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小百花越剧团

小百花越剧团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6-01 05:45 | 移动端:小百花越剧团

篇一:《经典越剧选》越剧电影、全剧

1962

年版《碧玉簪》 avi格式

(帅帅的陈少春老师~~~这是我拿dvd截的图,实际没这种效果! )

导演: 吴永刚

编剧: 吴永刚

摄影: 彭恩礼 罗从周

演员: 魏凤娟(顾文友) 米玉棠(李兴) 沉正心(翠环) 丁孝甫(王甫) 张慧娟(春香) 郑采君(媒婆) 陈少春(王玉林) 金采凤(李秀英) 周宝奎(陆氏) 郑忠梅(王裕) 钱妙花(李廷甫) 李夫人(姚水娟)

内容简介:

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女李秀英,聪明贤惠,容貌秀丽,李廷甫将她许配好友之子王玉林。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对这桩婚事很嫉妒,遂与媒婆密定奸计。秀英出嫁之日,媒婆暗中偷走秀英的碧玉簪,连同伪造的情书,一起放在洞房,有意让玉林拾得。玉林气愤万分,撇下新房中的李秀英,任她虚度良宵。此后,秀英一直受他的冷落和凌辱。一次,玉林寻机殴打秀英,秀英母李夫人得知后,要丈夫李廷甫回来和玉林评理。玉林当场拿出证物—情书和玉簪。李廷甫见物证,也疑女儿行为不端,拔剑欲斩,亏得婆婆相护。经过追查,真相大白。李廷甫痛惜秀英被折磨成病,带她回家调养。玉林万分愧憾,悔恨不已。之后,他考中状元,送上凤冠霞披向秀英赎罪,秀英不肯接受。最后,经玉林再三恳求和双方家长的劝慰,秀英才与他和好。

《碧玉簪》是越剧传统经典剧目,倾注几代艺人的心血。

这部电影更造就了金派艺术的辉煌。1962年拍摄电影时,请了姚水娟扮演李夫人一角,使这位当年的“越剧皇后”得以留下唯一一份影像资料,更显弥足珍贵。

风雨渔樵(舞台 章瑞虹华怡青) rm格式

此剧改编自《朱太守风雨渔樵》,元曲名如是,后来的戏曲里又有名《马前泼水》《买臣休妻》《烂柯山》等,这应该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精华之作了。

但不得不说,这部戏的改编幅度是蛮大的,至少对熟悉原剧的人来说恐怕要转好大一个弯。尽管如此,这部戏还是编得相当精彩,个人尤其推崇《逼休》一折,真正骂得畅快淋漓!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朱买臣落第而颓废,整日里饮酒度日,其妻刘玉仙百般容忍,但终不堪浪子如此堕落。刘父临死为女儿定计。灵堂上,刘玉仙遵从父命忍痛逼休……后刘玉仙又暗中资助朱买臣赶考。朱买臣得中衣锦还乡,马前泼水羞辱前妻……后知事情真相,风雪中跪地求妻,终得原谅,夫妻团圆。

这是典型的浪子回头的故事,和原着出入甚大,刘玉仙在此以被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这朱太守倒是让人觉得可恶的紧了。不过几场骂戏都很有水平很是精彩,在越剧中这样骂还是很少见的!

朱买臣由范派小生章瑞虹饰演,刘玉仙由袁派花旦华怡情饰演,表演都不错,大家不妨一看!

红楼梦(芳华王君安版) rm格式

(芳华王君安版)

关于芳华版《红楼梦》,目前的名声是不如上越的啦,但是却有很多“传说”。据说当年尹先生的《红楼梦》是一日两场,连演半年(又说是9个月),场场爆满;又说有戏迷为了听先生的“林妹妹啊~”,连看了30场;张桂凤老师也说她是连看了三场,这在她是绝无仅有的;我也曾亲见有老年戏迷几十年后还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种种盛况,我们无缘得见,幸emule上已有先生的录音了。

这个芳华版正是先生导演的,王君安那时年纪甚小,情感是有不足,但是浑然天成的小儿女态却是再无人能比的,总想,那时的宝玉就该如此粉雕玉琢,娇憨可爱。关于李敏,她应该是学唱李金凤老师的唱腔——目前是改了王派了——她的唱功在这一辈中是佼佼者了。我是极喜欢李金凤老师的唱腔的,尽管如此,听惯了王派的《葬花》,这一版的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入戏的。尹先生的《哭灵》,80年代上海曾经抢救性地录制过视频,在我看其情之哀切远胜徐版,听着常常神伤!

《花为媒》

《柳永与虫娘》 刘志霞 王桂萍 裘巧芳

《卖油郎》(舞台艺术片 毕春芳)

《梅龙镇》(舞台艺术片 主演:章瑞虹 张咏梅 华怡青) 君安年少,《哭灵》不如其师情感真切。

篇二: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越剧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越剧

汉服团整理提供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

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10]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

1852年(清咸丰二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创“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1953年摄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电影被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指示中国代表团新闻处放映,扭转了当时西方世界盛行的“共产党不要文化”论。[34]

1953年春,徐玉兰、王文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给予的二等军功章。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同年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7月30日,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同志,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联方面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中国越剧团对民主德国和苏联的演出’进一步扩大了欧洲人认识中国戏剧丰富性的艺术视野。民主德国和苏联文艺界盛赞《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充满人民性”的“美妙的抒悄的诗篇”。苏联戏剧评论家胡波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爱情的诗》评论文章,称赞中国越剧“能够抛弃许多过时的、陈腐的、使民族戏剧停滞的东西,而保存美好的、悠久的、贯穿

着真正民主主义精神的人民文化的优秀的有活力的传统……在越剧中得到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发展”,并说《西厢记》“以真正的音乐性、美感……内在的旋律,令人人迷”。戏剧评论家卡巴列夫斯基在《真理报》写了《古老文化靑春》评论文章,赞扬越剧“善于把古典歌剧最丰富的悠久的传统同现代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爱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形式”。塔斯社一则消息中说观众称赞《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位德国作家在《晚报》上发表文章说,“人们虽不通语言,然而能懂得一切,它能在无法分割的一瞬间,使人们的心坎里感受无比的欢欣和无穷的悲愤,这是何等的艺术杰作……我见识了完美的艺术,它是那样的简洁而真实,如同人类心灵的镜子。”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

1959年、1961年上海越剧院分别赴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从60年代初开始,上海越剧院、卢湾越剧团、静安越剧团还多次到香港、澳门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热情欢迎。上海越剧院还曾赴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60年12月23日至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

1961年7月14日,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在杭州饭店招待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党政代表

团,周恩来总理陪同观看,观后会见了徐玉兰、王文娟。金日成主席当面邀请该剧访问朝鲜。8月17日,由上海市委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徐玉兰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电影院招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9月8日至10月18日,应金日成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其中《红楼梦》特为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鲜党政领导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演出。10月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团人员。又偕同齐燕铭、王昆仑,陪同剧团同志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刘少奇、周总理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

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金日成在首相府接见徐平羽、徐玉兰、王文娟,并合影留念。 1964年10月7日,由上海市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打金枝》(吕瑞英、陈少春等主演)和《母子会》(徐玉兰、周宝奎主演),在友谊电影院招待以范文同总理率领的越南党政代表团。10月10日,上海越剧院二团97人参加了金山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吴琛、徐玉兰、王文娟等均参加,为时8个月。

1983年,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东渡日本演出《红楼梦》。

篇三:《中国传统戏曲——越剧》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戏曲”——越剧

摘要:江浙一带的传统戏曲当属越剧,越剧距今也有百年历史了,前辈的传统越剧瑰丽辉煌,现代的发展中的越剧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在保留了传统越剧的精髓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发扬了新时代的“越剧精神”。我与越剧算是有些渊源,因为家里人各个爱看越剧,爱唱越剧,尤其是祖母。从前山里的老人爱好看“搭台戏”,住进城里的祖母虽然看越剧的机会多了,可总有那份莫名的感慨,仿佛这“戏文”都变了味。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许这还是大多数都市老人的感慨吧。

关键词:传统戏曲越剧创新都市老人

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梆子等。我是浙江人,我的祖父祖母,父亲,姑姑,都和越剧有很大的渊源。我的祖母是宁波慈城人,打小喜欢越剧,善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我家有个小九妹》、《十八相送》、《楼台会》等都能唱且唱得好。相比祖母,祖父缺少的是一副动听的嗓子,多的是不怕上台的胆气。我的父亲也有一副好嗓子,在人多的场合放不开。姑姑算是遗传了我祖父母的优点吧,学习不好,十四岁便进了余姚市越剧团,很快就成了一番事业,现在已是国家的二级演员了,代表剧目有《皇后易嫁》、《谢阁老》、《五女拜寿等》。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我也喜欢上了越剧。

在中国的几大戏曲种类中,越剧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因为越剧以吴侬方言为基础,故江浙一带人听起来较能理解。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区。

越剧唱腔根据几个越剧宗师级人物如“越剧十姐妹”及后来的金彩凤等可以分成袁派、尹派、徐派、范派、毕派、陆派、傅派、王派、戚派、吕派、张派、竺派、金派等。这几种越剧流派唱腔上各有千秋,袁派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尹派深沉隽永、缠绵柔和;徐派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范派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毕派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傅派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王派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戚派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吕派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张派刚劲挺拔,顿挫分明,声情并茂;竺派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陆派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金派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

各种越剧唱腔中我最爱尹派,一来尹派好唱,二来是尹派的转音极其圆润动听。尹派源自尹桂芳,艺术特色是“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其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赵志刚、茅威涛、萧雅都继承发扬了尹派。赵志刚是越剧男演员的代表,清悠婉转的唱腔配上男子的阳刚,“沙漠王子”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而且赵志刚的尹派原味浓,除多了点阳刚气,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原汁原味”型;茅威涛出自尹派并改革创新了尹派,可我认为创新得有点过了,因为她把尹派原来的转音优点改成了拖沓的长音,做功方面也做了很大改变,因此茅的尹派可谓“面目全非”了,所以干脆称这种独特的越剧表演派系为“茅派”,但即便如此,茅为越剧做的贡献还是功不可没;萧雅是我认为最好听的尹派,她把越剧曲调的委婉表现得淋漓尽致,萧雅的尹派保留了尹派的原味,只是稍作了几个调的改变,却使曲子更悠长婉转、更有吸引力、更使人回味、更耐听,用我祖母的话形容就是又翠又糯的声音,让你不得不喜欢上她的萧氏尹派。我喜欢尹派,更爱听萧氏尹派。尤其《何文秀》一段“路遇大姐得音讯,九里桑园访兰英”,闲暇时,喜欢唱来自乐。有时自恋到觉得自己唱得不错,想让父亲评价一下或是让父亲唱几句,可父亲一开口我就自惭形秽了,父亲的《祥林嫂》中贺老六唱段“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六,这种事情从未碰到过??”太好听了,我也为父亲没有从事越剧事业而感到遗憾了。

新时代的越剧,编剧们、演员们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创新越剧,但转型要想做得好,也是不容易的,做好了相当于开辟了前景,是里程碑的历史贡献,做不好有时“板砖”、骂声一片了。看近年来翻拍的四大名著,评价要是能和老版的划等号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更别说是超越了。新三国、新红楼是惨不忍睹,“雷”声一片,幸好还有新水浒在那顶着,还未杀青的《西游记》,出个剧照已经算是“抛砖引骂”了。所以,创新传统的艺术经典好比是越雷池。但近年来越剧方面,戏剧家们进行的尝试我倒觉得值得肯定。《暗恋桃花源》可以说是一部经典话剧了,可是导演赖声川大刀阔斧地融入了新的元素,其中就包括把“泥土气息浓”的传统越剧元素,除了词曲、演员服装外,调子一律采用的是越剧曲风,这不仅是话剧形式上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越剧得到重视、得到观众肯定的另一种表现。 “男女合演”的形式虽然在越剧界已早开先例,早年有越剧《祥林嫂》,袁雪芬和史济华搭档饰演祥林嫂和贺老六;后有赵志刚挑大梁的《沙漠王子》。可是要说越剧界比例占多数的依旧是女演员,许多剧目整个戏都是女演员,所以,这么看来的话要做到真正的“男女合演”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其中就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培养男演员。打越剧出生它就注定是女孩儿的活儿,男人们虽然也有唱的,可也只是图个乐子,真正登台演出的没几个,都觉得越剧太过委婉,大老爷们儿不好意思,其实,说到底还是传统观念的问题,要不京剧中饰演女角的还都是男戏剧家呢,四大花旦梅兰芳、陈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不也都是大老爷们儿嘛。说到培养新兴越剧男演员,上海越剧团就首先进行了尝试,不光全力支持,而且“以戏保人”,力挺齐春雷、徐标新、顾爱军、邓华蔚、徐莱、俞景岚、郭茜云等几位新人,让这几位年轻的越剧新秀撑台在上海越剧院演出,当然其中不乏最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男女合演”发起人赵志刚了。演出虽然反响不大,但问题主要不是观众不适应这种演出形式,而是年轻演员经验少,压不住台,又缺乏观众号召力,而且演出中不乏出现人物情感把握不好、唱腔拿捏不准等技术性问题,即使不是“男女合演”的形式,也不一定有好的反响。总得来说,这一番作为值得肯定,何况新的男演员们越演越好、观众反应也是越来越好,我相信

不久的将来,越剧将成为真正“男女合演”的戏。真正让我感到越剧创新成功的还是《新梁山伯与祝英台》,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腔被彻底得颠覆,冠以尹派唱腔为主,不是说我喜欢尹派就认为它改得好,而是我觉得它被改得恰到好处,谁说主人公唱得一定就不能改呢?只要利于情感抒发,感情表达,就采用。《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人赏心悦目的还不是唱腔,而是表演形式上,新的这种表现形式真正让人领略到舞台剧的唯美。戏中有了一样代表不同情感的象征性的线索物品,那就是扇子。扇子贯穿全剧,将戏曲表演程式和舞蹈相结合,美轮美奂。如“草桥结拜”,运用扇子舞,利用扇子队形的变化将英台与银心、山伯与四九这两对主仆在舞台上各自赶路的场景与相遇时的结拜表现得既不单调,又不杂乱,既不让四九和银心成为舞台的“障碍物”,又能让他们成为舞台的点缀;而在“高山流水”一场,表现在书院读书的场景,扇子不单纯是扇子,而是书的象征,一群俊逸潇洒的青年书生,或拿扇为书,或为身份象征,在扇子的开合,摇转变化中,展现一派清和,书院的清幽,书生的潇洒,总是给人以浪漫的想象,演来活泼生动,轻松有趣,别有新鲜滋味。而在“回十八”中,不再是梁山伯的独唱,而穿插了一群俊俏书生的扇子舞,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暗合了梁此时欣喜若狂的喜悦之情,灵动,飘逸。扇子,不管是道具,或是以舞衬情,它有序的安排和巧妙地队形,都能在整台戏中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舞台充满了流动性,使人赏心悦目。这些种种都是越剧创新成功的典范。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渴望传统的东西“被创新”,喜欢新东西往往是年轻人的专利,但年轻人对这些是不会依赖很多的,真正爱越剧的人应该是那些习惯了传统经典、传统唱腔的老年越剧迷。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听过的传统的才是正宗的,新版的就不是了,是变了味儿的,可能也就不是“越剧”了。

山里的老人,以前由于科技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连看电视都不能够,于是特别喜欢看戏,就是一些县级的小百花越剧团每逢春节都会到各乡村搭台演出的那种,钱由乡镇府、老年协会或乡企老板出,包个三五天的场。老人们习惯了大伙儿聚在一起看戏的感觉,即使后来有电视录音机了,却还是喜欢看“搭台戏”,渴望那种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的感觉,也许他们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看戏吧。一般的“搭台戏”上午是演员休息时间,下午晚上各一场,可即便一天两场,老人们都还觉得不过瘾,每次都盼得像急着看归家的儿女一般。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可老人也习惯了山坳的生活,儿女要把他们接到自己家来住,老人总推说不方便,其实我也知道老人是怕麻烦儿女。

我家也在乡村,离祖母家近三十里地,其实挺近的,所以我喜欢往祖母那儿跑。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把我交给祖母养,祖母说我小时候坏,睡觉不安生,祖母就唱农村的摇篮曲哄我睡觉。稍大了,我就听不到摇篮曲了,只听祖母唱越剧,祖母喜欢唱悲调,什么《血手印》、《碧玉簪》等。我常以为是祖母不开心了,常过去劝慰,看着我,祖母又欣慰地笑了。就这样,我和祖母的感情非常深。上学后,不常在祖母身边了,很想念祖母,我知道祖母也很想念我,于是,非常希望祖母来我家。而当有戏班子来“做戏”时,请祖父祖母出来看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我们镇好几个村,而且相邻村之间不远,所以每回有戏班子,都是轮村唱过去,每个村有三五天的场,所以这么算来,祖母在我家能待的时间就很长了。因此,几乎每年都能让祖父母在我家住一段时间。假期里,我也会在祖母家住一段时间,两位老人已经年逾古稀,我也想多点时间陪他们。那会儿,除了与祖母谈学习生活方面的事,还有就是越剧了,谈姑姑,谈萧雅、吴凤华、陈飞、钱慧丽等越剧演员,谈新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红楼梦》。谈起新编越剧《梁

山伯与祝英台》和《红楼梦》,祖母总说变了味,不好听了,我却总以一个进步者的角色说:“奶奶,社会在进步,戏曲也在发展呀,越剧也一样,不尝试改变点东西,就会被淘汰了。”祖母听了直摇头,念叨着“不好听”??也许是从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红楼梦》给祖母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也许是我还不懂越剧听不出好坏吧。

后来我家搬到了宁波市中心,离山里更远了。于是打算把祖父祖母接到我家由我父母照顾,经过大伙儿的商议,祖父祖母从此做了城里人了。城里与农村不一样,尤其是信息,来得快去得也快,再如设备就别提了。于是,刚到城里的两老既好奇又兴奋,除了每天能在电视上、影碟机上看越剧,还能到“逸夫剧院”、“凤凰剧院”等一些大剧院看浙江小百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出呢,他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渐渐地我发现祖父母不再那么开心了,不再那么热衷于“越剧”了。我很好奇,想问,可不知道怎么问。于是我觉得细心观察一段时间探个究竟。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我发现导致两老闷闷不乐的原因不是厌倦了越剧,而是缺少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看越剧,谈越剧,唱越剧。因为父母白天忙,我要上学,不能陪两老;晚上来得晚,与两老的话题除了生活上的,聊天之类的话就少了,于是才导致了两老的寂寞。我把我的想法和父母商量后,有了良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校区里有很多老年人,喜欢越剧的也不少,让祖父母和他们在一道,肯定有话题,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怎会不开心呢?之后,就如我所料的,祖父母又回复到往日的开心状态了。我注意到,区委会有时还组织这些老人们搞活动、搞比赛,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还使老人们充满了生活的信心,当然,对越剧的热爱是有增无减的。再后来,我自己在假期也常常到这些老人集会唱越剧的地方,有时是广场上,有时是湖边,别提有多惬意了。

老人们往往热传统的东西,年轻人往往热衷于时髦的事物,但这并不代表着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我们应该要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包容你不喜欢的东西:老一辈要发现新事物的勃勃生机,新一代要珍惜传统事物的美好的东西,继承并发扬。好比这越剧,如果全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一个家庭怎能不和谐呢?最重要的是,多为对方着想,多为老人着想,想想他们到底最需要什么,很可能这不是吃好的、穿好的,而只是一个朴素的心愿,这要你真心地、细心地去观察才能发现。尤其是都市老年人,打上传统烙印的他们要适应一个对他们完全陌生的环境,确实需要你的帮助,在你的帮助下积极地生活。

爱,不光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一份美好的心愿,还要通过一个美好的方法来表达。

参考文献:《后赵志刚时代——上海越剧面临洗牌》

《越剧版<新暗恋桃花源>》

《越剧“男女合演”的又一个起点》

《云想衣裳花想容——论新版越剧<梁祝>的形式美》


小百花越剧团》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33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