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古代汉语传说故事

古代汉语传说故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8 07:09 | 移动端:古代汉语传说故事

篇一:古代汉语

古 代汉 语

绪论

一、古代汉语及其性质和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 1、时限(文字产生——关于古代汉语下限涉及汉语史的分期)

?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并以“语法作为主要的根据”,分汉语史为四个阶段:①上古期(公元三世纪)②中古期(公元四世纪至十二世纪)③近代(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鸦片战争)④现代(二十世纪五四以后)

? 吕叔湘先生认为,汉语史分期在第一层面上应该是二分的,以晚唐五代为界分古代和近代两个阶段,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分期,不能与古代、近代鼎足。

? 蒋绍愚主张三分:古代汉语(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近代汉语(唐初—清初);现代汉语。

? 一般教材多以五四为界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即古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但不要绝对化。 ? 2、古代汉语的形式

? 任何一种有文字的语言都有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共同语和方言的差异。

古代汉语也有共同语和方言的区别

? 古代称共同语为“通语”或“雅言”。《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说明古代方言很复杂,分歧也很大,西汉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 吴语与中原雅言有很大差异。

? 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开平元年,梁太祖即位,封钱武镠为吴越王……是年省茔垄,延故老……镠起执爵为席,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父老虽闻歌进酒,都不为之晓。武肃觉其欢意不甚浃洽,再酌酒高揭吴喉唱《山歌》以见意……歌阙,合声赓赞,叫笑振席,欢感闾里。”

? 齐语和楚语也是两种不同的方言。

?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古代汉语的定义

? 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指的是有文字以后到五四以前我国汉民族所使用的书面形式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

? 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文言文。 ? 先秦时期的书面语是记录口语的,言与文基本上是一致的。

? 秦汉时期,口语发展得快一些,方言也更加复杂,而汉字记录的书面语言发展得很缓慢,其结果是书面语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大。《后汉书·班昭传》:“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 隋唐以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文言文(官方文体、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如唐宋八大家等文人也大力提倡并亲身实践(古文运动),使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成了正统的文学语言,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种书面语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古文”,或称“文言文”。

?2、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古白话。

(三)古代汉语的研究内容

?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 传统小学的三个分支:文字、音韵、训诂。

? 语音(音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等。

? 文字:古代汉字的产生、构造方式、字体的演变以及古代汉语用字的几种情况。

? 词汇(训诂学):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训诂学的有关理论及内容。 ? 语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以及虚词的用法等。

(四)古代汉语的性质

? 不同学者认识各异:理论课?知识课?语言发展史?

? 王力先生认为,古代汉语是汉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是一门工具课,“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 王力先生首创了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结合的古代汉语教学体系。

二、古代汉语的特点

? (一)语音方面(与现代汉语对比)

? 1、古无轻唇音(f):费县、番禺、逢蒙、孟贲、阿房宫

? 2、古无舌上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杨倞《荀子注》:“赵,读为掉。”《说文解字》:“冲,读若动。”

《经典释文》:“姪,大结反。”

? 3、古代辅音韵尾多。现代汉语有两个:n、ng;古代汉语有六个:m、n、ng、b、d、g。

? 4、古代有较多的浊音声母。现代汉语有辅音声母21个,大多为清音,只有四个浊音;古代汉语声母多,

且有清浊的对立,三十六字母中就有十八个浊音。

? 5、古代的声调种类较多(平:阴平、阳平;上:阴上、阳上;去:阴去、阳去;入:阴入、阳入)

(二)词汇方面

? 1、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14)

? 这样做官也忧虑,隐居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 2、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

? 有些词古今意义很不相同,如:

? 其人天且劓。(周易·睽)

? 齐襄公与鲁公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史记·齐太公世家) ? 范睢拉肋折齿。(汉书·邹阳传)

? 有些词古今意义有微殊,如:

? 赦之,以劝事君者。(鞌之战)

? 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史记·项羽本纪)

(三)语法方面

? 1、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 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 2、句法结构中的词序有不少例外的情况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 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春秋·杂篇下)

? 3、虚词多,且用法复杂

? “惟夫盖之乎者也于哉”等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有的虚词用法非常复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先进) ? 这些“而”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 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太任者,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

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还有下句“仕而优则学”。“优”是“优裕、有余力”的意思。

? 有批判地继承要求有选择。

(二)便于今后更好地从事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

? 《曹刿论战》一文中有些地方就是值得商榷的:

? “曹刿请见”有教材注“见”为xian,不妥。

? “公与之乘”有教材认为是双宾语句,不妥。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教材如此标点,不妥。

? 《中国语文》78年1期文:“轼高而窄,人无法登,登而立不稳”。应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

? “组织群众”和“宣传群众”关系不同,后者是为动用法

? “晒衣服”和“晒太阳” 关系不同,后者是使动用法

? 自圆其说(使动用法)、瘦身、美容(使动用法)、是古非今(意动)、心不在焉(兼词)

? 救人(帮助),救火(制止)是反训(美恶同辞)

? 《孔乙己》:“回”有四种写法(异体字):回、囬、囘、 其实,回还有一种甲骨文的写法:孔乙己的

名字来自古代小学生的描红字帖:“上大人,孔一已,化三千,七十仕。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

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一)认真阅读文言作品,掌握第一手材料。

? 1、精讲

? 课堂讲授不少于20篇,要求熟练掌握知识点,熟练背诵(讲后第二周提问,接龙式背诵)。

? 2、精读

? 讲授以外的教材篇目,要求有批注,有语言要点归纳。(一学期抽查两次,计入平时成绩)

? 3、泛读

? 大量阅读先秦散文和后代的一些名篇,以培养语感为主。(《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诗经》、《离

骚》、诸子散文,秦汉后散文可选读名篇)

(二)掌握有关古代汉语知识

? 文字:了解常用汉字的繁体、异体(见《现汉》字表)

? 词汇:掌握常用词的本义、引申义及用法(每个单元后都有,作为平时作业,自己整理。要求:在教材

上批注或用软皮本摘抄,每天五个词,一学期检查两次)

? 语法:几十条语法规则(一提就知,且能随口举例)

(三)勤于练习

我们每周都会给大家布置一篇短小的白文标点翻译,每个学习内容结束后也会给大家留一些练习题,有关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尽在其中,期末不再复习和重复。(要求:准备一个作业本,一学期批改两次。)

(四)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典故

? 阅读古书时的困难有时并不在字、词、句,而在于文化方面: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姬姓。(史记·商君列传)

?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名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别人做文章叫“捉刀”。

(五)多查工具书

? 1、文字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人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

? 2、词汇

? 《尔雅》、《方言》、《释名》;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

3、虚词

? 清代刘淇《助字辩略》;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近人杨树达《词诠》;杨伯峻《古汉语虚词》;裴学海

《古书虚字集释》

? 4、音韵

? 沈兼士《广韵声系》;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

?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 5、特殊工具书

?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

? 《古书典故辞典》

参考书目

? 1.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2.唐兰 《中国文字学》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4.蒋绍愚《古汉

语词汇纲要》 5.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6.赵克勤《古汉语词汇学》 7.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

8.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9.王力 《汉语音韵学》10.唐作藩《音韵学教程》1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思考和练习一

?

?

?

? 一、你准备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二、你认为学习古代汉语有用吗? 三、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卫人迎新妇新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马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

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战国策·宋卫策)

?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新娘子过门时的言行说明:说话要看时机和场合,否则即使很中肯的话也

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第一章:文字部分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及形体的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传说

? 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庄子·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郑玄注《周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 八卦说

郑樵《通志·六书略第五·论便从》:“文字便从不便衡(横),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坎)必从而后能成水,(离)必从而后能成火, (坤)必从而后能成 。

八卦名(相传为伏羲所作):

乾(天)、 震(雷)、兑(泽)、离(火)

巽(风)、 坎(水)、艮(山)、坤(地)

? 仓颉造字说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

《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厶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

《淮南子·本经训》也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二)汉字起源于图画

? 郑樵在《通志·六书略》里就曾指出:“书与画同出。”

? 印第安女子奥奇布娃画在红松树皮上的情书:

? (元):头也。“勇士不忘丧其元。”()

? (天):颠也。《山海经》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

(三)汉字的产生时代及汉字体系的形成

篇二: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也是随着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的消亡而消亡、变化而变化、产生而产生的。由此,便产生了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本文就是通过具体的词例来说明古今词义异同所存在的几种情况。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复杂多样,所以,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外延)

1、 词义范围的缩小

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全面收敛。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2、 词义范围的扩大。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词义从故意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说文》:“焚,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指黄河。

3、 词义范围的转移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意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

词义发生了转换。

(二) 词义的程度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轻重变化

表现是古义轻今义重或者古义重今义轻。

“恨”的古义轻,今义重。它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 《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

今天“恨”的意思是痛恨、怨恨,词义比古代重多了。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 又如“吹嘘”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

“爪牙”在古代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了。

也有的词古代含贬义,而现代转变为褒义的。如“锻炼”在古代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现代“锻炼”一词不但没有这一意义,而且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含有褒义。

小结: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个词意义的变化往往是贯穿着几个方面。另外需要注意,所谓的古今是一对相对的意义或时间概念。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 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

2、 从语境上分析。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

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如《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 “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3、 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

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

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

4、 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

四、分析古今词义应注意的问题

1、“古”与“今”的历史性

在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时,古与今是个历史概念,它们不是一刀分开的。

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汉以后、货币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古义是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今义为news

语言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这必然会导致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同时,随着旧事物、旧观念、旧现象的消逝,一些表示这些事物、观念、现象的词也不复存在了。如,祊,在庙门旁祭先祖;刵,一种割去耳朵的刑罚;魖,传说中使人耗财的鬼;薨,诸侯王四的专称。这类词大多只存在于古籍文献中。同时,汉语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词从古时一直沿用至今。这部分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为古今同义词。这类词的词义在古今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如,山、水、日、月、风、云、鱼、人、牛、羊、雪、马、有、无、草、鱼、虾等等。它们所指称的依然是古今不同时期的同一概念。这类词都属于基本词汇,是汉语词汇中的最稳固的一部分。

第二类是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如:

题 上古常用义是额。《说文》:“题,额也。”《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貌如豹,而文题白身。”因

为额处于动物身体的前端,故引申为一般事物的前端。而一篇文章的前端总有那么一句话提示整篇文章的大意,那就是今天的常用义题目。

贰 副(职),与“正”相对。《周礼·太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现在用作大写“二”字。

字 生孩子。《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现在指文字。

艺 栽种(谷物),种植。《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现在主要指技艺、艺术。

谢 赔罪、道歉。《战国策·赵策》:“如而徐趋,至而自谢。”现在指感谢。

诬 言语不真实,欺骗。《报任安书》:“因为污上,卒从吏议。”现在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塘 汉代以前,“塘”的意思是堤防、堤坝,而非池塘、水塘。《庄子·达生》:“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塘下”即堤坝的下面。该意义原多写作“唐”。《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淮南子·主术训》:“若发堿决堤。”三国时魏国人张揖《广雅·释地》:“塘,池也。”由此可见,“塘”的池塘意义大概产生于汉魏之际。但直到六朝时“塘”还一般不作水塘、池塘讲。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由与“池塘”相对的“园柳”来看,此处的“池塘”蔽芾现在意义的池塘,而是指水池的堤岸。后来,“塘”用于水池、池塘之义才渐渐多起来。如杜甫的《和裴迪登新津》:“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而现在一些地名中“塘”依然保留着堤防、堤坝的之义。如,“瞿塘”“钱塘”“海塘”等等。

排 在隋唐以前,“排”的基本意思是推、推开,不作排列、排比讲。《史记·樊哙列传》:“哙乃排闼直入。”其义为樊哙推开门直闯进去。现代成语有“排山倒海”。引申为排挤、排斥。《史记·主父·偃列传》:“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又为排解之义。《战国策·赵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又指排除淤塞。《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汉,排淮泗。”现代汉语中双音词有“排泄”。隋唐以后,作排列、排比意义才多起来。如,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行李 古代常用义为外交使节。《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使者出使必然要携带一些物品,故今天的常用义是出使时所携带的物品。

牺牲 泛指供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牲畜。《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比以信。”现在多用来指为了某种正义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

命或放弃自己的利益。

由以上词例可见,这类词的古今意义差别比较大,它们在词义上以古义和今义的不同点为主,

以相同、相近、相似点为次。这类词在古代汉语常用词中为数不少。

第三类为古义、今义差别不大的词。如:

睡 古时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现在不管什么姿势、什么时间睡觉都叫睡。

胜 有能力承担,禁得起,《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这里不是胜过的意思。

放 放逐、驱逐。《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这里不是放开、放走的意思。

售 现代汉语中“售”的含义是卖,如“出售”、“售货”等,而古代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叫售。《广韵》:“售,卖物出手。”柳宗元《钴鉧潭西山小丘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句中“货”才是卖的意思,“货而不售”即要卖但卖不出去,没人要。古书上又写作“讐”或“雠”《墨子经不篇》:“贾宜则讐。”意思是价钱贵贱合适就能卖出去。《汉书·宣帝纪》:“寐买饼,所以买家辄大雠。”“大雠”就是一下子卖出去很多,生意很好。古今表义的侧重点不同。

爱 古今都表示喜爱、亲爱的意思。如,《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同时,古代的“爱”还有吝惜、舍不得的意思。如,《老子》:“甚爱必大费。”即过分吝惜一定会招致巨大的耗费。而现代汉语中“爱”却没有“吝惜、舍不得”这种含义。同时,现在的“爱”有喜好(如“爱劳动”)、容易(如“爱生病”)等意义,古代则没有。

由上可见,这类词古今意义虽然有差异,但其共同点是主要的,古义与今义之间的联系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古今词义的异同还表现在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

从感情色彩看,有的词古代是褒义现代却变为贬义。如,“爪牙”,古代指得力的助手,常指武将、勇士,是褒义的。《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而现代指帮凶、走狗,是贬义。有些词古代为贬义,现当代变为褒义。如,“锻炼”,古代除了表示冶炼之外,还表示玩弄法律条文陷人于罪的意思,是贬义词。《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现代指通过体育活动使体格健壮,后通过工作时间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是褒义。有些词,古时为中性词,今为褒义词。如,“祥”,古时指预兆,可为吉兆,也可为凶兆,是中性词。《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后专指吉兆、

篇三:十二地支的神秘传说和起源

地支十二字的形和义.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共识。人们要问:上古先民为什么要造这些汉字?他们又是凭据什么事实,来这些汉字呢?

科学证明,个体发生学与人类发生学有相似性的一面.殷商民族恰似人类的孩提时期,

凡事皆以现象为依据,造字也不例外。但他们不会凭空捏造,更不会抽象杜撰。不仅“天干”中的十个字,“地支”中的“十二”个汉字,也来自活生生的生活现实。

子zi这是一个象形字。表示胎儿正从母体中降生而出时的象形描绘:同成人相比,头

部比例要大,头顶乃刻意绘出的胎发;胎儿降生时,一般正常情况下,都是头从产道中首先出,随后是身体的产出,因而,又刻意描绘了初生幼儿即将降生的身体。甲骨文第二款的“子” 字乃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本为肛门之象形,这里借用表示“产门”,上边的短竖,则表示胎儿的产出。金文的“子”字有两款:一款秉承甲骨文,乃初生胎儿的象形;另一款则用胎儿挥舞的“双手”和一颗大大的“脑袋”,来表示已经包裹的婴儿之形。

据说.各种动物包括人类的胚胎,在母体中都是头朝上的,但是生长到快要出世时,头就开始向下移动。动物和人的分娩,胎儿都是头先产出来,反常的例子也有,这类情况属.王难产。据《左传》记载,以布置圈套,然后名正言顺杀掉弟弟的郑庄公,便因“寤生”, 即双腿先伸出来使母亲险些丧命,因而不讨母亲的欢喜。

“子”的本义为“产子”,即婴儿从产门的出生。上古先民,对生孩子这一场景观察十分仔细,源自当时的育产习俗,不分男女均可参与协助,不像现在当前社会这么多限制和避讳。胎儿出生,乃人之初始,假借“地支”的第一位。不仅显示了上古先民对“育产生殖”的崇拜,更是对上天的敬畏的期盼之情。“子”引申后也表示初生婴儿,如《隋书·琉球国传》:“妇人产乳,必食子衣。”其中的“子衣”即婴儿胎盘胞衣。后来,由“男子”之义引申为特指有学问的男性,成为男人的美称,如“夫子、诸子百家”等。

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

丑chou,这是一个象形字,源自对初生胎儿小手描摹。胎儿出生后的一大特征,便是五指紧握,小拳头攥得倍紧,中气足,分也分不开,与人死时的撒手归西成为鲜明对照。

据《产科大全》一书说:胎头产出后,婴儿的两手顺着垂在身体两侧而出降,当婴儿发出“哇哇”的哭声时,便会把紧握着的小拳头举向臂边。

“丑”的本义为初生胎儿小拳头,借用表“地支”的第二位。从“子”到“丑”,与胎儿从露头到手脚并出的顺序,以及由胎儿整体到手部细节的视觉位移,同今日人们观察胎儿降生时的心理完全相同,真实地表现了上古先民观察胎儿出生时的思维感觉,所以排序为二。

寅yin位列地支的第三位,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寅”字有繁简两款:其一,上部如同箭矢之形的符号,表示脐带连接的方向,下部的符号“文”(父)则表示母亲产门,中间的“口”表示产门的内外。三形会意用来表示胎儿产出后,胎盘尚来产出,仍依赖脐带牵连着的情景;其二,上部的“三角”乃是胎盘, 中间两边各有一手,表示小心翼翼接引胎盘的下落。因而可知,“寅”的本义为“导引”胎盘出降。

所有的胎生动物,或者说一切有脐带的动物,其胚胎都依赖脐带与胎盘相连。分

娩时,包在胎儿外面的膜先破裂,羊水流出,接着胎儿出世,但一般约需数分钟到三

十分钟,由脐带连接的胎盘才会产出。

在上古先民那里,对接生及生产过程的认识,应该是感触鲜明而深刻的。《诗·大雅·绵》开头有“绵编瓜瓞,民之初生”之句,将瓜瓞与民之初生联系在一起,即源于瓜

瓞乃是脐带的象征。今人解读,还须结合“地支”全体,方能明白此字的形义来源。

由脐带引导胎盘的出降,“寅”字引申出恭敬迎接之义。如《尚书·尧典》中的“寅宾

出日”,即上古先民恭敬肃穆迎接太阳的升起;“寅饯纳日”,则表示恭敬地送太阳西沉.

卯mao,这是一个象形表意字。甲骨文的“卯”字其构形均源自婴儿及胎盘胞衣完全

出降后的两体同在,也可视为母婴之间的分离、分体。“卯”字,体现了“育产”这一痛 苦而伟大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一个个体新生命的诞生。人类的胎盘大约重四百到五百克,为婴儿体重的六分之一。

“卯”的本义源自“胎儿与胎盘的分体”,因而有“分”和“产”的意义.这就是“卯”字的物象之源。“卯”更是“卵”字的形义基础,不识“卯”就无法识别何谓“卵”。“分体”意味着产予的完成,因而引申为脐带与胎盘、胎儿的系连相通之义,乃是”留”字的形义来源;由胎儿与胎盘的割断,引申出“杀”义,则成为“刘”字繁体字的形义来源。

“卯”乃生育过程的第四阶段,因而假借表示“地支”的第四位。殷商时代用为记日,后来,人们又用“地支”记时。如“卯时”一词,便指早晨五点到七点这一时段;“点卯”则源于旧时署衙吏役或奴仆,需于卯时到职,也称为“应卯”。长官或主事人依花名册呼名,则称为“点卯”。

辰chen,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辰”均源自上古先民“用刀割断脐带”这一生活事实。整体字形以图解的方式,表示用边缘锋利的石刀割断脐带,使胎儿与胎盘分离。 据今日已十分稀少的农村助产士(传统上称为“接生婆”)讲,剪断脐带需要一定的技术,必需小心谨慎地操作,最好使羊毛绒线把脐带结扎起来,随后立即剪断。如果结扎不紧,婴儿就会失血死亡。如果胎盘迟迟未能出降,应该先把脐带扎好,然后把它剪断。如果婴儿十分虚弱,血液流集于脐带,这时,刚刚出生的婴儿看起来像是一个死胎,这种情形是很常见的,但有经验的助产士会迅速地把脐带的血液挤入婴儿身体,使失血的婴儿立即复活。 胎盘产出后,脐带仍有脉搏跳动,须等跳动消失,方能结扎后再割断脐带,然后,盘绕包扎于胎儿腹部。据说,婴儿的脐带长约三十至七十厘米。

“辰”的本义为割断脐带,乃“育产”过程的第五阶段。因而,假借学表示“地支”的

第五位。最初用途为“记日”,古文典籍中常见。如《左传·隐公二年》:“秋,八月,庚辰,公乃戎盟于唐。”后来用为“记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用地支十二字表示时段,“辰时”指早上七点到九点。因这一时段常有“人已起,星还在”的现象,故而又引申为“星名”,如“北辰”即北极星;又特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即“大辰”;又引申泛指日、月、星的总称,如“星辰”一词。因一日之计在于晨,因而,又引申指日子、时光,如“吉日良辰、诞辰”等等。

巳si,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这两款均虚化其身,显现头部,其实是婴儿裹在襁褓中的象形白描,区别只在于是否将要儿手臂包裹在内。将胎儿包囊起来,是“育产”过程的第六阶段,也标志着“生育”过程的全部终结。金文的更像婴儿包裹后,两手在外挥动之形。但

由于这一形体与金文中“子”的构形相似而极易混淆,所以小篆承接甲骨文的第一款,写为“巳”,将本属自己的形体让给了地支第一位的“子”。

“巳”的构形以及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之间的变化,让许多文学家大跌眼镜:例如:许慎在《说文解字》释曰:“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郭沫若则认且于古十二辰中品有二子,此乃重要之关键,且于解决十二辰之本 质上为不可忽略之关键。巳既作子,则许书之释全属子虚??甲骨文巳字实象人形。实际上,郭沫若并不理解“子、巳”两字的生活本源,错把两字当一字,其失误之处乃是因为他尚未认识到,地支十二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识别的关键是其内在联系。

“巳”的本义为裹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假借为“地支”的第六位,与“天干”相配,用以记日。“巳”用于记“时”时,“巳时”则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一时段。

地支的“巳”与天干的“己”形体相近,十分容易混淆。然其构形来源,全然不同:“巳”为婴儿,上部封口表示头;“已”为绳索,上部不封口,乃绳索的盘曲状态。

午wu,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午”字均取象于耍儿身上脱落下来的脐带。从金文

到小篆,虽然字形外貌变化很大,但演变的轨迹却清晰可辨,在汉字方块化、对称化的进程中,楷书写为“午”

“午”的构形是脐带,其物象来自婴儿身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脱落下来的脐带。从

字形上分辨,结扎处与剪断的刀口尚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古代的医药消毒条件比今日差得太远,所以,婴儿身上留出的脐带要比现今的长得多,以防病菌感染。据说,脐带从婴免身上脱落,大约需七至十五天(因首都医科大学的数位教授及生育过多胎的母亲,就脐带脱落的时间,各执一词,这里只是一个约数),这时,婴儿已度过最初的夭折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

“午”按婴儿产出、养育的顺序,排列为“地支”第七位。用以记时,“午”则表示白

天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的时段,如“午时、午休、午饭”等;又特指日中的时候,如“正午、中午、午时三刻”等。又因日中为一天之半,引申表示时辰的一半,如唐代李贺的《秦官》诗:“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赋烛黄。”其中的“午”,即一半的意思。“午”由日晷影子的方向,又引申用来表示方位,“子”指正北,“午”指正南,所以从陕西关中到汉中,穿越秦岭的南北通道被称之为“子午道”;又将通过地面上某点的南北经线称为“子午线”。

“午”,乃甲骨文中的一个基本构字符号,在古汉字中构成独特的“脐带文化”。如後、幼、孙等数十个汉字,均与“脐带”有关。然而,古今文字学家大多都将其与“丝”相混淆。实际上,只要根据文字的实际表义,就能分辨清楚。

未wei,这是一个会意字。许慎认为,甲骨文的“未”字“象木重枝叶也”,即用树木

枝叶的多叉歧出来表示“畅茂”之状,草木之形上的增笔即为此义。

实际上,“未”字的取像来自四肢蹬踏挥舞的婴儿,上边的增笔,表示婴儿双臂的

挥动;下边的一竖两撇捺,则来自婴儿双足的合并和分踢。

“未”字是源自婴儿的四肢挥动,含有希望子女健康成长的殷切企盼。所以,“未”的本义为:未然,即不管婴儿是男是女,今后能否存活、长大,也有“否定”之义,即到现在还没有夭折的意思。“未”字的构形以及内涵,反映了上古先民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企盼归企盼,事实归事实,他们还没有鲁迅笔下那些恭贺婴儿满月者的虚伪。青海马家窑出土的彩绘“人蛙纹”实际上便是“未”的图案。

确切讲,“未”是一种对“或然¨状态的判断。“未”有昏暗不明之义,“未”就

是“昧”的初文。“未”是一种或然,“味”只能在尝后才能得知,“味道”又有多样和极度不同的性质,因此,“未”又是“味”的初文。

“未”在现代汉语中可表示“将来”之意,如“未来”一词;又可用为对“已然”

的否定,表示“没有、不曾”筹义,如“未知数、未婚、未知死活”等。又引申表示否定。

“未”在地支中被排列为第八位。用以记时,“未时”则指午后一点至三点这一时段。 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支”中的十二个字中,“子、丑、寅、卯、辰、巳表示的是一种

“已然状态”,而“午、未、申、酉、戌、亥”则表示出一种或然状况!”从中一分为二:前者,表示育产现实;后者,则包含有对要见成活、长大、繁衍的殷切期望。

申shen,这是一个指事字。“申”字的构形表义,来自生下女婴后的期许。甲骨文

的“申”字右半部是一个“匕”,乃是源自母畜生殖器的指事造字,在此借用表示女婴的性别;“申”字有“女婴”之义,也有女生女、代代延续之义。

由于“申”字很早便借用为“地支”之名,人们久已不知其形义的深层含意。

“申”的本义源自一种期望,即按母系血缘呈示的代代延续。从一定角度真实地反

映了“王权母系制”社会中血缘按母系承接推算这一历史事实。


古代汉语传说故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33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