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示波器仿真实验

示波器仿真实验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33 | 移动端:示波器仿真实验

篇一:5、《示波器仿真实验》报告书

电容特性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Multisim仿真,探讨电容元件“通交隔直”特性和时间常数?; 2、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波形。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任务一:探讨电容元件“通交隔直”特性

图1(a)采用直流电源,图1(b)采用交流电源,观察灯泡和电流表仿真结果

图1(b)

有何不同。

图1(a) 仿真结果:电流表示数为0 小灯泡不亮. 图1(b) 仿真结果:电流表示数变化 小灯泡闪烁。 仿真结果说明了:电容元件“通交隔直”特性。

1

C1

470uF

2、任务二:探讨时间常数?

上图是电容充电电路,电容充放电的快慢由R?C决定,称为时间常数,用τ表示,即??R?C。τ越大充放电越慢,τ越小充放电越快,工程上认为经过约4τ时间,电容充放电过程结束。利用Multisim的瞬态分析功能,仿真测量时间常数。

(1) 当R=510,C=1uF时,用瞬态分析功能仿真测量时间常数τ方法如

下:

第一步:打开瞬变分析

2

工具

第二步:设置瞬变分析参数

设置分析参数

设置输出量

②点击添加按钮

第三步:点击仿真按钮仿真

第四步:观察仿真结果

3

(2) 更改电路参数,R=5.1K,C=10uF,计算?=20ms,观察并记录仿真分析结果。

(3) 更改电路参数,R=51K,C=100uF时,计算?= 200sm,观察并记录仿真分析结

4

5

篇二:仿真实验

实验七 Multisim仿真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 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实验步骤】

1.创建电路图

(1)启动Multisim,点击菜单栏上Place/Component,弹出Select a Component对话框,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择Basic,在Family项中选定RESISTOR,然后在中间Component项中直接输入“20k”或者在下方选择20kΩ电阻,如图7-1所示。

图7-1 选择元件对话框

(2)点击OK按钮。此时该电阻随鼠标一起移动,在工作区适当位置点击鼠标左键放下一个20 kΩ电阻。若继续点击左键,可以连续放置相同的电阻;若点击右键,则结束放置元件。选定刚刚放置的20 kΩ电阻R1,同时按下Ctrl键和R键,将电阻R1顺时针旋转90°。用同样的方法把如图7-2所示的所有电阻放入工作区。

(3)放置电位器。点击菜单栏上Place/Component,弹出选择元件对话框,在Family项中选定POTENTIOMETER,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100kΩ,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100 kΩ的电位器。电位器符号旁所显示的数值100K_LIN(表明该电位器可在0~100kΩ之间线性变化)是指两个固定端子之间的阻值,而百分比(如50%)则表示滑动点下方阻值占总阻值的百分比。Key=A表示按大写A键可使滑动点移动,阻值按比例减小;若按小写a键则可使阻值按比例增大。双击电位器符号,可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设置控制键及增减比例。

图7-2已放置的电阻元件

(4)放置极性电容器。点击菜单栏上Place/Component,弹出选择元件对话框,在Family项中选定CAP_ELECTROLIT,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10μ,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10μF的有极性电容器。用同样的办法再放置一个10μF和一个47μF的有极性电容器。

(5)放置晶体管。在选择元件对话框中,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择Transistors,在Family

项中选定BJT_NPN,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2N2222,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型号为2N2222的NPN晶体管。

(6)放置交流信号源。在选择元件对话框中,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择Sources,在Family项中选定POWER_SOURCES,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AC_POWER,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交流信号源。双击交流信号源的符号,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修改电压值为10mV,频率改为1kHz。

(7)放置直流偏置电压源。在选择元件对话框中,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DC_POWER,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直流电压源。直流电压源的典型值是12V。

(8)放置接地端。在选择元件对话框中,在Component项下方选择GROUND,点击OK按钮,在工作区鼠标左键放下一个接地端。至此,全部元件放置完毕,如图7-3所示。

图7-3 已完成放置元器件的工作界面

(9)连接线路。连线操作很简便,只需在需要连接的两个器件之间,点击其中一个器件的管脚,拉出一条线连到另一个器件的管脚后点击鼠标即可。Multisim会自动为每条连线

配上编号,以便于后面的仿真。系统允许电路走折线,连线时只需在需要转折处点击鼠标,即可确定转折点,然后可改变走线方向完成所需连线。此外,在连线过程中,在与另一条已有的导线相交处点击鼠标,系统会自动放置一个节点。

(10)编辑电路图。对于已完成的线路,往往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修改、信息标注等编辑操作。若需修改元件的标识,可双击该元件符号,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的Label选项卡中修改相应的值。若需删除元件或连线,可选定该元件或连线,按Delete键即可。

修改完之后,保存电路图,重命名为“单级放大电路”,系统自动为其加扩展名.ms10。电路图如图7-4所示。

图7-4 编辑完成后的电路图

2.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分析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的数据有四个,可以直接从万用表读出。如图7-5,在三极管基极、集电极各串联一个万用表(仪器仪表快捷栏第一个),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各并联一个万用表。双击四个数字万用表符号,弹出相应的读数面板,注意将四个万用表设定为测量直流量,测量电流的两个万用表选定为测电流A。

点击菜单栏上Simulate/Run,或按下快捷键F5,启动仿真。

在实验中,为了满足较大输入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

?流负载线的中点(此时UCEQ?VCC)。为了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需要调节基极上偏置?

电阻Rb1的大小。双击Rb1,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更改增减比例的值为1%,点击OK确定。按下小写a键或Shift+a(大写A键),增加或减小Rb1的值,使UCE值约为6V,此时静态工作点最合适。读出四个万用表的数据,记入表1中。

静态工作点的另一种分析方法——Multisim提供了直接测量晶体管三个极对地电压的直流工作点分析。执行菜单栏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将弹出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对话框,进入直流工作点分析状态,如图7-6所示。

图7-5 静态工作点的仿真

篇三:仿真设置和Scope示波器的使用

仿真设置和Scope示波器的使用(转)

(一) 仿真设置:(窗口菜单”Simulation”→”Configguration parameters…”) 在了解这些设置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Simulink的工作原理:我们在Simulink中连线的过程实际上是定义微分(差分)方程(组)的过程。而仿真则是求微分(差分)方程(组)数值解的过程。

1. Solver中的参数设置:

(1)“Type”:设置微分(差分)方程求解类型,”Variable-step”表示采用变步长算法。”Fixed-step”表示采用定步长算法。(参阅微分方程数值解的书籍)

(2)当求解类型是”Variable-step”时,有以下选项:

1”Max step size”——最大步长,若为auto,则最大步长位(Stop time-Start time)/50。

2”Min step size”——最小步长。

3”Initial step size”——初始步长。

4”Relative tolerance”——设置相对容许误差限。

5”Absolute tolerance”——设置绝对容许误差限。

在变步长算法中,步长大小与信号变化快慢反向相关。容许误差限的作用是控制计算精度。当误差超过容许误差限时会自动修正步长。在迭代的每一步(不妨设是第i次迭代),程序都会将计算出来的值与期望值相见得出一个误差e(i),若e(i)满足:e(i)<=max(相对容许误差限*|y(i)|, 绝对容许误差限),则表明第i次迭代是正确的,否则,程序会自动将步长减小,再来验证上述不等式是否成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上述不等式成立为止。

(3)当求解类型是”Fixed-step”时,有以下选项:

1”Fixed step size”——设置步长

2”Tasking mode for periodic sample times” ——设置模型类型。

(4)无论是定步长还是变步长,都可以用Solver下拉框选择求解微分(差分)方程数值解的算法。算法的选择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如果模型全部是离散的,则对于变步长和定步长,解法都采用discrete方式。

2ode45和ode23实际上都是采用Runge-Kutta法,而ode23达到同样的精度时要比ode45步长小。

3ode23s和ode15s可以解Stiff方程。

4ode113是变阶的Adams法,可以多步预报校正。

关于上述算法具体细节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和我讨论!

2. Data Import/Export中的参数设置:

关于这个,我不想多说了,只要理解了simulink的工作原理,应该不难。只是要强调一点,把那就是Ipute栏中的向量可以是两列,如[t,u],也可以是多列。若为多列,则第一列是时间向量,后面几列按顺序依次为对应的输入端口。

(二)例子:(包括示波器scope的设置)

例1:如下图连线:(方针时间设为10秒)

Sine Wave参数设置如下:

Configguration parameters…为默认的情况下运行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若把Configguration parameters…改为:(把max step size改为2)

则运行后的图如下图中的折线所示:

这时在上图上点击右键,在popup menu中选autoscale,这时可以得到下图: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子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再把max step size改为1.0,同时确认示波器属性设置为:Sampling→Decimation→1

则输出如下:


示波器仿真实验》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17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