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史铁生的主要经历

史铁生的主要经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03 06:05 | 移动端:史铁生的主要经历

篇一:史铁生作文材料

《我与地坛》作文素材提炼 史铁生:素材速递

21岁时,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一个本是生龙活虎的男孩子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10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场冤案。很自然地,他质疑自己活着的必要性,也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抗议,但他最终找到了文学这条路来解放自己。

2005年,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以《病隙碎笔》荣获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他在颁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

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史铁生21岁因病致残,在轮椅上度过了30多年,却写出了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优秀作品。后来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这个顽强的汉子时刻都徘徊在死亡边缘,写作变得极其困难。这次获奖的《病隙碎笔》,前后写了4年,有时一天只能写几行字。在一般一看来,这样的遭遇和经历,一定是痛苦而悲伤的。但史铁生却非常乐观。他说:“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这

时,支撑他创作的力量完全来自于意志,因为他意识到:“不能放下,否则可能就彻底放下了。”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走了??自称“职业是病,业余在写作”,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留下了一本本厚重的著作,包含着思想的火花,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健全而又丰满的思想。当然,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不会因作家的逝世而丧失价值。

素材解读:

立意角度1从史铁生的遭遇,可立意“磨难”“挫折”“坎坷”。

立意角度2从史铁生的创作,可

立意“坚持”“顽强”

“意志”“命运掌握

在自己手中”

立意角度3从史铁生的生活态度,可立意“乐观”“良好的心态”“精神”

立意角度4从史铁生给后人留

下的著作,可立意

“贡献”“宝贵的财

富”“人生价值”“生

命的意义”

立意角度5从史铁生战胜病魔,

坚持写作的情况来

看,可以立意为“信

念”“人生支柱”“目

标”等

立意角度6从史铁生坚强活下

去的情况,可以立意

为“热爱生命”“坚

强”“困境与人生”

立意角度7 从史铁生关于生于

死的论述来看,可以

立意为“生与死”“人

生”“思考”

片段示范

话题1 生命的价值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

篇二:史铁生《我与地坛》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物流学院

课程论文

(2013 - 2014学年 1 学期)

论文题目:史铁生《我与地坛》名作赏析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名作欣赏

任课教师: 张 明 班 级:周三晚10.11节课

学 号:

姓 名:姜 雨 辰

史铁生《我与地坛》

----名作赏析

物流管理 专业 学生 姜雨辰 学号 1211010095

班级 周三晚10,11节课

在这个满是浮躁不安,忙碌的年代,很少有一部好的作品能净化自己感悟良多。而史铁生的作品恰就是文学良药,能让你从中看透本色,思考人生。

初次读史铁生的作品是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而这本书的第一节就是《我与地坛》,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个故事我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感情反而更平静好像很想听他述说更多的故事,就这样被他的文字征服了。

主题意蕴 史铁生是在双腿无用的痛苦下,在找不到工作,不知去途,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进入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么多年没有舍下与地坛的“情缘”。他似乎从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某种宣泄,某种包容,以及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写了许多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感情,哲理并存,若不是史铁生本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也不会那么平静到感人至深。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受苦、悲悯、惶恐、不安、宁静、绝望好似每个读者都能亲眼见到的不争事实,而我们只能安静的读者,听着他在文章里带我们走入每一个故事的高潮。

作品分析

《我与地坛》是一篇当代非常难得静下心品味,值得人反思自省的优美散文,全篇万字千言也能看出这篇文字对史铁生先生的重要,他试图从这篇作品回顾自己面对过往的生活是如何通过情绪的变幻调整自我,自省,自剖,从沉郁的人生境地一步步走向平静。全文围绕着生命本身的问题,描述人们该怎么看待生命中的苦难。首先就是由他的自身经历---双腿残废,让他对命运,对生活的感悟,他如何承担,如何改变,如何独自完成蜕变,这本书大概也就是他跟自己的对话,是他的心声吧。

这篇文字沉思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史铁生完全沉浸在生活济运不公,一无所有,近乎丧失全部想要与世长辞的心态,与世隔绝的来到地坛,然后想要封闭自己,却发现这其实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个阶段里,史铁生观察与反思自己的遭遇,慢慢的感悟出生命所带给你的苦难,如若不能承受只是自己不够坚强。他在地坛静默的坐着,感受着,发现“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从这里便开始转变,慢慢离不开地坛,几乎每日都要光顾这个荒园,摇着轮椅慢慢走遍每个角落,春夏秋冬,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园子里静心反思自己,重视生命。好像时间被停止了一般,就想作者在文中所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地坛就是史铁生的救赎,是他重生。他在这琢磨着生命与命运的理解,咀嚼着伤痛,顽强的与现实打击斗争着。古园在史铁生的眼里却到处是生命的惊喜,他想感悟孤独,与草木为伴。在伤魂落魄的时候在这里获得心灵上的补偿,他在文章中说过“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人生多大的苦难和颓败才能有这样的感悟和释怀。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一定感受不到在苍凉的古坛下新生的生命。

第三个阶段,史铁生将视线拓展不再局限在一草一木,他想看看别人的命运是什么,于是他写到母亲,幡然醒悟无论他如何痛苦,母亲也伴随着他一起痛苦,我看到忙碌的母亲无法言语的失落,从母亲的眼神里看到每一个担心,每一个祈求,每一个伤痛,还有一个嘱托。他在文字里也提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获得最苦的母亲”。母亲把悲痛压在心底,无法承担他的磨难却也得到心的伤痛,母亲是个理解儿子的人,言语不多,却多在用心,她默默注视儿子远去的身影,内心却是揣着怎样的爱惜和惶恐呢。那无疑是一种毫不张扬而透彻的母爱。他回忆着母亲每一次的寻找,仓皇,急迫,每一次都看的心生疼,记得文章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句“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很多篇幅在写母亲的寻找,焦急,无奈,仓促,恐慌,以及最后找到的释然,松懈,慰藉。这些一次次的寻找看的我哭了好几次,作者没有写多少母亲的语言,没有表现爱的亮点,但是这母爱却在每一次寻找每一次担忧里漫天漫地,我想这就是母爱吧,无言,但是一直在身边。他还写到园子的一对老人,总在薄暮来园中散步,相依相偎。他还写一位唱歌的小伙子,写一个运气不佳的长跑者,写一对兄妹、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和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特别是那个漂亮但却弱智的少女,使史铁生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带来的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恰被选中去承担那苦难,就只有自己一步步去走了。就像文章中史铁生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艺术特色

全文看似杂乱无章,却明暗有致,线条分明,地坛可以看作史铁生的精神家园,而母亲就是他的生命家园。实写地坛,我,母亲三个人,侧写地坛给我的救赎,母亲给我的救赎,以及我给母亲的救赎。文章中还有一大赞叹的亮点就是景,随着感情的起伏,所要直接表达的就是景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表达对生命的激情。一些微小昆虫的描写,写出了这些微小生命的勃勃生机。通过抓住景物的描写更加衬透自己的感情,也正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才让读者更能体会文字里的每一个感情起伏,身在其中。

说到语言特色,第一次读《我与地坛》,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心态感悟,还是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在反复读后,作者的语言没有因过长的篇幅而显得累赘。这是在经历过人生波折后,心灵的坦然与释怀,在看透生死后升华来的细水长流。

其次,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作者笔下地坛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废弃的古园”,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更重要的是,地坛作为一种象征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更为深沉丰富的象征含义,这地坛就像他的大地母亲,如若他的血骨母亲是爱的陪伴无言的陪伴,那这大地母亲就是精神陪伴。地坛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母亲,“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这样,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作者得到了有关生命意义的重要启示。在他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 生渺渺,死茫茫,捉摸不透,猜测不清,而正是由于这种难以解释的朦朦胧胧之情景就是生活,就是命运,作者对于生命的的思考得出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作者正是在遭遇到命运巨大打击的可怕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之后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这是史铁生的地坛,也是我们探寻命运,生命的地坛。

2013年12月26日作

姜雨辰

1211010095

周三晚1011节课

篇三: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

家。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从1986年起,即为

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

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

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

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

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iíe)青(1905-2001)。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猫》、《母鸡》,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笔名来历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老舍,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他的笔名。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创作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家的猫》《北京的春节》等编入小学课本。“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中学的课文中。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写作风格

1、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的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2、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老舍小说的又一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是狄更斯等英国讽刺小说中夸张、廓大、漫画化的讽刺手法与北京市民文化中的“打哈哈”两者糅合而成得。这种幽默既是以笑代愤,又是一种自我解嘲,即老舍自己所说的把幽默看做生命的润滑剂。 3、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是以北京市民语言及俗文学语言为原料,加以煅烧锤炼的结果。语言平易而不粗糙,俗而通雅,清浅而又韵味十足。

主要著作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其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


史铁生的主要经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96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