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我心中的芦苇

我心中的芦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45 | 移动端:我心中的芦苇

篇一:九下语文答案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

1、(1)chà(2)钉2、费改为废 树改为竖

3、第①句改为“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快速提高的需要” 第②句改为“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的现象”

4、(1)健康:人或事情况正常,没有问题或缺陷。

(2)营造:有目的地造(气氛)。

5、(1)广泛宣传,认真阅读教本,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各班成立活动小组,专门负责征文、讲稿的搜集审改。

(3)在班内先进行选拔,然后在校内选出优胜者,推荐到县里参加竞赛。

6、(示例)王英同学,你有这么好的文采,不到大众场合展示一下,实在太可惜了;再说,这个活动也能锻炼你的胆量,同学们都熟悉你,你有什么顾忌呢?

7、(示例)韩超同学,我倒认为,实践行动比写写背背更重要,更能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具有起码的人生梦想。

8、(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翰海阑干百丈冰。(3)对影成三人。

(4)无限山河泪。(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醉翁之意不在酒。

9、(1)红楼梦贾宝玉(2)罗曼·罗兰 贝多芬

二、(一)、10、A:摇曳B:弥散

11、(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2)、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的说,往事如烟啊!

12、(1)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行和气节。

(2)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忍的。

13、“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认识、理解等)。

14、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

(二)15、歌星、影星、电视明星

16、一个人一旦成了“星”,他的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一些艳闻丑事,都会备受某些崇拜者的关心、称道,甚至模仿。

17、品德、思想鄙视

18、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当今某些人的崇名“很有几分的斜”。

19、想引导人们把“崇名”的热度和倾斜度调到适当的位置。启发略。

(三)、20、(1)动词,穿衣(2)离开

21、(1)用这种方法就能生存下来,可是有的人不去采用;用这种方法就能避免祸患,可是有的人不去做。(2)俸禄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22、“是心”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强调贤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是贤人不丧失罢了。

23、贤者如文天祥:人生自古?/如明代于谦:粉身碎骨?

如革命烈士夏明翰:砍头不要紧?

24、甲文运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把“舍鱼而取熊掌者”巧妙比喻为“舍身取义”。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鱼与熊掌对比,生和义对比,重义轻生的人和见利忘义的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清楚,说服力强。乙文则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发展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使人从中受到教育。

25、略

篇二: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六单元试题111

东华学校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学号 姓名得分

(满分120分)

知识和智慧来征服这份试卷吧!相信你,一定行的!)

一、 积累与运用(27分)

1、 (3分)

(1)按拼音写汉字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yín)____,坦荡如(dǐ)____。 (2)按汉字写拼音

涸辙() ()揠()苗助长 刹()那间 2、文学常识(8分)

(1)我国诗歌史上人才辈出,其中“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

____、____;“诗佛”是指____;“诗鬼”是指____。

(2)神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请你写出两个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

_________、________。

(3)<<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告诉了咱们一个道理:要注意_________,不要

_________。(用成语填写)

3、写出与“月”字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单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4分) 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抒发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抒发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诵积累(8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5)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 (6)且夫我尝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吾弗信. 5、仿写(4分)

青春是一朵娇艳的鲜花,在春天的花园里尽情地绽放着;

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

阅读(一)(14分)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

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7、 词语解释(2分)

涕( )向( )病( )毒( )

8、 下面注音的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蹙:窘迫 B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食:吃 C 曩(nǎng)与吾祖居者 曩:从前 D蒋氏大戚(qī) 戚:悲伤

9 、“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斯役”指的是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填空)(1分)

10 、句子翻译(4分)

(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填空(6分)

(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蒋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尽可能利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

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13分)

1①那是______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_______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

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4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5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2、给加横线字注音(3分)

天立娑枝 (1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14、(1) 将文段1两处空白补充完整(1分)

(2)文段1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段1第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段5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茅盾借白杨树赞颂了北方的农民,赞颂了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你是否也能借一具体事物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你心中的感想呢?(不少于40个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三)(16分)

心中的芦苇

张弛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A( 摇撼 摇动 摇曳 ),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成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稿的少年水手,采兰拮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飙。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消失 弥散 弥漫)。 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芦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的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久悠悠的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苇、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

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已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17、给文中加线的字注音。(1分) )土 )

18、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A”、“B”两处。(1分)

A处:_______B处:_______

19、第⑤段作者展示了两个典故(请简洁表达,每个不少于8个字)并完成相应内容。(两诗句任选一题,全写正确多得分)(6) ⑴典故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此典故的有关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典故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此典故中主人公的名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写出像荆轲、屈原一样有思想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揣摩下面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4分)

⑴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要概括第⑥段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

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题目:走进初三 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立意自定,体裁自选;

参考答案 一、 1、(1)垠 砥(2)hé zhé yà chà

2、(1)李商隐 杜牧;王维;李贺(2)精卫填海,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3)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3、略

4、(1)隔江犹唱后庭花(2)大漠孤烟直(3)似曾相识燕归

(4)春蚕到死丝方尽(5)人有悲欢离合 千里共婵娟

5、青春是一首优美的歌谣,在金黄的田野上传唱着;

青春是一枝灵巧的画笔,在人生的宣纸上挥舞着.

二、(一)7、眼泪,假使,困苦不堪,憎恨 8、B 9、

捕蛇

10、(1)到处吵嚷叫喊,冲撞破坏。

(2)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能敢怨恨这差事呢?

11、(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乡邻们十室九空,而自己“以捕蛇独存”; 乡邻们鸡犬不宁,而自己“驰然而卧”

(二)12、cān、 sǒng、 pó suō、 qiǘ、 qí 13、 B 14、(1)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2)枝、干、叶、皮(3)拟人 总写白杨树的外形美15、对比 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对贱

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鄙弃之情,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深化了主题。16、略

(三)17、(1)jí (2)yī 18、A摇曳 B弥散19、(1)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2)屈原恨

投汩罗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文天祥、

陆游 20⑴这句话很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

以有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

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

21、“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

22、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

想、韧性及坚强。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也就是赞美心中的理

篇三:西城区高三语文单元练习三

西城区高三语文单元练习三

(第1~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一、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拜谒 疮痍 颐指气使 贻笑大方 ....

B.湮没 .

C.屏障 .

D.畸形 .蓦然 .上涨 .秣马厉兵 .通货膨胀 .含情脉脉 .乌烟瘴气 .绮丽 无稽之谈 羁旅之愁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愕 真谛 待价而沽 肺腹之言

B.端详 嘉奖 奋笔疾书 既往不咎

C.姿式 泄露 历久弥新 闲情逸致

D.赌博 耽搁 蓬壁生辉 度日如年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A.委屈 基础上 神秘 B.委屈 前提下 神秘

C.委曲 基础上 神奇 D.委曲 前提下 神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

B.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叫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

D.这事儿你现在做不了,不要勉为其难,以后努力学习,长了本事,干这个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

5.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研究沙尘暴、认识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的目的。

B.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于谦为人正直磊落,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石灰吟》一诗的真实写照。

C.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低迷,一些投资者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自然要将目光转向亚洲这个新兴市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

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

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

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

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

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

③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

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①②

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宰:卿大夫家臣。②免:此指免掉忧患。③胡:指齐国前代国君胡公静,长寿。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致:给予,赐给 .

B.退得罪于士 .

C.足于中,免矣 .

D.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 .退:后退,退却 中:心中,内心 逮:及,达到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之赐也厚矣 B.圣王见贤以乐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

C.善哉!子其祝我 D.使君之年长于胡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以振百姓 理解:来使老百姓振作起来。

B.子辞之何也 理解:您为什么要推辞呢?

C.论而共焉 理解:经过评议然后供给他们。

D.子其复之 理解:您再祝祷我吧。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晏子具有民本思想”和“齐景公虚心纳谏”的一组是( )

A.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B.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C.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D.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晏子认为,臣子拿国君所赐的丰厚财物施惠于百姓,是越权行为,表现了忠正之臣对国君权威的维护。

B.晏子认为管仲接受封赏是智者的千虑一失,而自己面对赏赐“再拜而不敢受”,正是愚人的千虑一得。

C.齐景公目睹一位背着柴草的长者面有饥色,心生怜悯,命令官吏供养此人,充分说明他深明治国之本。

D.景公认为,百姓可能在君王那里获罪,而君王不可能在百姓那里获罪,后经晏子劝谏,才终有所悟。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1.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景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

诗高妙吗?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心中的芦苇

①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

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荒凉浓缩成亘古的沉静与轻盈。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飘飘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柔和的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为千古绝唱。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地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飏。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芦花织成的心境中,我读懂了那些伟大的作品:那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沉重、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注】①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水边。②芦花,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易随风飘起。

13.第②段概写了芦苇的____________;表现了芦苇、芦花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1)第③段中画线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分项请写序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花”在第⑤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项请写序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第⑥段中作者说“在芦花织成的心境中,我读懂了那些伟大的作品”,读懂作品与“芦花织成的心境”有何关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⑦段,说说人与芦苇的相同与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的主要写法是:____________。整体思路是:____________。

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10分)

17.换一种人的动作或表情,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4分)

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前路的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②

辞谦语。(6分)

(1)与朋友通信,可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对方的父母为

(2)店员欢迎顾客来店可以说“欢迎光临”,也可以说“欢迎”。 、。

参考答案

西城区高三语文单元练习三

(第1~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一、

1.B(A“谒”读yè C“涨”读zhǎng D“绮”读qǐ)

2.C(A腹—腑B.奋—愤D.壁—荜)

3.B(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该有的指责,心里难过。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神奇——非常奇妙。)

4.D(A.“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C.“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

5.D(A.“从科学的角度”与中心词“达到”搭配不当,可改为“借助科学的力量”。B.逻辑混乱,只能说诗歌是人生的写照。C.句式杂糅,“要求具有……水平”与“具有……水平才能胜任”混用)

二、

6.B[退,与上文的“进”(入朝)相对,应解为“退朝,在朝堂外”]

7.A(两个“也”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第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接;第二个“以”是介词“用”。C.第一个“其”是副词,表祈使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他们的”。D.第一个“之”是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8.A(振,通“赈”,赈济,救济)

9.D

10.C(齐景公只是有同情心,并非深明治国之本,他是在晏子的劝导之下才“推恩”,做出了符合治国之本的事情。)

三、(10分)

11.(5分)写出诗人登楼远望所见的开阔而美好的场面:海天相接,天色茫茫,山川形势开阔;杭州城里的万家灯

火在夜幕中闪烁,灯光在水中倒映。

12.(5分)要点: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为下联诚

邀朋友来此纳凉消暑作了铺垫。(意思答对即可。)

四、(20分)

13.生命历程生命力强,洁白、富有张力。(3分)(此题着重考查形象化语段的理解、概括能力)

14.(7分)(1)A.写出了芦苇美丽的特点:美丽中蕴含着贫寒。B.将芦苇之美的特点表现得生动形象。C.增加

了文章的美感。(4分,A.2分,B.C.各1分)(此题考查形象化语句的理解、鉴赏)

(2)A.是串连事件的线索。B.渲染了(悲凉的)气氛。C.寄托了作者同情或崇敬的感情。(3分,每点1分)(此题考查对文章线索及线索意象表达作用的领悟)

15.(7分)(1)那些作品产生于人生的困境却表现得轻松,跟芦花生于贫瘠而飘举轻盈(首段)神似。因此,参悟

了芦花的精神,有助于读懂作品。(4分)(此题较难。须深入理解作品,把握芦苇与那些作品的神似之处。)

(2)相同:人与芦苇都是孱弱的。不同:人又是坚强的;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3分)(此题较易,以求同比异的方式考查对语段的理解。)

16.(3分)托物言志 由物及人苍凉、凝重(沉郁)(此题考查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考查一些鉴赏的最基本的问题。)

(以上13~16题,意思答对即可。)

五、(10分)

17.(4分)示例:

①流泪,不等于软弱,流泪有时是对淫威的愤怒,有时是对弱者的同情。

②昂首,不等于傲慢,昂首有时是对困难的蔑视,有时是对胜利的憧憬。

③微笑,不等于快乐,微笑有时是对朋友的尊重,有时是对小人的蔑视。

18.(6分)(1)令尊、令堂(2)惠顾(答对一处给2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的,酌情给分。)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给使臣吃,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唉!晏子的家穷得像这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市租(此处指税收权),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了,多次送来,最终(晏子)行再拜礼辞谢说:“我的家不贫穷。凭借您的赏赐,恩泽(已经)遍及三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从君王那里取得厚赏散发给百姓,那是臣子代替君王做人民的君王,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取得厚赏不散发给百姓,那是用筐箧收藏财富,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王的赏赐,在朝外得罪士人,自己死后财物变为别人所有,这是替管家收藏财物,聪明的人是不这样做的。十块粗布、一种食物(供穿衣吃饭),心中满足,可以免除忧患了。”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王桓公用登记的500社(25户为一社)人口、土地封赏管仲,他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推辞不受是为什么呢?”晏子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想来,管仲这一次失误,却是我的一次收获吧?所以行再拜礼辞谢而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景公在寿宫游览,见到一个年老背柴的人,面有饥色。景公同情这个人,叹息着说:“叫官吏把他养起来!”晏子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为贤能的人高兴而替没出息的人哀伤,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如今君王您爱护老年人,恩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是治国的根本啊。”景公笑了,面有喜色。晏子说:“圣明的君王见到贤能的人就为他高兴,见到没出息的人就替他哀伤。现在请让我替老弱得不到抚养的人、鳏寡没有家室的人请求,经过评议供养他们。”景公说:“好吧。”于是老弱的人有了供养,鳏寡的人有了家室。

景公到麦丘游览,问麦丘的封人(管理疆界的属官):“年纪多大了?”回答说:“我八十五岁了。”景公说:“高寿啊!为我祝祷吧。”封人说:“让您的年寿比先君胡公还长,对国与家都合宜。”景公说:“好啊!您再祝祷我吧。”封人说:“让您的后代,寿数都像小臣我的年龄一样。”景公说:“好啊!您再祝祷我吧。”封人说:“让您不要在老百姓那里获罪。”景公说:“确有鄙贱的百姓在君王那里获罪,这样说还行,哪有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的呢?”晏子劝谏说: “君王您错啦!(确有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的。)那(与君王)疏远的人有罪,(与君王)亲近的人惩治他,卑贱的人有罪,高贵的人惩治他;君王在百姓那里获罪,谁来惩治他呢?我斗胆问:桀纣,是(诸侯)国君诛杀的呢,还是老百姓诛杀的呢?”景公说:“我固陋啦。”于是把麦丘赏赐给封人作为采邑。


我心中的芦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58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