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乙亥北行日记翻译

乙亥北行日记翻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5 06:25 | 移动端:乙亥北行日记翻译

篇一:文言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记……事、人: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2.武陵:古代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3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4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5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

思是“对……感到诧异”。6.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a)俨(yǎn)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ng)作,男女衣着(zhu?),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tiáo),并怡(yí)然自乐。

1.林尽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2.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3.豁然开

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4.旷:空阔,宽阔。

5.俨然:整齐的样子。6.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7.鸡犬相闻:

(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8.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9.黄发垂髫:指老人

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

孩。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

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i)

外人道也。”

1要(yāo):通“邀”,邀请。2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间隔:隔绝,不通音信。4无论:

更不必说。5具言:详细地说出。6.延:邀请。7语云:告诉(他)说。8为:向、对。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

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便扶向路: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2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3诣:晋谒,拜见。4寻向所志:寻找先前做的标记。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规: 打算。2未果:没有实现。3寻:不久。4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

思。津,渡口。

一、作品中心

? 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

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桃林。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

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本文借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

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

? 2、写作顺序: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3.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缘溪行—逢桃林—穷其林—得一山—从口入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

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

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

(2)倒装句

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

(3)省略句

林尽水源。(“尽”后省略了介词“于”)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

要:通“邀”,邀请。

对比阅读

(一)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词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篇二: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

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象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共七十多人,冲锋无前的将领,賨、羌民族将士以及散骑、武骑各路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天下的事情是很难评论断定的。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复兴汉朝的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

乙亥北行日记

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奖杯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数目,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入蜀记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1],谒妙用真人祠[2]。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3]。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4],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5],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6],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7],宜为仙真所托[8]。祝史云[9]:“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10],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11]。”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12],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13],四顾无纤翳[14],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15],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译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岳飞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拜太尉,继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从幸建康,以王德、郦琼兵隶飞,诏谕德等曰:“听飞号令,如朕亲行。”

【译文】

七年的时候,岳飞觐见皇帝,皇帝向岳飞问道:“爱

卿获得过上好的马没有?”岳飞回答说:“我原有过两匹上好的马。一匹马每天能吃几斗草料,喝一斛(当时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泉水,然而如果草料不是精制品、泉水不清洁,那么它们就不接受。给它们披上甲衣让其驰骋,刚开始跑得并不快,等到跑了百来里,才振奋精神撒腿飞跑。从午时至酉时(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还可跑完二百里。(跑完之后)把鞍子和甲衣卸下来,它们既不喘气,也不冒汗,好像没什么事儿一样。这样的马,它食量大,但不乱吃;力气大,但不乱用。这才是日行千里的好马啊,可惜它们不幸相继死了。我现在所骑的马,每天吃的草料不超过几升,而且喂养时它并不选择精良的食料,给水喝时它也不选择干净的泉水。(骑行时)缰绳还没有拉直,它就跳起来迅猛奔跑,可刚刚跑了一百里,它就力气用尽、大汗淋漓、喘气不止,现出一副立即要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不多并很容易满足,喜欢炫耀力气,但跑不了几下就累趴了,这是低能蠢笨的劣马啊!”宋高宗听后夸奖岳飞说得好。并授予岳飞太尉一职,兼任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跟随皇帝巡视建康时,皇帝对手下人说:你们要

像服从我一样服从岳飞

韩非子 和氏

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加工的玉石,捧着进献给厉王。

厉王叫玉工鉴定,玉工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因而刖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工鉴定,又说:“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和氏是欺骗,而刖了他的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哭的原因。说:“天下被刖脚的人多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和氏说:“我不是悲痛脚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就使玉工加工这块石,从中得到了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孔子家书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

译文: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道理:

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

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ù),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原文翻译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左看右看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书架摆满了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前面去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

篇三:初二语文试卷

初二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箱箧(qiè)) 瞥见(piē)荒谬(miào) 纳粹(cuì) ....

B、肃穆(mù)鞠躬(jū) 晨曦(xī) 掠夺(lvè) ....

C、惊骇(hài) 乘骑(qí) 荒秽(huì ) 一舸(gě) ...

D、憧憬(chōng)悼念(diào) 蜿蜒wān沆砀(hàng) ....

2、下列选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雾淞憔悴断壁残垣珠翠罗绮

B、制裁脏物荡然无存豁然开朗

C、雷霆案牍眼花缭乱怡然自乐

D、鸿儒箬篷丰功伟迹落英缤纷

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

B、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他们应该受到尊重。

C、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心慈手软。 ....

D、现在的房地产十分不景气,好多楼盘建成后简直是无人问津。 ....

4、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苏轼,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性格豪放,才思敏

捷。他的词属豪放派。我们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B. 维克多雨果,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德意志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小孩,“黄发”指老人,“花甲”指人

六十岁。

D.《陋室铭》是一篇铭文。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议论性的

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她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参加了悼

念活动,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沉重,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

B、《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游记,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文章以舟子的话来收束全文,

而没有写出作者的回应,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这个评价的否定。

C、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给巴特勒的信》)中,斥责英法联军

是无耻的强盗。反语的运用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D、《使至塞上》这首诗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内心幽微难言的情感。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C、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

D、在“鸟巢”体育场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出人类非凡的智慧。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3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 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

对家人的强烈思念。(1分)

8、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情还是快乐的。

B、颔联分写,诗人触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忧国伤时,眷念家人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

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

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

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便要还家(邀请)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急切) ..

B。咸来问讯(都) 便扶向路(沿着) ..

C、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寻向所志(过去) ..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又有树数株郁郁然(草木茂盛)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B.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C.处处志之 盖江北之俗 ..

D.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霜叶红于二月花 ..

11.翻译句子。(4分)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译文:

12.下面对所选甲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

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

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13、古诗文默写(10分)

(1)相顾无相识, 。

(2)常恐秋节至, 。

(3)气蒸云梦泽, 。

(4),遥隔楚云端。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芳草鲜美,。

(7)无丝竹之乱耳, 。

(8)荡胸生曾云,。

(9) ,江入大荒流。

(10)登临吴蜀横分地, 。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8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

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

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

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

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

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

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14、 仿照示例找出选段中的另一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3分)

(1)对比:额尔金和小额尔金作用:揭露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

(2)对比: 和

作用:

15、、第2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16、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课外拓展阅读 (14分)

1944年春,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诺曼底空投了伞兵,青年安道特

就是其中之一。

安道特着陆后,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农舍,他朝那房子奔去,急急地敲门。开门的是一个

三十岁的法国女人。

“我是一个美国兵。”安道特说,“你愿意收藏我吗?”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把他带进屋里。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坐在饭桌旁,惊

异地盯着他。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搜查这附近唯一的一间农舍,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伞兵。

德国人按惯例,不加审讯,就把那个法国女人的丈夫拉到院子里枪毙了。妻子和孩子大哭起

来。 于是把安道特暂时关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锁上。

棚屋后边有个窗户,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德国人发

现了他,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从当时的情况看,逃跑毫无希望。他刚跑进树林—

—悉心经营的,没有什么灌木、杂树的法国树林子——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喊。看来抓住他

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他没有什么机会了。

不,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一注。

他往回跑,再次越过田野,来到小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法国男人的尸体。他敲着厨房

的门,女人来得很快。她满脸苍白,眼泪模糊。他们面对面,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地

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愿意收藏我吗?”他问。

“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又一次把他送到壁炉边的碗橱里。

德国士兵没有再来到这户人家。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17、文中的横线上应填 ( )(2分)

A. 对于如何处置这个俘虏,德国士兵之间倒有一场争议,而争议又无结果。

B. 对于如何处置这个俘虏,德国士兵之间因为有一场争议。

C. 对于如何处置这个战俘的问题,德国士兵争了起来。

18、法国女人说的两次话中都有“当然啦”,对这句话,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 “我应该保护你,因为你为解放我们而战。”

B. 从道义上讲应该保护这个美国兵,但可能因此而家破人亡,这个法国女人只好用这样模

棱两可的话来回答。

C. 第一次是模棱两可的,第二次是十分肯定的。

D. “我十分欢迎你,因为你是盟军。”

19、 语言赏析(4分)

(1)六个德国士兵来搜查这附近唯一的一间农舍。(赏析加点的词)(2分) ...

(2)她满脸苍白,眼泪模糊。他们面对面,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

青年,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2分)

9. 如果要为这篇文章加标题,你认为下面的题目各是从什么角度来定的,请选择。 (3分)

(1)第二次选择( )

(2)自我牺牲()

(3)一个普通而平凡的法国女人 ( )

A. 主人公B. 情节 C. 所表达的主题

10. 给这篇文章加个议论性的结尾。(3分)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23、名著阅读。(5分)

(1)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

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3分)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 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

咏叹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2)《童年》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凉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

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请写出小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

个人物及其性格特点。(2分)

24、综合性学习。(5分)

荣怀国际学校将于2015年7月28日上午9点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校园赛诗会”,请

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1分)

(2) 本次活动组委会让你去邀请学习的严校长做评委,你找到严校长,准备怎样说呢?(2分)

(3) 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80字左右)(2分)

五、书写与作文(53分)

25、书写3分,以作文卷面为依据。

26、写作,50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除了在学校教育我们的老师以外,我们还可

以从生活中其他的人或事物、或者经历过的某些事情中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著名作家贾平

凹就写过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孙涵伯是他的老师的事情。想一想,我们除了从学校老师那里学

到知识外,我们还从哪里得到过教育?以“ ,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

于600 字。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乙亥北行日记翻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14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