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葛闪博客

葛闪博客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47 | 移动端:葛闪博客

篇一:八年级语文半期考题2015年11月

永荣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2017级语文半期考试

试 卷

时 间 :120分钟。总 分:150.

制 卷:谢其军 审 核:郭 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词中拼音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吊唁(yàn) 呵斥(hēchì)连声诺诺(nuò)跋涉(básha) B、愧怍(zuò)伛偻(yǔ) 镶嵌(xiāng qiàn)差使(chāi) C、骷髅(kūlóu) 塌败(tā)舀水(yǎo) 攥紧(zuàn) D、琐屑(xua)震悚(shù) 杀戮(lù) 霹雳(pī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取缔 踌躇 荒僻穷愁潦倒 B 烦躁 狼藉 典质微不足道C赋闲 治裁 蔬懒风尘苦旅 D惶急 籍贯 惦记大庭广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幼儿园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会上,小青看着毛毛一系列的搞怪动作和夸张表情,忍俊不禁....,拍手叫好。 B.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与山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轨交通规划,最近已通过规委会审查,轻轨建成后山城将形成全市快速互联的新格局。

D、三峡人文厚重,风景旖旎,名胜雄奇。神女峰神秀险峻,张飞庙庄严神圣,两岸瀑布妙叠,好一派扑朔迷离....

之景!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5、下列说法或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的散文或平淡真挚、以情动人,如《背影》,或文辞优美、想象丰富,如《春》,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B、《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 C、《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D、《芦花荡》-------孙犁-------小说

6、对下列句子中的三个错别字进行修改。(3分)

信客来到死者家里,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号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陶大哭,会粹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把信客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A、 改为。B、 改为。 C、 改为。 7、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以内)(3分)

重庆日报讯5月18日,记者获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庆出版集团计划推出多种抗战读物,以此向胜利70周年献礼。这些抗战读物有《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抗战记忆—— 台湾征集图片集》《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东线》等100多种。其中,《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以档案文献为主,由档案文献、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组成,用100卷的篇幅第一次全面反映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面貌。 8、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2月,我市“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活动拉开序幕,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本次活动。

(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逐梦他多重庆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3分)(答对l点得1分,答对3点得满分。)

材料一:“‘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活动把我们身处各地的重庆人凝聚在一起,让我很感动!”身在北京的重庆妹子刘雨鑫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感慨地说,“这是来自家乡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带来的亲切与温暖。”

材料二:“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的重庆人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的点点滴滴,与家乡人产生共鸣,为3300万重庆人民注入一点心灵鸡汤,来一场心灵互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说。

材料三: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蔡敏院长说:“很多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身上显露出敢干、吃苦、耿直等优秀品质。”他认为,此次活动对重庆人精神品质的宣传,将极大地激发重庆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将直接提升重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2)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逐梦故事”编辑成册,请你完善下面的编写提纲。(3分)【注意仿写句式】

乡重庆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50字左右)(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9、(1)杜甫《望岳》诗中“ , ”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2)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3)《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斯是陋室,________。(6)晴川历历汉阳树 , 。 (7)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8—12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4分)(每词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2)悉.如外人。悉.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4)彷佛..若有光 。彷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翻译:(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

1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热情好客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B、“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

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C、文中的渔人“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是存在的,这样的理想

社会是可以实现的。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

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村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20分)

我的温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

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11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12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13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14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15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16“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

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17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18“一寸长的温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15.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 16.文章第①段 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1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您是几天来...

第一个接俺烟的呢。答: 18.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如第②段中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试在第⑨段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答:

19.“一寸长的温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温暖”的理解。(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20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20.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4分) 2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4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2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

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2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4分) 四、作文(55分) 25.以下两题选做—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陈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幸福似阳光洒在人们的心间;幸福像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幸福;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了人生的疲惫,那是被日子串起的幸福的记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幸福更珍贵的记忆。多少往事,总是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请以“有种幸福在心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 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

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 蝉儿笑答:绽放生命的绚烂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 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好汉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12、()(2分)。13、()(2分) 14、(3分)答 题 卡

时 间 :120分钟。总 分:150.

三、现代文阅读(共 40分) (一)(20分) 制 卷:谢其军 审 核:郭 霞

15、(4分)

16、(4分)(1) 永荣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2017级语文半期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7题,每题3分)

1、( )。2、( )。3、( )。4、( )。5、( )。6、(3分).A改为。B改为。 C改为。7(3分)8、(1)(3分) (2)(3分)名称 。

内容:

(3)(3分)

二、古诗文题(共 25 分)

(一)、9、(10分)

(1), (2) 、 (3) ,(4) 。(5) (6) 。(7)

、(4分)

(1)

(2)(3)(4)11、(4分)(1)(2)17、(4分) 18 、( 4分) 19、(4分) (二)(20分)

20、(4分)

21、(4分) 22、(4分)23、(4分)

24、(4分)

四、25、作文(55分)

篇二: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和解释)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本大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霎时(shà)依偎(wèi)嫩芽(nèn)粼粼(lín lín)

B.瘫痪(tān) 憔悴(zú)诀别(jué) 捶打(chuí)

C.怦怦(pēng) 脸颊(jiá) 逮住(dǎi) 攥着(zuàn)

D.匿笑(nì)菡萏(hān) 攲斜(jí)祷告(dǎ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各得奇所 自做主张 形影不离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转无力D.热情四溢 为富不仁 闻风丧胆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B.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这件事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C.“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D.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

笑了。

6.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

(1)《咏雪》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和

“ ”。

(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是: 。

(3)《陈太丘与友期》中表明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7.文学常识填空。(2分)

(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 中的文章,该书是由南朝的 组

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别)的泰戈尔,在他的影响下 开始创作哲理小

诗,后结集成《繁星》《春水》。

8.翻译句子。(6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9.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

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

[参考人物] 孔明、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尊君在不(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

一行为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5题。(9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

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

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

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

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意思是( )(2分)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

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14.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的描写方法。文中画线句子反

映了人物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的家庭关系。(4分)

15.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词语?(3分)

(三)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完成16~19题。(10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

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

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

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

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

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

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

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

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

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

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

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

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

儿,要好好儿活……

16.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

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7.对第5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18.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①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 ②

19.这篇小说的主旨是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

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20.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0分)

25.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一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C[A.依偎(wēi) ; B.憔悴(cuì);D.菡萏(hàn)、敧斜(qī)。]

2.A(A.“奇”错,应为“其”,意为“自己的”。)

3.A(正确运用词语,必须要结合具体语境,在本题中,“暴怒无常”与“开始向我求情”不符,可换为“焦躁不安”。)

4.C(A.缺少主语,去掉“使得”;B.否定词误用,导致语义改变,将“不再”改为“的”;D.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5.A(“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6.(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入门不顾

篇三:教材全解2016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下)(语文版)期末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迤逦(yǐlǐ) 狡黠(xiá) 舷窗(xián) ....

潮汛(xùn)吞噬(shì) 苦心孤诣(yì) ...

B.贮藏(chǔ)丰腴(yú)鹿砦(zhài) ...

濡湿(rú) 渣滓(zǐ)黯然失色(àn) ...

C.秾丽(nóng) 嗫嚅(rú)木讷(na) ...

栅栏(shān) 笨拙(zhuō) 以讹传讹(?) ...

D.休憩(qì) 浣纱(huàn) 阴霾(mài) ...

蹩脚(bi?)醴酪(lǐlào)磕磕绊绊(bàn) ....

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啜泣 辩论 一窝风 全神惯注

B.烦躁 渊博 阳关道 入木三分

C.严厉 分歧 煞风景 害人听闻

D.狼藉 浪废 口头禅 趋炎附势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

D.老师的举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全场鸦雀无声。 ....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

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

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5.按要求默写古诗文。(7分)

(1)历史上一直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请你写出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一句: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 , ”两

句就是佐证。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

(4)自古诗人多磨难,写出体现诗人乐观进取精神的句子:。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5分)

15年里,他在广西一所深山小学默默坚守,“上学放学时是船夫,课堂上是老师,生

活中是父母”。他日复一日地划着双桨,义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大山里的孩子一拨一拨

送到理想的彼岸。

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广西武鸣县太平镇上江希望

小学教师——滕大韶。

(1)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2分)

(2)他的这种奉献精神感染了许多人,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关于奉献的名言。(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10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D.“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8.请在原诗中用横线画出发表议论、点明中心的两句诗。(3分)

9.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5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久而俱化

(宋)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①②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

③④其一块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

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

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

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⑤⑥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

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

酋长。⑥被:遍及。

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一块/独无俦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因念白鹅正同色.

(2)怡然同群..

(3)雁不自知其为雁.

(4)遂铸金为鹅以献.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13.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

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

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

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

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

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

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

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

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

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

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

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

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

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

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

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

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

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

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

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

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

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

1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轮回:

15.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

比喻句回答的好处。(3分)

16.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

(四)(2015·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2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

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

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

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

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

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

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

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

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

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

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

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

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

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

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

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

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17.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

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

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

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能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

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

歌除外);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

名、地名、校名。

九年级语文(下)(语文版)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B.chǔ—zhù。C.shān—zhà。D.mài—mái。)

2.B(A.惯—贯。C.害—骇。D.废—费。)

3.A(A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D(A.“光临”是敬辞,用在此处错。B.“受益匪浅”指得到很大的好处,用在这里说别


葛闪博客》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65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