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乡镇团委书记级别

乡镇团委书记级别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16 05:50 | 移动端:乡镇团委书记级别

篇一: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实施意见

中共临城县委组织部 共青团临城县委

临组字?2011?21号

关于推进全县乡镇团的组织 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河北省委《关于加强全省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团联字?2011?36号),深入推进我县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扎实推进全县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是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重要举措。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党团组织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和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

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乡镇团组织作为联系团的领导机关和各类基层团组织的枢纽,承担着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导、推动各类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重要责任,通过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来大力加强乡镇团组织建设是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

(二)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的客观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给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适应这种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在基层团组织中已经不能完全靠专职干部队伍在封闭的体系内开展工作,应探索新的制度设计。通过全面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突破原有行政化、体制化格局限制,吸引编制外的优秀青年加入到乡镇团干部队伍,切实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促进乡镇团组织增强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工作资源、载体和内容,不断活跃基层团的工作。

(三)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是改变当前我县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的有效手段。当前,乡镇团组织普遍存在着工作力量不足、缺乏组织活力、联系青年渠道单一等问题,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已经退守到县一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按照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改变乡镇团组织的薄弱现状,使乡镇团组织切实发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桥头堡”作用。

二、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胡锦涛总书

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为目标,通过“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放宽用人视野、严格选配标准,将政治素质高、热心于共青团工作、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团的工作岗位,担任书记、兼职团委副书记、委员等职务,使乡镇团组织人员配臵和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建带团建”原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并采取灵活、适当的组织手段,对过程和结果保持合理的引导和掌控,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坚持发挥好上级团组织“协管”作用的原则。团县委应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全程参与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三是坚持竞争择优原则。在人选确定上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体现竞争性,把那些真正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吸纳到团组织中。四是坚持合理配备原则。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乡镇、街道团干部,要把代表不同群体、阶层、领域的青年选配到团组织中来,形成有利于推动工作的人员结构。五是坚持换届推动的原则。要以乡镇团组织集中换届的形式,规范选举程序,促进基层民主,扩大工作影响,全力推动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三、乡镇团委干部选配要求

(一)严格选配标准。选拔对象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居住、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其他条件特别优秀的兼职干部人选可放宽到40岁以下;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

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较高的威信。要特别注意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致富能人和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青年社团骨干、优秀青年农民工等人员中选拔兼职团干部。

乡镇团委书记要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学习刻苦、作风扎实的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中选拔,应为公职人员。

(二)把握数量结构。以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方式换届后,乡镇团委一般由9—13名委员组成。具体数量根据乡镇、街道青年人口数量,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以及团组织结构、团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可设团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6—10名,副书记、委员构成必须注重编制内、外相结合,其中1名副书记要从规模以上企业选拔。

(三)规范选任程序。一是提名。要按照选配标准的要求,在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多数团员青年的意见确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报同级党委同意。二是产生。乡镇团的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中,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中要注意通过扩大差额比例等有效方式体现竞争性,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处于届中的乡镇团委,可根据《团章》规定进行提前换届或届中补选。三是报批。选举产生的乡镇团委委员、副书记、书记人选须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由同级党组织公布。

(四)相关权利和任期。吸纳到乡镇团委的编制外委员不占团委的编制、职数,不享受同级专职团干部的行政级别、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权利,但在参与学习培训、有关会议、工作决策、

评先选优等方面可享受与专职团干部的同等权利。编制外的委员任期到其所在团的委员会下次换届时为止,任期结束后其所任职务自动撤销。

(五)明确进度安排。2011年6月为准备阶段,各乡镇要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团员青年基本情况,确定重点选配对象,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7月起,集中开展专兼职团干部选配和调整工作,9月20日前8个乡镇要完成专兼职团干部的选配和调整。

四、明确乡镇团委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完成团委调整工作后,乡镇团组织要按照履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推动乡镇、街道区域内团的工作走向活跃。

(一)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紧跟党建步伐,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和青年农民工中建立团的组织,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配合基层党组织选配好基层团组织书记;加强对区域内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工作指导,督促指导基层团组织有效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充分借助基层党组织阵地,大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推进基层团组织阵地建设。认真、准确、及时地做好团的基本信息采录工作,全面掌握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严把团员入口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做好本区域内团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团内有关规定,按时、按标准收缴团费,规范团费的使用和管理。

(二)开展服务青年工作。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地设计工作项目,做深做实服务青年

篇二:中国县乡基层政坛升迁途径

中国县乡基层政坛,政治资源稀缺,竞争十分激烈。对湖南湘潭原副县长徐韬等人轻易得到的“火箭式提拔”,一般干部是想都不敢想。(徐骏/图)

原标题:成为一名县长有多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刘斌 实习生宋凌燕孔灵张雪彦 发自:北京

“在县级干部序列中,提拔为副科级以后,干部档案就会从人劳局移到组织部,成为组织部管理的干部。”

“提拔干部总体上是平衡基础上的倾斜,比如这次组织部门出几个,宣传部门、纪检出几个,要差不多,不能老是你这里出。”

一夜之间,28岁的徐韬从副县长变身为“科长”。5月7日,湖南湘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韬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

2013年春天,徐韬以“85后副县长边读书边升官”的身份,在网络上走红。之后,他五年七次换岗的工作履历遭到广泛质疑:工作10个月就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担任正科职务一年半就晋升副处级,这些升迁是否与其工作能力匹配?

在中国特色的升迁机制中,干部的晋升,涉及到能力、关系、领导推荐、机遇、资历和群众基础等多种因素。一个干部得到提拔,往往是“合力”的结果。一位甘肃贫困县教育局副局长说:“干部提拔60%要看人际关系,40%要看工作成绩”。

具体到中国县乡基层政坛,由于政治资源极度稀缺,政治竞争往往更为激烈。事实上,徐韬等人能够轻易获得的“火箭式提拔”,一般干部是想都不敢想。一名基层干部从普通科员晋升到副科长、科长,再一跃跨进县级领导序列,需要经过哪些关口,到底有多艰难?

副科级以上才算领导

36岁的李伟民已经在副科级别上晃悠11年了。1996年,李伟民中专毕业,赶上了最后一批中专毕业生分配。当时家里没钱也不认识什么人,他被分配到了老家所在县的一个偏远乡里,成为乡政府办公室一名办事员。一年后,李伟民升为科员。

1999年,李伟民想回县城,当时他的姐夫和县劳动局局长正好有业务往来,就托局长把李伟民调到了劳动局,“有没有送礼不太清楚,姐夫是刚刚转制的一个厂的一把手”。

2002年县里大换届,李伟民想“进步”。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六年之后,他已经比较成熟,一方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找到了两位“伯乐”。

一位是他在工作期间认识的县委组织部长。有时候部长办公室没外人,他就进去跟领导聊两句。同时,他也在工作中认识了县委副书记,并得到了他的认可。经过种种努力,李伟民成功地当上了副乡长,级别也提高到副科级。

提拔为副科级有两种形式。李伟民是“组织推荐”。“比如乡镇书记就有权力把办公室主任推举为副科,然后通过组织选举正式将他提拔为副科领导。”安徽一位乡镇干部郑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党政办公室是乡镇最接近副科的部门,“一个人要是调到这个部门,大家都有默契,知道组织看重他”。

此外,基层干部还可以通过考试达到副科级。“只要有两年工作经验,最多加个党员身份,这是最快的方式。”郑淼说。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考试叫“遴选”,其中包括笔试即公文写作,大约占整个成绩的30%;面试占40%;另外30%是“单位考察”,也就是群众意见,包括领导和同事对候选人的评价。

2012年,郑淼的一个朋友就通过“遴选”考上邻县一个乡镇党委委员,27岁就成为了副科级。郑淼所在县最年轻的正科——26岁的县团委书记,当年也是工作两年后就考上了团县委副书记,两年后她又被提拔为正书记,从此走上了仕途快车道。

在县级干部序列中,副科级意义重大:提拔为副科级后,干部档案就会从人劳局移到组织部,成为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民间话语体系中,副科以下庞大的股级干部至多算是中层,只有副科级以上才能被称为——“领导干部”。

“隐形台阶”

在成为“领导干部”的关键一步上,李伟民认为:“肯定是领导起重要作用,因为定人之前要开书记碰头会,县委书记、县长、纪委书记等参加。之后开常委会,组织部长才参加。”

县里提拔干部的流程是,先由县委组织部提名,相关部门再配合组织部去单位进行考察。“进行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后,会有个排名,排在前面的人才能进入县委书记碰头会。在书记碰头会上,如果大部分书记都同意提拔这个人,他的程序对,口碑也不错,人选就定了。”

山西一位县政协副主席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书记碰头会上,干部必须定下来,不能再变动了,然后再开常委会。” 曾在河南当过副县长的刘景龙,看过县常委会讨论干部的记录,“组织部长把人选一念,大家举一下手就通过了”。一位县委书记曾经告诉刘景龙,“如果到常委会讨论时还有人提出意见,就说明事先没做好工作。”

县委常委会上讨论干部也有“规矩”:只能减人,不能临时动议增加人。一个干部的职务调整,只有进入常委会才算尘埃落定,才具有合法的效力。

按照级别划分,县乡体系中的干部可以分为四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呈四层金字塔状。副科级干部虽然已经进入金字塔最底端,但要往上走,非常困难,“每一级都像个拦水坝,能拦下很多人,到最高级正处级时,只剩下四个人。”刘景龙说。

副科级还有大量隐形台阶,包括副书记、副乡镇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等等。“比如从武装部长提拔到党委委员,或者由党委委员到副乡长,他们都认为是提升。”

在刘景龙看来,隐形台阶是慢慢累积的结果,“原来乡镇没有纪委书记,后来配备之后级别设为副科,慢慢沉淀下来,就变成了隐形台阶。”

李伟民2002年迈入副科级之后,过去11年里,一直在各种副科级岗位上轮转:先是老实当了四年副乡长;2006年县里换届,李伟民调到另一个镇上任纪检书记,级别还是副科;2011年县里再次换届,李伟民又调到县政府驻地的中心城镇,当上排名第一的副镇长,级别仍是副科。

像李伟民这样消耗政治生命的副科级干部不在少数,很多人还不能像他那样幸运地保住镇领导的位子。湖北监利的媒体人李思德,有个邻居是副科级官员。他很年轻,本来在乡镇做武装部长、党委委员,但在一次选举前六天,被调到另一个乡镇去参选,“最后连党委委员也没有选上,成为普通干部”。

湖北另一位年轻的副科级干部更惨,他从县人大机关下放到一个乡镇做纪检书记,主管维稳工作。因为工作难做,也觉得没前途,结果把农民交保险的钱拿走一百多万,跑到缅甸去了,最后被抓回来获刑。

隐性台阶的背后,是中国县乡干部面临天花板效应时的恐慌。与欧美国家的官员不同,他们不受年龄限制,无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只要获得选票就行。在中国,由于干部是党委决定的“任命制”,为了完成新老交替,必须设置年龄限制,比如正科级最大任职年龄为52岁,达到这个年龄自动退休。

一些官员急于在年龄大限来临之前“破顶”而出,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政界怪象由此产生。

“一定要记住:党管干部”

官员若想晋升,两个“坎”是关键,一个是组织部门,另一个是县里的主要领导。

在刘景龙看来,组织部门关键是提名权,提不提你他们说了算。但书记的作用同样重要。

湖北监利曾经有一个组织部长,反对当时的书记盲目提拔干部,书记就把这个组织部长调到荆州市一个局做末位局长。不过,这位书记后来也因为买官卖官而落马。

即便其他的县领导要提拔某人,也要经过书记同意。刘景龙曾经问一个副书记,“如果你想提拔一个人怎么办?”他说,我也要跟县委书记说啊,“一定要记住:党管干部”。

另一个现实是,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关系”极为紧要。

家族政治在编织“关系”上,是最便捷的方式。

如果家族内有要害部门的领导,一个干部就有可能得到“火箭式”提拔。某位华中省份县财政局普通干部,干了一两年股长就被提拔成财政局副局长;副局长干了近两年,转任卫生局做局长;两年后成为副处级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因为他有一个亲哥哥,就在省会城市做组织部长。”一位知情者称,“他老婆的哥哥是省前任民政厅厅长,曾经给县里不少关照。”

个别县还出现过很奇怪的现象:某乡镇出过一个县委副书记,因为县长、书记都是外地人,县委副书记在县领导中举足轻重,“他从自己乡镇选拔了很多人,在整个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中间占了一半以上。”一位当地干部说,那个镇名第一个字有个“汪”,县里老百姓都把这些人叫“汪半朝”。

平衡基础上的倾斜

从副科级到正科殊为不易,县乡干部若想进入县级领导序列,涉及的因素则更为复杂。上述山西省某县政协副主席,从县财政局下放到镇上做副镇长后,先后干过乡长、镇长、镇党委书记。在做镇长和书记期间,她考评经常全县排名第一,“因为没有遇上伯乐,否则早就可以提拔为副县长”。

2011年,她终于等来了机会,当时她已经转为财政局局长。组织部门的规定是:生于1962年上半年的就不能进入县委,她恰好超了几天,便被提拔为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处级。

在县直属局中,财政局、扶贫办、交通局、教育局等掌握资源丰富的部门首长,都是提拔副县长的热门人选。上述甘肃贫困县教育局副局长说:“之前几任教育局局长大多数都能到副县级,前途好的话,能当上宣传部长或者统战部长,进入县常委序列。”

“提拔干部总体上是平衡基础上的倾斜。”在河南当过副县长的刘景龙发现,“比如这次组织部门出几个,宣传、纪检部门出几个,要差不多,不能老是你这里出。”

从基层实际情况看,提拔副处级的年龄限制都极为严格。按照中国社科院博士冯军旗《中县干部》博士论文中的调查,“如果到了45岁还没有被提拔为县领导,那么仕途基本要终止了”。

2012年,湖北监利曾经提拔了一个不到30岁的副县长。据了解内情的李思德称:此人是省委组织部跟踪考核的干部,下来后在县委机关里工作,然后直接下派到一个乡镇去当镇长,不到两年就提拔到当地乡镇当党委书记,“他被提拔为副县长并不算特殊”。

与过去被视作配角不同,如今县人大和政协岗位成了热门。广东某地一位副镇长的领导——镇党委书记在正科位置上干满10年后,自动升为副处级。前一段他一直想去区里当政协副主席,但被区管理局局长顶掉了。这位书记今年只有40岁,他的想法是,政协副主席掌握的政治资源肯定不一样,未来依然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副县长或者副书记。

“在中国官场,先要到一个级别,才能去想一个岗位。”刘景龙发现,“真能当上一个副县长非常难。”

副镇长李伟民,距离副县级还有两步之遥,不过他当下的目标还是正科级。尽管暂时失意,李伟民并没有泄气。下次县里换届要等到2015年,李伟民还在等机会。

篇三: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5月27日下午,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的“开门评部”座谈会。这次“开门评部”的背景是全国第二批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进行。被邀请参加评议会议的有来自全市的十四五个代表,其中有一名市局的局长,两名乡镇党委书记,五名乡镇组织委员。部领导的要求是争取人人发言。 我是第五个发言。我的发言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唱赞歌,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谈本单位的具体问题。我想,领导是知道我喜欢说实话直话的人,既然点名要我来,说明领导还是想听实话直话。所以,我就索性来个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风格,“有么子说么子”! 会前确定了几个主题,包括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的作风建设等等。考虑到座谈会上的发言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具体生动,我就打算谈深谈透个把两个问题,即使是谈得不深不透,也要反映一些客观现象,以便引起领导的重视。

对于有些老大难的问题,领导会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发言而引起重视呢?有人说,这样的会议看得多了,无非是走走过场,摆摆姿态,参加会议的人,说了也白说。而我,好像有点理想主义,奉行的是:不说白不说。我

想,遇到一个开明的领导,说不定还会真的起点作用呢!

我把发言的重心放在乡镇领导班子及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上。先说问题和现象,再说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乡镇领导干部的来源问题。目前的来源是两个,一个是从乡镇一般干部中提拔,一个是从市委市政府机关下派。我主张从乡镇干部中提拔是主渠道,原因有三,一是能形成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用人导向,二是更能适应乡镇一级的领导工作,三是能调动乡镇一般干部的积极性。但现在,主渠道不主,我们看到的新来源,多部分是从市委市政府机关下派的,是从领导身边下派的。有的初出茅庐,年纪轻轻,就因为在市直机关工作过,在领导身边工作过,一下去就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有的甚至还是副书记、常务副乡镇长、乡镇长和党委书记。这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同志来讲,是一种挫伤,是一种打击。也培养了一批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很多乡镇干部对此是十分反感的。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用人治国的规律。不要轻易违背!当然,“空降”不是不行,关键是要有个“度”的问题,还有一个服不服人心的问题。如果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提拔一部分市直机关的一般干部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想必不会有太多非议。

二、晋升问题。乡镇干部的晋升空间很有限,无非

就是个副科级、正科级。但组织上在实际操作时,却设置了一系列的台阶。从一般干部到党委委员是一种晋升,从党委委员到党委副书记是一种晋升,从党委副书记到常务副乡镇长是一种晋升,从常务副乡镇长到党委书记是一种晋升。有的认为从党委委员到纪委书记也是一种晋升。在乡镇一级对应的公务员级别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设置这些职务层次,能够满足一些人的晋升需求,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机构改革,由于不规则的竞争,现在这一招似乎越来越不灵验了。现实就是这样,乡镇领导的职数少了,副书记的职数少了,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竞争乡镇党委书记和常务副乡镇长职位的多了,乡镇机关年龄大资格老的同志也越来越多了。于是,一些人就觉得升迁无望了,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了。

三、去向问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乡镇领导干部当一辈子的乡镇干部,肯定不会甘心。这样,乡镇干部干到年纪大的时候,要求进城的想法就很正常,也很普遍。因为在城里工作,轻松一些,个人好办事一些,待遇要好一些,生活成本也要低一些,名誉上也好听一些。如果上级机关有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我举一个例子看你服不服。就说房改待遇,有几个赶上政策的市直机关干部没有享受福利房、房改房、集资建房的政策优惠?有的享受一次又一次,有的丈夫享受了妻子也享

受。而乡镇干部谁享受了?要知道,享受与不享受就是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收入差距呀!而和有条件反复享受的市直机关干部比,差别是不是更大?这就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乡镇干部想进城的现实考虑。过去,市直部门公务员单位多,市直部门的领导职数多,市直部门正副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年龄标准相对较低,能够及时腾出一些职位来。但现在,一切好像都变了。乡镇干部是不是更焦急了呢?

四、政治待遇偏低的问题。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就来比一比吧。先看看,市直机关的干部下派乡镇,总是提拔重用,好像他们命中注定就是当领导的,一般是一下派就是班子成员,有的甚至是主要的班子成员,而很多优秀的的乡镇干部一辈子也干不到副科级,很多优秀的班子成员一辈子也干不到正科级。这是不是说明在使用上,乡镇干部的政治待遇偏低呢?再看看,乡镇领导干部调到市直部门后如何安排的。这些年,也有一些乡镇领导干部调到市直部门工作,但在职位安排上,不是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和常务副乡镇长的,一般都只能到市直部门当个纪检组长、工会主任,连个副局长也当不到。是这些乡镇上来的同志当不好这个副局长吗?我看不是。很多乡镇领导干部长期在乡镇磨练,是很能干事的,不然的话,湖南省委为什么要直接选拔一

批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机关担任处长、副处长?据悉,湖北省委今年也要推行这一做法。我在想,省一级都在重用乡镇干部,为什么我们石首不能重用?当然啦,这里我不是想有意贬低纪检组长和工会主任这两个岗位,但体制内的人都知道,纪检组长和工会主任的角色,比起局长副局长之类的职位来,还是很微妙的。现实就是这样,不存在诋毁。

五、结构问题。主要是指结构老化,年轻干部少。虽然有选调生补充,但无济于事。目前在乡镇工作的干部中,年龄相对较轻的群体是那批市委党校班的毕业学员。但每当上面机关要人时,乡镇主要领导总是矛盾重重。作为乡镇的领导,一方面,他们巴不得多招几个年轻人,多留几个年轻人。年轻人有很多优势,对事业发展有好处。另一方面,发现了优秀的年轻干部,他们总是往外推,特别是在市直机关要人的时候,生怕耽误了他们的机遇,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这两种思想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后者占上风,因为推荐一个干部,不仅对他本人有好处,长远看,对于他们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有好处的。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出人才总是好事。年轻人走了,相对年老的同志留下来了。有的单位,要找一个会写材料的年轻人都很难,而老同志又不擅长写。

六、廉政问题。从总体上说,中部省份的乡镇机关


乡镇团委书记级别》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51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