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莆田卤面微表处理

莆田卤面微表处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56 | 移动端:莆田卤面微表处理

篇一:舌尖上的莆田美食

舌尖上的莆田美食

在莆田寻找美食,历经数年,这篇日志终于可以面向大众了。当然还不全面,各位看官可以增加一些,如有冲突,可以更改。历经沧海桑田,不少美食将要灭绝,各位抓紧时间寻找,支持莆田美食。

1、包馅鱼丸(代表:秋凤鱼丸)

口味:咸鲜

原料:海鳗750克,猪肉(瘦)200克,河虾1000克,香菇(鲜)50克,猪肉(肥)50克,甘薯粉200克,酱油10 克, 盐5克, 味精3克,香油10克 胡椒粉3克,大葱10克

制作方法:

1.海鳗鱼洗净去皮,用刀剔去骨,取鱼肉(约500克)。

2.在案板上用刀背将鱼肉剁成泥,放在盆里加清水150

毫升、精盐,顺一个方

向搅拌成浆。

3.至浆投入水能浮在水面时,加入地瓜粉(甘薯粉),仍顺一个方面搅匀,成鱼丸浆待用。

4.香菇洗净去蒂切成米;虾洗净去壳,压干水分,切成米;猪肉切成米。

5.香菇米、虾米、猪肉米放在碗里,加入适量酱油、味精,搅匀成馅,分成等量的圆团。

6.葱去根须,洗净,切珠待用。

7.把鱼丸浆摊在左手掌心上,中间放一肉馅团,然后握紧五指,将鱼丸从拇指和食指中挤出小圆球,右手拿特制的勺

(似罐装奶粉勺)将圆球舀起,放在清水盆里,浮在水上。

8.把清水盆里的鱼丸慢慢倒入冷水锅,用微火煮熟捞起。

9.上汤500毫升下锅,加精盐、味精调味后入煮熟的鱼丸烧透至鱼丸膨胀。膨胀的鱼丸装20个在汤碗内,带汤撒上胡椒

粉、葱珠,淋上香油即成。

2、莆田红团

莆仙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各家各户在年三十以前都要准备好油炸豆腐、油炸地瓜、薄糕、红柑,杀鸡鸭、杀猪羊,还必不可少的“红团”。红团”用糯米粉做原料,里面包着绿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腻。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意味深长,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另外“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3、西天尾扁食

天尾是莆田的一个地名,山灵水秀的。西天尾扁食可是一道天下美食啊。沙县小吃中的

扁食跟它可不能一比的。所谓皮薄馅多,包的都是瘦肉,吃的时候感觉皮也是肉做的~而且

还有炸的扁食。热腾腾的扁食,放上花生油,香葱,香飘飘的,光想象到都觉得饿了~

“扁食”,北方人称为“馄饨”,是一种用辗压成薄如折纸的面粉皮料,包裹着多味肉馅制成的细小丸子。在莆仙境内,主要有清汤扁食和燕皮扁食两种。西天尾扁食属燕皮扁食,以制作工序精细富有独特风味而名闻遐迩,成为一道名牌小。 燕皮的特色是,原料纯为精制猪腿瘦肉,瘦肉经人工捣碎剁成肉泥状,再拌上精制地瓜粉,然后用人工滚压,制成透明的薄片,再用刀切成小块四方,叠放在一起,用纱布遮盖防燥以备用。另以瘦肉切碎(近改为机碎),拌以虾仁、 葱、精盐、五香、胡椒等作馅。整个制作十分精细,对腿肉的选用十分讲究,一点肥肉都不能掺杂,切剁和捣打燕皮要求质地均匀而有色泽,必须保持鲜嫩。包扁食也是一道细致手工,须心灵手巧,在保证质量上乘的同时,还要清洁卫生。近年由于不少顾客把西天尾扁食作为时尚礼品赠送亲友,所以还讲究精美的包装。

4、莆田春卷

莆田的春卷,是小时候喜爱的零食之一~金黄色的春卷,咬一口脆到心里了~涵江街头有位老奶奶,打我懂事开始她就在那里卖春卷了。现在身子骨依然硬朗 。 春卷味香可口,是莆仙民间独特的风味小点。宋代名人蔡襄曾留下“春盘食菜思三九”的诗句,盛赞春卷的美味。传说古代莆田有个书生,在出在之前,十载寒窗苦读,几番晋京赴考,都未能得中。他虽年过三十,成家生子,但还 是坚持日夜苦读诗书,有时竟废寝忘食。他的妻子里十分疼爱,为了不让丈夫因三餐吃饭而影响读书,就用麦子磨成粉,放在锅里用茶油煎成又薄又透明的饼片。她又担心麦饼冷了,吃下去会伤胃,就把煮好的青菜放在麦饼里然后把麦饼卷起来放在丈夫身旁,让他边吃边读书,这样吃起来既不费时又言便。书生就靠着妻子亲手巧制的食品,闭门不出,苦读书,学问大进。

这 年春闱科考,书生一举高中,传为佳话。从这以后,莆仙学子都喜爱卷着青菜的麦饼卷当夜食,并将这麦饼卷称做春卷。这种传统的莆仙春卷是以麦饼为皮,馅为各 色时鲜蔬菜,特别是皮嫩馅丰,味道滋美。它与外地的豆芽为馅,油煎硬皮不同。而相比较,莆仙春卷更有家常菜的特色。

5、温烫羊肉

篇二:莆田特色菜

莆田饮食文化

南日鲍: 据介绍,南日岛海域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新,水温适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本海区有海带、紫菜、龙须菜等鲍鱼饵料,是十分理想的鲍鱼养殖区域 鲍鱼含有20多种氨基酸,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可调整肾上腺分泌,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有明目、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眼花和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等症。

荔枝肉:莆田的风味小吃的荔枝肉,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

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

兴化炒米粉: 兴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产,明代就有米粉外销。产地以莆田县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桥乡樟林、洋埕等村次之。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9道工序。兴化米粉的特点,条细而匀,色泽洁白,轻松晶莹,煮炒易熟,汤干均可,饮食便利,独具一种风味。

江口卤面: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开始准备。面筋当然是讲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山西面还是拉面那样,现场把面团拉成细面,这个面条要用不同面粉按比例加工,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要白花花的,香喷喷的,每份高汤要兑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后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后,就是火功了,卤面之所以是叫卤面,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面,这样的话,出来的面才能有味道,汤是粘稠的。卤面在讲究火候的同时,也讲究吃面的时间,一般来说,面出锅3—5分钟,就要开吃了,不然的话,面就糊了,就没有那种口感了.

妈祖面; 紫菜代表着紫袍加身是升官的意思,鹌鹑蛋或金条代表着发大财,花生代表多子多福,红菇代表红红火火,面条代表长寿.妈祖面是用来进贡妈祖的一种面,人们深信吃了妈祖面能得妈祖保平安

篇三:莆田婚嫁习俗

从莆田婚俗文化变化看人们的心理

【摘要】莆田的婚俗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挺复杂的。但是这些年也在发生改变。从研究婚俗中研究当代莆田人一些心理观。我主要是采用访问家里年长的老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来完善我的论文。

【关键词】婚俗;文化;心理观

莆田的婚娶礼仪中就有古代"六礼'的痕迹。六礼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男方使媒人通言,表示通婚之意

问名是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以便“卜其吉凶”

纳吉即婚约告成

纳征是男方向女方交纳聘礼

请期即男方向女方请以成婚之礼

亲迎就是男方到女方家迎娶

莆田的婚俗程序有个组成:说媒,相亲,送庚帖,纳征,放定,看日子,送嫁。我挑几个程序阐明。

1.说媒

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一段时间婚姻冲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兴起自由恋爱,在外面工作生活的孩子往往在外面找对象,也省去了“说媒”“相亲”的过程。

但最近几年,不仅仅是莆田人,很多人发现自由恋爱的婚姻不及相亲的婚姻那样长久。现在在莆田其实更多人选择相亲组成的家庭。其实莆田的离婚率是比较低的,选择相亲组成的家庭不是因为离婚率低,我觉得有更根本的原因。

(1)莆田人愿意和本市的人结婚。

在莆田很多男孩子随着父母在全国各地经商,在外面是会遇到很多的女孩子,但是莆田人大都接受本市的女孩子。女孩子也是这样。

(2)女孩子到了要考虑婚嫁的年纪时,往往都会现实地考虑男方的家庭背景等等,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在过年的时候找媒婆帮忙介绍对象,从媒婆那边了解男方的家庭有时候比和男朋友相处几年都要多。

当地人似乎更推崇这样的婚姻,认为没有付出太多的感情以及比自由恋爱要更加了解对方,所以在莆田的婚姻过程,说媒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2.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鸡蛋线面又称为太平面,这也是煮线面招待客人的一种寓意。男方若对女子(包括家庭状况等)感到满意,便可以吃下月老蛋;若不中意,就不吃这碗蛋。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当事人的心意,避免双方产生尴尬不愉快。男方吃了月老蛋后,女方还会煮出点心~线面(长寿面),意即平安长寿。经过了相亲,男女双方及其尊长都无反对意见,这门亲事就算基本议定了。

3.订聘——纳征

断过“八字”合婚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俗称和定、办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着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把项链、或金银锁挂在姑娘的脖子上,俗称“挂月豆 ”。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置办点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每人一封红包。这一礼俗与古代"六礼'中的"定盟'相合.

像请亲的人、“能嫂”、“送房兄”一般是挑选大家认为命运好的人去。是希望新人在新的日子里幸福快乐的生活。

据说莆田的聘金是全国第一,高聘金背后形成的原因值得探究: 高聘金成风背后的原因

莆田沿海(过去叫界外)的聘金传统上相比山区、平原一带更高,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聘金自然也高了。 莆田沿海乡镇外出经商人员多,忠门、东庄、北高等乡镇从事木材、医疗、金饰行业的众多,是全国闻名的乡镇,这些经商人员在外打拼,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了钱,在聘金的花费上普遍求高,因为以普通人来看几十万、上百万元可能是一大笔钱,在这些富裕的人眼里并不当回事儿。前面说了,更多的人选择相亲。外出经商者一般只在春节期间回到老家,到了结婚年龄的年轻人会抓紧时间相亲,有时候一天能相亲10多个女孩,时间短,一般人就是看家世和相貌,所以年轻貌美的女孩很抢手。因此,他们往往以高聘金来博得对方的青睐,以求迅速成婚,然后再去忙自己的事业,存在“娶个媳妇看家门”的现象。这种快速相亲,以高聘金的方式快速决定婚姻已成为当地盛行的风俗。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去经商,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是那么有钱的。但是莆田的大部分地方聘金还是很高。

“大家都这样,要是我们不也这样的话,会被人笑话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的大堂姐姐和二堂姐姐在同一年结婚,大堂姐夫是漳州的,二堂姐夫是龙岩的。他们都是自由恋爱,到了谈及婚姻的时候,男方那边的聘金怎么也不能达到女方这边的要求,婚姻曾经一度被父母禁止。后来家长还是考虑到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双方都有退让。大姐姐的聘金比较高,在我们村还是过得去的。二堂姐姐的聘金在我们村里人看来是很低很低的。村里人都说二堂姐的父母很笨,怎么会那么廉价就嫁出了一个女儿。其实高聘金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是出于面子等因素,还是选择跟风,其实许多人只是按照这个风俗生活而已。

当然高聘金也引发了很多的讨论,有反对的和支持的,各有各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在近几年这种高聘金现象还是不能杜绝

4.看日子

订佳期。俗称“看日子”。在此之前男方问及女方的生辰,然后到佛祖面前去“问日子”。在莆田,大部分人对于佛祖,菩萨都是很信任的,这样的大日子人们是不轻易决定的。像盖房子最后一天的庆祝也是要申请日子的,搬迁也要申请日子,一般般都是去问菩萨。

男方决定迎亲的日子,把吉日用红贴告知女方,并送担盘礼物。盘是细竹篾编成有墙边的圆形盘,漆红,叫红盘,其口径为50厘米左右。每担共有10个大小的红盘,每边5个、下大上小叠层而上。也有富豪人家备礼丰厚的达10担盘。担盘之礼,是对女家尊重之意。若女家的祖母健在的,红盘中应有猪肉、线面各一盘作为敬奉上辈,俗称妈盘。女方会分瓜果给亲朋好友告知这件喜事。亲友知道之后,便要为其送礼添妆,俗称捧花粉,也叫送嫁、走喜。随着佳期的临近,女家根据男家的聘金多寡,开始备办嫁妆。男家把备好的红头巾(莆仙称新妇罩)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婚礼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5.结婚

结婚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礼仪习俗。

首先是物色“能嫂”和“送房兄”。“能嫂即喜娘”。旧时婚姻,男女素未见面,新娘初到男家,需要能嫂在身边传话、指导礼仪,故应选老于世故、谙诸礼俗、口舌灵便、善于应变的中年妇女担任。选“送房兄”则是古代掠婚风俗的遗留。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方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年代久远,这批人就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因他们以闹房(俗称“送房”)为中心,前后做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对他们招待备至,敬称为“送房兄”。其次是布置洞房、婚筵、绡头、挂表轴、安床等。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为要新妇将来对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免灾祸。房中除设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送房兄备办。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贺幛。

婚日上午,男家雇红轿,由媒人和“能嫂”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红轿俗称“新妇轿”,(现在几乎都不是坐轿子了,涵江还有少处几个地方会保持古代的习俗)红轿用木头制成,雕花镂、施以色彩,轿的上方,插上四条扎金色滚,所以又叫“龙轿”。轿门两边,贴上红纸条一对,体现女家的身份,以示体面。轿门悬挂一块染红的猪肉,以避“白虎”伤害。红轿后改成扎花通风的花轿,俗称“催妆”。但新娘仍按例俗举行上轿前的仪式,依依离情,迟迟不愿上轿。直至吉时已到,才和父母亲友告别,穿上红褂,戴上红绸结花巾帽,在喜娘的扶持下,挥泪泣别上轿。喜娘关上轿门,把用红绳结牢。轿子起行时,喜娘将一脸盆清水,和轿底洒去,口赞四句吉祥语,俗称喊四句。喜娘每喊一句后,众人都跟着 喊一声好哇!如 洒轿夫啊……好哇!

好丈夫啊……好哇!

桂子兰孙联科第,

荣华富贵喜匆匆。

新妇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暂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火,俗叫“避冲”,冀日后一家和睦相处。新娘下轿进入厅堂脚不能沾地,必须踏着米袋,共五条,取个“五代见面,代代好”的吉利。

酒宴新郎新娘在告祖、拜堂之后,新郎家要备办酒席,宴请宾客。全席应有12道菜,(现在的菜增多了,一般有18道)表示一年12个月,月月美满。上第6道菜时,新郎由一位大爷陪同,和各桌敬酒。

现在也不固定是12道菜了,看家庭的经济,有些家庭经济好的就会办更多道菜,菜也没有固定是哪些,但是有一个习俗是不会变的。那喜宴上第一道菜是焖豆腐(莆田人在吃年夜饭时,第一道也一定是白豆腐),而且一定有一道莆田卤面。期间也有一道水果拼盘,酒席的最后两道菜是甜的:有用糯米粉做成圆圆的丸子;桂圆、红枣、莲子熬成的甜汤,寓意新婚甜蜜、白头偕老。婚宴的最后一道菜吃完之后,鞭炮再度响起,酒席散了。

宴罢,送房兄为首拥入洞房闹洞房。这是莆仙独特的婚俗~ 据说,古时婚俗,在娶亲的路途中,对新郎和新娘戏弄或取笑,夹杂着许多笑谑的节目。莆仙把便古代的婚俗搬到洞房中进行。

莆仙婚俗中,闹洞房是整个婚礼的高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麒麟送子(即送孩儿),在喜宴开

筵前,由乐队和凤灯前导,送房兄手捧瓷孩儿,后面跟着提灯的,捧烛和果盒的,从户外送到洞房,新郎在洞房门口迎接,把瓷孩儿安放在眠床的板架上,并将红烛、果盒、一碗清水等排在桌上,凤灯挂在床前的楼梁上,捧果盒的人赞吉祥语:

今夜大家送孩儿, 新郎新娘笑微微 燕尔新婚鱼得水, 早生贵了耀门楣。

赞语唱毕,宾客拥入新房看新娘。送房兄故意把一碗清洒在床上,名曰孩儿洒尿了。

应该说“闹房经文”是莆籍文人独创的一种文体,是莆田地方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莆田民间曾经广泛使用“闹房经文”,后来由于被新的结婚仪式所取代,“闹房经文”逐渐消失了。如今莆田一些地方又恢复了旧式热闹的结婚仪式,“闹房经文”又重新走上历史舞台了。

“闹房经文”分为象头赞句、挂表德赞句、安床赞句、撒帐赞句(撒八仙)、送孩儿赞句、出灯经文、赞句、四喜经文、赞句、送房赞句等。

以前广为使用的“送房经文”内容如下:

房中新妇共新男 大家一齐来送房

轻声细说真贤德 夫妻对面论笑谈

大家听了大欢喜 送房由这再开始

新男新妇对面笑 一对夫妻偕连理

必正诗词入兰房 红拂私奔慕李郎

举手画眉思张敝 亲身磨腹春海棠

春江游船是素英 秋湖戏弄赠黄金

正德梅山偕凤姐 世隆走贼结同心

蒙正楼下取绣球 国公画图取荆州

苏妹推出窗前月 红炎看灯结绸缪

绣球打破小底基 乞火打门刘锡伊

冬天种瓜和小姐 天台采药遇仙妃

叶里娶妻翁一娘 梁鸿读书望仙楼

杨妃醉酒真窈窕 君速配合包三娘

连理送花世间稀 郭华假意卖胭脂

雀屏中国唐高祖 君端西厢赠荷诗

雍正种玉在蓝田 樵子成亲是偶然

引凤吹箫遇箫史 赤绳系足结成双

花亭赠剑党陆云 庙里相会玉堂春

杜元拜雁行大礼 郑恩配合陶三春

朱云公主叶世英 女貌男装周文英

取木将军杨宗保 女将归宋穆桂英

黄盖曹边尝云霞 何仙月上郑元和

公堂配合王朝凤 仙如爱惜陈美和

飞牙箭射入窗天 红娘小姐崔莺莺

小姐领才王飞赞 鸳鸯匹配似玉仙

苏妹洞房秦少游 月娥小姐抛绣球

郭爱入宫为附马 红叶题诗金曲留

李府选婿在宝窗 举案齐眉效孟光

天台采药遇仙妃 刘锡乞火结成双

树春八美笑咪咪 红炎看灯得妻儿

怀德围棋成立志 问安定额郭子仪

男假女妆陈仲卿 游玩上春会桂英

崔英看灯偕连理 风流面色对秋金

彩凤一夜暗私奔 相如夜亭慕文君

韦固月老谈婚事 才貌双全孟丽君

左手掩门掩彩扉 右手掩门耀门楣

明年必定生贵子 贵子定中状元时

双手掩房门 大家齐出门

洞房初会面 夫妻细问梅

婚俗中的很多程序也一直在变,从繁琐到简单,现在有一种归于繁琐的倾向。闹洞房,哭着上花轿,这些习俗渐渐的又回到婚俗程序中了。每个人一生都只结婚一次,不管是怎么样的 总是想要热闹快乐一些。我想这个原则是不会变的


莆田卤面微表处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90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