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苏东坡传第四章

苏东坡传第四章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3:52 | 移动端:苏东坡传第四章

篇一:苏轼

苏轼:面对困难与挫折表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苏轼的诗包罗万象,上追唐代的“李杜”;他的词挥

洒自如,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古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书法跌宕自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画苍劲雄放,是中国文人画家的突出代表??不仅在宋代,即便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苏轼都是罕有匹敌的艺术全才。

林语堂《苏东坡传》对苏东坡做了这样的概括:“苏

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是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我认为用“顽童”概括苏轼最为恰当。苏东坡的“童心”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人生的美”和“艺术的美”的执着追求。执着于“美感”的人,必须要有超脱之道,这样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着,就必须愈是超脱。

人们常常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

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可是,人生在世,必

须习惯于失去。正如散文家周国平所说:“生而为人,得有承担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淡定。有了这一份淡定,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包括失去的滋味。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

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

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们不禁要问,苏轼为什么对人生有这样吩咐、深

刻的理解呢?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大量阅读佛经,可他并没有接受佛教的厌世思想,而是仍然执着地热爱生命,珍惜人生。苏东坡吸取了儒释道三家之长,把三家思想融汇贯通。他以儒修身、以佛治心、以道养生,从而在人世的艰难中顿悟了人生的真谛,保持了内心的独立与安然。

林语堂《苏东坡传》篇末一段话:“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

篇二:仰望东坡

仰望东坡

——读《苏东坡传》有感

虽然,从小学到大学,都读过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听说过这位距我们已近八九百年的大文豪的种种传说故事,但是,第一次真正从内心、从精神世界初步接近苏东坡,是从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个能令所有人都景仰的人,千百年来,他早已耀升上了历史的神坛,后来者只有定礼膜拜的份。林语堂也是以这样的心怀来描述挖掘这件伟人的一生的。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却是苏东坡的那种大者所拥有的智慧,他那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挡的人格魅力,加上林语堂那种平实的笔调,让这种魅力在字里行间浓烈的发散着。比起看书时候的万千思绪,真正到下笔却不知道怎样去描绘这样一个高大的人。林语堂的序里是这样写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这是苏轼用来自勉的诗句,虽然有这样的诗句作铺垫,但在我们领教了苏轼的天才和博学后,还是免不了的惊讶,随即就是无法言喻的崇拜。官场上的苏轼仍是一个智者,但却不是一个胜者。在那个党羽之争那个膨胀的年代,两党之争,受益的是真理,受害的是他本人。他的性格中缺少的周旋和圆滑,多的是冲动和嫉恶如仇的正直,当然,为了这种正直,即使有皇帝的信任,也没有使他逃过一些牢狱之灾。对于这些所谓“小人”的挖空心思的陷害,在于他这样一个乐天派而言总是嗤之以鼻“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而然在他不知吃过多少苍蝇之后,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性格除了让他自己大呼“我真是无可救药”之外,也不免让人察觉他的可爱。苏轼是幸运的,有一个信任他的皇帝,明辨是非,处处帮助他的皇太后。这种幸运或许也是他晚年悲凉不幸命运的导火线。苏轼的晚年是寂寞的,“夜凉吹笛干山月,路暗迷人白种花。棋罢不知人横世。??”即使这样,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懂得知足常乐,他是满足的。而喜欢他的却为他暗暗不平,为官清廉,为百姓谋福谋利,到晚年,出一身本事外,烙得一贫如洗。这是他的不幸?还是上天的一种公平。他也许一生所做的只是秉承他的天性,而他一生所承受的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悲喜。于苏东坡而言,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费半点功夫。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上下五千年才出了一个的天才。每每读到有关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如果真要探求他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首诗正好作为写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东坡这样的人,有凡人的不幸,更有圣人的高远。在浩瀚史卷中,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为人处世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领悟生命有几个能有他的心智和性灵?检索命运有几个能有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是一个伟人,留下了旷世奇才,体现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也是一个凡人,任凭世俗尘埃掩盖;他是现时的石,后世的玉。

林语堂做结时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篇三:苏轼

采;是因为他宁静淡然的心态;是因为他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他的赋给我很大影响,每每品读都会得到心中的宁静,如饮清泉,如沐春光。我那时虽然喜欢她,但对他的了解甚少,对他的大部分了解都来源于香港的一部关于他的电视剧。那时我只知他是个大诗人,是个多次被贬的效忠皇帝的臣子。后来看了《苏东坡传》和《东坡突围》,我才对东坡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知道那部电视剧有不少不实之处,我对苏东坡是更着迷了。

我很喜欢苏轼,喜欢他的豁达。“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句诗很真实地反映了苏东坡坎坷的一生,但他并没有像大多数怀才不遇的诗人那样怨天尤人或是自悯自怜,郁郁终生。 虽然他曾惆怅,他的《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 遂至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浸透着他贬官黄州初期的感伤色彩,但他很快走过这一愤懑期。当然在这时黄州和佛教给了他很大帮助。正如《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清贫僻远的黄州给了他心灵平静的地方,给了他思想升华的空间,给了他灵魂洗礼的机会。而佛教给予他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的,如《苏东坡传》中说:“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因了它们,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真正地成熟了。他开始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投入到自己新的生活。他抛弃官员的架子,自己筑水坝、建鱼池、植树种菜过着平民生活;他显出自己的本性,邀朋结友,携酒夜游,月下漫步,吟诗作赋;他忘怀名利得失,对人生有更透彻的感悟,得出人生的苦难是不可避免而又无从选择的,但人们可以选择对待苦难的态度,可以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欢唱“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东坡的这种豁达贯穿了他的一生,后来他被贬谪到海南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不仅让他超然物外,写出不朽的作品为中华文化增添亮彩,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他抚平了无数因受挫折而受伤的心灵,激励了无数因怀才不遇而灰心的人。

我很喜欢苏轼,喜欢他的正直敢言。苏东坡是个坦白直率的人,若一有自己见解他就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他写万言书、作抗暴诗,雄辩滔滔,直言无隐。就算他的直白让他几度贬官,甚至差点断命,就算他的弟友曾多次劝道,他也本性难改。在他被贬黄州时,他回信给李常说:“何乃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若见仆困穷使相怜,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非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垢病也。”。苏东坡在官场上不够圆滑,他好辩、天真、不顾后果,不像他弟弟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这一性格特点使他在仕途上碰了不少钉子,但正因为他的天真、正直使他不被官场这一大染缸玷污,使他保持孩子一般的心,使他如荷花般纯洁,也正因为他的敢言、好辩,造就了他忠君爱国、大义凛然的形象,铸成了人们心中大无畏的英雄。

我很喜欢苏轼,喜欢它无与伦比的才华。苏东坡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在许多领域有所建树,其中最有成就的当属诗赋。诗赋对于苏东坡来讲已经和他的生命合为一体了,他的诗赋与他的命途紧密相连。“乌台诗狱”案件中,苏东坡因诗而入狱,按他妻子的话说:“这都是写书招惹的。他乱写东西有什么好处?把人都吓死了。”按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但这不是说诗赋于他一无好处,他的出狱也归功于诗赋。苏东坡在狱中曾以为自己死期已到,于是写下一首离别遗诗,神宗皇帝看后十分感动,苏东坡的案件也得到了轻判。对于苏轼来说可真是“成也诗赋,败也诗赋”。不过更能体现诗赋对苏东坡的重要性的不是诗赋引起的仕途浮沉,而是诗赋所赋予的情感抒发。苏东坡离不开诗赋,他用诗赋描叙所见、抒发所感,无论是他“吾上可陪玉皇大帝”,还是他“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时期;无论是他合家团圆,还是他孤寂难眠的时刻,他都是吟诗作赋以抒己怀的。就算刚刚经受“乌台诗案”他还是积习难改,出狱当天就作了两首诗。苏轼是个诗赋出产量极高的诗人,不过这不代表他的诗赋有量没质,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之所作的诗有的是批评时弊;有的是反映民生;有的是抒发感情;但无一不精妙绝伦,浑然天成。 “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欧阳修曾评价说,“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其中他在黄州作的四篇作品造诣最高。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也以《大江东去》著称;两篇月

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后赤壁赋》;一篇邀朋夜游的《承天寺夜游》。后人对这些作品评价甚高,林语堂曾戏说:“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可见苏轼的作品成就已到了让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程度。

苏东坡在书画方面也独占鳌头。在书画上,苏东坡是国南派画始祖之一。他善画竹木怪石,属文人画,他的画意境深远,构图巧妙,画风独创一派。在书法上,他自创"肥"书风,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为"宋四家之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一诗中,他曾自赞“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东坡的书画至今仍被许多人珍藏,视为至宝。

苏东坡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而且他多才多艺会炖猪肉、做鱼、煮东坡汤、调酒活像一个大厨师;他会在乡野采药,考订药的种类,活像一个医师;他会自己试制好墨,虽然差点烧着他的房子,却自得其乐,活像一个顽童。正如《苏东坡传的评价》“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

我很喜欢苏轼,喜欢他的一心为民。他在密州,令人把有用的药方用大字抄写贴在市镇广场,好使一般百姓知道。他成立“救儿会”,好使儿童免于被杀。他在徐州治水,好使百姓免于受灾。他在颖州、扬州求朝廷全面宽免人民的债务,好使将老百姓从王安石新政的恶果中救出来。其中他在杭州当官的时候最能凸显苏东坡关怀百姓,“虽千万人吾往矣”也不停地为民请命。在他任杭州太守的短短一年半之间,他改良输水管,新建2个水库,建立了一个清洁供水系统,使杭州城中家家都有西湖的淡水喝。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建立了一家公立医院,一改当时无组织不专业的治病状况。他又疏浚了盐道,使运河的水深到八尺,方便杭州交通。他修建西湖,使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杭州饥谨时他用尽全力稳定谷价,只身展开救济的工作。苏东坡是时时为人民疾呼,刻刻为人民谋利益。

林语堂曾评价“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我发觉无论从哪一点看,苏轼都是那么的有魅力,那么得让人可亲可敬。他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扎根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他的枝叶为中华精神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荫凉大地。他如同一座高山耸立在民族精神的中央,他的高度为人民提供一个台阶,帮助人们望尽中华精神之精华,包揽秀美中华。

苏东坡,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苏东坡传第四章》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7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