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38 | 移动端:魏文侯问李克

篇一:2015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

黄浦区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论习

曾巩

①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

②少习也正,其长也必贤;少习也不正,其长难与共为治矣。不幸而然,则将磨之。孰能磨之?择人焉。朝夕相与俱,出入言动相缀接焉,是则可磨之也。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违者替之,不释则极论之。勉焉。除其蔽欲而接之以道,不见邪者而变焉,其志素定矣,然后可与共为治。其为大体,不亦艰且勤与?

③然于习之也,有渐矣,古之所以为治者,岂异焉?此众官不有任也,岂必人之不材也?朝夕未尝相与居也,出入言动未尝相缀接也,是焉而不能助,违焉而不能替,不释而莫之极论也。其蔽欲日益固,其为道日益拙,所见寺人女妇邪者也。其志素定矣未也?其

④噫!宰相虽尊也,然其见也有间矣。置斯职也,不慎欤!使职此者不尽也,而寺人女妇得其心,其谁曰可也?噫!左右侍从之官,其非所谓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欤!

22.第②段“不幸而然”中的“然”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第②段运用了假设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欤 B.夫 C.哉 D.焉

25.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B.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C.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D.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26.简述本文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分)国君年轻时的学习不合正道。

23.(3分)作者假设出现了?少习也不正?的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必须施加外部影响使之归正,进而提出?择人?主张。通过假设推进了论述的层次,使论述更加严密,增强了说服力。

24.(2分)A(2分) 25.(2分)C

26.(4分)国家安定和动乱的根本在于国君的好恶习惯,好恶的形成决定于他学习的内容。作者把国家治理的根本寄托在一个人身上,立论有失偏颇,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不 可能提出超越时代的高见;但是这一观点强调了国君后天学习的重要,指出了学习的内容和途径,从这个意义讲,具有进步性;同时,这一观点也暗含了?上行下效?的警戒,具有现实意义。

(六)参考译文:

国家安定和动乱的根本在于国君的好恶习惯,好恶的形成在于他学习的内容。 年轻时学习的内容也符合正道,他长大以后一定会贤明;年轻时学习的内容不符合正道,他长大以后就很难和他共同使国家安定了。如果国君不幸已经不合正道了,那么必须认真地磨砺他。谁才能能够磨砺他呢?这就得选择正直之士了。正直之士和他朝夕在一起,同出同入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互相连接,这样就可以磨砺他。君主这样决策而正直之士认为对就帮助他,君主这样决策而正直之士认为不对就改变他,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就进一步讲清道理,如此以正道去引导他。替国君解除蒙蔽的邪欲的,就用正道引导他。不被邪恶影响,就会逐渐改变他的?不正之习?,确立治理国家的大志,这样以后就可以和他一起使国家安定。国君的内心,不也是刻苦并且勤勉的吗?

但是对于国君所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代所以也会发生不能正君之所习,难道和现在不一样吗?这是众多官员不能胜任吗?难道一定是官员没有才能吗?恰恰是与正直的官朝夕不曾在一起,不曾同出同入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互相连接。认为国君这样做得正确,但是不能帮助他做,国君这样做不对,但是不能改变他。国君不能明白,但是不能进一步讲清道理。国君的蒙蔽邪欲,一天天的更加顽固,国君治国的方略一天天更加笨拙,看见的都是宦官、宫妇和邪恶之徒。这样国君就不可能具有治理天下的大志?难道可以和他一起使国家安定吗?国君的心思,不也是懈怠并且疏忽的吗?

哎!宰相虽然尊贵,但是他的见解有时也会出现疏漏。设置这一官职,不能不谨慎啊!假使这一职位的人不能尽职尽责,却让宦官、宫妇俘获国君的心,难道谁能说应该这样?哎!周围侍奉的官员,难道不是所说的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这些正直的谏官吗!

嘉定区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桐叶封弟辨(节选)

柳宗元

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②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①

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②,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③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注】①史书记载,年幼即位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把桐树叶子削成玉圭形封弟弟为王。②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③遂:造成。④大中:适当的道理和方法。⑤缺缺者:耍小聪明的样子。

22、第③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且B、虽 C、然 D、则

23、下列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意在辨别“桐叶封弟”这件事的真伪。

B、本文旨在告诫读者不能随便与小孩开玩笑。

C、本文妙在揭示周公抓成王把柄的小聪明行为。

D、本文重在议论重臣应如何辅佐君王这一中心。

24、画线句“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第②段是如何雄辩地阐明了自己观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简评文章的思想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2、 A(1分) ⑤④③

23、 D(2分)

24、(3分)使用归谬论证,假设周成王和宫女、太监开玩笑,以反问推出一个荒唐的结论,突出了把君王言论绝对化,君子无戏言的荒谬,具有不可辨驳的力量。

25、(3分)(1)指出周成王做法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到底该不敢封;

(2)指出周公进言的方式不妥,不该通过把玩笑话变成事实来让成王明白君子不戏言的道理;

(3)指出判断王者言行是否正确的标准:不是君无戏言,而是当与不当。

26、(3分)柳文指出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不应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这在迷信君权神授的封建专制时代,无疑是相当进步的。

嘉定区译文一: 译文: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生气,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如果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如果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国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一家之主的。贫贱的游士,话不被听从,行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前去投奔。魏文侯向李克征求对吴起的看法,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但在用兵打仗方面,就连齐国名将司马穰苴也不如他。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带兵攻秦,夺取了五座城池。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困窘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他,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魏文侯问:百姓不归附我,是为什么 ? 李克回答道: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我听说:应该取消放纵者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父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却享受着父辈的待遇(用国家的钱财),出门就乘着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于竽琴钟石一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正因为这些人给他们的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乡里的礼教。像这样的人,应当取消他们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所说的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俸禄)。

嘉定译文二: 译文: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给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

我认为事情不会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当及时向成王说,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它;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竞促成了他那不合适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给予了小弟弟,让他做了君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办成这件事吗?假设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妇人和太监开玩笑,周公也会提出来照办吗?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他做得不恰当,即使多次改变它也不算是缺点,关键在于是不是恰当,恰当就使它不能更改,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的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铸成过错啊,我想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以至玩笑作乐都要符合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他的过失,为他巧言辩解。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使他终日忙碌不停,对他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不能相信。

静安区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黄杨树子赋(并序)欧阳修

夷陵山谷间,多黄杨树子。江行过绝险处,时时从舟中望见之。郁郁山际,有可爱之色。独念此树生穷辟,不得依君子封殖,备爱赏,而樵夫野老又不知其惜,作小赋以歌之。

①若夫汉武之宫,丛生五柞;景阳之井,对植双桐。高秋羽猎之骑,半夜严妆之钟,凤盖朝拂,银床暮空。固以葳蕤近日,的皪含风,婆娑万户之侧,生长深宫之中。

②岂知绿藓青苔,苍崖翠壁,枝蓊郁以含雾,根屈盘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

上临千仞之盘薄,下有惊湍之濆激。涧断无路,林高暝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江已转而犹见,峰渐回而稍隔。

③嗟乎!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徒以窦穴风吹,阴崖雪积,哢山鸟之嘲哳,袅惊猿之寂历。无游女兮长攀,有行人兮暂息。节既晚而愈茂,岁已寒而不易。乃知张骞一见,须移海上之根;陆凯如逢,堪寄陇头之客。

[注]﹡此赋为作者贬官夷陵途中触景生情而作。①羽猎之骑:禁卫骑兵。半夜严妆之钟:宫中报晓钟声,催促宫女早起梳妆。凤盖:天子所乘之车。银床:井栏。②的皪:鲜明的样子。③盘薄:高大的样子。④濆激:汹涌激荡。⑤哢:鸟叫。嘲哳:鸟鸣声。寂历:寂寞。

22.诗赋前的小序一般交代写作时间、地点,本赋的序还交代了 。(1分)

23.对全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①段描写生于宫中的柞树、梧桐,得日月光华生长华茂,为下文写黄杨树作映衬。

B.第②段运用清新华丽的语言,描写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意境昏暗苍凉,孤独惨淡。 ⑤③④①②﹡

篇二:生于忧患比较阅读3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翻译: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⑵必先苦其心志( )

⑶数战数胜()⑷人恒过( )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征于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8.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异同点。(各找出一点即可) (3分)

9.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的古训。早在《左传?昭公四年》中就说过:“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 国,失其守宇。”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在黑板上就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3分)

5.(1)起(2)使……痛苦(3)多次(4)犯错误

6.D

7.(1)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2)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

8.相同点:都讲到国家灭亡的原因。

不同点: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王;乙文,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9.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1分)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 (4)百姓不堪 ( )

12.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译文 :

13.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4分)

14.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0、入 /则无法家拂士

11(4分)(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忍受,能支持

12.(4分)(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13.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1+3=4分)

14.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2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若石之死

若石①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②。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③,日入而燎辉④,宵则振铎⑤以望,植棘树墉⑥,坎⑦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无毒己者矣。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

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貙⑧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⑨,闻其牛羊豕之声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

毙。(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若石:人名。②藩:篱笆墙。③殷钲(yǐn zhēng):殷,震动;钲,原为乐器名,这里指能敲击出声的器物。④燎辉:点燃火把。⑤铎:古代响器,形状像大铃。⑥墉:高墙。⑦坎:作动词,挖坑。⑧貙(chū):一种状如狐狸而凶猛的野兽。⑨隈(wēi):本指山或水弯曲的地方,这里指房子的拐角处。

6.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闻其 牛 羊 豕 之 声 入 食 焉

闻 其 牛 羊 豕 之 声/ 入 食 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答案:①通“横”,梗塞,不顺。 ②(从缝隙中)看

8.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若石隐于冥山之阴”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D.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长他的才干。

10.乙文故事恰恰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请结合乙文内容进行分析。(4分)

猛虎的威胁存在时,若石一家时时处处戒备,忧患中全家平安无事,得以生存。而虎患一除,若石防范之心松懈,因而丧失生命。(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有一种狡猾的动物叫猱,(体形)小善于爬树,爪子锋利。老虎的头上发痒,就让猱(帮他)抓挠,久而久之,(老虎头上挠)出了洞,老虎感到很畅快,没有发觉(脑袋挠破了)。猱逐渐取老虎的脑髓吃,然后把吃剩余下的来献给老虎。老虎吃了脑浆,(觉得脑浆)很美味,认为猱很忠心,就更加爱猱,亲近猱。时间长了,老虎的脑袋被掏空了,疼痛发作,(老虎去)寻找猱。猱(却)已经逃跑躲避到高树上了。老虎跳跃着大声吼叫,就死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迹

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辄④猱则已走避高木则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3.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10.答案:①使……痛 苦;②就;③追寻踪迹;④却。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

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

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篇三:九年级上语文期中练习卷

九年级上语文练习卷二

一、仿写

1.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 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 ,是在告诉我

们。

2.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___ ,_______ ____ 。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______,___ __。

3.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4分)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

“胜似闲庭信步” 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二、课外文言文

(一)魏文侯卜相

魏文侯谓李克曰:“今所置非成①则璜,二子何如?李对曰: “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文曰:

“勿让。”李曰:“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

之矣,何待克哉!”文曰:“寡人之相定矣。”

李过璜之家。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曰:“成为相矣。”璜忿然曰:“以

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李曰:“且

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且子安得与成比乎?成以食禄千钟③,什九在外,什一

在内,是以东得子夏、子方、干木。此三人,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君皆臣之。子恶得与成比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①成:魏成子。璜:翟璜。相:辅助君主掌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丞相、相国。

②阙:宫殿,引申为朝廷。③钟: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何负于魏成子/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的负 B.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其两膝相比者

C.先生尝教寡人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子之所进五人者/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线标出来。(3分)

璜 鄙 人 也 失 对 愿 卒 为 弟 子。

3.请用简要概括魏文侯、李克、翟璜三个人的性格特点。(3分) (二)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

(《西京杂记》)

4.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帝忍而愎 忍:

?益死之速耳 益:

5.对画线句“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B. 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C. 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D. 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6.东方朔用什么办法解救乳母?(4分)

答:

(三)商君者,卫①之诸庶孽②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

座为中庶子③。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

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不语。王且去,座屏人言

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

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

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

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①卫:国名。②庶孽:嫡长子孙以外的旁系别枝。③中庶子:西周时置有“庶子官”,掌诸侯、卿大夫

庶子的教育。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会座病_________ ② 且见禽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A、大王不会因为君的话任用我,又怎么会因为君的话杀我呢?

B、那个王不会因为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因为您的话杀我呢?

C、那个大王不会因为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因为您的话杀我呢?

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文学作品类阅读

(一)雨中的男孩葛昕旭(17分)

①春鳅夏鳝冬至狗。老天爷也知道这几天该吃狗肉了,天气骤然地就冷了下来。晚上,坐在值班室里,

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同事们想吃狗肉的念头一下就活蹦乱跳地冒了出来。有了念头,第二天,我就

和一位同事去山下寻狗。谁知,我们走了几户农家,却一直没有结果。我知道,喂大一条狗不容易,农民

和狗早已有了感情,不是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谁也舍不得卖。但我们不死心,继续在村里寻找。

②又走了几户农家,终于,在最偏远的一户里,我们看见了一条壮实的本地土狗。那土狗的样子,特

别惹人喜欢。我们找到狗的主人。主人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四十岁左右,但一脸的皱纹,跟树杈子没

两样。当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农民的头立马就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头看了一眼同事,摊摊手,做了一个无

奈的表情。此时,同事的两眼,正死死地盯着那条土狗。我回过头,看了一眼农民,说了一个平时我连想

也不敢想的价钱。

③农民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屋里,顺着农民的目光,我们看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

那妇女干生生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肌肤应有的光泽。我知道农民心动了。看来还是钱能通神。我的脸上,

溢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④这时,农民再次看了一眼床上躺着的妇女,猛吸了一口草烟,大步走到拴狗的柱子前。我接过拴狗

的绳子时,农民的儿子放学走进了院子。农民的儿子十岁左右,虽说穿得有点破,却是一个长得很阳光的

小男孩。

⑤男孩听说我要买狗,一下呆住了。片刻,男孩反应过来,蹲下身子,一把抱住狗,嘴里大喊着不卖

不卖!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男孩双手

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⑥我和同事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那天,我和同事牵着狗上山时,谁也没说话。回到站里,看见狗,

站里的同事全欢呼雀跃起来,整个小站一下就焕发了生机。我把狗拴在厨房门口的树上,一个人悄悄地回

了宿舍。

⑦谁知,吃过晚饭,同事跑来说,狗不见了!我一听,翻身起床,到拴狗的地方一看,狗是扯断绳子

跑的。我知道,狗肯定又跑回去了,狗是通灵性的,认识路。

⑧此时,雨,忽然大了起来。

⑨回到值班室,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想到丢失的狗,同事们开始互相埋怨。坐在那里,我没说

话,脑中闪现的,是小男孩抱着狗流泪的样子。忽然,门外传来了汪汪的两声狗叫。我心里一惊,跑出门

看,上午的男孩,牵着狗,站在门口,浑身被雨水淋得湿透了。男孩看见我,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

说,叔叔,你们买的狗跑回了我家,我爸叫我给你们送来。说完,男孩把手中的绳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⑩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

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我忙叫男孩进屋坐坐。男孩把绳子塞到我手中后,抹了

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过身,跑入雨中。

?屋里的同事愣在了那里,谁也不说话。

?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

15. 从发现“狗”的那刻起,一直到最后“狗”不见踪影,“我”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请将下面

“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3分)

“我”的心理变化:无奈→( )→( )→( )

16.结合上下文,回答以下问题。(6分)

(1)品味下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

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 ..

(2)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写雨“忽然大了起来”,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文中第⑤段中写“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 农民在男孩的耳边说了什么?请发挥想象,

运用第一人称写一段合理的话。(4分)

(二)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

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

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

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

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

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

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

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

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

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

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

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

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

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

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

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

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

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

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4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

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

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

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

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

感?(4分)

答:

16.“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

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分)

答:

17.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答: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答:

18.《目送》一文发表后,在世界华人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受欢迎的原因吗?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23.隆中对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将军宜枉驾顾之()(2)由是先主遂诣亮 () (3)此人可就见 ()...

(4)遂用猖蹶 ( )(5)利尽南海( ) (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7)谓为信然 ( ) (8)自董卓已来 ( ) (9)贤能为之用(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将军岂有意乎?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5)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6)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7)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8)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问答题

1.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

的话简要分析。

2.“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

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3.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举例。

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5.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6.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7.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8.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9.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10.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报采取的对策是不同的。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分别是什么。并

说说,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提出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可用文

中原句回答)

①对曹操: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刘表、刘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诸戎、夷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最终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⑥战略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


魏文侯问李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35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