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台阶段落赏析

台阶段落赏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42 | 移动端:台阶段落赏析

篇一:《台阶》教学实录与评点

《台阶》教学实录与评点

时间:2013年9月11日。

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克昭中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一篇讲父亲的小说。大家先把作者简介读一读。(屏显):

李森祥,浙江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

(生齐读)

师:再读作品简介。

(屏显):《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叙述了“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生齐读)

师:请做三个字的笔记――“叙述者”,大家记在书上。读小说,就要看它的叙述者是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学习作者构思的技巧。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最后一课》的叙述者是一个小孩儿,他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而这篇文章的叙述者,是“我”,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他的父亲。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两个重点。

(屏显):人物 细节

评:简洁的导入,直奔教学内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强调学生作笔记――“叙述者”,渗透了小说的文体知识。余老师的课,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就在学语文。

师:我们先开始第一个学习活动――品析人物。

(屏显):用一句话概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句中要用上一个四字短语。

师:想挑战难度的同学,也可用上两个四字短语。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开始吧!

师:(提醒)用你们手中的笔,随时把你的思考所得变成文字。

(学生读书、思考)

师:好了,咱们开始说话。为什么要用含有四字短语的句子说话呢?有两个目的:第一训练概括能力,第二让大家学用语言。

生1:父亲是一个执着追求、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人。 师:一口气用了四个,核心关键词是吃苦耐劳,为他的新屋准备了大半辈子。

生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

师:是啊,父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

生3:父亲是一个不辞辛劳、不甘落后的人。

师:对,因为不甘落后,因为想自己家的台阶高一点,因为要自尊,所以不辞辛劳。

生4: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热爱劳动的人。

师:是啊,好像一辈子都没休息过啊,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一年到头,只

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那半个月的时间用来打草鞋。多辛苦的父亲啊!

生5:父亲过得非常困苦艰难,即使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父亲仍是一个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人。

师:对,终于用无声的行动,为这个家盖起了新屋。

生6:我觉得父亲是一个有理想、有自尊,为生活勤奋刻苦的人。 师:是啊,像牛一样地工作,直到老去。

生7:我认为父亲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勤俭持家的人。

师:他捡鹅卵石捡了大半辈子,终于要把修新屋的鹅卵石堆得像山一样的高了。

师:好,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眼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屏显):一位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要自立于受人尊重行列的父亲。 (学生齐读)

师:这样一位父亲,想受到人家的尊重,他常说“我们家的台阶低啊”。升高台阶,是这位农民的理想。

(屏显):一位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

(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把“含辛茹苦”四个字批在文中的这个地方――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一辈子。“含”“茹”都是吃的意思,“含辛茹苦”就是吃苦。 (屏显:)一位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万苦的父亲。

(学生齐读)

师:注意,这篇小说没有具体描写父亲的语言,所以是沉默寡言,作者专写他的行动,这就是构思的技巧。

(屏显:)一位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的父亲。

师:“积铢累寸”这四个字,旁批在“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这里。它形容什么东西都要一点一点的收起来,积攒起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齐读。 (屏显:)

一位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要自立于受人尊重行列的父亲。

一位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

一位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万苦的父亲。

一位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的父亲。

一位不甘低人一等、在坚忍不拔的奋斗中老去的父亲。

(学生齐读)

师:小说就写了这样一位让我们很尊敬、又很让人心疼的父亲。好,对父亲的形象概括就到这里。

评: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板块――品析人物。教师运用了主问题设计手法。这一精当的主问题代替了课堂上众多的碎问碎答,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让学生积累了描写人物的四字词组,师生对话精致,教师讲析精彩,真是简洁而高效的课堂活动设计。

师:我们下面还要认一认字,大家读一下。

(屏显 学生朗读)

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

我流着一大串涎水

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

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

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

他就憋住了不磕

硌了一硌

师:硌了一硌(gè),硬的物品对人的身体造成的疼痛就叫做硌,比如牙齿被沙子硌了一下。这里面有个字的笔画很难,“他就憋住了不磕”中“憋”字怎样写?(老师和学生一起边说笔画边写)评:这里插入一笔,学习生字词,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也调整了课堂的节奏。在具体的句子里识字,强调“硌”的意思和用法、“憋”的笔顺。原来,枯燥的字词教学也可以具有精细之美。

师:我们再进行第二个学习活动――赏析细节。

师:一起研读课文第9段到第16段,赏析细节描写的表现力,赏析小说表现人物的技巧和手法。这个部分写父亲为盖新屋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大家看哪些细节写得特别感人,在读的过程中做好批注。比如:“一个冬天下来,父亲的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大家觉得这一句的表现力在哪里呢?这就是品析。请大家开始读书。

(学生安静的读书、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看法吧。

生1:“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这里用了具体的数字,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一年十二个月都不得空,从侧面写出了父亲的含辛茹苦和吃苦耐劳。

师:对,不仅是侧面的,也是正面的。所谓侧面描写,就是没有一个字写他多么的辛劳啊。这位同学说的是数字,也就是与时间有关的数字,用时间的力量来表现人物,大家看,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编草鞋,写出了父亲的辛劳和坚持。

生2:“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大热天”、“躺”、“揩”、“坐”四个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也在为生活而奔忙,也在含辛茹苦地日夜操劳。

师:恩,很好。他太累了,顾不得把汗揩上一把就往台阶上一坐。我再给你加一个词语“大汗淋漓”。同学们注意,这一段的表达很有技巧,先看前半段,写的什么啊?一年四季吧,接着就写什么季节?

生3:夏季

师:大热天, 大家再找一下,与大热天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话,用笔画出来。

生4:冬天

师:对,文章的层次感就出来了,一年里父亲是怎样辛劳的,大致地写一下,再用“大热天”和“冬天”这两个最让人劳累的季节来写父亲。

生5:第10段,“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这段话写出了父亲辛苦劳作的过程,又从正面体现出了父亲有毅力。

师:是啊,每一句话都写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以

后的每一天有没有捡呢?肯定有。大家继续看这一段,它的结构极其精致。第一层,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写漫长的有几句话呢?“今天”,“明天”,把“漫长”具体化了。最妙的还是最后一句话:虽然这些事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这叫议论、评议,有叙述有评议。这个段,先概写一下,再细写,还有评议,这是一个很美的段落。

生6:我找的是第15段。冬天,父亲还穿着草鞋,写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是啊,我们现在穿着什么?棉鞋。生活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温暖。请继续往下看,砍柴这个细节写得同样含义深刻。

生7:第13自然段。“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和羡慕。

师:是啊,他盯着人家的台阶,人家的台阶多高啊。这里写了专注的目光,还用烟雾来表现父亲的沉思,写得很好。

生8:课文中写道,父亲习惯在旧屋的台阶上敲烟灰,而在新屋的台阶上准备敲烟灰时却犹豫了一下,可见他对新屋台阶特别小心翼翼的维护着。 师:是啊,新屋盖好后怎么舍得敲啊,这就叫照应,前后呼应起来,就能表现一个人物的思想情感。

生9:第15自然段。“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鸡叫和黄昏从时间上体现了父亲早出晚归、含辛茹苦。

师:是啊,没有直接说几个小时,这就是生动的表述。鸡叫三遍时父亲就出发,黄昏贴近家门的时候才归来,同样用时间的力量来表现父亲。多辛苦的父亲啊!还有这里的又一个“坐”字,父亲非常劳累的时候才坐一下。

生10:“匆忙”一词写出了父亲不愿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挤出了时间去工作就是为了尽早盖新房。高高的台阶是父亲人生的动力,让他舍不得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

师:分析得太好了,“匆忙”二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背影,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

生11:第11自然段。这一段说明父亲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儿时间去闲聊、休息,他非常辛苦。

师:是啊,劳动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生12:第16段和前面第11段编草鞋是照应的,从侧面体现出了父亲对这件事很执着很专注。

师: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那么高,这就侧面写出了父亲的劳累辛苦。 生13:第15自然段与第10自然段照应,写出了父亲准备盖新房的准备工作即将完成,一个含辛茹苦、吃苦耐劳的人,而且没有任何抱怨。

师:是啊,大家把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准备”二字圈下来。父亲的准备工作是漫长的,准备了大半辈子。“他日夜盼着”,大家看第16自然段里面与之照应的词是――“终于觉得”(生齐答)。

师:你们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品到,我来告诉你们,就是写父亲砍柴的片段。砍的柴是一元一担,父亲每天砍一担半,为什么?大家想想“一担半”有什么

含义?

生14:一担半可换回一元五毛钱,可能是一元为了家用,剩下的五毛可能是为了存起来准备盖新屋。

师:是啊,为了多五毛钱。这里写像牛一样的父亲,人家只能砍一担,他非要砍一担半,这个细节让做儿女的感觉心里很酸很酸,本来只需完成正常的劳动量,可他非要加重,就为了多赚五毛钱。师:最后我来小结一下课文这个部分细节描写的表现力:

(屏显)

一线串珠

概写细写

巧用数字

以景衬人

侧面烘托

妙用照应

情在文中

师:这个片段用一个词串起了整个故事,哪个词,大家一起说。 生:(齐)准备。

师:好,请做笔记。一词串珠:围绕“准备”这个词来写父亲的劳累、写父亲的奋斗。第10段也是这样,“漫长”一词,串起了很多细节。概写细写:刚才讲到写一年是概写,写大热天和冬天就是细写,重点写两个季节,把最能够表现父亲的典型材料集中到这里来,没有写一年四季,没有平均用力。巧用数字:“一年四季”是明用数字,“一元五角”也是明用,破草鞋垒得多高就是暗用数字。以景衬人:大家分析过的写柳树的一段便是,为什么要写柳树呢,因为那是家,写这一笔写景,表现了农村的生活,增加了文章的美,同时也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以形写神:这四个字很重要,写这个人一个动作或者静止的状貌来写人物的心情。“柳树枝摇来摇去,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这是形,还有“匆忙地下田去”也是形,表面上是写动作,实际上是写内心的心理活动。这个片段乃至全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在文中,哪怕是一个字眼,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叙述者内心的情感。

评: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板块――赏析细节。具体品味细节描写的表现力,这是非常高雅的文学欣赏活动。余老师就像一位放风筝的人,他手里始终有一根长长的线,不断通过点评来调整学生的发言。从师生对话来看,学生们的表述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深度。在众说纷纭之后,余老师再进行小结,大大方方地讲语文知识,在关键之处显山露水,绽放火花。)

师:最后,我们来读一下。

(屏显):

小说就这样塑造了一位让人觉得凄楚辛酸的又让 感到豪迈壮烈的父亲。 (生齐读)。

下课。

评点:

这是一节简明、高效的文学欣赏课。在余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进行着有深度有情味的语言实践活动。概说人物,从整体赏析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品味细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研读课文,训练学生的品词论句的能力。

篇二:台阶

《台阶》说课稿

瑞华实验学校 欧 萍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台阶》,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下面我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效果六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介

《台阶》是当代作家李祥森的一篇小说,它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不同,

既有小说细腻的笔法,也有散文浓厚的情感,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位农民父亲独特的人格魅力。小说以《台阶》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很谦卑的农村父亲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坚韧顽强的人生历程。

2、 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

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①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能力目标: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体会生活中

的“爱”,写出充满爱心的文章来。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

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3、 教学重点难点简介

①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也了解了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体味了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②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要引导学生体味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父亲“谦卑”的性格特点。)

二、 说学生

1、 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

涵。只是给学生揣摩的时间要长些,教师要作适当点拨。

三、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背景音乐及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极力渲染气氛,

让学生产生共鸣,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 品读法:找出最感人的细节,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中的含义。

3. 体验法:进行一次模仿秀,另外,师与生均说出生活中父亲的感人之

处,抒感人之情。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

成功的喜悦。

5、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通过默读、跳读、齐读等方式读出感情,读出含义。

3. 质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设想

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了这个文眼,就

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了。分析父亲形象时,

选取了三幅有些神似或相关的农民图片,引导学生从感性上感悟或对比父亲形象,

加深理解。另外,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

生的互动效果才会更好。

2.教学环节

踏上台阶,本节课紧紧围绕“踏台阶------读父亲-----写父亲”来展开教学环节,

共分为四个部分:

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研读赏析――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深入挖掘――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拓展延伸――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导入激趣:钢琴曲《雨的印记》下,出示台阶的图片及哲理小诗,教师朗

诵《写给父亲》导入: 都说风/ 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 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

/ 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 百折不挠/ 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

的重量。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入设

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2.检查预习:辨音识义

(出示生字词,指定一学生读,纠正后,全班齐读识记。)

3.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1)学生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阅读要点 a.父亲为什么要造起一栋有高阶的新屋呢?

b. 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阶的新屋呢?

c.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故事,学生初步把握情节,对人物也有一个初步的感

知,做到整体的把握。)

2)提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人物呢?能用三个词组来概括故事情节吗?

(设计意图:前两问简单明了,后一问是对情节的进一步把握,主要是培养

学生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追问:建新屋,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详细,是不是有点本末倒

置?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文章难点之一。)

(二)、研读赏析――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跳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的形象,找出印象深刻的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他

是个怎样的人?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赏析,三个情节各有侧重进行提问。)

叹台阶:

提问:父亲造屋原因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从这,看出

父亲是怎样的人?

(抓住文眼引导学生体会父亲造屋原因是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多媒体课

件突出“地位与尊重”二字,学生自然能从中看出父亲的性格。)

造台阶

1、提问:父亲为建九级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准备?(引导学生筛选信息,为

分析其形象做准备。)

2、出示图一:渴慕图,猜猜:与课文造台阶部分的哪个段有关?读一读(齐

读),问:这个是什么描写?为什么不用心理描写?你来说说父亲的心理。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让学生读一读,品

一品,说一说,弄清神态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并且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分析人物

描写,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出示图二:高兴图:动工时,父亲忙前忙后,干到半夜,乐在其中,台阶

造好了,他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问:课文写的高兴与这幅图相同吗?课文怎样

写的?(尴尬的笑)。体会一下,父亲那种神情有什么特色?并进行情感体验·模仿秀:哪个同学愿意来模仿一下他的这种尴尬的笑?

(设计意图:以图中老人开心的笑引导学生体味一辈子低眉顺眼的父亲高兴

起来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足无措的尴尬的笑样,并让学生模仿一下,加深对

细节描写的理解,活跃气氛。在这里,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的。)

坐台阶:

设计了三个问题:

b) 在父亲的努立下 ,新台阶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追问:那他最后坐到了哪里?

c) 那他的身体呢?有什么表现?

d) 出示图三:失落图。 品析:若有所失 这人怎么了?

重点引导学生探讨新台阶砌好以后,父亲的心理、身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不对劲,不自在”“竟坐到门槛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特有的谦卑。而“这人怎么了?”是对父亲这代农民精神的赞美――不服老的劳动人民的本色,“若有所失”反映了劳动是父亲捡砖

父亲(觉太低) 的生命,他现在不能劳动了,也就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了。

叹台阶、造台阶、坐台阶这些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文章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在此基础上,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出示板书设计:总结父亲形象。

(设计意图: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直观地表现了父亲的品质。)

(三)、深入挖掘――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造房子为何用了大半辈子?

2、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勤劳、要强的父亲这么艰难?

3、师总结:呼唤先进生厂力,改变农村经济落后局面。

4、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寄予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1.我说我父: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师先以饱满的感情谈谈自己心中永远的父爱,再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

(设计意图: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布置作业:日记《我的父亲》。注意选材立意。

3.总结全文并把歌曲《父亲》送给天下所有的父亲,道声:父亲,您辛苦了,感谢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又引起了学生共鸣。)

六、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完成了从内容到人物的分析,让学生对父亲的形象有了个简明而准确的认识,教学难点的突破良好,特别是三幅农民父亲图和台阶直观图对学生理解父亲形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要求:“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师说我父、生说我父”这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足之处也有许多,如在教学设计中有些面面俱到,执教中有些地方让学生展示得不太充分,自己体态也有些不自然。

篇三:初二语文台阶1

《台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台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2、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能力目标: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3、分析教材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

小说是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的,开头写父亲如何力大无比,壮实如牛,篇末写父亲腰也闪了,连挑水也不能胜任了。父亲终年辛劳,舍不得破费一星半点,连洗脚也是一年才洗一回,父亲这辈子过得多么艰难!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法与手段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读反复,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了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 激情导入:3分钟 (背景音乐《愚公移山》)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背景音乐《愚公移山》,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

2、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谁能生动的复述这个故事,成为今天讲故事大王。

(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重要抓住重点,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协作质疑:15分钟

默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品味赏析:10分钟

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同时课件演示父亲重修台阶的情景,形象的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为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五)拓展迁移:4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然后由同学们评出今天的发言明星。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师生小结:2分钟

首先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

(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

(七)作业设置:1分钟

摘抄赞颂父亲的文学作品,推荐阅读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2、 教与学多边活动安排

每个教学环节都尽量安排合作探究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注意对问题分层次整理,给每个学生机会,以提高其自信心。

3、 重点难点处理

探究人物形象,应该在通读的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一一列出人物思想性格的要点,然后整体思考,加以整理,看什么是性格的核心。可以用“三问”

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一问: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二问: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三问: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4、 教学手段的采用

在理解父亲形象的时候,播放背景音乐,同时放父亲修台阶的课件,引起学生共鸣。

5、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台阶高, 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非常要强、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

九级台阶 新屋有移公移山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台阶段落赏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48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