢汝冀梯团。1922年3月,龙云被委任为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驻昆明。从此他开始掌握滇军的实权,并成为滇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七七”事变后,龙云先后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副团长、陆军副总司令等职,在云南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全国抗战。8月,龙云在南京出席国防会议期间,与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见面,受到巨大鼓舞。他在会议上当即决定云南出兵20万人;另方面又与朱德交换了电报密码,与延安建立了秘密联系。滇军出师,先后20余万人,英勇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好评。1938年8月21日,朱德给龙云的一封信中说“抗战军兴,滇省输送二十万军队于前线,援助物资,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P121)

在抗日战争时期,昆明的民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蓬勃开展。龙云经共产党的帮助,对民主运动逐步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1945年8月,蒋介石命令第一方面军全部开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当滇军开往越南后,蒋介石即坐镇西昌,亲自指挥昆明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杜聿明,以武力改组龙云的云南省政府。龙云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形同软禁。1948年12月,龙云乘飞机秘密离开南京,经上海转广州,乘船到达香港。他到香港后不久,曾发表长篇谈话,公开抨击蒋介石的阴谋。1949年4月,他在香港住宅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了他给李宗仁、何应钦的一封信,拒绝了回南京“共商国是”的要求,并力劝李宗仁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即日签字,付诸实施。与此同时,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民革中央负责人之一。

8月15日,他同黄绍竑等44人,在香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归向人民,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龙云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50年1月3日,龙云离开香港,沿途经广州、武汉,受到热烈欢迎。1月18日,龙云到北京,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他在《难忘的经历》中回忆说:“从昆明到北京的漫长之路,也就是我与蒋介石彻底破裂,逐步走向人民的革命

之路”。(P127)

建国后,龙云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等职。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6月2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28日,他被摘去右派分子帽子。1980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给他予以平反。

篇二:抗日战争历史论文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代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王朝的统治,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折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不少曲折,付出极大牺牲,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历史表明,在西方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已经落后,因此饱受欺凌宰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重新振兴,其道路极其艰难坎坷。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甘愿牺牲一切,为了这个崇高目标,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总总历史,历历在目,回忆百年前,中国的大好江山满目疮痍,清政府软弱无能,腐败不堪,给列强以可乘之机,在雄鸡东南面的小岛上,一个叫日本的饿狼早已蓄势待发。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中国被迫签订了《中日北京条约》,赔偿50万两白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亿两白银。自始,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扩大侵华战争,先是台湾,继而是东北、热河、缓远,大片中国领土沦为日本殖民地。自1937年“七七事变”起,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浩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战败投降。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最终得到了这场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总动员,是中华民族经历百年屈辱和抗争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和平进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不朽篇章。它带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牢牢铭记。所以切记强国方御悔,落后就要挨打,想远离战争,我们必须在中国中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时刻牢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一)不能遗忘的历史

那是一段中国人民难以回首的往事······日军侵华期间,特别是八年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大肆开展进攻、扫荡、屠杀人民,血流成河,尸堆如山。侵略者对中国手无寸铁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或生吞活宰、剖腹取心、活埋喂狗,或作为杀人比赛的对象,或作为训练的靶子,或作为细菌战的试验工具,比野兽更凶残。据统计,中国军民付出了3500多万生命的代价,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去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吧,去看看各地烈士陵园吧,那一堆堆的英魂忠骨,那一桩桩铁铮铮的历史事实会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中国的先辈同胞们经历了怎样的灾难。我们每年纪念抗战胜利,学生一遍遍的学习历史,面对的既是先辈们所遭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作出的牺牲,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这一切是不能也无法忘记的。我们要把祖国的蒙难、先辈们经受过的血与火的洗礼,由激愤化作理性的思考,不断地鞭策、不断地激励我们前进,这样才能避免历史重演,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永远安宁祥和。

硝烟早已远去,但战争留给我们的创伤至今仍未平复。今天我们原谅了日本之前的种种恶行,但原谅并不代表着忘记、否认侵略中国的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日益抬头,对华政策越来越硬化······难道你们日本人忘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吗,又或者还想再来一场世界大战?中国人民已不再软弱,我们誓死捍卫历史,让真相长存。谁还敢挑衅,我们势必坚决还击。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遗留毒气弹问题,你们一再触及中国的底线,请相信,中国人

民决不会妥协,中国政府绝不会放弃,希望中国人记住: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二)发扬抗战民族精神,不失爱国灵魂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能以劣势打败强人的日本侵略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团结精神及爱国思想。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家观念非常淡薄,各个民族之间也是不团结的。清王朝灭亡后,中国很快进入军阀纷争的时代,手据人权的军阀只知扩大自己的权势,根本不管国家的命运。日本敢于一次次地侵略中国,除了看到中国落后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到中国四分五裂,团结不到一起。但在抗战中,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民族意识逐渐在全体中国人中形成,从而出现了空前团结救国的局面。不管是哪个阶段,哪个党派团体,都积极地参加到了全民族的抗战中来。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长期进行你死我活斗争的国共两党,也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抛弃前嫌,团结御侮,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积极地捐款捐物,甚至直接回国参军参战,支援祖国抗战。 这期间,深深展现出了不畏强敌、舍身报国的献身精神。在常年抗战中,无数的国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第二军军长吉鸿昌被捕后慷慨就义的浩然正气;东北抗日联军赵一曼的临死不惧,从容就义;翼中深南王家铺村村民的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正因为那么多人的不畏强敌、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日本面临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正如(义勇军进行曲)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用砖石垒起来的长城,在炮灰的轰击下或许会坍塌,但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和不屈脊梁筑成的长城,却是任何强敌都催不毁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们只能遭到大败的命运。 始终贯穿抗战精神的还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由于艰苦奋斗,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形成了一种清正廉明的作风,出现了一片新面貌,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不仅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而且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条件尽管比抗日战争时期好太多了,但我们永远不能丢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应居安思危,时刻怀着一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这种精神,没有忧患意识,那这个国家的

生存和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不用外敌入侵,自己就会垮掉,所以,坚持吧。

(三)强国方能御侮,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觉得,这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如果痛定思痛却没有任何行动,那么所有的思考所有的壮志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我们必须落实于当下做出实际行动。当时日本为什么敢于侵略中国?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太落后,它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日本原来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也曾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治天皇大胆地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在政治上实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努力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甲午战争前夕,国力已经大大超过中国,而那时的中国却任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思进取,反对革新。

直至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改革,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着和我国的友好关系,中国在一些世界重大问题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并不是西方人现在讲道理了,关键是中国发展了。但是,不落后挨打,不等于已经强大复兴,一旦不强大起来,就总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威胁,在一些事关民族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受制于人。所以我们应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的跟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繁荣昌盛。

(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珍爱和平,这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想想那些所谓的“满洲和日本是兄弟关系,这是哥哥在帮助弟弟,弟弟不听话,哥哥难免要教训弟弟”的衣冠禽兽们,打着和平的幌子,行侵略之实,所以中国人民只能拿起武器,为和平而战。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侵略过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靠牺牲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利益来发展自己的道路绝对行不通。唯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人类前进的主流,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护和平。 然而,尽管当今人类对和平的祈求是这样的虔诚,战争与战争的另一种表现

——恐怖袭击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人类。和平像一根脆弱的丝线,常常被战争的巨手无情地扯断。“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印尼巴厘岛大爆炸、马德里爆炸案、伦敦连环爆炸案、埃及连环爆炸案,这一切都似乎在提醒人们,和平之梦是多么飘渺而遥远。

战争的危险在警告人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准备战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在此,让我们祈愿全世界能早日和平,祈愿天下再无战争!

篇三: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的论文啊 2000字左右。。。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关键词:近代中国音乐;上海;地位

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新文化形成中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

一、近代音乐传播先驱

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因缘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桥头堡,也成为酝酿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温床。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形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近代的音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一是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改造②。其中,尤以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

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大致通过以下途径:1、基督教堂所带来的西方宗教音乐;2、新式军队中输入的西洋军乐;3、海外留学生带回来的西洋音乐;4、近代学堂对西洋音乐的普及。这四种途径先后出现,而尤其以第四种因素对中国近代音乐的面貌影响最为深远。上海在近代中国夙得风气之先,在近代西洋音乐传播中亦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则在于它成为近代新式学堂普及西洋音乐之最早试验场。

上海自五口通商以来就成为海外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大本营,因此基督教堂所带来的音乐对上海信徒的熏染尤为深远。但教会音乐对于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贡献毕竟有限,新音乐的形成更依赖于新式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基督新教把教育作为在华传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办学,而其所办学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授西洋音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传教士在华办学以上海为最早,而学堂中设置音乐教育科目也以上海为最早。例如1861年在上海创立的清心女中,在教学中已把音乐与语文、算术、圣经等科目相提并论。创办于1892年的上海中西女塾为展示平时教学成果,还举办音乐会。音乐会的规模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还半年一次对家长们,一年一次对普通市民公开演出①。

而上海人沈心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从事新式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他出生于商人家庭,1902年到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唱歌课。1904年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开创了“学堂乐歌”的形式。学堂乐歌是中国人最早用西洋音阶谱写的歌曲,成为近代音乐史的发端。上海的务本女塾、南洋中学
回忆历史论文2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18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