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uptime,institute

uptime,institute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7 07:16 | 移动端:uptime,institute

篇一:浅谈数据中心分级

浅谈数据中心分级

摘要:介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 TIA-942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对数据中心的定义、分级以及各等级的特性和要求,总结数据中心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据大集中建设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TIA-942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可用性 安全性 稳定性 四级分类。

随着国内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和国内大型企业数据大集中的工作,我们已看到数据中心作为一种物理载体在企业发展和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看到国内很多大型 IT 公司、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在不断地投入建设。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些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设计工作,根据一些项目的体会以及结合手中所掌握的国际国内有关此方面的资料,对数据中心各等级的特性要求作一分析与汇总,供同行参考。 一.关于数据中心的定义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工程 (Facility Site Engineering)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二.数据中心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目前国内外与数据中心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50174-92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T5003-2005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发布的《 ANSI/TIA-942 – 2005 ,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它们是数据中心建设定位、功能指标、设计技术、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的具体技术要求与体现。其中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发布的《 ANSI/TIA-942 – 2005 ,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是国际上第一部较为全面地以数据中心为对象的技术规范标准,它为现代的机房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系统构架与技术指标,并给出了许多的技术与系统的工程建议与指导。 TIA-942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是由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 TR-42.2 委员分会制定,并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NSI )和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TIA )于 2005 年 4 月 12 日共同发布,这是该标准的第一版本。该标准所说的数据中心可以是政府或企业自有产权的自有数据中心,也可以是运营商用于租赁服务的公用数据中心。该标准描述了各类数据中心或计算机房中,对通信基础设施的起码的、最低的要求。

三.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 在国内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2 )中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机房分级,可分为 A ( 容错型 )、 B ( 冗余型 )、 C ( 基本型 )三个级别。

在美国标准 TIA-942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主要是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的“可用性( Availability )”、“稳定性( Stability )”和“安全性

( Security )”分为四个等级: Tier I , Tier II, Tier III, Tier IV 。其中这四个等级可用性的划分是源于美国标准 The Uptime Institute, Inc. 的《 Industry Standard Tier Classi?cations De?ne Site Infrastructure Performance 》(《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 The Uptime Institute 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 99.999% 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 ( 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 ) 的可用性等级指标。

四.在 TIA-942 标准中数据中心各等级的特性及要求

根据 TIA-942 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可分为四级:由“等级 Tier I ”没有冗余部件组成的系统(可提供 99.671% 的可用性)到“等级 Tier IV ”有冗余部件(能够故障容错)和实现不间断维修的系统(可提供 99.995% 的可用性)。根据该标准场地的可用性分类等级框架分成四个层次等级,下面将介绍该标准中每个等级的特性及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的类型、要求和相关特性: ( 一 ) 等级 Tier I ――基本数据中心

“等级 I ”的数据中心对来自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运营中断反映敏感(影响较大)。数据中心配有计算机电力分配和冷却,但是它可以或不一定有架高的活动地板,一台 UPS 或者一台发电机。在这些系统上的关键的负荷能达到 N 的 100% 。 如果它确实有 UPS 或者发电机,他们是单个模块的系统并且有很多单个的故障点。一个年度内场地内基础设施被完全关闭停运,是基于进行预防性检修和修理的需要。紧急状态下可能需要频繁地关闭设施。场地内基础设施组成器件故障、操作错误,以及自然产生地失败将引起数据中心运营的中断。等级 I 由电力和冷却分配的一条单通路组成,没有多余的组成部分,提供 99.671% 的可用性。

( 二 ) 等级 Tier II ――基础设施部件冗余

“等级 II ”的数据中心采用设备部件冗余要比“基本数据中心”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运营中断反映稍微要少(影响较小)。场地内有架高的活动地板,一台 UPS 和发电机,动力的能力设计是 N+1 ,全部有条单一的分配线路。关键的负荷能达到 N 的 100% 。关键线路的维修和场地内其他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将需要一次处理性关闭中断。等级 II 由电力和冷却分配的一条单通路组成,带有多余的组成部分,提供 99.749% 的可用性。

( 三 ) 等级 Tier III ――基础设施同时可维修

“等级 III ”的数据中心具有能够进行任何有计划的场地基础设施活动,而又不应使计算机硬件系统运行中断的能力。有计划的活动包括预防性和程序性的维修,修理和替换零部件,添加或调整部件的容量,部件和系统的测试。对使用冷冻水系统的大型场地来说,这表示两套独立的管路。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分配,一定可提供在进行维修或者在其它管路上测试时,在一条管路上同时带负荷。无计划的活动,例如设备基础设施的零部件,在运行中或者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故障,引起数据中心的运行中断。在一个系统上的关键的负荷不超过 N 的 90% 。当客户的业务需要得到正当合理的额外保护时,“等级 III ”的场地将被有计划地设计成可升级成“等级 IV ”的场地。等级 III 由多条

篇二:四个标准定义数据中心“绿色”

四个标准定义数据中心“绿色”

摘要

支持这份白皮书的正常运行时间学会(UPTIME INSTITUTE)的研究强烈建议:对于一个大规模的企业数据中心来说,要满足信息技术(IT)可用性和性能的行业要求,同时要达到或超过收益指标也是可能的。一个真正的绿色数据中心在受到环境的、运营的和经济的支持的同时,首先要满足行业要求。在这份白皮书中,正常运行时间学会(UPTIME INSTITUTE)开发了一些概念,并详细说明了一些指标,这些指标能够使数据中心终端用户有机会确定收益率。按照这些机会去做,通过数据中心的资金组合,即推迟或去除新的资金投入,能够潜在地节约大量的金钱。

在这份白皮书中,术语“有效益的”意味着给出一个商业单位或一家机构通过运营费用和投资费用的节约,同时仍要使IT性能和能力保持相等或更大这个底线。正常运行时间学会(UPTIME INSTITUTE)坚信可靠的计算实用性和能量(电力)效率是相互兼容的商业目标。任何效益的驱动不能忽视数据中心的商业目的,即为做出有效的决定提供信息的可用性,并将这些服务以消费者要求的可靠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他们。

最初收获这些真实的节省需要高级执行官(CEO、CFO、CIO、CTO和EVP)的积极参与,必须打破机构的障碍,并重新安排现有的、不适当的、数据中心内部的、影响能量和电力效率的因素。先前的正常运行时间学会(UPTIME INSTITUTE)研究建议收获数据中心效率的“五个金块”,在许多情况下,能够用很小的投入减低30-50%的设备能量和电力消耗。

这份白皮书定义了四个确定数据中心相对“绿色”的要素。这些指标授予能量和电力消耗基准和连续的改进方法。四个绿色指标中的三个(IT系统设计和建筑、IT硬件资产利用、和IT硬件效率)是在企业IT直接的权限之下的。第四个指标(站点物理基础设施一般管理费用)由IT和综合(CRE)设施机构一起分担责任。这些指标被规定为是直观可理解的、科学精确的、灵活的(为可以包括一些尚未知道的新技术考虑)、考虑到中立供货商的、以及包含了最小的隐含条件,并且是简单化的。最重要地是,这四个指标允许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系统问题被拆分成可管理的许多碎片,通过一个机构的不同部分,就可以独立地优化其中的一个碎片。

将一个绿色数据中心分成IT策略、资产利用、硬件效率和站点基础设施一般管理费用指标能够量化日常消耗问题,并能够迅速确定改进的优先时机。创建一组连续指标的一个基线并在以后改进它们,会导致在运行费用支出和数据中心UPS及冷却能力方面的一个显著的节约。这个过程需要包括高级执行官们的配合,因为,要获得成本节约,就必须清除现有的机构在信息流动方面的障碍和不恰当的倡议。企业越早采取这些行动,将会越早增加其竞争力。

白皮书包括:

●创建了一个整体的架构,用来了解数据中心能量效率和电力效率,帮助执行官们了解如何从数据中心的投资中得到最多。

●提出成为一个绿色数据中心意味着什么,使IT机构能够将他们的信息可用性及运行和财政支持这个目标,与更广的环境可持续性目标联系在一起。

●接近当前的关于“应该如何定义、量化和测量一个标准的数据中心的能量效率指标”这方面的讨论,以便行业股东和政策制定者能够就可接受的指标方面达成一致。

●使用科学精确、合理直观、并能激发全系统最优化的条款。

●将整个数据中心的能量效率分解成四个易于管理的部分,便于数据中心的决策者能够了解他们的选择,同时也便于硬件和基础设施的供货商能够看到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客户的需求。●给每一个指标委派的责任是详细说明数据中心内的某些部分,这样一来,增长效益的能量效率改进可以通过机构的功能来完成,用清楚的测量和可解释的方式向前推动。

目录:

1 背景

2 四个绿色指标,四个可解释的功能

3 这份白皮书的范围

4 定义绿色数据中心

5 一个良好指标的标准

6 电力和能量是不同的

7 在哪里测量数据中心的电力和能量消耗

8 全系统考虑:性能与生产力的比率

9 附加的指标详细资料

10 “学会”的定义

11 数据中心“在仪表上”的电力消耗

12 在插头处的硬件负荷

13 硬件计算负荷

14 站点基础设施电力一般管理费用乘数(SI-POM)

15 IT硬件电力一般管理费用乘数(H-POM)

16 每个计算工作单元的数据中心硬件计算负荷

17 配置的硬件利用系数(DH-UP)

18 配置的硬件利用效率(DU-UE)

19 自然冷却

20 节能功能

21 把所有指标放在一起

22 结论及下一步

23 参考资料

24 白皮书评论家

25 关于作者

26 关于正常运行时间学会公司

1 背景

数据中心的电消耗越来越被行业的领导人和公共政策制定者所关注。运营商们现在也意识到电力费用和支持IT设备的站点基础设施费用也在日益增加。公司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国家和地区电网容量限制的含义,及归于数据中心用电迅速增长的碳排放的含义。

许多人同意对于商业和环境真正的效益来自于更高的数据中心的能量效益。绝大多数人也同意这一定义如果不明确或不当执行效率指标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创新,同时仍未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目标。

在一个数据中心,效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来衡量它,量化它,并将它分成小块,小到企业内的不同的机构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在这份白皮书中,“学会”打算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以一种在知识和实际两方面都能取得进展的方式,在用户之间,以及在所有其他业内人士之间,进行关于机构变革的讨论。

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来定义和量化数据中心的效率。早在2003年,“学会”颁布了一项以测量方法为基础的研究。介绍了将客户端工作作为效率系数(Triton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ness),它被定义为运营数据中心所需的总的市政能量除以计算机房的临界电力负荷。

与此同时,“学会”开始与100个企业会员(Site Uptime Network)讨论其对数据中心设施电表负荷与UPS输出比值进行测量的需求。首先在2006年的关于高密度计算的研讨会上进行了介绍,“学会”开始称这一指标为站点基础设施能量效率比率(SI-EER),它测量了一个数据中心传输一个千瓦的可靠的电力到内部IT设备上时,需要的在外部市政表上的千瓦数。“学会”还开发了信息技术能量效率比率(IT-EER),它测量了电力消耗每瓦小时的IT设备的计算性能。将这两个参数结合在一起产生整体数据中心能量效率比率(DC-EER)。

绿色网格(Green Grid)在2007年提出了电源使用效率(PUE)指标。PUE被定义为总的数据中心电力负荷除以IT电力负荷。作者Malone和Belady定义了PUE的倒数,叫做数据中心效率(DCE),以及一个综合指标,称为数据中心性能效率(DCPE),这是一个对数据中心有益的工作与全部设施电力之比的衡量。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也正在讨论度量和基准的方法,尤其是美国环保局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计划。最近公布的、“能源之星”向国会提交的、关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能量效率的报告,包括目前政府和行业正致力于讨论的指标。能源之星计划目前正在探索测量协议及服务器和其它可能的数据中心的IT和基础设施的自动效率的详细说明。

能源之星的报告还提及当前其它关于效率指标方面的参考资料,包括:Jonathan Koomey博士所著的一篇关于服务器能量测量协议方面的技术文件(2006年),SPEC电力和性能委员会所做的工作(2007年),和一份由APC的Neil Rasmussen撰写的白皮书(2006年)。

2 四个绿色指标,四个可解释的功能

“学会”将一个绿色数据中心的能量和电力效率指标组合为四大类,其中每一项是可编址的,通过用户机构内的一个不同的职能来完成。

机构常常说:“效率是每个人的工作。”这样的声明真正的意思是“这不是任何人的工作”。针对每个类别的效率潜力,将责任委派给数据中心机构内部的一个特定群体,建立一个问责制,以确保实际做到对目前的做法和最佳做法的差距分析,及确保实际上做到有益的效率改进。

此外,将指标进行这种方式的分类,将数据中心效率这个艰巨的任务分解成可管理的小块,给问责制的领导人和团队成员一个开始的地方。四个指标分类是:

IT战略(业务需求、系统架构和平台选择、数据的拓扑结构、网络设计)-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CIO/CTO)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用较少的能源,实现我们的业务目标,通过考虑不同的IT设计、架构、和实现计算机和网络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的硬件选择?

这一因素是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CIO/CTO)的责任,他们在“学会”的综合关键环境(ICE)的团队机构中,位于象限1(Q1)。(见表1)。这些选项的例子可以包括替代现有的高可用性战略,就像积极主动的数据中心,使用主机而不是服务器,针对不同应用对可用性的要求,利用数据中心站点的不同层的功能水平,集中而不是分散处理,一些多余的全局数据设置复制,灾难恢复等。

IT硬件资产利用-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高级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应该问问自己,我该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我的IT硬件资产?

这一因素是数据中心管理职能的责任(在“学会”ICE团队架构中的象限1和2的结合)。这里效率选择的实例包括关闭睡眠服务器和储存,适当虚拟化应用和存储,使服务器省电。

IT能量和电力效率硬件配置-IT架构和容量规划执行人员和采购经理应该问问自己,我该如何选择并证明购买IT硬件提供了在插头处最有效的计算性能?

这一因素是IT架构和容量规划功能,连同详细说明和采购职能的共同责任(在“学会”ICE团队架构中的象限1)。利用更好的电源可以使硬件更有效,这些电源通过内部组件,或通过选择用较少的直流电源,能更有效工作的内部元件(更有效的芯片、驱动器等),在插头处能够更有效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站点基础设施费用-设施或综合部门(CRE)的决策者应该问问自己,我该如何取得传递到IT硬件电源插头处的最大量的有益电力/能量,从而减少站点基础设施的“开销”?

这一因素的责任主要在于设施的管理职能(在“学会”ICE团队架构中的象限3和象限2),这个管理只能从数据中心运行到设计和操作站点的物理基础设施提供整体的支持,同时还可获得适当水平的正常运行时间的业务、同时可维护性和容错。

前三个指标结合起来,或组合成一套复合的IT硬件消耗每一瓦电所得到的IT生产力。这个词“生产力”被有目的地选择出来,用来表达绿色数据中心中的、可计算在内的、已完成的、有用的计算工作。站点基础设施一般管理费用是最后部分的范畴,在这份白皮书的后面将进一步讲解这些想法。

尽管这些类别代表了不同的部分,但对于保持良好的,开放的通讯和信息交流,尤其是在跨越的鸿沟,通常在大多数机构中普遍存在的,在IT部门与综合或设施部分之间的鸿沟方面是非常必要的。该团队在回顾整个数据中心水平时,必须促进密切合作,以便评估各种意见,并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表1 综合关键(ICE)环境团队

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学会”制定了一个管理协议书和方法,并建议各机构创建四象限综合关键环境(ICE)团队,这个团队由经验丰富、受人尊敬的、具有决定性的领导组成,具体执行能量/电力削减目标和时间表。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构障碍、信息孤岛和惯性,这些团队必须受到该公司执行委员会的特许,至少每半年(甚至在一开始时,每季度)汇报他们的进展情况。只有这些小组能够有效运作,才能通过提高效率,实现潜在的成本节约。

图2是一个数据中心的能量和电力效率类别及“学会”分组的四个绿色指标。请注意,这里的三个因素是完全在IT管辖范围内的,而第四个,更靠近设施或综合部门,但仍然与IT具有很强的关系。能源效率不再是只有设施/综合部门决定的事情。还应注意到,四类指标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含多个分项指标,代表不同的效率机会,可单独为基准并可以分别处理。

图2 -绿色数据中心指标概况

3 这份白皮书的范围

在介绍这份白皮书时,“学会”打算主要以大型数据中心的用户体验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的数据中心能源效率对话。这份白皮书是对以前工作的补充,而不是与以前的工作相矛盾。最后,目标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拥有最多效益的用户,用一套全面的数据中心效率指标,可以提高用户机构的业绩,鼓励厂商创新,提高IT生产力,并促进更广泛的能源和环境目标。

“学会”致力于开发一套完整的将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标准。为此,“学会”的方法不仅仅考虑数据中心的建设及它的机械和电气系统(这是目前最高效的数据中心考虑的唯一因素),而且还考虑能量生产力和建筑物内的IT资产利用,这一点最终将有更为显着的意义。用户需要的方法是:将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分出先后次序,把重点放在最大的企业节约上,不用考虑机构的界限。

要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看看数据中心里面的有什么就知道了。同时,考虑下面的例子。“学会”的研究表明一个最大并最快的最初数据中心的效率改善,可能来自仅仅是关闭睡眠的服务器这件事。正如前面脚注所示,睡眠服务器是指那些安装了并正在运行,但运行的应用程序是不再需要的,或根本就没有运行任何应用程序的那些服务器。这种服务器在功能上被取代了,但它们可以占数据中心安装的服务器总数的15%到30%,因为机构中的各种障碍、不正当的做法防止了它们被鉴定、被关闭、被删除服务。单纯地关闭睡眠的服务器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投资支出很少或根本没有。更好的是,停用这些服务器是IT经理可以立即做的事情。这个机会与改进效率低下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外壳或冷却系统相对比,改造建筑物或冷却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数据中心通常不能离线翻修。因此,这个例子强调对指标需求,这些指标可以整体看在数据中心内实际的计算工作,此外还有数据中心的建筑及机械和电气(M&E)系统组件情况。包括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过程的能源效率是一个根本背离了以往的限于建设外壳和机械和电气系统的指标。读者还应该注意到本份白皮书的范围不包括提出的四个指标的实际测量的详细的技术程序。例如,Koomey等人(2006年)描述了许多不同的、必须加以规范以便履行服务器硬件效率的基准。这些问题包括准确的输入电源电压,测量设备的分辨率,测试工作的具体计算,和在完成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在这份白皮书中,“学会”旨在促进行业在“准”水平上,进行关于能量和电力效率指标的讨论。经过这种“准”层面的理解后达成协议,“学会”和其他人能够改进四个指标的数据测量的重要技术细节。要完善这些技术的详细信息,即便使用任何方法,都将是不容易的。

篇三:带你去看亚洲唯一T4级数据中心

带你去看亚洲唯一T4级数据中心 在苏州国科综合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的现办公地点,有一个巨大的球形建筑还处在钢结构施工阶段。据国科数据中心运营中心总监于佳武介绍,未来这里将会作为公司的整体展示大厅。尽管离建设全面竣工还有不少时间,但从公司的规划沙盘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坐落在独墅湖畔的这个建筑群必将会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一个崭新的靓丽风景。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鸟瞰图

于佳武称,由于球形结构的施工复杂性,所以直到别的办公区都已投入运营,这个建筑还在不断调试当中。但于佳武显然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因为在后来的参观中,记者发现苏州国科综合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善于玩复杂工艺的远远不仅限于这些高难度的建筑而已。

平衡之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在于对称,而这也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平衡,向往平和、中庸的心理特征。上海世博会里中国馆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极富中国韵味。此外,中国城市往往呈现棋盘式结构,就像是练字的九宫格,相互对称。

而在苏州国科数据中心里,贯穿始终的竟然也是这种平衡之美。尽管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总经理顾宗根介绍说:"目前国内大多数据中心的建筑规模一般都在1~2万平方米,而我们的规划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但是,在实际参观中,记者发现如此浩大的数据中心实际机房占用面积却只在30%左右。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电力系统

千万不要急着去感叹如此的一种"浪费",因为,在这其中隐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平衡。

原来,在国科数据中心里,所有的IT主设备、管路路由等都是按照双路所设计,除了电力、制冷、网络以外,就连弱电系统、空调设备、电信系统以及柴油发电机等都必须要求双路备份。这既是符合T4认证的首要标准,而且即使在发生单点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从而实现为最终用户带来99.995%的可靠性。

说到这,也许你会对如此严格的认证体系感到好奇,其实早在美国标准 TIA-942 《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就已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 Availability )"、"稳定性( Stability )"和"安全性( Security )"分为了四个等级: Tier I, Tier II,Tier III,Tier IV。而如何来进行级别的界定则是源于美国标准The Uptime Institute的《Industry Standard Tier Classifications De ne Site Infrastructure Performance》(《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 The Uptime Institute 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 99.999% 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 ( 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 ) 的可用性等级指标。

具体到"等级IV "的数据中心,是指具有能够进行任何有计划的活动且不会对关键的负荷造成中断的能力,且有提供场地基础设施容量及其能力。这需要同时活跃的分配道路,通常在 S+S 的双电源系统配置里,电力系统供应表示为每个有 N 冗余的两个单独的 UPS 系统。在一个系统上涉及的关键负荷不超过N的80%。在这样的数据中心中需要全部计算机硬件有故障容错的双电源输入,严格的故障容错测验使数据中心具有维持无计划故障或者运行错误时,不发生计算机机房过程中断的能力。

顾宗根表示:"尽管现在国内有很多数据中心都自称已经达到了T4的标准,但其实这里有很多细微却至为重要的差别。比如电,我们是从两个不同变电站引入两路20KV市电,再通过不同路由进入数据中心的配电室。而有些数据中心名义上说是两条电路,但其实都是引自一家变电站,这样一来,一旦该变电站发生问题根本无法保证备用电源的正常供给。"

高而不贵 众所周知,国内在建设数据中心的时候,首先要打交道的就是"电老虎"。对于国科数据中心如此高规格的机房来说,前文所提到的20KV市电显然远远不够。而在这方面,顾宗根首先庆幸于苏州工业园区得天独厚的优势。

早在16年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宣布与新加坡展开合作时,两国政府就按照超前国内50年的标准规划对园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部署,对电、制冷以及通讯网络等其他基础设施要求非常高。顾宗根说:"国内其他电网一般都是1万伏,而我们都是2万伏。光是第一期项目开始,我们就申请到了两路各14500千瓦的试电,之后我们又申请了4万千瓦,这在一般的城市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了优异的电力基础,国科数据中心还采用了美国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双冗余设计,一期配置了7台2000KW柴油发电机,具有独立油库,柴油后备时间可满足数据中心48小时连续运行。

为了能够达到T4所要求的制冷需求,顾宗根表示公司除了自己组建了2600冷吨中央冷水机组之外,苏州工业园还在数据中心旁边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市政的集中供冷系统,通过市政投资,把冷冻水运到数据中心内。

当然,作为一个第三方托管数据中心,除了电力与制冷外,网络的性能也是决定其服务质量的关键。顾宗根一直强调一点,那就是目前国内很多的第三方数据中心都在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市场夹缝中生存。所以,这次在建立国科数据中心的初期,他们就一一打通了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广电四大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现在,拥有电信、联通、移动等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多线路核心骨干网接入,加上核心网络设备采用CISCO-NEXUS 7000系列,全部双冗余拓扑结构,从而形成覆盖科技园、联通全省全国的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并具备8条155M国际电路使用权,充分保障离岸外包企业的国际网络需求。

苏州国科综合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宗根

别看如此庞大的双冗余设计架构,但由于采用了IBM节能降耗的技术控制手段,并结合了绿色环保技术,通过对空调系统、机房布局、动力系统、冷却系统的创新设计,最终实现了能源效率系数PUE值小于1.6,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使用率,从而有效降低了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成本。

说了这么多国科数据中心中心的资源优势,接下来国科数据中心的租赁费用成为了一个呼之欲出的问题。据顾宗根介绍,国科数据中心总投资有8.4亿元,仅初期投资就有5.7亿元,这样一个设备配置堪称"奢华"的数据中心,其使用费用是不是也会令人乍舌?对此,顾宗根举了一个例子:"目前日本、香港按照T4标准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其每平方米的年租金大概在20几万左右。在国内,上海能达到T3标准的数据中心,每平方米的年租金也在两万元以上,而我们只要一万多。用一万多元来换取T4标准的保证,我觉得这个帐并不难算。"

顾宗根相信,如此高而不贵的使用条件,能很快为数据中心赢得客户的兴趣。事实证明,截止2010年11月底,公司制订的1000万的营收指标已经顺利完成。接下来他们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数据中心,能独立为2000家企业提供综合数据服务的解决方案。

云之未来

对于未来的发展,国科数据中心首先把关注点放在已经入驻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在顾宗根看来,这些是他们最有潜力的客户。据了解,国科数据中心将主要服务于三大类客户:高科技中小企业、政府服务机构,以及ITO/BPO/金融后台服务。而在产品定位上,苏州国科将产品与服务分成三个层次:环境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

显而易见,这三种层次的服务全面构成了云服务的整体。谈到云计算,顾宗根表示他们在这个领域早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果我不能提供云计算的服务,而仅仅是一个奢华的环境,并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IT投入。试想客户如果买了一大堆的IT系统,然后放到这里来,过了三年又要面临淘汰更新,这对于企业的IT投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投资了3000万用于云计算的系统。在未来的两年内,我们还会投资6000~7000万。"顾宗根一直在反复强调,不管是硬件的"云",还是最后能够提供软件的服务,只有把云计算的这些资源全部建设好,企业客户才可以动态地按需使用数据中心的IT资源。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控制中心

说到云服务,同样位于苏州工业园的风云网络是国科的"兄弟公司"。风云网络已经做了3年的SaaS服务,在国内小有名气。顾宗根说,"风云网络已经做了1000多个产品,用户量达到1万多家。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很多终端客户对风云网络提供的SaaS服务的可靠性心怀疑虑。我想,国科数据中心介入云计算之后,将提高客户对风云网络SaaS服务的信任度。"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安保监控中心

谈及未来,顾宗根表示,之所在苏州国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上,选择IBM GTS承接了设计与建设工程,就是因为看重了IBM在全球有470个共计80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看重了IBM在数据中心管理运维方面的经验,这次通过IBM辅助其完成


uptime,institute》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26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