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客家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的特点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31 | 移动端:客家民居的特点

篇一: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

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residential type and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熊伟1 张继均2

摘要/明清时期,大量客家人由于仕宦或躲避战乱来到广西,广泛分布在桂东、桂中山区和西江流域附近,在广西形成东南密、西北疏,高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本文结合多个实例分析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将现存的传统客家民居分为堂横屋、围垅屋、围堡三大类型,并描述了广西传统客家民居以夯土和砌体实墙承重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广西客家 传统民居 类型 结构特点

Abstrac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ny Hakka people as the official or to escape the war came to Guangxi,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middle of Guangxi.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ultiple instances of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hall, Wai, Wai long estates transverse housing For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Guangxi Hakka Traditional houses Typ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客家人作为一个独立于其它汉族特色鲜明的民系,形成于中原汉人向南方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宋代,客家话脱离中原语言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语汇形成独立的方言,客家人也在迁入地占据人口优势并形成共同的经济模式和心理素质,客家终于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的独立民系。客家人一般分布于交通闭塞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为适应环境、集约利用资源,并出于防卫和礼制传承的需要,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以大屋为主,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一、客家人在广西的分布

客家人迁入广西并形成规模是在明清时期客家第四次大规模迁徙期间,入桂原因主要为仕宦或躲避战乱。这一时期来自中原的客家人甚少,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嘉应州(今梅州)、惠州、潮州,江西赣州、宁化,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

1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 2

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

杭等客家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入桂很少是一次性的迁徙而定居下来,多数几经辗

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从而在广西境内也形成了几条主要的迁徙路线:一是沿南岭山地的迁徙路线,途经湖南的客家人沿湘桂走廊入桂;二是从广东迁入的客家人或是福建经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大多溯西江西上,从梧州进入广西;三是福建或广东客家移民从海路(即南海到北部湾)进入广西,另有从钦州溯钦江而上到达灵山。

现今广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山区、桂中浔江流域、黔江流域、郁江流域及桂南南流江流域和钦江流域,形成了桂东贺州市,桂中贵港市、来宾市、柳州市,桂东南玉林市及桂南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四大客家聚居区,从整体来看,客家人在广西的分布总体呈东南密、西北疏,高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图1)。2

二、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

相对于广西汉族的其它民系,客家人的居所大多地处封闭的山区,思乡情切的客家人因而更为注重礼制的传承,对祖先的崇拜比其他民系更为强烈,大部分的客家地区都将宗祠设于居住区域的核心内部。同时,沿承传统“耕读传家”思想的客家人十分重视教育,屋前的月池其实就象征着学宫大门前的半圆水池——泮池3。月池、禾坪、大门、厅堂、祖堂以及穿插于其间的内院、天井等严谨地布置在建筑的中轴线上。

吴庆洲先生曾对客家建筑之美有过精辟论述:“天地人和谐之美,阳刚奋发之美,以及生命崇拜之美。天地人和谐之美是儒道哲学的共同基础,阳刚奋发之美是儒家尚雄的阳刚哲学的特色,而生命崇拜之美则是道家守雌的阴柔哲学的特色4。”

1

图1 广西客家民系分布示意图 来源:钟文典.《广西客家》[M]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页

根据客家建筑平面空间组合方式的区别,陆元鼎先生在《广东民居》中将客家民居由小至大分为门楼屋、堂横屋、杠屋、围垅屋、围屋、城堡式围屋等多种类型。广西现存的客家传统民居主要是最为基本的堂横屋式,围垅屋式和围堡式围屋也有少量遗存。玉林的博白县和陆川县以及贺州八步区和柳州柳江、来宾武宣等地区是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广泛分布的区域,在桂东汉族聚居地区,客家民居也常见于山区。

1、 堂横屋

特殊的聚居模式和强烈的家族观念使客家人形成“大公小私”的生存哲学,“明堂暗屋”的建房理念深入客家人心,因此非常重视厅堂的建设。中轴线上的厅堂分别被称作“祖堂(上厅)”、“中堂(官厅)”、“下堂(下厅、轿厅)”,为家族共有的厅堂,开敞明快,面积很大。两侧横屋为以住屋为主体的生活居住部分,除了“从厝厅”、“花厅”等厅堂其余房间均为卧室或杂物房,并被平均分配到各户。这样,堂屋和横屋就形成以祠堂为主体的礼制厅堂和以横屋为主体的居住生活两套性质不同的空间系统。客家民居前一般都设有禾坪与半月池,作为农耕为主且聚居密度较高的客家人,禾坪起到晒谷打场和集散人流的作用。半月池则提供消防和日常用水,且形似于书院前的泮池,寄托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理想。

堂横屋是广西客家民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其它类型客家民居的基本组成单位。最小规模的堂横屋为两堂两横,两堂式的布局,门堂与祖堂遥相呼应,空间变化不大,两旁横屋的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也不是很强,但整体空间的内聚合向心性得到强调。

在两堂两横的基础上纵向增加堂屋或横向加设横屋就会形成两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类型。柳州凉水屯的刘氏围屋则为三堂两横(图2)。大门前有柱廊,形成凹门廊,门厅左右两侧设耳房面向门廊开窗采光。中厅为三开间开敞式布局,两侧的房间很深,被称为“长房”,是主人的卧室。正中的屏门没有采用通常的平开,而是类似于中悬方式上下旋转开启,这样打开时还可以成为谷物的晒台。第三进为祖堂,客厅则位于祖堂前方的天井两侧。横屋对称设在两侧,每一排横屋的最后一进都有高起的炮楼。

图2 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

来源:自绘

贺州莲塘镇江氏围屋(图3),是广西现存堂横屋中保存得最好的。建于清乾隆末年的江氏围屋为四堂六横,总面宽达到87米。主屋前设宽阔的半圆形禾坪,满足客家农耕为主的生产要求。禾坪被两米高的围墙包围起来,在其南北两侧设有院门,其中南侧的一个为主门。四进堂屋被三个天井相隔,形成四暗三明的主空间序列,从入口的门厅开始,每进堂屋都抬高一级踏步约10公分,堂屋的层高又相应递增1米,因此到祖堂一进,其屋脊的檩条高度已达到将近9米,加上进深比其它厅堂多出1米,祖堂地位的重要性在这一空间序列的烘托下得以充分体现。两侧的横屋则通过三条横向次轴线上的通道与堂屋相连,由于客家的横屋是主要的生活起居空间,因此其空间比其他汉族建筑的横屋空间来的宽敞舒

适,“厝巷”空间扩大后形成三个天井和面向天井开敞的大厅,通透明亮,生活气氛浓厚。主次轴线上的厅堂、天井空间层次丰富又互相渗透,连廊纵横交错,余味无穷。主体部分的四堂四横均为两层,最外围的两条横屋高一层,是牲畜圈养之处。玉林博白是广西客家人分布较多的地区,其乡间民居也多为堂横屋式,如博白的白面山堂,是所见堂横屋规模最大者,达到四堂八横(图4)。但论及历史性、艺术性和保存度,则无出江氏围屋其右者。

图3 贺州莲塘江氏围屋平面

来源:自绘

篇二:中国民居类型及特点

2.论述中国民居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地域条件的影响,其俗建筑又各具特色,中国民居主要类型有:

(1)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2) 井干式民居

(3) 干栏式民居

(4) 西藏碉房

(5) 黄土窑洞

(6) 福建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迁移到南方后,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中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篇三:客家民居doc

贾寨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导学案


客家民居的特点》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11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