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9 06:59 | 移动端:知行合一

篇一:浅谈工作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王小剑)

浅谈工作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六组王小剑

想必大家都知道,“知行合一”的提出者是王守仁,他本人是一个不拆不扣的文人儒士,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战场中却能战无不胜,行十家牌法,三镇农民起义,平宸濠之乱,官拜兵部尚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做到了“知行合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之所以改名,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从事教育过程中,一力推崇“知”、“行”结合,并发表了《行知行》一文。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家马云,也是一个很好的“知行合一”的执行者,马云的一名大学同事说起过一件事:马云曾经向他融资7000元钱并许以股份,这名教师见他说得天花乱坠,认为绝无可能,未借,如果当初入股,现在光每年的分红估计就有二百万以上,相比之下,马云坚持初衷、坚持“知行合一”才造就了现在的商业巨擘地位。

个人认为,“知”是指知识、信息,“行”就是指人的实践, “知行合一”指万事万物中客体顺应主体,认清事物规律并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运用此规律,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认清事物规律。我想将此道理应用于要工作执行力上,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增强。处于专业转型的我们,都是经过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院校学习和部队锻炼过程,通过学习和生活,涉猎到各种各样、各各方面的知识,慢慢形成了个人的知识体系。以此

建立起的知识体系支撑着我们走入工作,以此处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因此,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陶治操守修养、提高文化知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道德规范及价值取向。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潜心学习高科技知识及各项创新理论,勇于钻研和体会,进而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丰富知识面,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复合型干部。 二是具体到某项系统工作中,对指导思想、方式意义的认知,领会。对执行工作具体环境,详细情况的掌握。机关干部,承接着工作的具体实施。无“知”就是无头苍蝇,何谈执行力。一“知”就是深入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对下达的任务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做到“要干什么,怎么干,重点哪些,关键在哪”,形成有效的执行目的。二“知”是仔细掌握工作实际情况。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对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必须有具体深入的掌握,才能结合实际,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方法,进而事半功开展工作。“行”就是要将“知”的方面在实践中灵活、全面的执行。一是将执行与具体情况有效结合。实践中,针对掌握的具体情况,以适而合用、分而细化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特别是我们在省直机关工作,不少单位还有下属机构,针对下级单位的承受能力及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工作的实际意义。二是经验教训与提高执行力有效结合;“知行合一”讲究的是知行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要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及时有效地总结,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以此改进个人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成熟,提高工作执行力。

篇二:为什么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为什么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都知道,500年前,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老祖宗提出了一个无比伟大的哲学名词——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理论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那么知与行究竟是否是合一呢?答案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第一个现象是关于坚持。

人人都知道应该努力上进要有毅力,可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很少。比如一个高中生初中升高中复读两年,高中升大学又复读两年。他认为自己非常纠结:“哎!这两年,玩儿也没玩儿好,学也学也好!”这是他的原话。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存在过这样的心理吧?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必须明确“知”究竟是什么意思:“知”有“真知”与“假知”之分,“知”不仅是“知道有那么回事儿”,也不仅限于知道对错,更要“真知”才行,更要一以贯之。

那么什么又是“真知”和“假知”呢?用我的这个好朋友的事例来为大家解释一下。首先,他在清醒的时候是真的知道应该努力的;但是当他抵御不住玩的诱惑时,他的头脑中就会做一个比较,是玩能够带来的快乐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很显然玩战胜了学习,这个时候的“真知”是“玩能带来快乐”,学习就变成了“假知”;快乐过后,重新意识到了玩是错误的,这个时候学习就又变成了“真知”。

真知与假知是可以转换的。真知取决于比较,5元钱大于3元钱,那么5元钱就是“真知”;10元钱又大于5元钱,那么5元钱就是“假知”。想玩的时候玩是学习的“真知”,克服想玩的欲念学习的时候学习就是玩的真知

第二个现象是关于善恶。

人人都知道贪污腐败收受贿赂是不对的,是有风险也有违道德的,为什么还有人去做,而且做得远远比不做的多?这样的人他的知与行明显是“不合一”的。

道理和上一个现象是一样的,他能克制住贪念的时候“风险与道德”是真知;克制不住的时候“享受与贪婪”就是真知。

确实,真的没有人不知道孰对孰错的,关键就在取舍。这就是即使再怎样心知肚明的彼

此,也要把赃款暗藏到某某物品烟酒盒等之中才敢拿出来行贿的根本原因。这也是疯狂英语李阳为什么在外教育家长们说的头头是道,回到家却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的根本原因,他明明知道动手打妻子是错误的,但他克制不住。为什么李阳在家时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呢?其实他当时是“知行合一”的,只是当时的“知”就是---应该打妻子,所以他就那么做了。

人人都知道善恶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所有的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偷窃,他们一定会暗示自己世界上的富人都是恶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再比如贪污,他们一定会认为所有的贪官都和自己是一样的?

至此情况应该很清楚了,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或者可以说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错,区别只在于认可与不认可;或者换个说法儿可能更合适——“取行合一”,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那么他最终所做的选择,与他的行为都是合一的。

“真知”与“假知”不取决于真理,也不取决于公理,而是取决于他的‘一隅之见’。所以,关于“知行合一”拥有真知的人容易做到,半知半解的人不容易做到,知难行易,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的人,根本原因是没有“真知”,知和行是一回事,不可以分开。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摒除物欲,为善去恶,回归自己的内心,从心性中去发现自身本具的智慧。我们要有正知正见,因为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或者可以说“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错,区别只在于认可与不认可;或者换个说法儿可能更合适——“取行合一”,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那么他最终所做的选择,与他的行为都是合一的。所以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首先要保证我们所行的“知”,是“真知”而不是“假知”,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要想有“真知”就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意。

篇三:知行合一

知 行 合 一

引 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他反对空洞的说教,当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成为仁人、君子时,孔子从不作概念推理式的解释,而是指导弟子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仁人”和“君子”的蕴涵。因此,孔子在强调“知德”的同时,也强调“行”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孔子把“行”纳入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他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教导人们务必慎重,不要说大话,真正的君子从来都是“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因此他主张“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同时他还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种对“君子”的德性要求,把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即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如何不能只凭他说得怎样,首先应看他做得怎么样。

孔子提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即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他把知、行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他强调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道德实践,把握了道德教育的关键,教导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所学转变为所行,即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在行动中落实道德规范的要求。这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在当代中学中,我们应该把“知行合一”的思想带入道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以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救人不留名

在一次献血时,毛陈冰得知自己是AB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万分之三,因稀有被称作“熊猫血”。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信息,还加入了名为“一家人A群”的稀有血型QQ群。2007年9月14日,毛陈冰从QQ群中看到一则求救信息:贵州省黎平县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而她的AB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整个贵州省的血库里都没有,急需帮助。为了远方那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毛陈冰决定立刻去献血救人。

此前,毛陈冰从未出过远门,但这一次,她在最短时间内计划好杭州到贵州黎平的行程。一到医院,看着病人家属焦急的神情,体重只有44公斤的毛陈冰表示立即要献400毫升血。医生看她身体单薄,又是长途劳顿,只同意抽200毫升。拗不过毛陈冰的一次次请求,也考虑到情况紧急,医生又一次把针头扎入她的手臂。在抽到240毫升鲜血时,毛陈冰出现了虚脱反应,院方考虑到她的安全,才停止了抽血。

其实,在这次献血前一个月,毛陈冰在杭州刚刚参加过献血。按照常规,两次献血至少要间隔6个月。有人曾问毛陈冰:献血时发生虚脱、晕厥,有生命危险,你怕不怕?“当时没想那么多。”毛陈冰说,“如果我有危险,他们也会救我的。”

如今的毛陈冰,已从学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毛陈冰依然会到省血液中心担任志愿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知行合一》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48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