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22 05:46 | 移动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篇一:简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简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内容摘要: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国共合作的历程。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将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有着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成为国共和作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这个学说初步描绘了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带有反封建思想、是一个进步的革命的思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三大政策,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一、 三民主义的产生、内容、局限性

1900年夏,孙中山寓居日本,往来在东京,横滨,长崎间坚持革命活动。这一时期,他专心研究西方各国的政治、法律、外交、军事和经济等书,并逐步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仔细的观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的现象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他以深刻的影响。孙中山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并结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制定出了他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外祸日深,内政日坏,人民处在水火之中。民族危机甚于累卵。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国内外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的矛头直指造成中国社会灾难的祸根——清政府。孙中山曾明确地提出:“今有满请政府为之鹰犬,则彼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予携之便矣,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①他的这条纲领,尽管有着狭隘的种族主义倾向,但却是扩大反清队伍的需要。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早在他少年时期就孕育产生,他从小就听太平天国老遗兵讲洪秀全起义的故事,深受天平天国的影响。1893年冬,在广州广雅书局抗风轩,在与郑士良,陆浩东。尤列等集议,设立革命团体时,他就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他早期的革命思想是偏于“排满”的。到乐20世纪初,他的民族主义才成熟起来。他在说明民族主义的来源和含义时,指出:“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广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和国内诸民族也。②他继承了“先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反清思想,并把它发扬光大,而成为不仅“对满”,而且是求得各民族在国内的平等共处。

但是,民族主义中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

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从而给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的内容包括“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关于民权主义,孙中山解释说:“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③是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推翻清朝,不止是把一个卖国政府下台,而是要,打跨它所代表的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同时,他在同盟会宣言中规定:“今者由平民革命,一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④

民权主义的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民权和间接民权。直接民权即人民对政府官员的选举权,罢免权和对法律的创制权、复选权,这四项权是人民直接参预、行使政权;间接民权即五权宪法,采用法国学家孟德斯鸠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封建君主所实行的考试制度、御史制度,形成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分立的五权。孙中山把民国比喻成一个大公司,国民是股东,是主人,官吏是办事人,是公仆,“权”属于人民,“能”是政府具备的,也就是政权归人民,治权归政府。

孙中山在主观愿望上,为了人民有管理国家支配政治的权利,精心创制了这样一套完整的民主共和国政治方案。他把西方民主政体加以改造完备,想移植到这片封建半殖民地的土壤里,但也遭到了失败。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因为在更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统治下的中国,他的民权主义是难以实现的。

(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民所共享。国家还可按原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孙中山创立的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一、孙中山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早年起,他就“下定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⑤。二、孙中山早期受洪秀全的思想的影响,十分赞赏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的土地平分的制度。他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⑥三、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与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了解有关。在英国,他曾亲眼看到,贫者无田可耕,全靠做工糊口。工业却全归资本家所有。四、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土地国有论。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是实行均贫富,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地价上涨时,国家按很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实现土地国有,但却不立即收回土地使用权,国家只是收取地租。发展工商业。

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这种不经过农民大革命,而只是通过国家收购的改良政策,达到“土地国有”实行平均地权,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中国只能是空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对推动革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但是,三民主义还有着局限性,没有提出对付中国人民的另一个敌人——帝国主义的政策。孙中山看到清政府丧权辱

国的一面,却没看到对华侵略的一面。也没有动员和组织劳动大众参加革命的措施,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内容。这正是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历史条件限制所决定的。

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政治,与北洋军阀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孙中山抛弃了过时的观点,吸取了历次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公产国际的帮助,接受了中共关于中国革命的主张,毅然地改组国民党,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过时的三民主义发展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接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一、民族主义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外免除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使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民权主义还要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真正的参加管理政权。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节制资本的内容为:凡本国及外国人的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三、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在民族方面过去只是提出反满,现在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的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一个空洞的“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一个伟大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指出: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但是,经过孙中山解释过的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和纲领上毕竟没有逾越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注释:①《孙中山全集》

②《总理全集》

③《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④《孙中山选集》

⑤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

⑥《中山丛书》

参考文献:《孙中山传》 《孙中山全传》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研究》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篇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模拟题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解析】A 本题考查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教材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材料正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本题选A项。

2.(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12月考试)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解析】C 考查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了解。《时务报》、《国闻报》、《民报》分别为维新派、革命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刊物,选择C项。《民报》创办于20世纪、《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君主立宪思想,对封建思想未彻底批判,排除ABD三项。

3.(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从公民概念阐释看,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公民”取代了“臣民”,“民主”取代了“君主”。C项因果颠倒。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1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见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C.倡导个人崇拜 B.宣传排满革命 D

.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B 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民报》

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孙中山在为《民报》

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于是“三民主义”就成了《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表明了排满思想。

5.(201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

.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

.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D.确立了“联俄”政策 C

.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解析】B 本题考察孙中山思想。注意题干时间“1918年”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体现了世界的影响作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他接受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建立苏维埃政府的思想,这两项都不符合孙中山的主要思想。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是孙中山选择联俄政策的标志。

6、(2011·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B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纲领,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资产阶级土地所有,故③说法不正确。

7.(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我们都要当官”说明对政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并不清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8.(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

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

主要体现的是(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体现了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经济思想故应该是指民生主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9.(2011·河南郑州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北魏实行“均田制” B.明朝的“鱼鳞图册”

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解析】A 项北魏均田制,即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按规定分配给人们,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加强对人们的控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B项“鱼鳞图册”是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明朱元璋时期,发现因土地隐匿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的严重问题后,开始编造完整、紧密的鱼鳞图册,在相当程度上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C项太平天国运动中,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这一主张并没有涉及抑制兼并,本题选D项。

10.(2011·沈阳市级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导的辛亥革命故应该排除⑤;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7月,而孙中山先生在1925年3月12日已经去世不可能领导北伐战争故应排除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1.(2011·揭阳梅州高三二联)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

的信息“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和所学史实应该是指孙中山晚年的转变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对外联俄、对内跟中共合作,共同完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重任,故此题应该选择C。

12.(2011·徐州综合测试)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盂

【解析】B 根据材料,大意是章太炎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国家被满洲人统治二百多年,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后,满洲人吓得逃往热河省,曾国藩虽是汉人但效忠于满洲人做了汉奸。据此本题中章太炎对于洪秀全和曾国藩两人的历史评价,主要着眼于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13.(2011·江苏省九校联考)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

【解析】C 根据材料,西方报纸所指的“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是指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中“守旧党”应指封建顽固势力;“中立党”指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14.(2011· 南通高三期中考)美国19世纪末知名社会活动及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些主张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流派的一种,即“单税社会主义”。参照此学说而诞生的是( )

A.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B.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解读并获取相关有效信息。试题以亨利?乔治系统地提出土地国有和实行单一税的主张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17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